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 HIV 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 HIV 感染合并 AIS 患者(AIS+HIV 组)29例及单纯 AIS 患者(AIS 组)30例,检测踝肱指数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S+HIV 组 ABI 较 AIS 组低(0.88±0.06、0.9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IMT 较 AIS 组高(0.98±0.08 mm、0.94±0.10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 HIV 感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ABI 下降而 IMT 增厚.  相似文献   

2.
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具有高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特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目标。机械取栓(MT)作为早期血管再通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在AIS,尤其是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AIS领域引起极大关注。随着新的研究结果发布,MT在后循环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获得了新的证据。本文就MT治疗后循环A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croRNA-335(miR-33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使用亚硫酸氢钠测序(BSP)法检测30例AIS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miR-335基因(MIR335)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比较并分析与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和血浆miR-335水平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335启动子区与Cp G岛区域重叠;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MIR335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IS患者MIR335甲基化水平与miR-33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2,P0.0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1)。结论 AI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335启动子区呈明显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缺血后调控。  相似文献   

4.
儿童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尽管发病率不高,但易因延误诊断导致患儿死亡或终身残疾等不良结局。随着近年来卒中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儿童AIS的再灌注治疗也逐渐受到关注。作者报道了1例8岁AIS患儿经Trevo支架取栓实现血管再通的诊疗经过,同时回顾了儿童机械取栓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期为AIS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是全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疾病。在中国,AIS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治疗AIS的药物。然而,它的局限性和副作用较大[2]。因此,需要探究新的预后标志物并开发其他有效的药物疗法来改善AI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目前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或致残的病因,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85%[1]。急性大血管闭塞是引起AIS的常见原因,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指继发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目前对AIS的治疗主要是发病4.5 h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部位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静脉溶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根据F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纳入在我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AIS患者。所有患者到院时发病时间均小于24小时并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到院后急诊或次日清晨检验Fib水平,收集与患者预后相关的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死亡事件。根据Fib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低Fib水平组(≤2.95g/L),中Fib水平组(2.95g/LFib3.55g/L)及高Fib水平组(≥3.55g/L)。对各分位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及结局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Fib的瞬态水平与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AIS患者782例,其中46例无法确定结局,最终736例纳入研究。本研究中AIS患者1年死亡率为11.82%,其中高Fib水平组死亡率(18.11%)显著高于中Fib水平组(11.43%)及低Fib水平组(6.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年龄、心房颤动、冠心病、体温、NIHSS评分等混杂因素后,Fib仍与AIS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高Fib水平组患者发生1年死亡事件的风险为低Fib水平组的2.36倍(OR=2.36,95%CI:1.21~4.58,P0.05),中、低Fib水平分位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OR=1.48,95%CI:0.73~2.99,P0.05)。结论 Fib的瞬态水平是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心源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比例高达15%~26%~[1],其中71.5%的心源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所致。AF病人发生AIS的风险比一般人高5倍~[2],其中绝大多数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有研究认为心房颤动致缺血性卒中病人本身出血转化风险高,30%~50%的脑栓塞病人会转化为出  相似文献   

10.
潘东  段英杰 《山东医药》2023,(17):61-6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AIS患者132例作为AI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AIS且无脑卒中病史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入院时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CTRP-9、NSE。根据AIS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随访6个月后参考《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PSCI。比较两组及不同神经缺损程度AIS患者血清CTRP-9、NSE水平,比较发生与未发生PSCI的AI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AIS患者发生PSCI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AIS组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132例AIS患者中,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40、78、14例。血清NSE水平轻度神经功能缺损AIS患者&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7(Apelin-17)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181例AIS患者为AIS组,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不良组69例和良好组112例,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CN2、Apeli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CN2、Apelin-17水平对AI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LCN2水平升高,Apelin-17水平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048,95%CI:1.010~1.087)、高血压(OR=2.052,95%CI:1.034~4.072)、糖尿病(OR=2.127,95%CI:1.115~4.05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OR=1.166,95%CI:1.049~1.296)、LCN2水平高(OR=1.225,95%CI:1.12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组织因子(TF)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48 h内的AIS患者30例为AIS组,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TF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F抗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急性期患者单核细胞TF mRNA(0.254±0.04 vs 0.312±0.09)和血浆TF抗原[(197.18±94.91)ng/L vs(276.64±106.01)ng/L]均明显增高,呈同步上升趋势(P<0.05);与急性期比较,AIS组恢复期单核细胞TF mRNA及血浆TF抗原呈同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恢复期血浆TF抗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发作期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动态观察AIS患者单核细胞TF mRNA与血浆TF抗原含量,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AIS患者60例为AI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格拉斯哥(GCS)相关评分标准评定AIS患者昏迷程度。检测脑梗死面积及血压。对AIS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记录死亡病例数。分析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AIS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AIS患者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NIHSS评分、GC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呈显著性相关(P0. 01),与年龄、性别、血压无显著性相关(P0. 05)。随访3个月,死亡17例,存活43例,死亡组入院时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 01)。结论血清A-FABP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明显提高,可能是评价AI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少部分由冠状动脉痉挛及其他原因引起;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部分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部分为血栓栓塞[1]。两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急性期2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高血糖的关系尚未完全研究透彻,但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两者在诸多方面有着异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高血糖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资料1.1高血糖的定义以往的研究对AMI及AIS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特征在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和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经病理证实为AIS或MIA的肺结节患者,收集他们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等相关资料。分析AIS和MIA的CT图像特征,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哪些CT征象是鉴别诊断AIS或MIA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患者68人,平均年龄为(60±12)岁,其中病理类型为AIS的39人(57.4%),MIA的29人(42.6%)。直径>20 mm的MIA显著多于AIS(48.3%vs 10.3%,P<0.001)。MIA以实性成分(65.5%)为主,而AIS则以磨玻璃成分(38.5%)为主,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与AIS相比,强化程度>40 HU的肺结节显著多见于MIA(34.5%vs 10.3%,P=0.015)。此外,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结节的直径>20 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年轻和中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风险预测模型, 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建模队列, 前瞻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AIS患者作为验证队列。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构建年轻组和中老年组AIS患者AKI的风险预测模型,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年轻组纳入760例AIS患者, 其中建模队列584例(76.84%), 146例(25.00%)发生AKI。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贫血、收缩压、高半胱氨酸、饮酒、血尿素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我院治疗的104例AIS患者为AI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APK1水平。依据AIS严重程度,AIS组被分为轻度组(44例)与中/重度组(60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DAPK1水平。分析血清DAPK1水平与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对中重度AIS的预测价值及中重度AIS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DAPK1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年龄、TC及CRP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比例、血清DAPK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DAPK1水平与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例、高血压比例、TC及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5~0.541,P均=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DAPK1水平预测中重度AIS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截断值>2.23ng/L,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4.09%。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3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检查结果,有大脑侧支血管形成者为A组,无大脑侧支血管形成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AIS患者中,有大脑侧支血管形成46例(55. 42%),无大脑侧支血管形成37例(44. 5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糖尿病伴高血压史、脑血管狭窄程度、高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后循环病变例数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cy升高、糖尿病伴高血压史及后循环病变均是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56~10. 70,P 0. 05),LDL-C和脑血管狭窄程度均是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促进因素(OR=0. 02~0. 46,P 0. 05)。结论高龄、Hcy升高、糖尿病伴高血压史及后循环病变为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而LDL-C和脑血管狭窄程度为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9.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所致,复发率较高,因此有效治疗AI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就AIS的临床治疗原则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AI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除了再灌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缺少足够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能够调节脑部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结构的生理功能,成为AIS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潜在治疗手段。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初步探讨了tDCS在AIS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对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tDCS在AIS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