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膜透析(PD)患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EM及其相关的能量消耗(PEM/W)与持续炎症状态和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有较多评估PD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尚无单一有效的评价方法,常需要结合多个营养指标。传统营养支持与食欲兴奋剂、抗炎制剂等新型营养策略相结合,为改善PEM/W提供了更好的方法。本文就PEM/W的原因,及不同原因导致PEM/W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经透析液丢失蛋白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23例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铁蛋白、24h尿蛋白定量、24h透析液蛋白等生化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观察透析液蛋白量与血尿生化指标、透析方案等的关系。结果:PD患者平均24h透析液蛋白量4.13±1.64g,与Alb显著负相关(r=-0.219,P=0.015)。所有患者根据Alb水平分为35 g/L和≥35 g/L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Alb35 g/L)患者24h透析液蛋白量明显高于另一组[(4.82±1.80)g vs(3.88±1.52)g,P=0.005]。24h透析液蛋白量与每日透析时间(r=0.22,P=0.014)、2.5%透析液透析时间比(r=0.19,P=0.035)及4h肌酐D/P值(r=0.386,P=0.000 3)呈正相关。低转运组透析液蛋白量(2.87±1.52g)明显少于低平均转运组(4.30±1.65g)和高平均转运组(4.71±1.54g;F=7.46,P=0.001)。此外,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透析液蛋白量与血清三酰甘油负相关(r=-0.297,P0.05),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患者透析液蛋白量与血红蛋白负相关(r=-0.413,P0.01)。结论:PD患者每日经透析液丢失较多蛋白质,丢失量与Alb、血红蛋白、腹膜转运特性和透析方案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各市县二级以上医院腹膜透析开展工作和透析液配送情况,为指导广西全区的腹膜透析技术工作和透析液配送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自治县的162家二级以上医院腹膜透析技术开展及腹透液配送情况。结果 162家医院有30家开展腹膜透析技术,能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腹透液配送及随访服务;有33个市、县未能开展腹膜透析液配送服务。结论广西地区间腹膜透析治疗技术推广水平不均衡,地区间腹透液配送上门服务有待完善。政府应在腹膜透析技术开展方面给予一定扶持;联合政府、企业、医院共同解决基层腹膜透析液供应及配送,完善配送管理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膜透析患者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由于使用含糖透析液,透析过程中蛋白丢失、容量超负荷等问题,导致糖尿病肾病PD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PD患者更易出现血糖控制不佳、脂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营养不良、感染和微炎症等并发症。因此在ESDN患者中使用PD并不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PD)因其便于保护残余肾功能(RRF)、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日益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透析方法,但PD的方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2006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 ISPD)推荐ESRD患者最小PD剂量应使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数(Kt/V)(腹膜+ RRF)>1.7,透析模式一般应予透析液24h留腹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 腹膜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不断增加。临床上科学使用胰岛素成为稳定控制血糖、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问题。该文就国内外糖尿病ESRD治疗的共识和进展, 重点阐述糖尿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的使用策略, 包括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腹膜透析液选择以及胰岛素剂量确定等, 旨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认持续腹膜透析的晚期肾脏病人是否需要常规补给抗坏血酸,作者对7例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抗坏血酸的饮食摄入、血浆水平及透析液排出率等进行研究。病人和方法 7例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其中6例为持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1例为持续性周期性腹膜透析(CCPD)。年龄57~74岁。观察时间38±10个月。排除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对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门诊和住院的36例行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分为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组(HPD)18例,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组(LPD)18例,选取同期未透析尿毒症患者18例及正常对照11例以分光光度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维生素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结果非透析尿毒症患者血中维生素C、维生素E及SOD均低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0.05),CRP和MDA高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P<0.05);HPD组维生素C及SOD低于LPD组(P<0.05),MDA及CRP高于LPD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反映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状态的因子表达较非透析尿毒症者高;不同腹膜转运特性对尿毒症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状态有不同的影响;较高转运特性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状态高于较低转运特性者。  相似文献   

9.
自1976年Popovich实施第1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以来[1],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全球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约占总透析人群的11%[2-3].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弥散和渗透原理,规律、定时地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膜腔内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因此,腹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腹膜透析能否成功以及腹膜透析能否长期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5岁,因腹膜透析5年,透析液浑浊,腹痛2 h于2005-09-24入院.曾于200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接受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同月开始在我院采用"百特"双联系统及其透析液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透析过程比较顺利.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腹膜透析液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剂,乳酸作为缓冲剂。葡萄糖和乳酸可能会对患者腹膜的结构和功能及全身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治疗失败,增加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近年来研制并发展了一系列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腹膜透析液,包括使用更符合生理性的碳酸缓冲剂、pH值中性或接近中性的低葡萄糖降解产物(GDP)腹膜透析液,以及使用7.5%葡聚糖或1.1%氨基酸作为渗透溶剂的腹膜透析液。目前关于这些新型腹膜透析液对临床的影响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还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阐明其对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分别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第一组患者使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后切换为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第二组患者直接切换为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后再次切换成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记录透析前后及透析过程中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P0.01),平均动脉压(MAP)较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降低(P0.05);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使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20%,P0.01)。(2)使用不同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前血清总钙离子与离子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后血清总钙离子和离子钙水平明显著低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P0.01)。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后血清总钙离子及离子钙水平较透前显著升高(P0.01),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时患者仅出现透后血清离子钙水平下降(P0.01),而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离子水平无明显改变。(3)不同透析液透析前、后BUN均无统计学差异。虽然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要略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低钙血症及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的患者透析中血压的控制明显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其血压控制佳、高血压发生率低,无严重低血压、抽搐以及碱中毒等不良反应。透析后离子钙浓度减低,但并未发生明显低钙血症。证实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腹膜透析(PD)一直借鉴血液透析的治疗理念及相对适应证运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腹膜充当透析器作用,透析液灌入腹腔(2 000 mL,1次/4~6 h, 4次/d)经过腹膜的滤过发挥其排毒功能,血清肌酐>720 μmol/L左右作为透析治疗的主要适应证。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PD过程中,无论氮质产物的清除、体内容量和酸碱平衡,以及钙磷代谢稳定等方面,残余肾功能(RKF)所承担的作用明显超过腹膜,是决定PD效能、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时,过去一向在透析液输入腹腔前,预先加温至37℃,并认为透析液加温可提高腹膜清除率和防止透析过程中的寒冷和腹痛。作者观察18例尿毒症患者,比较27~31℃室温和加温至37℃腹膜透析液。用腹膜的尿素清除率、肌酐  相似文献   

15.
传统腹膜透析(PD)液的高浓度葡萄糖、高葡萄糖降解产物、高糖基化终产物、低pH值等生物不相容性是影响PD疗效、导致PD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透析液,已成为改进PD质量的重要内容.使用中性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neutral pH、low-GDP,NpHLGDP)的透析液可延长腹膜寿命、提高疗效.本文主要针对NpHLGDP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可能的临床预后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传统腹膜透析液(PDF)因高糖、低p H、高渗、葡萄糖降解产物(GDPs)等特点,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炎症反应、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限制PD技术的长期应用。p H中性、低GDPs的PDF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价格昂贵,限制其推广应用。因此,考虑到经济因素,应合理选择患者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PDF。本文就各类PDF的研究现状、不同PDF的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可因腹膜渗漏、透析液回流不良或透析液腹膜腔内积聚而引起腹壁水肿和生殖器水肿。CT用以评价腹内液体的分布和特征,对诊断各种腹膜透析并发症很有帮助。本研究报道20例腹膜透析患者使用腹膜腔CT,特别加用腹膜内对比剂,可有助于对透析液渗漏作出定位,评价腹膜腔内透析液分布以及发现导管在液体腔中的位置。病N和方法研究对象20例,女8、男12例,平均年龄46(23-70)岁,CAPD治疗平均持续16(2-26)个月。用卷曲腹膜透析导管在正中旁线植人,研究开始前连续透析14-ZI天。腹膜CT用于有不同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流量及高透析液流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流量、常规透析液流量透析治疗,设定血流量为250~300 m 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 L/min;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透析治疗,设定血流量为300~350 m L/min,透析液流量为800 m L/min。比较两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ALB、TP、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流量与高透析液流量透析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机体炎症状况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透析治疗后机体炎症状况及肾功能变化;记录两组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结果透析后,观察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透析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素浓度均显著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则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能有效降低老年CRF患者机体炎症状态,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和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我院最近采用超滤腹膜透析抢救2例慢性肾衰并发严重肺水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告如下: 用上海长征制药厂生产的腹膜透析液(内含2%葡萄精)1000ml,加入50%葡萄糖60ml,组成5和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每次灌注透析液1000ml,10分钟内灌注毕,透析液在腹腔内留置30分钟,排液时间20分钟。每次连续交换8~10次,以后据病情及超滤液体量的多少,调整透析液内葡萄糖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