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背景:镰状细胞病是造成非洲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带血管的髂骨移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报告已经很多,它也适用与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使坏死区再血管化提高和阻止进行性发展。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镰状细胞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和中期疗效。方法:纳入尼日尔马腊迪省治疗中心的青少年镰状细胞病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12例,均采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24~30个月(平均27个月),观察移植后患者是否髋痛,功能活动和X射线骨盆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疼痛消失,无感染等并发症,无重复手术,近中期疗效满意,Harris评分平均从术前75分提高到术后90分,而X射线平片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对于FicatⅢ、IV期的镰状细胞性骨股头缺血性坏死青少年患者,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可以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成人股骨头非创伤性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远期疗效大多不肯定。 目的:观察带血管蒂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彻底刮除病灶死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混合自体松质骨加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9例83髋。股骨颈部的缺损用取自大转子的臀中肌骨瓣嵌入,不作内固定。治疗后定期复查髋正位X射线片。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2~120个月,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根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100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优48髋(58%),良27髋(33%),可6髋(7%),差2髋(2%),优良率为90%。提示带血管蒂的臀中肌骨瓣移植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自体松质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创伤小,能促进坏死骨修复。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骨囊肿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20侧)及骨不连1例。结果:股骨颈骨折术后3~4个月愈合3l例,另l例过早负重致骨折移位而失败,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2例股骨颈骨囊肿术后4~6个月痊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优良17例,优良率为94%;1例胫骨骨不连术后7个月痊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骨囊肿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由显微外科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植骨为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的:通过回顾及分析对于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从不同层面对大转子骨瓣移植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方法:以“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greater trochanter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bone flap”或“Osteonecrosis Femoral Hea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2年1月至2011年10月);以“股骨头坏死、大转子骨瓣”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10月)。选择以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根据纳入标准共46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关于目前较常用的病灶清除+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打压植骨+游离髂骨瓣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报道甚少,此术式结合了皮质骨的生物力学优势,同时又有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加松质骨粒提供良好的血供环境,能很好的解决血供与力学重建的平衡性,达到股骨头的生理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研取骨器在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FVFG)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ONF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18例(20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标准:Ⅱ期9髋,Ⅲ期9髋,Ⅳ期2髋。采用自主研发并申请专利的取骨器制备股骨颈骨隧道,取腓骨行FVFG治疗ONFH,术前及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 ~ 62 个月,平均39 个月。患者18 例(20 髋)术前髋关节Harris 评分为(78.60±9.19)分。手术时间280 ~ 670 min,平均381 min。术中出血量200 ~ 800 mL,平均450 mL。术后1例出现窦道、组织坏死,多次清创后治愈,其余患者甲级愈合。术后复查X片显示腓骨瓣均达到骨性融合,位置良好,末次随访结果示股骨头坏死程度改善15 髋,无进展4 髋,进展1 髋,有效率95%,Harris 评分为(89.05±6.51)分,优良率90%,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00 5)。结论 自研取骨器可精确设计股骨颈骨道、减少骨质浪费,可辅助FVFG有效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徽 《解剖与临床》2004,9(2):90-90,96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11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结果:11例平均随访1年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同时给以良好的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制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并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髋关节的解剖学和运动学特点,设计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对4例中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和常规的X线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经12~30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1分,良3例,可1例.X线检查,移植的髂骨瓣愈合良好,关节间隙平均4mm.结论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可维持髋关节的间隙,带血管蒂的髂骨瓣可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两者技术的结合使用较好地解决在股骨头修复期早期功能锻炼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中期疗效。 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ONFH的患者30例(32髋)。其中,ARCO ⅢA期17例,ARCO ⅢB期7例,ARCOⅢC期8例,男23例24髋,女7例8髋,患者平均年龄(27.6±3.4)岁。均采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ONFH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自体髂骨瓣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以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优良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大转子愈合良好,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0±5.7)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评定疗效,其中优17髋,良14髋,差1髋,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为(82.1±4.6)分,显著优于术前[(53.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9,P<0.05)。其中1例于术后19个月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末次随访时,髋关节股骨头优良率为96.88%,与术前(1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06,P<0.05)。 结论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ARCO Ⅲ期ONFH,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检测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修复前后股骨近端的力学特性变化,验证该术式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单侧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并行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股骨近段的螺旋CT扫描,应用专业医学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正常、坏死和修复三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小同情况,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执行计算.结果:三组模型大转子及股骨颈前方均表现为低应力低应变区;坏死模型可见部分压力骨小梁被破坏呈囊性变,其与正常骨小梁交接处存在应力集中;修复模型股骨近端的力学特性与正常模型相近,结果明显优于坏死模型.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带股方肌蒂骨瓣移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3个分期,并分别研究对比3个分期疗效及安全性情况。 结果 3个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要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合速度呈明显的延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加深,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同分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无明显差异,证明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较为安全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带股方肌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患者恢复时间较快,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骨代谢、内分泌异常及使用激素,常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当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时相对于常规髋关节置换具有不同的特点。 目的:观察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的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15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股骨颈骨折8例(1例为双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骨关节炎2例,共16髋。关节置换的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9髋(生物型5髋,股骨侧为骨水泥型4髋),人工股骨头置换7髋(生物型2髋,骨水泥型5髋)。出院后门诊随访X射线观察假体周围有无透亮区出现和动态变化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时间为0.5-4年,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时间为30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置换前的(53.0±5.8)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6.0±3.8)分。SF-36评分由置换前的(65.0±2.4)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3.0±4.9)分。出院前出现5例并发症,2例置换后透析时出现低血压休克,2例肺部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置换后随访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感染等并发症。早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于合并终末期肾病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可以解除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部分患者由于本身终末肾病的进展可能会影响置换后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股骨头坏死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方法较多。带血管游离腓骨植入后需要长期卧床、创伤大、出血多,植入后并发症多;金属钽棒置入对后续人工关节置换带来困难。 目的:探讨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 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103例(132髋),平均43.2岁(20-70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13髋,Ⅱ期53髋,Ⅲa期40髋,Ⅲb期26髋。应用股骨头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植入前、后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估;植入后3,6,12,24个月摄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以及坏死进展并加以分析。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随访2.0-2.5 年,平均2.3年。植入前Harris平均68.5(64.7±7.8)分,植入后提高至平均91.4(91.0±2.6)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患者24个月时候的X射线平片示106髋有明显改善,7髋无变化,10髋恶化,9髋失败,总有效率为85.6%,恶化及失败髋关节均为SteinbergⅢ b期。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说明钻孔减压联合带孔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青壮年SteinbergⅠ期,Ⅱ期,Ⅲa期。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髓芯减压植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多孔钽棒技术也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髋手术,但这两种术式在临床上疗效比较报道较少。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植骨与多孔钽棒植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36例(45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其中15例(19髋)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21例(26髋)采用髓芯减压多孔钽棒植入治疗。 结果及结论:植入治疗均成功,随访3~1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 < 0.05),治疗后12个月Harris评分,多孔钽棒植入高于植骨治疗(P < 0.05),差异显著性意义。髓芯减压与多孔钽棒植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优于髓芯减压植骨,预防了关节软骨的逐渐塌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应用外科脱位入路经头凹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3例(26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18髋),女8例(8髋);年龄21~53岁,平均36.2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2例(15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8例(8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3例(3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b期5髋,Ⅱc期12髋,Ⅲa期5髋,Ⅲb期3髋,Ⅲc期1髋。术前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浓集液,测定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检测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无菌条件下制备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显露股骨头,经股骨头凹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将自体骨粒与骨髓浓集液、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混合后,经股骨头凹处顺向打压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骨盆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关节面塌陷及骨修复重建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关节疼痛情况, 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富血小板血浆测定血小板水平为(1.82±0.29)×106/μL,其中VEGF和TGF-β水平分别为(504.32±52.13)pg/mL、(134.19±20.52)ng/mL。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为(8.17±1.54)×105/L。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108 min;术中出血250~400 mL,平均320 mL。23例患者术后随访26~42个月,平均36.6个月。1例出现大转子截骨端延迟愈合,二次手术后4个月愈合。11例(11髋)出现了关节面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0髋关节面塌陷1.0~3.0(1.9±0.82)mm,关节间隙可,塌陷关节面下骨质密度接近正常,关节功能正常,未予处理;1例股骨头坏死面积约占股骨头体积60%,术后17个月关节面塌陷3.5 mm,关节功能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3例(26髋)中,术后25髋股骨头植骨均重建,完全重建时间为1~1.5年。25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38±8.21)分,高于术前的(58.92±10.42),VAS(2.58±1.58)分,低于术前的(7.42±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0、26.718, P值均<0.01)。结论 外科脱位入路头凹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骨;同时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应用,可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细胞支架、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及VEGF和TGF-β的水平,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髓心减压及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股骨头坏死SteinbergⅠ期和Ⅱ期,既可以解决疼痛又可以防治股骨头的塌陷延缓坏死的进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多孔钽棒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股骨头坏死16例18髋,根据Steinberg分期:Ⅰ期5髋,Ⅱ期12髋,Ⅲ期A 1髋。采用侧方小切口入路,行髓心减压及多孔坦棒置入。置入后6周内禁止负重,6~10周部分负重,逐步过渡至完全负重。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置入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置入后24 h、1,3,6,12个月摄正侧位X射线平片,观察股骨头修复情况及有无坏死进展。 结果与结论:16例1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置入后末次随访进行疗效评估,优:11例12髋,良:4例5髋,可:1例1髋。患者Harris评分由置入前49~83分,平均(65.3±8.6)分,提高至置入后75~97分,平均(88.2±9.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摄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提示,多孔钽棒假体置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尤其是对于SteinbergⅠ期,Ⅱ期及塌陷较小的 ⅢA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背景:高龄患者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但该患者群体骨量往往不佳,采用骨水泥或生物型股骨假体一直存在争论。 目的:对比分析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及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的效果。 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26髋,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同类型患者30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换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 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20-44个月,两组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置换后效果均满意,置换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及置换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更短(P < 0.01)。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出现关节松动、下沉、感染及脱位等并发症。表明对于骨量不佳的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型半髋置换能取得与骨水泥型半髋置换同样良好的修复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采用冷冻保存胚胎颅骨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0年5月—1994年4月,对42例(47侧)髋关节软骨全厚缺损采用冷冻保存胚胎颅骨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其中14例股骨头骨质重度坏死者,同时施行带旋髂深血管髂骨植骨。对34例(38侧)髋关节进行了2~6年(平均40个月)随访。结果:按照吴之康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术前平均得分6.4分,术后平均得分15.8分,优良25例,很好5例,好3例,尚可1例。结论:与自体移植物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相比,本方法无附加损伤,具有移植材料来源充分,取材量大.形态与股骨头相似等特点,是治疗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