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免疫调节能力,但其对肾移植受者体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ImmuKnow检测技术对肾移植受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监测作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对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并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的受者24例,以各项移植前指标匹配、接受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48例作为对照。两组受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第14,30,60,90,180天,以及在发生急性排斥或感染时抽取静脉血,以ImmuKnow法检测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个月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急性排斥和移植后总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巴利昔单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受者移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12例、巴利昔单抗组26例发生了移植后感染,这些受者发生感染时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病情稳定时(P0.01)。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可有效降低肾移植受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ImmuKnow法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可有效反映受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上常以流式细胞检测受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来揭示与排斥或感染相关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排斥或感染时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简称CD4和CD8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和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移植121例受者CD4、CD8细胞数进行检测。根据入院病情将患者分为移植后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肺部感染组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正常患者和急性排斥患者相比,CD4、CD8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CD4、CD8细胞数则均显著低于移植后正常组(P < 0.001)。当感染控制、症状改善时,CD4、CD8细胞数显著升高 (P < 0.001)。说明肾移植后CD4和CD8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免疫状态的参考,其对于感染的参考价值大于排斥,动态观察分析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移植受者尿液成分进行定期监测可以作为判断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的肾移植受者,分为移植后早期检测组40例、急性排斥组10例、移植后功能稳定组10例。定期提取尿液中细胞DNA,利用PCR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1。结果与结论:在手术第1日受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到供者细胞DNA,随着时间的延长,尿液中供者细胞DNA量逐渐减少,至术后1个月,有8例受者的尿液中供者细胞DNA消失,其中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另外32例受者的尿液中仍有供者细胞DNA的出现,其中7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存活3个月以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患者,7例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对急性排斥者进行治疗后1个月,71.4%转为阴性;而在稳定期的10例肾功能良好受者,仅1例受者尿液中DYZ-1基因阳性。提示对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进行定期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预后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背景:细胞凋亡在移植免疫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参与肾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其在预测早期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肾移植受者80例分为肾功能稳定组(49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3例)和环孢素A中毒组(8例)。另选择性别、年龄与肾移植受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常规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每日甲基强的松龙6~8 mg/kg冲击治疗,3 d为1个疗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 结果与结论:肾移植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相同时间段肾功能稳定组(P < 0.05)。环孢素A中毒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与肾功能稳定组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动态监测血清sFas、sFasL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移植物功能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是移植物早期丢失的主要原因。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意义。 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规律随访的受者296例,其中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26例,阴性受者27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肾移植受后外周血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穿刺活检组织中C4d的沉积及浸润淋巴细胞表面分子标记,按Banff 2005标准结合临床相关指标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结果与结论:26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中6例(23%)移植后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270例阴性受者中19例(7%)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22例(88%)外周血清中检测到供者特异性抗体,271例无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仅1例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受者中C4d阳性率为80%,未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C4d阳性率仅为6.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水平,通过穿刺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中的C4d沉积情况,可及时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有效改善移植物功能并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关键词: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急性体液排斥反应;C4d;利妥昔单抗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8.005 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225(2012)18-03249-06  相似文献   

6.
背景: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了肾移植后的常规检查及监测方法。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监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其中移植肾正常组35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慢性排斥反应组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探查,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观察移植肾的观察移植肾结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 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较功能正常组明显肿大,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实质血流信号减少,舒张期明显,各级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增高;慢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体积较功能正常组明显减小,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应用超声能早期无创的观察移植肾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移植肾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能敏感的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
背景:视黄醇结合蛋白4是早期反映近端肾小管损伤的最敏感的标志物,已被用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推测其可能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有关。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早期外周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含量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收集肾移植后受者的静脉血标本。以临床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20例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组,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照1∶1∶1随机选取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受者20例为肾功能延迟恢复组,肾功能恢复良好的受者20例为对照组。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持续检测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同时使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持续监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纵横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反应组、肾功能延迟恢复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组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血肌酐在处于排斥时间段内与非排斥时间段内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肾功能延迟恢复组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血肌酐在肾功能异常期与正常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成正相关。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出现升高的时间早于血肌酐变化;在肾功能延迟恢复组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出现下降的时间同样早于血肌酐变化。视黄醇结合蛋白4是一可独立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指标,其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性相关,且在提示移植肾功能变化时存在一定的时间优势,这非常有利于临床对急性排斥反应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诊断和监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应用灵敏的技术可以检测到致敏肾移植患者体内低水平抗体,但是即便如此临床上依然无法完全检测出全部抗体。目的:探讨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对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及其在预测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肾移植术前常规检测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和群体反应性抗体,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者(PRA≥10%)检测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其术后临床结果与抗供者特异性抗体阴性患者做比较。结果与结论:在379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中,55例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10%,这些患者中75%曾有过致敏史。其中20例检测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这些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更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和移植肾存活率低下等。结果提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与移植物失功、排斥反应有显著相关性。而体内仅存非抗供者特异性抗体的患者移植效果相对好。对于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但体内抗供者特异性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术后需要更积极地监测免疫功能和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受者HLA体液免疫致敏状态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肾移植受者同种异体HLA抗原致敏后体液免疫状态与术后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存活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应用One Lambda混合抗原板(LATM)通过ELISA筛查受者术前血清中的HLA-IgG抗体,对阳性血清进一步用抗原板(LAT1240和LAT1HDS)检测抗体阳性率及其特异性;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进行HLA基因分型。在1 297例肾移植受者中,HLA-IgG抗体阳性者165例,其中I类抗体阳性126例,II类抗体阳性90例,51例同时存在I类和II类HLA-IgG抗体,抗体阳性率>50%的高致敏受者94例。所有受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抗体阳性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与阴性组受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然而抗体阳性组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受者(P<0.001)。抗体阳性组受者的1年、3年和5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5%、88%和80%;与抗体阴性组受者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女性受者中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受者(P<0.001);再次移植受者中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次移植受者(P<0.001)。抗体阳性组受者的供受者配型明显优于抗体阴性组受者。HLA-IgG抗体是反映受者体液免疫致敏状态的敏感指标,供受者间良好的HLA配型能显著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改善移植物存活。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 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 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 Ⅱ类IgG抗体> 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1.
抗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CD2 5单克隆抗体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作用。方法 :71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抗CD2 5单克隆抗体治疗组 2 6例与对照组 4 5例 ,治疗组于肾移植手术前后应用抗CD2 5单克隆抗体 2次 ,对术后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术后 1、3、6、12个月时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 7.7%、19 .2 %、2 3.1%、30 .8% ,对照组为 15 .6 %、2 8.9%、35 .6 %、4 6 .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1、6及 12个月时治疗组移植肾功能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两组CD3+ 与CD4 + 的表达均下降 ,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抗CD2 5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率 ,而对T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背景:达利珠单抗可与人体内活化T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特异性结合,可反映白细胞介素2受体被封闭的程度,进而推断诱导治疗的效果。目前达利珠单抗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较成熟,但在肝移植临床应用中尚无共识。 目的:观察接受两剂达利珠单抗诱导治疗的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清CD25+T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 方法:共纳入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首次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类固醇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治疗组于移植中无肝期及移植后第10天分别给予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对照组不接受达利珠单抗的免疫诱导治疗。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移植后各时间点血清CD25+T表达显著降低(P < 0.01);治疗组移植中和移植后第1天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降低(P < 0.05,P < 0.01);移植后6个月,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P < 0.01)。证实,达利珠单抗可以有效抑制肝移植患者血清CD25+T的表达,并可在移植后早期抑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以此降低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排斥是异体/种组织和器官移植中长期存在而尚未克服的医学难题.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抑制剂虽能使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其对受者免疫系统非选择性的广泛抑制而常引起感染、肿瘤发生等诸多并发症.因此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被认为是最终克服移植排斥的有效途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由于来源、发育阶段不同而存在的功能异质性,使其成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重要靶细胞.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use of donor-derived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mDC) has become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induce immune tolerance or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However, donor-derived imDC needs to be harvested for a few days and transfused into the recipient in 5-10 day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which is practically impossible in a clinical setting where donor organs are mainly harvested from cadavers. Moreover, donor-derived imDC might be cleared by allogeneic reaction offsetting induced immune tolerance or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In our study,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induced by donor-antigen-unloaded recipient-derived imDC by transfusing these imDC into rats in 1 day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induced by donor-antigen-unloaded recipient-derived imDC and its protection of liver grafts in rats. Methods: 40 SD rats (donor) and 40 male Wistar rats (recipi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control, cyclosporine A(CsA), mature DC (mDC), and imDC; with 10 SD rats and 10 Wistar rats for each group. Animal models of acute graft rejection were established with these rats. Corresponding treatments were given before or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star rats received no treatment other tha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CsA group, Wistar rats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plus CsA treatment (10 mg/kg·d) in the starting day 2 after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mDC group, recipient-derived mDC(1×106/rat) were infused intravenously via the dorsal vein of the penis to recipient rats. For the imDC group, imDC (1×106/rat) were injected into recipient rats via the dorsal vein of the penis. In each group, 5 recipients were executed at 1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remaining five recipients were kept for the observation of survival tim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LT and TBIL; IL-2, IFN-γ, IL-4 and IL-10 and levels were measured with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LISA. Liver tissue was harvested for HE staining and the observation of histological features. Acute rejection was evaluated with Banff classification. Expression levels of Fas-L/Fas in the graft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curfin. 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s (MST) of the liver allografts in the CsA and imD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or mDC group (P<0.05). The serum levels of ALT and TBIL in the control and mDC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sA or imDC group(P<0.05). Compared with the CsA and imDC group, 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were higher but the levels of IL-4 and IL-10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mDC groups(P<0.01). Slight or no rejection reaction was found in the CsA and imDC groups (P<0.05).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curfin protein in CD4+ CD25+ T cells of the imD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ree other groups(P<0.05). Conclusion: Donor-antigen-unloaded recipient-derived imDC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inducing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by blocking indirect recognition in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Survival span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by its protective effect.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induced by imDC transfusion may involve the preprocesses of T cell apoptosis induction, immune tolerance or hyporesponsiveness in T cells, induction of the shift in THl/TH2 balance, selection activation of Th2 subset, or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微量巨细胞病毒(CMV)和BK病毒(BKV)DNA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48例肾移植受者KIR基因多态性。依照不同功能的KIR单倍体,将KIR基因组合型分为抑制型KIR基因组合型(AA型)和非抑制型KIR基因组合型(BX型,包括BB型和AA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移植术的受者血清DNA中CMV和BKV的载量。分析AA和BX KIR基因型对肾移植术后1年内CMV和BKV DNA血症累积阳性率及血肌酐的影响。结果:不同KIR基因型间,免疫抑制剂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KIR-BX基因型,KIR-AA基因型的BKV累积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而KIR两型间,CMV病毒血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KIR-AA型术后1~12月平均血肌酐水平较BX型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年随访,KIR-AA型受者血肌酐水平低于BX型(P<0.05),而2组间血尿素氮和尿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R-AA基因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BKV DNA血症增加,而不影响CMV DNA血症。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外研究表明,利妥昔单抗在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中国尚缺乏此类研究及报道。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肾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将肾移植后病理诊断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患者18例分为2组,均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药物组8例采用单剂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10例不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 结果与结论:用药后6,12个月,药物组肌酐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 0.05)。用药后随访6-12个月,药物组1例患者出现巨细胞病毒血症,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随访期间无威胁生命的感染发生,人/肾存活率为100%。结果证实,利妥昔单抗在治疗肾移植移植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血清sICAM-1和sVCAM-1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监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86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l和sVCAM-1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前sICAM-1、sVCA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术后均明显升高,于第3天时达到高峰,l周至2周后降至术前水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前l-3天血清sICAM-1、sVCAM-1即开始升高,抗排斥治疗有效后逐渐下降。并发感染时sICAM-1、sVCAM-l显著升高,CsA中毒时无明显变化。结论:动态监测血清sICAM-1、sVCAM-l可做为早期辅助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指标,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与CsA肾中毒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血清IL-18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环孢霉素A(CsA)中毒时血清白介素-18(IL-18)的变化, 探讨IL-18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 ELISA法对9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 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 10 d左右基本降至术前水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血清IL-18持续升高, 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有效后迅速下降, 治疗无效者, 血清IL-18持续在高水平.并发感染时, IL-18也显著升高, 与急性排斥反应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而CsA中毒时, IL-18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IL-18有助于用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抗CD3单克隆抗体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16 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 ,4 2例移植术后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 (5mg d)为治疗组 ;其它 12 2例为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人 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CM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 1年、2年及 3年人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而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18 6 % )比对照组 (2 8 7% )低 ,P <0 0 5 ,且首次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 ,对MP冲击治疗效果好。治疗组CMV感染的发生率 (33 3% )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作用 ;用药期间应注意预防及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