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检测层粘连蛋白受体与配体在C6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和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中的意义。方法 从新生3~5d的SD大鼠大脑皮层中分离和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为对照,同时培养C6胶质瘤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层粘连蛋白受体和配体mRNA在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均表达层粘连蛋白受体和配体mRNA,而C6胶质瘤细胞呈明显高表达(P〈0.05,P〈0.01)。结论 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上调的层粘连蛋白受体和配体可能是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和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vision-HRP法)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含配对瘤周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结果: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EGFR阳性表达率为70.3%(26/3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32.4%,12/37),两者差别非常显著(P<0.01),病理分级为Ⅲ-Ⅳ级肿瘤标本EGFR阳性表达率为21/25,显著高于I-Ⅱ级者(5/12,P<0.01)。体外实验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MG、U87MG以及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和EGFR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 ”、“-~+”、“+”。结论: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瘤存在EGFR的过度表达,提示EGFR可能是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Gao YL  Liu P  Sun HL  Li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8):3421-3424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瘤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间的蛋白谱变化。方法选择星形细胞来源的C6胶质瘤细胞和体外培养纯化大鼠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蛋白组学分析。星形细胞和C6细胞双向凝胶电泳(2-DE)的凝胶图像用PDQuest软件比较,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分析,部分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获得了24个有明显表达变化的蛋白点;17个蛋白质得到质谱结果,与星形胶质细胞相比,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确认的6个蛋白质中,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生物转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P、钙网织蛋白和膜联蛋白A2在C6细胞中表达量较高,而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γ-肌动蛋白在C6细胞中表达量较低。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膜联蛋白A2和波形蛋白经半定量RT-PCR验证与2-DE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与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功能有密切关系,包括无氧酵解过程、细胞骨架组装、生物转化和信号转导,可能与胶质瘤的生长迅速、浸润迁移和抗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体系,寻找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提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的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IEF)和第二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总蛋白,GS-800获得凝胶图像,并测量不同凝胶间蛋白斑点在IEF和SDS-PAGE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使用PDQuest7.3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分析,找出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蛋白表达谱上,分别检测到523±16和550±20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点数为452±18和472±21,匹配率达86.4%和85.8%,不同凝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为(0.67±0.48)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0.73±0.56)mm,对比分析了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2-DE图谱,发现有24个点发生了明显的表达变化(P〈0.0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高表达的点有8个,在C6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点有14个,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发现表达的点有2个。结论:建立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发现两者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上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发现表达的蛋白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有关,表达下调的蛋白可能与抑制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GAM1在胶质瘤恶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GAM1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瘤周脑组织中PGAM1蛋白的表达。结果:(1)PGAM1在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星形胶质细胞(P〈0.05)。(2)对照组15例瘤周脑组织中PGAM1阴性12例,阳性表达3例(20.00%)。观察组43例脑胶质瘤标本中PGAM1阳性表达29例,PGAM1阴性14例(67.44%)。PGAM1两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5)。结论:PGAM1可能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3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4个亚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依次为D> C> A和B,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miR-210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 < 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张志军  何江虹  夏春林  倪衡建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3):159-161,165,F0002
目的:初步探讨桩蛋白(paxillin)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组织切片、细胞培养、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观察桩蛋白在大脑皮层及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桩蛋白在大鼠脑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神经元未见明显表达;在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与体内一致,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胞浆及突起中。结论:桩蛋白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而非神经元中。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桩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构建了HSP70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P70,以脂质体法转染,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进行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P70,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大鼠胶质瘤C6细胞后,成功检测到HSP70在大鼠胶质细胞瘤C6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地将外原性HSP70基因转染到大鼠胶质瘤C6细胞中并进行表达,为HSP70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三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 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表达水平依次为D,C,(B,A)(P<0.001),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 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惊厥样放电对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1,NR1)表达的远期影响。材料与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无镁诱导的反复惊厥样放电为模型。根据对培养6d皮层神经元的不同处理分为三组:正常DMEM培养液组(GONT1)、正常细胞外液组(CONT2)和无镁细胞外液组(MGF)。神经元分别在上述三种液体中孵育3h,然后恢复正常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在培养7、12及17d时测定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1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正常DMEM培养液中,NR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培养7d时处于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以培养12d为最低。与GONT2和GONT1组相比,MGF组NR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培养7d皮层神经元均明显降低,在12d时明显增高(P〈0.05)。GONT2组与GONT1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育中皮层神经元早期无镁诱导惊厥样放电对NMDA受体1mRNA与蛋白表达具有远期影响,提供了神经元早期惊厥样放电引起远期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MPK激动剂AICAR对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OGD模型,在正常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加入对照溶剂和AICAR(0.5 mmol/L),后给予OGD处理,在复氧第12小时通过ELISA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蛋白表达;再将上述对照组和AICAR组OGD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加入OGD损伤后的原代培养神经元中,通过LDH检测及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ICAR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OGD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AICAR组显著地降低了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P<0.01),抑制p38磷酸化,且明显降低了缺糖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P<0.01),促进损伤的神经突起修复。结论:AICAR抑制OGD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对OGD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1-7受体表达,以及不同浓度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P2X1-7受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并纯化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2受体表达。随后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ATP(100μM,500μM,1mM,2mM)作用24h后,观察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1-7受体表达及GFAP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加入0.01M PBS处理24h。IPP图象分析软件得到P2X受体以及GFA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2X1,P2X2,P2X4,P2X5,P2X6和P2X7受体;在ATP(100μM,500μM,1mM,2mM)作用下,P2X1,P2X2,P2X4,P2X5,P2X6受体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而P2X7受体和GFAP表达逐渐上调,并具量效关系。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2X1,P2X2,P2X4,P2X5,P2X6和P2X7受体,而ATP可以诱发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P2X7受体表达上调,这一结果提示,其中P2X7可能参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低渗液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Li YH  Sun S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496-501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在低渗状态下水通道蛋白 4 (AQP4 )表达的变化特点及其所起的作用。方法 取生后 2d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培养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渗组 ,每组分为 3、6、12、2 4h共 4个时间点 ,每个时间点细胞孔数为 6。对照组予以正常培养液常规培养 ,低渗组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低渗液作用于细胞 ,以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对低渗液反应的实验模型。利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低渗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及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对低渗液的反应及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在正常渗透压培养液培养 3、6、12、2 4h后 ,AQP4表达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在相同的作用时间条件下 ,各低渗组AQP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而在同一低渗状态下的不同培养时间点和不同低渗状态下的同一培养时间点 ,AQP4表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低渗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r >0 .836 9,P <0 .0 5 ) ;同时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特征性的细胞水肿形态学变化 ,细胞存活能力明显下降 ,其严重程度与低渗液的作用时间和渗透压有关。结论 低渗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惊厥样放电对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缝隙连接蛋白Cx36mRNA表达的远期影响。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无镁诱导的反复惊厥样放电为模型 ,根据对培养 6d皮层神经元的不同处理分为三组 :正常DMEM培养液组 (CONT1)、正常细胞外液组 (CONT2 )和无镁细胞外液组 (MGF)。神经元分别在上述三种液体中孵育 3h ,然后恢复正常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 ,在培养 7,12及 17d时测定了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早期惊厥样放电后不同时间Cx36mRNA表达。结果 分别与CONT1和CONT2组相比较 ,MGF组Cx36mRNA表达在培养 7d时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培养 12d时明显升高 ,17d时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早期惊厥样放电可能导致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Cx36mRNA表达的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2X7受体拮抗剂亮蓝G(BBG)抗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10只,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和50 nmol/L BBG+H/R组.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荧光示踪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onnexin 43(Cx43)、Bax和Bcl-2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50 nmol/L 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荧光示踪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J功能增强(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Cx43和Bax/Bcl-2比值显著表达增高(P<0.01),50 nmol/L 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间GJ功能下降(P<0.05),Cx43及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P<0.05);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H/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BBG预处理后,H/R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结论:BBG拮抗P2X7受体对H/R损伤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组成的GJ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癌痛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20):空白对照(C)组;骨癌痛模型(CP)组,左胫骨内接种含2×105个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的悬液10 μl;假手术(S)组,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接种后第4、7、10、14、17、21天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在第14、21天各组分别选10只大鼠,取背根神经节,5只行免疫组化染色,另5只抽提RNA行实时PCR,检测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CP组大鼠在胫骨内接种肿瘤后第10天开始出现痛觉过敏,第14~21天最为明显。CP组接种肿瘤后第14、21天患侧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P2X3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P<0.05),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痛觉敏化,可能与P2X3受体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GTP酶M1(immune-related GTPase M1,IRGM1)在脓毒症诱导脑损伤(sepsis-induced brain injury,SIBI)小鼠皮质神经元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和IRGM1基因敲除小鼠各60只分为野生型假手术 (sham-operated wild-type,SWT)组、野生型模型(model wild-type ,MWT)组、基因敲除假手术(sham-operated knockout, SKO)组和基因敲除模型(model knockout,MKO)组。模型组行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 CLP后6 h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如神经生物学低于6分,诊断为SIBI;假手术组只打开腹腔,未行CLP。采用HE染 色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区病理学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皮质神经元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实时定量PCR检 测IRGM1和INF-γ mRNA在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 3(LC3)-II,LC3-I,SQSTM1,IRGM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法观察IRGM1在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 结果:电子显微镜显示,与SWT组比较,MWT组在CLP后12或24 h小鼠皮质神经元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 自噬体数量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CLP后6 h小鼠大脑皮质组织LC3-II表达开始增加,高表达维持至CLP后 96 h,相反,SQSTM1在CLP后6 h开始下降。与SWT组比较,MWT组在CLP后12 h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IRGM1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同时,IFN-γ的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双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CLP后 24 h,与SWT组比较,MWT组小鼠皮质神经元中IRGM1表达明显上调。SWT组和SKO组小鼠大脑皮质细胞中自噬活 性的基线水平相当低,几乎无LC3-II的表达,而SQSTM1表达均很高。但是,CLP后12 h,MWT组LC3-II表达明显升 高,SQSTM1表达下调(P<0.05),而IRGM1基因敲除的MKO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几乎无LC3-II,SQSTM1的表达明显 上调。CLP后6 h,MWT组SIBI发生率90%(27/30),MKO组发生率96.67%(29/30)。CLP后12 h,MKO组小鼠神经生物学 评分明显低于MWT组(4.97±0.71 vs 5.43±0.86;t=2.284,P=0.026)。小鼠大脑皮质HE染色显示,与MWT比较,MKO组 小鼠脑皮质损伤严重,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SIBI时IRGM1表达对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 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