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假性成分为主的"葫芦状"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内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复合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脑实质内血肿。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提示颅内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3D-DSA重建提示动脉瘤由大、小两部分构成,均为小母囊上发出较大的子囊。本组5例前交通动脉瘤均行弹簧圈栓塞术,2例术后出现严重脑组织肿胀,1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及动脉瘤夹闭术后逐渐恢复,1例死亡;大脑中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2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假性动脉瘤成分。5例出院患者预后良好,均随访3个月,临床症状稳定。结论葫芦状动脉瘤是一种以假性动脉瘤成分为主的特殊形态的动脉瘤复合体,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影像学特点,治疗上强调根据个体情况及动脉瘤形态学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尽早修复动脉瘤。  相似文献   

2.
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论各影像检查方法对假性动脉瘤(P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54只活体模型兔行动脉造影、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比分析。结果:动脉造影能直观动态显示PA与载瘤动脉全貌和侧支循环情况。CT增强扫描示肿块中心与邻近动脉同时显著强化,周边环状强化,血栓部分不强化。MRI成像示瘤腔呈低信号,血栓呈等高或高信号。彩超显示瘤体内有五彩血流信号及瘤颈部“双期双向”血流频谱。结论:在PA的影像诊断上,彩超为首选检查,动脉造影为最佳方法,CT和MRI成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蕾  林巍  应斌宇 《医学综述》2005,11(3):227-229
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以2 0~ 6 3岁为多见 ,男女无明显的差异[1] 。它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搏动性血肿 ,以后血肿周围纤维包裹成为与动脉腔相通的搏动性肿块[2 ] 。由于没有真正的血管壁结构 ,仅为血肿机化形成瘤壁 ,其一旦形成即随着反复破裂出  相似文献   

4.
火器伤假性动脉瘤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器伤所致假性动脉瘤,主要由枪弹伤与弹片伤引起。根据伤道异物存留部位,结合搏动性,有震颤包块、血管收缩期杂音、动脉造影或瘤壁穿刺造影表现,假性动脉瘤诊断并不困难。瘤体切除后,动脉修复方法,应根据血管损伤范周、部位,选用结扎、侧壁修补、端端吻合、血管移植等方法。对于邻近躯干部位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我们采用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控制出血,然后行血管重建术,该法是直接手术中一有效的辅助措施,具有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可避免术中瘤壁破裂大出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四肢动脉伤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若诊断及时 ,处理得当 ,死亡和截肢率可大为降低 ,并可减少肢体因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四肢假性动脑瘤 1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年龄 12~ 4 5岁 ,平均 2 8.5岁。损伤动脉 :肱动脉 6例 ,挠动脉 1例 ,尺动脉 2例 ,股动脉 4例 ,动脉 2例。损伤原因 :刀伤 11例 ,刺伤 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 2 0d ,最长 1.5月。15例动脉损伤部位有膨胀性肿块 ,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听到收缩期杂音 ;压迫动脉近端可使肿胀缩小 ,紧张度减…  相似文献   

6.
7.
<正> 发生在颈动脉系统的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病,其诊断与治疗均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科收治的8例病例作一总结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病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5~37岁。瘤体发生在颈外动脉者5例,颈内动脉者2例,颈总动脉1例。创伤引起者6例,其中2例为医源性穿刺伤,1例为栓塞术创伤,3例为锐器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注射海洛因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5-2000年收治8例注射海洛因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随访4个月-7年,对其形成机制、特点、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除1例失访外)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无复发,1例发生跛行,无1例截肢。结论:此类患常于破裂出血时才就诊,应通过动脉造影等及时诊断与抢救:在强制戒毒、保留正常软组织为血管床的前提下,据不同伤情选择动脉侧壁修补、股深动脉结扎、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以及股动脉结扎术,并以肌瓣包裹、通畅引流,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假性动脉瘤是四肢动脉急性损伤的晚期并发症,与急诊处理有一定关系,其发病率约占动脉损伤的18.5%。近年来,医源性创性引起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主要见于血管吻合术和血管穿刺术后。本文报道1989年10月~1993年10月收治的9例假性动脉瘤,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射吸毒及医源性引致假性股动脉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17例因注射吸毒及5例医源性操作所引致假性股动脉瘤进行急诊外科治疗,先行加压包扎,支持疗法后,均行手术.其中行瘘口修补术6例,ePTFE人造血管移植1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患肢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股动脉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急诊彻底清创,血管的外科修复,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颅内脑膜黑色素细胞瘤很少见 ,国外也多为个案报道[1,2 ] .因此对其临床病理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缺乏系统的观察 ,往往将此瘤与恶性黑色素瘤相混同 .我们共遇到资料完整的颅内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4例 ,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预后等进行讨论 ,供同道参考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例 1,男 ,4 3岁 ,因头痛、左面部麻木 2a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 :左侧三叉神经 2 ,3支支配区面部浅感觉减退 ,余无异常 .头颅CT示左额颞近蝶骨大翼部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病变 ,边缘清楚 ,周围轻度脑水肿 ,肿瘤有均匀一致强化效应 .左翼点入路开颅手术 ,肿…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多见于婴幼儿,呈侵袭性生长,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肿瘤组织中含有横纹肌样细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性间质成分和上皮组织.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髓母细胞瘤.细胞遗传学表现为22对染色体呈单体性或22q11.2缺失.临床多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强化性治疗.因继发性囊变坏死或出血,影像学呈多样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9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评价指标包括:影像学结果、临床预后和手术合并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动脉瘤复发和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5.9±11.1)岁。破裂动脉瘤58例,Hunt-Hess Ⅲ~Ⅴ级9例。单纯弹簧圈栓塞48例,球囊辅助栓塞28例,支架辅助栓塞15例。颅内动脉瘤复发12例(13.2%)。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史、大动脉瘤及宽颈动脉瘤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良好临床预后80例(87.9%),高Hunt-Hess评分是预测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2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合并症。结论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预后良好;动脉瘤大小、瘤颈和破裂史是预测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入院时高Hunt-Hess评分的动脉瘤患者病死率及残疾率高。  相似文献   

15.
第三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为苏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1123-1124,1130
第三腹膜炎不同于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常发生于危重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外科患者,是一种复杂的医院内感染。作者就第三腹膜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Icteric typ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 clinical entity of HCC presenting as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floating tumor debris in common bile duct, is rare. Taiwan has a high incidence of HCC and liver cirrhosis.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entity were reviewed. Not all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were terminally ill. With proper management and good palliation, occasional cure ar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是否行外科处理是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UIA患者接受了微创手术。文中总结分析UIA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患者共计102个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即时情况、随访结果、并发症、复发情况和再治疗的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1个动脉瘤)因血管扭曲显著,微导管无法超选至动脉瘤腔而未能完成血管内治疗外,其他所有动脉瘤均顺利进行血管内治疗。术中出现血栓性事件2例,动脉瘤出血3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3例。随访期间有5例复发,3例患者接受再次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UI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Liang JT  Bao YH  Zhang HQ  Ling F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44-2746
目的 探讨末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1985至2008年北京宣武医院39例末成年人(0~18岁,男24例,女15例)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神经介入治疗22例;显微外科治疗8例;载瘤动脉自行闭塞而自愈者3例;术前动脉瘤再破裂死亡1例,未治疗5例.3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Glasgow结果评分[(GOS)4 ~5分]28例,死亡1例,致残(GOS 2分)1例,随访过程中有1例动脉瘤栓塞后复发行手术治疗.结果 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2.2%.发病方式: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急性剧烈头痛19例,长期头晕头痛7例,一侧肢体无力6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无症状偶然发现2例,外伤后鼻衄1例.共发现4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前循环31个,后循环13个,后循环动脉瘤比例为29.5%;动脉瘤部位:大脑中动脉10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6例,床突段及床突上段颈内动脉6例,基底动脉6例,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4例,椎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各2例,眼动脉1例.巨大动脉瘤(直径> 25 mm)12个.结论 (1)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大脑中动脉是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3)复杂性动脉瘤(巨大型、外伤性、梭形动脉瘤)比例较高;(4)未成年人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部分病例需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或搭桥后孤立动脉瘤的方法治疗,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