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CT三维重建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在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3~69(64.1±13.4)岁。病变节段:L2/3 1例,L4/5 18例,L5/S1 23例,L3/4合并L4/5 1例,L4/5合并L5/S1 6例。均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前患者均行腰椎CT扫描及三维容积重建,观察患者腰椎整体形态结构,使用放射工作站软件测量两侧椎板夹角、椎板宽度、关节突关节矢状化程度以及椎板下移程度,并进行腰椎节段间及侧别间比较。结果 (1)棘突与两侧椎板呈“人”字形平滑连接,两侧椎板向两侧弧形展开。两侧椎板夹角自L3至L5逐渐增大,分别为70°±11°、78°±12°和9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5,P<0.001)。(2)椎板下缘向两侧延伸,椎板宽度自L3至L5逐渐增宽,左侧分别为(14.0±2.4)、(15.7±2.6)和(18.7±2.8)mm,右侧分别为(14.4±2.4)、(16.4±2.3)和(19.2±2.8)mm,各节段椎板宽度右侧均大于左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4.00、2.78,P值均<0.05)。(3)椎板末端逐渐增宽膨大成关节面,关节面L3/4~L5/S1逐渐由矢状化转变为冠状化,左侧分别为60°±10°、50°±9°和42°±11°,右侧分别为58°±11°、48°±10°和40°±13°。同一节段左右两侧对比,在L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05),在L4/5及L5/S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1.79,P值均>0.05)。(4)椎板下移程度自L3至L5逐渐减小,分别为(6.8±2.1)、(5.1±2.3)和(2.4±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P<0.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L3到L5,两侧椎板夹角逐渐增大、椎板宽度逐渐增大、关节突关节逐渐由矢状化转变为冠状化、椎板下移程度逐渐减小。了解腰椎解剖的节段性变化有助于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椎板去除范围的确定、对关节突关节的保护以及椎间盘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椎间盘切除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在棘突旁0.5-1cm处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0例,随访1-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经脊椎后路显微内窥镜摘除腰椎间盘,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背景:应用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但目前对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解剖位置的确定仍无精确的标准。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和腰椎MRI影像的观察测量,熟悉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结构特点,确定腰椎不同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具体位置,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10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寻找并钝性分离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测量L2和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采用400例患者腰椎MRI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L2/L3-L5/S1各椎间盘水平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0具尸体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表面均未见重要血管、神经分布,间隙底部可见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L2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3±0.3) cm,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3.4±0.6) cm。400例患者腰椎MRI影像资料中,L2/L3-L5/S1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依次为(19.71±1.93) mm、(23.49±2.49) mm、(27.49±2.84) mm和(31.36±3.15) mm,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实验为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在进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之前常规进行MRI测量,减少医源性损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全内镜下精准椎板开窗:在内镜可视下及术中影像学实时监测下,对椎板开窗切除范围精准可控。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采用较简单的小问题来替代较复杂的大问题,从而只需对简单的小问题进行求解的分析方法,可对脊柱的形状、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等进行描述,是一种研究人体力学的有效科学手段。 背景:目前内镜微创减压手术已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但对镜下精准椎板开窗范围的研究较少。 目的:利用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评估分析全内镜下不同分区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对腰椎活动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1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集CT数据,使用相关生物力学软件建立腰椎L4-5节段有限元模型(M1),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继而有限元模拟内镜可视下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结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病理分型,建立椎板开窗减压相应范围L4-5节段手术模型,分别为L4椎板下缘+L4-5关节突关节部分切除模型(M2)、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3)、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4)、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 Over-the-Top对侧部分关节突切除模型(M5)及L4椎体下缘+L4-5关节突关节1/2以上+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6)(以上椎体均保留峡部,除M6外,关节突关节均保留50%以上的关节面)。分别对完整脊柱(M1)及5种模拟手术模型(M2、M3、M4、M5、M6)施加相同载荷边界条件,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腰椎活动度及椎间盘等效应力的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与完整脊柱M1模型比较,M2、M3、M4及M5模型在各工况下活动度值相近,但M6模型的活动度值较M1明显增大,为M1活动度的151%-264%,特别是后伸和旋转工况为甚;②在椎间盘等效应力方面,M2、M3、M4及M5模型在椎间盘前区、左/右区工况下等效应力上升趋势不明显,在椎间盘后区、中区等效应力有所增加,最大增加幅度达53%,但未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的情况;而M6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等效应力均出现较大程度上升趋势,特别在前屈工况下最大达完整退变模型(M1)的3倍;③结果表明,过大椎板开窗明显影响腰椎稳定性,同时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易加速椎间关节退变。内镜微创减压手术精准可控,针对不同类型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保证减压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维持手术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 ORCID: 0000-0001-8935-3117(蒋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40例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 18~52岁,平均 32 岁。病变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按照Lee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21例,Ⅳ型9 例。40例患者均接受PELD ,其中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复查MRI了解有无髓核再脱出情况,并采用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72.0(59.8±12.5)min,术中出血量均<18 mL。术后椎间孔侧入路手术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出现症状残留1例。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8.2±2.7)个月。术后第1天、1个月、6个月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2.3±0.7)、(0.8±0.3)、(0.3±0.1)分,ODI分别为21.3%±3.4%、11.9%±2.9%、3.1%±1.5%,均低于较术前的(7.2±1.3)分、62.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12、8.750, 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MRI,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存在脱出髓核残留,其余患者均未见髓核残留及复发。术后6个月按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但头、尾端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对手术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从椎板间隙做椎间盘摘除术时,发现椎板间隙骶棘肌与黄韧带之间尚有一层白色的厚约2mm的韧带样组织。据其解剖部位可暂命名为椎板间韧带。它上起子上位椎板的下缘,向下止于下位椎板背侧面的上1/3份,向外延伸至小关节突的内侧缘,向内延续于棘间韧带,与黄韧带之间紧密相接,其间无疏松的结缔组织。与黄韧带的黄色显然不同。经活组织检查为:弹力纤维和变性的胶元纤维组织。椎板呈叠瓦状排列,黄韧带上起于上位椎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手术方式较多。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作为微创治疗方法迅速发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能快速康复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较多,各有优缺点,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可以指导临床工作。 目的:建立L3-5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术式在椎间盘摘除后对脊柱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名无腰椎病史的35岁男性志愿者,收集腰椎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在L3/L5脊柱正常模型(模型Ⅰ)的基础上建立L4/5节段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模型(模型Ⅱ)、椎间盘镜手术模型(模型Ⅲ)、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模型(模型Ⅳ)、关节突关节切除模型(模型Ⅴ),在7种加载工况下测定L4/L5节段椎体、椎间盘和左右关节软骨应力分布及L4椎体位移。 结果与结论:①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方差分析模型有效;②L4-5椎间盘两两比较后模型Ⅲ、Ⅳ在椎间盘应力集中最小;L4椎体应力,模型Ⅳ对椎体影响最小;L4椎体位移,模型Ⅲ和Ⅳ对椎体稳定影响最小;③从加载方式看,关节突关节损伤越小,椎间盘应力越小,模型Ⅳ最小;左侧关节突模型Ⅲ和Ⅳ均保持关节完整;右侧关节左右旋转加载下手术侧关节越完整,应力越大,故模型Ⅳ较大;左右侧倾加载下反而相反,模型Ⅴ最大;L4椎体应力模型Ⅳ最小;椎体位移,模型Ⅲ和Ⅳ位移最小,接近模型Ⅰ;④提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模型在椎体、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应力分布最小,有明显优势;椎间盘镜手术模型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模型位移均较其他手术模型稳定,二者无差异;故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目前是较理想的术式。  ORCID: 0000-0002-2604-0049(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L4/5椎间盘前方大血管的影像解剖形态特征,测量相关数据并尝试分型,为腹腔镜下手术提供应对策略。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1日—2007年5月1日南方医院骨科住院的257例患者的L4/5椎间盘节段的MRI轴位图像进行观察与测量。观察L4/5椎间盘前方腹主动脉分叉、髂总静脉汇合情况并进行分组、组合。考虑到腹主动脉已分叉且髂总静脉未汇合(ⅰ+α组合)病例手术入路的复杂性,重点对此组合进行观测、分析,观察“血管间窗”(IVW)两侧血管构成及其他间隙情况,在L4/5椎间盘上下界中央的轴位图像上,分析IVW值是否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将轴位图像上椎间盘垂直4等分,根据这3条分割线与椎前大血管的关系将椎前可操作间隙定量,并根据操作间隙大小及位置将此组合分为4型,其中A、B1、C1型可通过椎前间隙进行腹腔镜前路髂总血管分叉间手术。最后,参考Kleeman的入路分型,提出各组合及各型的手术应对策略。结果 在L4/5椎间盘水平,腹主动脉已分叉者82.49%(212/257),髂总静脉未汇合者43.58%(112/257),ⅰ+α组合43.58%(112/257)。ⅰ+α组合中IVW两侧髂血管构成,左侧髂总静脉94.64%(106/112);右侧髂动脉93.75%(105/112),IVW的大小为(0.42±0.70)cm。IVW值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 P>0.05),在年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 P>0.05)。形态分型提示仅39.29%(44/112)的病例(A型、B1型、C1型)可以进行腹腔镜前路髂总血管分叉间L4/5椎间盘手术,其IVW的大小为(1.03±0.79)cm;8.93%(10/112)在左髂总动脉与左侧缘存在可操作间隙;51.78%(58/112)不适合前路手术操作。结论 应用MRI轴位图像等影像学资料对腰椎前方血管进行观测、分型,可以较好地进行术前评估,为腹腔镜下手术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采用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胶原酶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作用。 方法:成年山羊6只,麻醉后作侧外方切口至腰椎体腹侧,椎板加压并用钢板螺钉固定,L1/L2,L3/L4椎间盘分别注射0.5 mL无水乙醇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注射实验用胶原酶1 mL,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椎间盘,作电镜切片观察。 结果与结论:电镜下显示: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上有裂隙,退变的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明显溶解,未退变的椎间盘未有明显溶解。提示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通过纤维环上的裂隙渗透到盘内,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解剖实验,探讨旁正中椎板切开复位技术应用于腰椎椎管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10具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两部分实验。(1)选取4具标本,分别截取L1~5 5个椎体,采用去除软组织并代之以柔性彩泥包裹的方法,制作实验模块共计20个,进行椎板撑开实验。将每个椎体单侧椎板依次撑开8、10、12 mm时,测量显露椎管底壁的宽度。继续增加椎板撑开宽度,直至椎管环形骨性结构断裂,记录此时椎板撑开宽度及骨折发生位点。(2)另6具标本分为椎板撑开8 mm组、10 mm组、12 mm组,各2具。各组标本以L1、L2为目标节段进行旁正中椎板劈开复位术的模拟手术操作,设定椎板撑开宽度分别为8、10、12 mm,记录不同椎板撑开宽度下,椎管内操作完成度,观察手术节段有无骨折,相邻韧带及关节囊有无撕裂。结果 (1)椎板撑开实验中,当椎板撑开8、10、12 mm时,椎管底壁显露宽度分别为(10.63±0.59)mm、(13.92±0.79)mm、(17.81±1.10)m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60, P<0.01)。20个椎体单元因椎板撑开导致骨折的撑开宽度为11.8~16.5(14.26±1.34)mm。其中,5个发生同侧椎弓根骨折,4个为对侧椎板骨折,11个为对侧椎弓根骨折。(2)模拟手术操作,椎板撑开8 mm组,因操作受限,均未能完成手术操作实验。椎板撑开10 mm组和12 mm组,均可以完成椎管内硬脊膜切开及缝合、马尾神经充分探查等操作,后者较前者操作自由度更高。模拟手术操作后,检查手术节段未见骨折和椎体间韧带及关节囊撕裂。结论 旁正中椎板劈开复位术进行腰椎椎管内手术,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椎板撑开10~12 mm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工作距离。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是近年来治疗腰背部疼痛可选择的方法之一,但有关置换后对腰椎矢状面影响的报道较少。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置换后对腰椎前凸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曾因单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行腰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影像学资料,数据测量包括置换前及置换后腰椎前凸角、病变节段前凸角、腰骶椎间角。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随访均12个月以上。行椎间盘置换的患者中L4-5节段病变3例,L5-S1节段病变14例。与椎间盘置换前相比,椎间盘置换后平均病变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 < 0.05);与椎间盘置换前相比,假体置入后腰骶椎间角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对于单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腰椎间盘置换后有助于增加患者腰椎前凸和病变节段前凸角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腰椎矢状面平衡。置换后腰骶椎间角与置换节段假体置入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5/S1游离突出型椎间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游离突出型的患者99例,男45例,女54例;年龄21~65岁,平均(49.95±8.73)岁。病例分别采用PETD(51例)与PEID(48例)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ETD组与PEID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效果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TD组手术时间为(89.7±23.4)min,术中透视次数为(27.2±6.5)次;PEID组手术时间为(64.0±18.2)min,术中透视次数为(7.4±2.9)次。PETD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减压神经根支配区麻木加重,1例出现局部痛觉过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 1例患者术后12周复发,行后路融合手术; PEID组,1例复发行椎间盘单摘术,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下肢感觉异常,1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VAS和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ODI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随访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PETD组优良率88.2%; PEID组优良率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D与PEID治疗L5/S1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但PEID手术时间短、辐射暴露少,临床中应根据解剖特点、患者症状特征确定入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例采用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的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手术效果优15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9.66%。结论椎间孔镜导棒滑移结合偏心环锯技术治疗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椎间孔区域的神经根与邻近组织的CT影像学的解剖学关系,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融合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因腰背部不适行腰椎CT检查的110例患者CT影像资料。11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图像经AW46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选取L2/3~L5/S1节段椎间盘三维重建旋转冠状面可见神经根走行的层面以及相应节段椎间盘横断面图像,对椎间盘上、下缘两个层面出口神经根到脊髓硬膜囊的最短距离(Js、Ji),出口神经根到椎弓根内、中、外侧的距离(Pa、Pb、Pc),以及出口神经根到骨性关节突和关节突关节面的最短距离(Gs、G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L2/3节段~L5/S1节段,Js和Ji数值均逐渐增大,且Ji均>Js,其中L2/3节段Js的数值最小为(6.71±2.10)mm,L5/S1节段Ji的数值最大为(22.05±3.96)mm;每一节段出口神经根-椎弓根的距离从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Pb及Pc值逐渐减小,以L5/S1节段为最小(3.86±1.93)mm;下缘层面的Gi均大于上缘层面的Gs。结论 在L3/4以上节段置入宽度为10 mm的椎间融合器较为困难;术中镜下磨除部分或全部上关节突,可以扩大安全区域,避免损伤神经及周围重要结构,利于融合器的置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椎体之间和椎体内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1~69岁。1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5个年龄组,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在L1~S1椎体CT正中矢状位影像选择松质骨范围最大的区域测量其HU值,进而将L1~5椎体自上而下三等分,分别测量每一等份内松质骨的HU值;基于腰椎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比5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及同一年龄组内L1~5不同椎体间的松质骨HU值,分析同一腰椎节段上、中、下不同区域椎体松质骨HU值;观察不同Pfirrmann分级的腰椎间盘上位与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各年龄组间患者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病变节段、术前腰椎侧凸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密度HU值在L1~5各椎体之间并未表现出梯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L1~5椎体HU值表现出下降趋势。L1~5椎体内部存在骨密度梯度变化,上、中、下1/3椎体松质骨HU值依序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例500个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4例、Ⅱ级204例、Ⅲ级186例、Ⅳ级93例、Ⅴ级13例;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随着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而减小,而上、下位椎体松质HU值差值则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25、20.39,P值均<0.01)。结论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不同椎体之间骨密度无梯度差异,而各腰椎椎体内部骨密度HU值表现出从头端向尾端增加的趋势。骨密度下降以及上下相邻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梯度的较大差值对于椎间盘退变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61(48.57±5.91)岁。病变部位:L4~5 17例, L5~S1 1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ESSYS组和I see组:采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系统技术15例纳入TESSYS组,采用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15例纳入I see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置入时间、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减压操作时间、上关节突切除率,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MacNab标准评定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I see组的导管置入时间和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16.73±2.46)min、(38.15±5.72)s,均少于TESSYS组的(19.87±3.79)min、(49.79±7.40)s;I see组上关节突切除率为32.25%±1.12%,大于TESSYS组的12.02%±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4.820、38.890,P值均<0.05)。两组术中减压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腰、腿痛的VAS以及ODI均比术前减少,JOA评分均比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 see组=167.298、268.815、7 271.864、316.342,FTESSYS组=168.759、341.300、1 368.354、141.090,P值均<0.01)。I see组与TESSYS组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腰、腿痛的VAS、ODI、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评定疗效,I see组优8例、良4例、可3例,TESSY组优7例、良6例、可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14,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椎间孔成形方法;采用该技术行PELD,可获得与TESSYS技术相同的疗效,同时减少术中导管置入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上关节突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腰椎退变黄韧带的数字化重建,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规划,提供立体直观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收集腰腿痛患者薄层螺旋CT影像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观察退变黄韧带形态及分布,选取轴位像中黄韧带厚度大于4 mm和/或有钙化患者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32~80岁。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6.0软件重建图像,观察其形态、分布。 结果 315个腰椎节段中205个节段出现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黄韧带单纯肥厚占总出现节段79.51%,单纯骨化占6.34%,肥厚伴骨化占14.15%。205个节段全部成功建模,肥厚黄韧带建模形态有合页状、不规则片状和柱状;骨化黄韧带建模形态有短柱状、短锥状、不规则片状;肥厚伴骨化黄韧带重建后形态各异。 结论 数字化技术重建黄韧带能清楚显示其分布、形态、邻近结构,还可将所建退变黄韧带模型与腰椎骨性模型随意组合、切割,便于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细节。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 黄韧带:由左右两部分组成,韧带上下分别附着于上位椎板的前下方,下位椎板的上缘,连接椎弓板,参与围成椎管,控制脊柱过度前屈,维持脊柱稳定。黄韧带肥厚可造成椎管管腔减小及椎间孔狭窄,硬膜囊和脊神经根的压迫,从而产生临床症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的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定位、定性、定量检测,经过组织化学呈色反应在组织原位显示抗原(或抗体),如各种蛋白质、多肽、磷脂和多糖等成分的一门技术。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造成老年人步态紊乱和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之一,黄韧带肥厚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病理机制,目前关于黄韧带的影像学及病理研究较多,关于细胞凋亡的研究较少。                                                   目的:检测肥厚黄韧带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因子caspase-3、fas、p53的表达,为深入了解黄韧带退变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组50个经MRI及术后测量证实肥厚黄韧带标本(L2-S1)来自50例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减压手术自愿捐赠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32-74岁,平均54.46岁;对照组30个经MRI及术后测量证实非肥厚黄韧带标本(L2-S1)来自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及腰椎爆裂骨折行手术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7岁,平均47.27岁。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黄韧带中的凋亡细胞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fas、p53的表达。研究通过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为LFYLLSJ2016007。                                           结果与结论:①TUNEL染色示实验组的平均凋亡细胞率高于对照组[(37.80±3.04)%,(13.18±1.34)%,t=41.83,P < 0.001];②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caspase-3、fas、p53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对照组caspase-3、fas、p53阳性表达率为13.3%,16.7%,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果表明,腰椎肥厚黄韧带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肥厚黄韧带中细胞凋亡与caspase-3、fas、p53的表达上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ORCID: 0000-0002-0539-5510(张方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