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肝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特点的慢性活动性疾病,目前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表明丹参治疗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Smad6,7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治疗组给予橄榄油稀释的体积分数10%四氯化碳5 mL/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建模后第4周,丹参酮ⅡA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至第8周。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橄榄油。 结果与结论:Western印迹检测和RT-PCR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明显增加(P < 0.01),而其抑制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Smad6,7的表达明显减少(P < 0.01),丹参酮ⅡA可明显逆转上述因子的表达(P < 0.01)。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治疗肝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增加其抑制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Smad6,7的表达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丁红  杨琦  王宗谦  闵睿  李艳浓 《免疫学杂志》2011,(5):398-400,42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CD1小鼠20只,随机分为:A组(单纯对照组)、B组(UUO造模组)、C组(STS低剂量组)、D组(STS高剂量组)。每组各5只,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单纯对照组只找到输尿管并不结扎,STS组小鼠在手术前3天开始腹腔内注射STS,低、高剂量组STS浓度分别为15 mg/kg.d、30 mg/kg.d,其他2组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UUO 7天后处死小鼠提取肾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分布,Realtime PCR观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肾组织中α-SMA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UO小鼠Ⅰ型胶原、α-SMA、CTGF的表达增加,RIF明显(P<0.01),STS可明显抑制UUO小鼠肾组织Ⅰ型胶原、α-SMA、CTGF的表达(P<0.05),减轻RIF。结论 STS具有抑制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对CTGF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麦冬抑制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培养的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n=10):对照组(未用麦冬处理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麦冬(10 μg/L)组、麦冬(20 μg/L)组和麦冬(30 μg/L)组。测定不同组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力、[3H]-脯氨酸掺入率、TGF-β1 、p-Smad2/3和Smad2/3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麦冬(10 μg/L)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力、[3H]-脯氨酸掺入率、TGF-β1 、p-Smad2/3和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麦冬(10 μg/L)组比较,麦冬(20 μg/L)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力、[3H]-脯氨酸掺入率、TGF-β1 、p-Smad2/3和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麦冬(20 μg/L)组比较,麦冬(30 μg/L)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力、[3H]-脯氨酸掺入率、TGF-β1 、p-Smad2/3和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麦冬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1 、p-Smad2/3和Smad2/3 蛋白表达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调控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RNA表达谱芯片检测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与健康对照心肌组织以及重组FGF7腺病毒感染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和正常对照mCF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mCFs建立心肌纤维化的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小RNA-23b-3p(mi R-23b-3p)对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靶基因。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房颤患者心耳中原代心房肌成纤维细胞,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鉴定;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 R-23b-3p与潜在靶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GFBR3) 3'端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作用; CCK-8、Ed U染色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BR3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 R-23b-3p不影响细胞的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但可显著增强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P 0. 05或P 0. 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 R-23b-3p与TGFBR3 3'-UTR有结合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 R-23b-3p可在转录水平抑制TGFBR3表达。过表达mi R-23b-3p和沉默TGFBR3均能显著促进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Smad3激活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TGFBR3是mi R-23b-3p的作用靶基因,并介导mi R-23b-3p促进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手术组(n=52),手术组均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术后4周,存活的32只成模大鼠中8只留作模型组(Model组),余24只分为TanⅡA低剂量组(L-TanⅡA组,10mg/Kg/天)、TanⅡA高剂量组(H-TanⅡA组,20mg/Kg/天)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组,100mg/Kg/天),每组8例。给药4周后,检测5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心肌组织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p65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与Model组比较,L-TanⅡA和H-TanⅡA组心肌肥厚指数、心肌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ROCK1、TGF-β1和NF-κBp65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结论:TanⅡA能改善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CK1表达,下调TGF-β1和NF-κBp6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是丹参脂溶成分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成的水溶性钠盐,药理作用与丹参酮ⅡA相同,因其水溶性提高、疗效强于丹参酮ⅡA而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广泛应用.在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DS-201体外干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观察药物对细胞PCNA和CyclinE表达的影响,揭示DS-201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背景: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及丹参酮ⅡA具有抗粘连作用,均对宫腔粘连有一定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索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Ⅰ消化法分离培养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选取45只雌性4-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组、干细胞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模型组进行机械刮宫造模后不干预;干细胞组则在造模后7 d经宫旁注射0.2 mL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9 L-1),每隔3 d注射1次,共3次;丹参酮组在造模后7 d灌胃11 mg/(kg·d)丹参酮ⅡA溶液,持续灌胃1周;联合治疗组则为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联合运用。对照组及模型组在术后5,10,15 d取材,各治疗组则在最后一次治疗后5,10,15 d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受损子宫的愈合程度;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q-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中miR-29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丹参酮ⅡA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FGF-2对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含丹参酮ⅡA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FGF-2促进hMSC生长,并且对MSC的分化能力基本没有影响。丹参酮ⅡA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所致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H9c2细胞为研究对象,在有或无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处理下,采用丹参酮ⅡA和(或)阿霉素处理H9c2细胞,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LDH法测定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实验分析细胞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MPK的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处理后H9c2细胞的活力减弱,LDH释放增多,自噬增加,AMPK的活化受抑制(P0.05);与阿霉素组相比,加用丹参酮ⅡA联合处理能部分恢复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LDH释放,进一步增加自噬,促进AMPK活化(P0.05);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处理后,丹参酮ⅡA恢复H9c2细胞活力、减少LDH释放和促进自噬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阿霉素所致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介导的自噬有关。本研究为临床上应用丹参酮ⅡA防治阿霉素心肌损伤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黄醇X受体(RXR)激动剂9-顺式视黄酸(9-cis-RA)干预对缺氧条件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胶原合成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心肌组织块干涸法培养大鼠CFs,持续通氮气法建立细胞缺氧环境,评价9-cis-RA和TGF-β1对CFs胶原合成的影响;ELISA法测CFs上清液Ⅰ、Ⅲ型胶原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胞核和细胞的Smad2及p-Smad2水平,细胞免疫化学法观察p-Smad2的亚细胞定位。结果:TGF-β1(0.01~10μg/L)在缺氧条件下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CFs合成Ⅰ型和Ⅲ胶原,当浓度达到5μg/L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水平显著增高(P0.01)。9-cis-RA(10-9~10-6mol/L)则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GF-β1在缺氧条件下诱导的CFs胶原合成,当浓度为10-7mol/L时,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合成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2抑制剂(20 nmol/L)亦可显著抑制TGF-β1在缺氧条件下诱导的CFs 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合成。免疫杂交和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与TGF-β1干预相比,TGF-β1和9-cis-RA联合干预组的CFs其胞浆内p-Smad2的水平显著增加,但胞核内p-Smad2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RXR激动剂9-cis-RA显著下调TGF-β1在缺氧条件下诱导的CFs 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合成,其机制与其抑制TGF-β1诱导的p-Smad2细胞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核心和关键作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的变化。 方法:制备大鼠皮肤全层切伤模型,长度1.5-2.0 cm,深及筋膜层。于伤后0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处死大鼠,取损伤部位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创伤愈合的早期阶段(伤后1-5 d),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胞浆、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胞浆及肉芽组织中;随着创伤修复时间的持续,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创伤后1-5 d最强,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创伤后六七天时开始明显表达。可见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先于转化生长因子β3,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胶原形成及创伤修复关系密切,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愈合后期表达量有升高趋势,其可能与创伤后期的组织改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创伤愈合过程中,导致瘢痕增生和组织纤维化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细胞因子。它引起的损伤部位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胶原纤维的大量合成与沉积,是通过其细胞内特有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已有研究表明,阻断TGF-β的信号转导就能有效抑制TGF-β的生物学效应并促进伤口愈合。近些年来,选择在不同水平上阻断或抑制此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有不少的报道,在此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转分化及促胶原(COL)合成作用的干预。方法: HLF 细胞生长至融合后分为 ①对照组、②TGF-β1组、③TGF-β1+PGE2组、④TGF-β1+吲哚美辛组,给予干预24 h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发生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蛋白 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的水平,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TGF-β1 可将HLF转分化为 α-SMA 阳性表达的肌成纤维细胞,PGE2则能抑制这种转分化作用;PGE2 可显著减低TGF-β1 致肌成纤维细胞、CTGFmRNA与蛋白水平(P<0.05)和COLⅠmRNA 水平升高(P<0.05); 吲哚美辛升高TGF-β1 致HLF肌成纤维细胞CTGF与COLⅠ的表达; 放线菌酮预处理肌成纤维细胞3 h后再加入TGF-β1+PGE2,其COLⅠmRNA 水平明显低于TGF-β1 处理组水平(P<0.05)。结论: PGE2可抑制TGF-β1 对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及促胶原合成作用, 且可通过依赖CTGF和非依赖2种方式下调COLⅠ的转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sTGFβRⅡ)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SD大鼠MI模型,3 d后存活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分为MI组、pAd-sTGFβRⅡ组(携带TGFβRⅡ胞外区基因即sTGFβR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和空载体组,并另设假手术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取心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TGFβRⅡ基因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天狼星红-饱和苦味酸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分析MMP-9的活性。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和空载体组HR、LVEDD、LVESD、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EF明显下降(P<0.01)。(2)与MI组比较,pAd-sTGFβRⅡ组HR、LVEDD和LVESD明显减小(P<0.01),EF明显升高(P<0.01);Ⅰ和Ⅲ型胶原、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sTGFβRⅡ干预能够改善MI后心功能,抑制TGF-β介导的MMP-9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与梗阻性肾病小管间质纤维化(TIF)进展的关系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HGF治疗组,分别于模型3 d、7 d、14 d、21 d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PAI-1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底物酶谱法检测肾脏MMP2、9活性的变化,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判断纤维化程度。结果:梗阻肾组织PAI-1和TIMP-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伴有明显的梗阻肾MMP2,MMP9活性低于和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而21 d HGF治疗组PAI-1和TIMP-1 mRNA表达明显下调,MMP2,MMP9活性高于和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少于对照组。结论: PAI-1、TIMP-1 mRNA表达增高是小管间质ECM降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TIF加重的重要因素,而HGF可拮抗这一进程,减轻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B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FGF-2组、丹参酮ⅡA组及两者联合诱导组。MTT检测诱导后的活性及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早期心肌转录因子GATA-4、Nkx2.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蛋白(desmin)、原肌球蛋白(Tm)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蛋白、Tm的表达。 结果 各诱导组较对照组增殖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增强,联合组表达量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诱导组各标记物Cx43、cTnI、结蛋白、T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FGF-2及丹参酮ⅡA单独诱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诱导组结蛋白、Tm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的细胞核居中,细胞质中可见肌丝、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 结论 FGF-2和丹参酮ⅡA均能促进BMSCs增殖,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两者联合诱导的效果较其他组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肺炎和纤维化影响,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LPS+Tan ⅡA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制作小鼠肺炎和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后给予Tan ⅡA干预,每日一次,连续2周,实验第4周处死所有小鼠,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炎症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IL-10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Nrf2、Nox4、Nqo1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脏重量、肺脏/体重比显著增加,肺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明显加重,血清促炎蛋白IL-1β、TNF-α显著升高,抑炎蛋白IL-10表达下降(P<0.05)。Tan ⅡA处理显著减轻LPS导致的小鼠肺脏重量、肺脏/体重比,减轻肺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减低血清IL-1β、TNF-α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此外,Nrf2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LPS组高于对照组,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an ⅡA处理可以上调Nrf2、Nqo1和Ho-1蛋白,降低Nox4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Tan ⅡA减轻LPS诱发的小鼠炎症和纤维化,与激活Nrf2/Nox4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肾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腹腔后分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随即关闭腹腔。造模后第2天开始分别给予温阳活血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生理盐水灌胃,1次/d,各组均连续灌胃14 d。 结果与结论:温阳活血组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3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1), Smad7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       (P < 0.01),与福辛普利组相当。推测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进而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对肾间质纤维化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n=3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对照组(A组)、缺氧模型组(B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低剂量(10 mg·kg- 1·d-1)干预组(C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高剂量(30 mg·kg-11·d -1)干预组(D组),每组8只.将A组置于常氧中饲养,而B组、C组和D组大鼠则置于常压低氧舱中,低氧舱内氧浓度控制在(10±1)%.C组和D组从缺氧第1天开始,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30 mg/k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A组和R组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21d后,右心测压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形态及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的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6的基因表达.结果 低氧明显诱导了大鼠平均动脉压及右心室收缩压的升高,而经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这种升高显著降低,A、B、C、D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2.922±0.442) mm Hg(1 mm Hg=0.133 kPa)、(26.737±2.222) mm Hg、( 19.948± 1.681) mm Hg及(18.547±1.090) mm Hg,右心室收缩压分别为(24.677±1.725)mm H g、(63.675±5.283) mm Hg、(49.250±3.816) mm Hg及(41.839±3.993)mm Hg.丹参酮ⅡA磺酸钠改善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血管形态改变及炎性反应,与B组相比,C、D组的肺小动脉管壁和平滑肌层增厚减轻,管腔狭窄及血管周围仅见少量的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与A组相比,炎性反应仍明显.低氧诱导后,B组IL-6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C、D两组的IIL-6含量较A、B组均降低(均P<0.05),且C组IL-6含量高于D组(P<0.05).低氧明显诱导了肺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丹参酮ⅡA磺酸钠则明显抑制低氧大鼠肺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但仍高于常氧对照组,即B组>C组>D组>A组(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有效治疗低氧引起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可能与其对IL-6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