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上颌窦黏膜形变温和均匀是减少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中黏膜穿孔的重要因素。 目的:比较两种直径种植体对上颌窦黏膜形变的影响。 方法: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特定单元中分别建立直径4.1 mm和4.8 mm的ITI种植体与厚0.3 mm的上颌窦黏膜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理论计算不同提升高度黏膜表面Von mises应力值。 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最大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中心,最小Von mise应力发生在黏膜边缘。两种直径种植体对黏膜中心作用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对黏膜边缘作用力,直径4.8 mm种植体较4.1 mm种植体具有更加均匀温和的作用力。因此,在骨宽度允许的情况下,直径4.8 mm的种植体更适合用于骨挤压式上颌窦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2.
背景:为了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方便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颌窦提升术前准确了解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结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通过牙科锥形束CT影像研究上颌窦区的解剖结构特点,为上颌窦提升种植手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49例成年人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在选择的层面上测量左侧上颌窦内壁的近远心距离和上颌窦的宽度,并对上颌窦内分嵴的情况和上颌窦壁血管的走行特点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上颌窦内壁的近远心距离的总平均值为(32.0±3.81) mm,上颌窦的宽度总平均值为(21.70±5.16) mm。不同性别、年龄段上颌窦内壁的近远心距离和上颌窦的宽度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上颌窦内分嵴的发生率为33%(78/249);锥形束CT能清晰准确的显示出上颌窦壁血管的分布和走行特点。说明牙科锥形束CT能够全面并准确反映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对决定上颌窦提升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以及避免或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有限元法广泛应用于骨科生物力学分析,评价指标主要包括Max von Mises 应力和应力的传递和分布概况。但由于体内的复杂生物力学环境和个体化差异明显,很难由具体的案例得出解决临床相关的方法。 目的:分析高度吸收上颌窦区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分布状况。 方法:应用Simplant建立了一个位于上颌第二磨牙位置的5.5 mm×11.0 mm植入体模型;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分析了在正咬合和反咬合关系条件下,在0°,30°,45°,60°,90°负载300 N的同等加载下,其上颌窦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作了比较。 结果与结论:在反咬合关系下,上颌骨内的应力集中均匀分布在牙植体颈部与皮质骨的交界处,在0°,30°,45°,60°,90°负载300 N的同等加载下,Max von Mises分别是23.43,52.97,61.18,66.15,70.53 MPa。在正咬合关系下,上颌骨内的应力集中不仅分布在牙植体颈部与皮质骨的交界处,而且出现了第二应力集中区,Max von Mises分别是38.64,71.22,71.62,77.65,73.21 MPa,较反咬合平均高出50%左右。实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高度吸收上颌窦区采用反咬合设计方法更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应用短种植体在上颌窦区种植后生物力学指标会有哪些变化? 目的:建立包含上颌窦的Ⅱ类骨质真实上颌骨模型,观察Ⅱ类骨质下上颌窦区垂直骨高度为9 mm时应用短种植体的最佳的长度和直径范围。 方法:建立包含短种植体的上颌窦区Ⅱ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短种植体直径为4~6 mm和长度为6~8 mm,分析直径和长度对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 结果与结论:垂直(颊舌)加载时,随着直径增加,皮、松质骨的等效应力分别下降26%(40%)和31%(45%),随着长度增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等效应力峰值分别下降8%(5%)和0(7%)。两种方式加载时下,当直径 >4.8 mm且长度 >7.5 mm时,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对直径和长度的响应曲线曲率位于-1和0之间,变量直径比长度对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果证实,短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的增加可以降低颌骨应力,尤其是直径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力学分布,当窦嵴距为9 mm应用短种植体时,直径应 >4.8 mm,长度应 >7.5 mm,可保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4种不同修复上颌中切牙根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桩核材料及根管重塑对上颌中切牙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CBCT 扫描、Mimics软件、Rapidform.xor3、Solidworks软件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4种修复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加载,计算Von Mises应力。结果 建立4种包含牙本质、全瓷冠、底层冠、桩核、牙胶尖、牙周膜、粘接剂及牙槽骨的上颌中切牙修复的精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表明桩核材料及粘接剂性能影响牙本质Von Mises应力分布;桩的弹性模量越大,牙本质Von Mises应力越小。其中钴铬合金桩的牙本质Von Mises应力最小,为23.15 MPa。结论 通过建立不同修复上颌中切牙根管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可以预测不同材质和结构桩核冠修复系统对上颌中切牙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已经证实,上颌窦黏膜具有促进成骨的能力,上颌窦内膜与种植体之间的空间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有新生骨的形成。 目的:通过对两种上颌窦提升术不植骨同期种植牙的研究,明确不植骨对两种上颌窦提升后种植体成活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上颌窦外提升和上颌窦内提升两组,分别在不植入骨替代材料的情况下同期进行种植体的植入,共植入种植体60个,外提升组25个植体,内提升组35个植体。 结果与结论:在不植骨的情况下,60个种植体经过12个月的观察,59个植体正常行使功能,1例外提升的种植体术后松动,治疗失败。内提升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外提升组(P < 0.05)。两组患者的近期稳定性(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12个月外提升组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增加显著少于内提升组(P < 0.05)。结果说明不植骨在上颌窦的两种提升术中是可行的,而且能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治疗费用,但对种植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缺损的上颌中切牙进行应力分析可为临床修复方法提供选择依据。 目的:建立纤维桩全瓷冠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 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Mimics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冠缺损1/2的上颌中切牙采用纤维桩全瓷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加载,记录组织的Von Mises应力和最大拉应力。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冠缺损1/2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与临床实际情况接近。运用螺旋CT、Mimics软件、Ansys软件能有效建立牙齿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实际情况,并能以此演化为其他修复情况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背景:微螺钉种植体虽然能提供强支抗,但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存在不足。Tomas微种植钉的顶部设计成十字形,可固定方形弓丝,从而利用方丝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目前对于研究Tomas微种植钉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Tomas微种植体复合矫治力系统对竖直倾斜磨牙的影响。 方法:对上颌第二恒磨牙向近中、颊侧倾斜的干燥头颅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微种植体位于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远中向力值和根颊向力偶矩值作用下磨牙牙周膜Von Mises应力。 结果与结论: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上颌第二恒磨牙颈部,沿着根尖的方向应力逐渐减小,在2个牙根的根尖处未出现应力集中。提示实验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达到了几何相似性和生物力学相似性,可用于精确的生物力学分析;Tomas微种植体可控制牙齿的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藏酋猴上颌窦的应用解剖,为上颌窦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6只藏酋猴的12侧上颌窦进行大体解剖,从整体和局部对上颌窦的位置、形态,窦腔与眶、鼻腔和口腔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藏酋猴的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由前、后窦构成。后窦位于前窦的后方,窦腔较小。前窦和人的上颌窦类似,位于第1前臼齿至第2臼齿及相应骨腭的上方,毗邻眶、鼻腔、口腔,窦腔较大且形态无异常;窦腔与眶间骨质较薄,有鼻泪管连通,其管径为(4.31±0.10)mm、长度为(15.89±0.31)mm;窦腔底与鼻腔间有大且恒定的上颌窦裂孔,自然状态下裂孔长度(12.59±0.46)mm、高度(1.01±0.12)mm;向上牵拉海绵状血管球可使裂孔高度增大到(11.14±1.44)mm;窦腔与口腔间骨质最厚处位于第1前臼齿根尖的上方,厚度为(6.20±0.20)mm,最薄处位于第2臼齿根尖的上方,厚度为(1.57±0.23)mm,窦底最低处位于第1、2臼齿间。同一个体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藏酋猴上颌窦的形态结构特点,适合于作为动物模型,应用于人类上颌窦病变、上颌窦提升及种植牙的相关研究;其上颌窦裂孔是上颌窦底非开窗手术入路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格犬上颌窦正常解剖,为与上颌窦有关的动物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16个比格犬上颌窦,利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CBCT)扫描,并完成局部解剖,详细观察上颌窦形态、位置、容积、自然窦口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另购买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利用CBCT确定上颌窦窦底,经腭侧开窗,显露软组织,夹取该位点黏膜行组织学检查,光学显微镜下验证所夹取黏膜是否为上颌窦黏膜。结果比格犬上颌窦形状略似锥形,前部较窄,后部宽大,位于上颌第3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的腭侧,四周均有骨壁包绕。于第4前磨牙远中牙尖腭侧,距腭中缝约17~18mm处可见上颌窦最低点。同一个体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格犬双侧上颌窦无明显差异,有利于上颌窦相关研究进行随机分组;窦腔内无明显骨嵴或分隔,降低窦黏膜穿孔的危险;行上颌窦外提升时,结合CBCT于上颌窦最低点经腭侧骨板开窗是最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弹性模量、厚度、牙齿移动方式对隐形矫治器变形的影响,为正畸医生制定矫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4种厚度、3种弹性模量共12种隐形矫治器有限元模型。对12种模型施加倾斜移动的位移载荷,分析矫治器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变形量;对最适模型分别施加倾斜、平行以及压低移动的位移载荷,分析矫治器变形情况。结果最大Von Mises应力随弹性模量、隐形矫治器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形量随矫治器厚度增加而减小;倾斜和平行移动时,隐形矫治器均在拟移动牙齿对应部位有最大的变形,拟不动牙齿对应部位有的向唇侧外凸变形,有的向舌侧内凹变形;压低移动时,矫治器严重向牙冠顶端偏移。结论隐形矫治器最适厚度为0. 75 mm,临床上目前使用弹性模量816. 31 MPa隐形矫治器是合适的;在数字模型上将向唇侧外凸部位对应的牙齿舌侧面和向舌侧内凹对应的牙齿唇侧面增厚,用增厚后的数字模型制作隐形矫治器,优化矫治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上颌窦提升中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骨替代材料问题存在争议,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上颌窦提升的临床应用及术式的改良,新术式的不断报道也促进了上颌窦提升的成熟与发展。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在材料研究库、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及超声骨刀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2010 PubMed数据、SC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影像学应用及器械的应用、术式改良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上颌窦提升在材料学、影像学及设备学上的发展将为口腔种植在术前诊断测量、手术设计、预后分析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服务。目前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在上颌窦提升中植骨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面,由于植骨后观察时间不足还未能得出较有效和有力的比较;不使用植骨材料的观点和效果需更多研究及实验的验证;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只是硬组织的三维成像,不能得到黏膜等软组织的状态及观察测量信息,还有待研究发展;超声骨刀的出现较新,今后在器械工作头的选择及操作技巧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讨改进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上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上颌骨标本10例20侧、成人全牙上颌骨标本18例36侧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上颌窦粘膜、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的形态及其下壁的骨性和粘膜结构,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上颌后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结果上颌窦呈三边形或四边形的锥体形腔隙,其下壁常有凸起的骨隔和粘膜隔。上颌磨牙的近中颊根至上颌窦的距离均较舌根、远中颊根近,由近及远依次为近中颊根、舌根和远中颊根。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分别为(9.30±2.64)mm和(9.50±2.72)mm、(4.50±1.98)mm和(4.60±1.95)mm、(2.02±0.91)mm和(2.18±0.96)mm、(2.06±1.04)mm和(2.26±1.20)mm、(3.74±1.73)mm和(3.82±1.84)mm。结论(1)上颌后牙至上颌窦的距离以第1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误入上颌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AH)的不同所对应的容积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上颌窦外提升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5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束CT(CB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8(58.3±12.3)岁。利...  相似文献   

15.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xillary sinus is fundamental to 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presence of septa, located a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axillary sinus, increases the risk of sinus membrane perforation during sinus elevation for dental implant surge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natomy of maxillary sinus septa.Data in this study was obtained from a total of 205 case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seven patients were partially edentulous (PE) whereas 28 patients had no teeth. Dent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dental CT) was used in the assessment of 410 sinus segments (205 left and 205 right segments). The prevalence of sinus segments with septa was found to be 145/410. Septa were detected in 91 of the 177 PE cases. There were a total of 26 septa in 18 of the 28 completely edentulous (CE) cases. A total of 165 septa were detected in these segments. The prevalence of septa was 46.4% (26/56) in the CE, and 39.2% (139/354) in the PE segments. Thirty septa were found in the anterior, 110 in the middle and 25 in the posterior region. All detected septa were located mediolateral direction. Their relative position: lateral, middle or medial were also noted. The height measurements of the septa varied amongst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septa of various heights and courses can develop in all parts of the maxillary sinus, timely and adequate assessment of the inner aspect of the maxillary sinus is essential to avoid complications during sinus augmentation procedures. Clin. Anat. 22:563–570,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