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构建NDRG家族4个成员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验证其在酵母中的表达并检测其自激活作用,为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寻找与NDRG家族相互作用的分子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用PCR方法获得NDRG家族4个成员cDNA全长,将4个片段按正确读框插入酵母表达质粒PGBKT7中,经限制性酶切鉴定正确后,PEG/LiAc法转化酵母菌株AH109,Western验证4个分子的正确表达,用表型筛选法及颜色筛选法检测其自激活作用. 结果:构建了NDRG家族4个成员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在酵母中正确表达,除NDRG4-B外NDRG1,2,3均无自激活作用. 结论:NDRG1,2,3可以用酵母双杂交方法钓取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 NDRG4-B由于有自激活作用不能用于酵母双杂交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李郝  唐玉萍 《医学综述》2013,(22):4168-4171
目的构建Ku70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为研究Ku70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扩增出Ku70cDNA全长片段,用SalI和EcoRI双酶切Ku70cDNA片段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GBKT7,获得诱饵质粒pGBKT7-Ku70,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酵母菌株AHl09,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中观察pGBKT7-KuT0的自激活作用,同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诱饵蛋白Ku70的表达。结果Ku70cDNA正确克隆到载体pGBKT,转化到酵母菌株AHl09中的诱饵载体pGBKT7-KuT0经表型筛选证实无自激活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显示pGBKT7-KuT0在酵母细胞中稳定表达诱饵蛋白Ku70。结论成功构建了Ku70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且在酵母菌株AHl09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3.
用于酵母双杂交的M-CSF诱饵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结合域(binding domain,BD)诱饵载体pGBKT7-M—CSF,并检测其是否具有自身激活作用。方法用PCR方法从M—CSF cDNA中扩增出M—CSF的胞外活性区,引入酶切位点SalⅠ、NcoⅠ,与pGBKT7载体连接起来,并检测pGBKT7-M—CSF在酵母双杂交系统3中的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BD诱饵载体pGBKT7-M—CSF,并证明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结论pGBKT7-M—CSF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找出与M—CSF相互作用的分子。  相似文献   

4.
罗星  何玲  张峪涵  孔雪  于娜  徐坚  杨磊  黄瑾 《农垦医学》2005,27(5):329-331
目的:构建和转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酵母诱饵重组质粒,为通过酵母双杂交研究BDNF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扩增BDNF基因cDNA中编码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plexA载体定向重组;用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将核苷酸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人EGY48(p8op-LacZ)酵母菌株。结果:成功构建pLexA-BDNF重组质粒。转化有重组质粒和pLexA空载体的两种EGY48(p8Op—LacZ)酵母都能在SD/Gal/Raf/-His/-Ura培养基中长成白色菌落(同时,转化pLexA-pos阳性对照质粒的酵母菌在相同条件下长成蓝色菌落),但都不能在SD/-His/-Leu/-Ura培养基中生长,在SD/-His/-Ura液中培养16h后,OD_(600)均值均为0.9±0.1。这表明重组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没有激活LEU2和lacZ酵母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电没有酵母毒性作用。结论:构建的诱饵重组质粒可以用于下一阶段的人胎脑cDNA文库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融合蛋白GST-Cpn0147,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将Cpn0147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转化入大肠杆菌XL-Blue,经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法证实其免疫原性并检测免疫血清的效价,Western-blot检测免疫反应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ST-Cpn0147融合蛋白,以该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免疫血清。结论:获得了GST-Cpn0147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丁德平  冯国和 《中国热带医学》2012,(4):427-430,F0003
目的构建日本脑炎病毒核心蛋白(JEV C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其蛋白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及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的自激活效应。方法 PCR扩增JEV C蛋白cDNA全基序并克隆入载体pGBKT7的EcoRI/BamHI酶切位点之间,酶切及测序鉴定;PEG/LiAc法将构建好的诱饵质粒pGBKT7-JC及载体pGBKT7分别转化入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经酵母氨基酸缺陷培养及表型筛选检测其对酵母细胞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用Western-blotting法分析酵母菌中诱饵蛋白BD-JC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GBKT7-JC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布的JEV SA14-14-2株中JEV C蛋白编码基序完全一致;成功转化质粒pGBKT7-JC及空载体pGBKT7的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均只在SD/-Trp、SD/-Trp/X培养基上生长,二者菌落数、菌落大小、分布无明显差异且不变蓝,且SD/-Trp液体培养基30℃过夜培养测OD600值均〉0.8,在SD/-Trp/X/A培养基上均不生长;经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到酵母菌能表达分子量约为35KDa的特异性融合蛋白BD-JC。结论成功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质粒pGBKT7-JC;其诱饵蛋白BD-JC对酵母细胞无细胞毒性及自激活效应,为筛选及验证与pGBKT7-JC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日本脑炎病毒核心蛋白(JEV C蛋白)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其蛋白表达产物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及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的自激活效应.方法 PCR扩增JEV C蛋白cDNA全基序并克隆入载体pGBKT7的EcoR1/BamHI酶切位点之间,酶切及测序鉴定;PE G/LiAc法将构建好的诱饵质粒pGBKT7-JC及载体pGBKT7分别转化人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经酵母氨基酸缺陷培养及表型筛选检测其对酵母细胞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用Western-blotting法分析酵母菌中诱饵蛋白BD-JC的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pGBKT7-JC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ebank公布的JEV SA14-14-2株中JEV C蛋白编码基序完全一致;成功转化质粒pGBKT7-JC及空载体pGBKT7的酵母菌株Y2H Gold感受态细胞均只在SD/-Trp、SD/-Trp/X培养基上生长,二者菌落数、菌落大小、分布无明显差异且不变蓝,且SD/-Trp液体培养基30℃过夜培养测OD600值均>0.8,在SD/-TrpPMA培养基上均不生长;经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到酵母菌能表达分子量约为35KDa的特异性融合蛋白BD-JC.结论 成功构建了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质粒pCBKT7-JC;其诱饵蛋白BD-JC对酵母细胞无细胞毒性及自激活效应,为筛选及验证与pCBKT7-JC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杜氏盐藻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SAHH,并检测其对酵母细胞的毒性和自激活作用。方法:应用RT-PCR扩增杜氏盐藻的SAHHcDNA,测序分析后与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连接,构建诱饵载体pGBKT7-SAHH。用PEG/LiAc法将诱饵载体转入AH109和Y187酵母中,通过表型筛选检测诱饵蛋白对酵母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SAHH并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和Y187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对宿主酵母细胞无毒性。在AH109和Y187酵母细胞中诱饵载体均未激活报告基因HIS3和ADE2,但是激活了报告基因MEL1。结论:诱饵载体pGBKT7-SAHH可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SAHH相互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PIAS-NY(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NY,PIAS-NY)的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PIAS-NY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PCR法扩增PIAS-NY编码序列的片段,先将其克隆入pGEMT-easy内,经序列测定确认无误后,再将片段亚克隆入pGBKT7载体内,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PIAS-NY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及Y187中,进行诱饵载体的毒性及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 构建了PIAS-NY的诱饵载体,经过自激活活性的分析发现,该诱饵载体没有自激活活性,同时对两种酵母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PIAS-NY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孔凡彪  王晓通  谢玉波  肖强 《广东医学》2011,32(20):2635-2637
目的 构建E2F-1截短体的诱饵载体,并进行自激活活性和诱饵蛋白毒性检测,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E2F-1相互作用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设计引物,PCR扩增E2F-1截短体,引入酶切位点EcoR Ⅰ和BamH Ⅰ,将E2F-1截短体连接至载体pGBKT7中,将构建成功的诱饵表达载体pGBKT7-E2F-1截短体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DBLeu-Dnd1,并检测其是否有自身激活作用。方法:设计引物引入SalⅠ、NotⅠ酶切位点,使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Dnd1中扩增小鼠Dnd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连至pMD18-T载体。酶切验证及测序正确后,用SalⅠ,NotⅠ内切酶分别消化pMD-T-Dnd1及pDBLeu载体而后构建诱饵载体pDBLeu-Dnd1,并检测其在G IBCO/BRL公司的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自身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构建诱饵载体pDBLeu-Dnd1,并证明其在该系统中无自身激活作用。结论:pDBLeu-Dnd1可应用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O-糖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构建pGADT7/ppGalNAc—T2载体,并转化酵母AH109进行激活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酵母双杂交载体pGADT7,醋酸锂法转染酵母AH109,并进行激活检测。结果:酶切图谱分析和基因测序证实pGADT7/ppGal—NAc-T2载体构建成功。并转化酵母AH109,激活检测呈阴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GADT7/ppGalNAc—T2载体,并进行了激活检测,为进一步研究ppGalNAc-T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诱饵载体,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COX-2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 PCR扩增COX-2基因编码区全长,引入酶切位点EcoRⅠ、BamHⅠ,将COX-2基因克隆至载体pGBKT7中,将构建好的诱饵载体pGBKT7-COX-2转化到酵母细胞Y190中,检测pGBKT7-COX-2在Mathmaker GAL4Two-Hybrid System3中有无自激活作用。结果 成功扩增了COX-2基因编码区全长,并克隆入pGBKT7中,测序结果正确,并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Y190中,检测无自激活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COX-2的酵母诱饵载体,为进一步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FXR2酵母双杂交系统的“饵”质粒,并转化酵母菌,为筛选FXR2P互作蛋白作基础。方法提取pMD18-T—FXR2,酶切后将FXR2基因连接到MATCHMAKER LexA Two—Hybrid System中的plexA质粒上,得到“诱饵”(Bait)-plexA—FXR2,导入大肠杆菌扩增,筛选阳性克隆并提取重组Bait质粒,再转入酵母菌EGY48(p8op—lacZ)。结果通过遗传学方法筛选得到构建成功的plexA—FXR2;通过营养缺陷筛选,证明Bait重组质粒转入酵母菌中。结论成功构建Bait质粒并使酵母菌转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的膜蛋白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人永生尿道上皮细胞(SV-HUC-1)cDNA文库。Trizol法提取人尿道上皮细胞总RNA,并分离纯化其mRNA;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一链、第二链;通过T4 DNA聚合酶将DNA链两端加上5′接头;并将其大于1 kbp的片段与膜蛋白酵母双杂交载体pPR3-N连接,经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构建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的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并检测文库的库容量和随机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人尿道上皮细胞的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的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与宿主尿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各个结构域与G蛋白信号转导负调节因子4(RGS4)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融合质粒。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RGS4片断全长,酶切回收,将其连接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质粒载体pGBKT7,构建重组质粒pGBKT7-RGS4,并经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后,使用Y187酵母菌检测重组质粒的自激活现象及毒性。然后,提取酵母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Y187内的表达情况,以鉴定其作为诱饵蛋白的可行性。结果RT-PCR扩增的RGS4基因片断电泳后,大小正确,重组质粒,pGBKT7-RGS4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RGS4基因序列比对完全正确。重组质粒pGBKT7-RGS4双酶切鉴定、体外转录翻译实验,Western blot等方法均证实重组质粒中的RGS4基因能够正确合成RGS4蛋白。转化酵母后排除重组质粒的自激活作用。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GBKT7-RGS4,能够在Y187内正确表达,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Ig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105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术后观察7~10d,记录术中及围手术期内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经PCI术的患者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3~6个月)及阿司匹林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6个月内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ELISA法测定入选对象手术当天的血清CP-IgA、hsCRP及IL-6的水平,比较它们与PCI围手术期、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围手术期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均P〈0.01)。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CP-IgA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1)。结论术前血清hsCRP、IL-6水平可能与围手术期的预后相关;而术前血清CP-IgA水平可能与术后6个月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