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获取10个学科门类50种期刊2001年发表的论文在2001~2010各年度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引用的频次,分析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证的规律。结果表明:从统计的10个学科来看,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时滞更长,50种期刊合计在第8年(2001年为当年,2002年为第2年)达到峰值,比被期刊引用的平均峰值年代(5年)延后了3年。学位论文对期刊论文引用的峰值年代学科间差异较小,全部在第7年或第8年。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频次从第6年开始超过被期刊引用的频次,所占比例最高时达到59.8%,表明将学位论文作为引文统计源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能更好地反映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4.
5.
医学科技期刊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科技期刊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的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引用和著录网络参考文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广东省12种医学核心期刊2016年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的论文数、文献数和文献类型分布,分析新标准下网络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特征。【结果】 12种医学核心期刊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2.24%,引用的网络参考文献数量仅占参考文献总量的0.27%;按网络参考文献类型分类,引用电子公告类的文献数量约占网络参考文献总量的98%,引用电子专著、电子期刊论文的文献数量约占网络参考文献总量的2%。【结论】 医学核心期刊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的比例较低;权威性和可靠性是医学科技期刊网络参考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不够简捷,建议在修订时考虑新的著录格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昼夜节律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有了深入的进展。一些生物学与生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生命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耗氧量等均因昼夜而呈节律性变化。而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敏感性、病情变化及死亡等也都与昼夜的时间节律有关。医务人员如能很好的掌握各种病人的这种特殊节律性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探讨咯血的昼夜节律,本文就1984年1月至1986年12月我院142例咯血病例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应用实践,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得到一些应用体会。AMLC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并提出了几点应用建议,这对更好地应用AMLC,更快地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1 查阅文献的目的和意义对一个医药科研工作者来说,当准备从事一项科研工作之前,应对该项科研工作的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人在该方面已做过的工作,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尚待解决等进行系统和周密的研究,掌握相关的科技情报。而获得科技情报的重要手段就是查阅文献,它可使科研人员更好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减少重要劳动,缩短科研时间,避免或少走弯路,节约资金。课题确定后,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仍须通过查阅文献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总结研究结果撰写论文时,参考文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11.
12.
科技论文或著作中的引文也包括引用插图和表格。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被引插图、表格在论文中的标注未作具体表述。本文按照常用的“顺序编码制”标注体系要求,对引用图、表在正文中的几种规范标注方法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刊自2008年起,每篇文章后均标注该文的文献引用格式,便于读者撰写文章时规范引用。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当前科技期刊在引用标准方面的常见问题。以国家标准为例,通过从近期科技期刊中摘录的实例,分析引用国家标准中的滞后现象和常见书写错误:如,将推荐性标准误写为强制性标准,引用已被替代的原国家标准,引用现已合并、更名之前的原国家标准,引用现已废止、甚至多年前就已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原国家标准。鉴于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标准的修订动态,注意对文稿中引用标准的审核。介绍了标准的规范写法,以及借助网络复核标准时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科技期刊欺诈引用案例分析及编辑工作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欺诈引用案例,帮助编辑部判断欺诈引用这一不当引用行为,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编辑工作建议。【方法】 以国内两种SCI英文期刊遭遇的欺诈引用为例,详细分析案例,评论编辑部采取的措施,从责任伦理的角度探讨欺诈引用这一学术不端行为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最后针对编辑部和编辑个人分别给出工作建议。【结果】 欺诈引用的实施较为隐蔽,编辑部一般难以发现,相关案例因而也较难收集;出现欺诈引用案例后,编辑部会根据欺诈引用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损害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通常保持谨慎态度,并尽量内部消化处理。【结论】 参考文献引用本属作者“自留地”,引文动机本就有一定复杂性,激励措施和评奖评优等利益因素导致学术不端问题频繁发生,防范、治理欺诈引用问题需要作者、期刊和编辑共同努力,履行好各自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