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 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 < 0.05),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 < 0.05),高于环孢素A组(P< 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 < 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4至2008年期间实施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肾移植术后糖尿病发病情况,并按免疫抑制剂的不同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两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 入选532例,新发糖尿病发生率6.0%(32/53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他克莫司组糖尿病发病率[8.5%(20/236)]明显高于环孢素A组[4.1%(12/296)],P<0.05.结论 他克莫司可能与新发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环孢素A转换成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一定疗效。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的患者57例,诊断前均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免疫抑制治疗,然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组:环孢素A组(n=27),继续采用原方案治疗;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n=30),环孢素A切换成他克莫司的同时再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 结果与结论:转换后3,6个月两组间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3个月与6个月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酸氨基转换酶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片组震颤发生率较环孢素A组高(P < 0.05),但高血压、多毛症、血糖升高、牙龈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结果表明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联合雷公藤多甙片的治疗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能好,有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于欧美人群中CYP3A5基因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之间关系已有报道,然而这些研究的数据多来自于移植后1个   月~1年,缺乏移植后早期的资料。 目的:探讨CYP3A 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关系,分析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毒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按CYP3A5基因多态性将45例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患者分为*1/*1型组(11例)、*1/*3型组(15例)和*3/*3型组(19例),他克莫司初始剂量均为0.15 mg/(kg•d),1周后根据目标浓度调整他克莫司剂量。 结果与结论:术后7 d,1个月,3个月* 3/* 3型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显著高于* 1/*3型组和*1/*1型组(P < 0.05) ;3个月内*1/*1型组急性排斥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1/*3型组和*3/*3型组(P < 0.05)。3个月内*3/*3型组高血糖、神经及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1/*1型组。结果可见*1/*1基因型患者在肾移植早期难以达到有效目标血药浓度,使该组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不合适采用目前他克莫司的初始剂量方案作为早期的抗排斥反应方案;*3/*3基因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明显升高,使3个月内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因此,根据CYP3A5 基因多态性作为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的依据,既能使* 1 /* 1型患者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下降,又能使* 3 /*3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提高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肾移植术后应用Calcineurin抑制剂需常规监测血清药物浓度,然而药物浓度并不能完全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且药物的个体反应性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活性检测反应患者对Calcineurin抑制剂的敏感性。方法:采取40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抗凝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置于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加入96孔培养板中予刀豆蛋白A刺激,并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TAC),之后加入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二甲亚砜(DMSO)裂解后于波长570nm下测定吸光度。记录受试者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临床事件。结果:①受试者半数PBMC被抑制的药物浓度即为IC50。CsA和TAC的IC50均值分别为162.3ng/ml、0.289ng/ml,TAC对PBMC转化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CsA;②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示CsA的IC50与TAC的IC50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k=0.3472,P=0.0082);③CsA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TAC组,而两组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TAC抑制人PBMC母细胞转化能力约为CsA的589.1倍,因而TAC治疗的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将术前淋巴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与术后治疗性TDM合理结合,是改进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6.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从链霉菌属中分离出来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一线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作为免疫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其治疗窗狭窄和药动学个体差异巨大,容易导致免疫抑制不足或过度抑制而诱导肾毒性、糖尿病等不良反应,目前是困扰临床实践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用于治疗有症状的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OLP患者40例,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后了解用药后病损的症状,病变改善的时间,当前用药情况和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87.5%)在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后症状有所改善,32(80%)例在使用后局部病变几近痊愈,3例(7.5%)认为病变没有变化,1(2.5%)人反应病变增多,1例(2.5%)反应症状加重,10(25%)人报告副作用与之前的报道一致(灼烧感,刺激疼,麻刺感等)。结论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对于OLP的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在用药1个月后感觉症状有所改善,但疗效不持久,停药后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患中部分患可能会合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汇报了一例糖尿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方案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肝毒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对临床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护肝治疗。但合用护肝药必须监测免疫抑制剂浓度。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对他克莫司浓度及血生化的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他克莫司为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加服及停用五酯胶囊时他克莫司浓度及肾功能、血生化变化。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98-06起行血液透析治疗。2000-08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移植后免服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移植后4个月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加用联苯双酯。2010-07-25患者停用联苯双酯,改服五酯胶囊。2010-07-29患者停用五酯胶囊。 结果与结论: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受者,合用五酯胶囊,他克莫司血浓度显著升高。由5.3 ng/L升至24.7 ng/L,并合并高血钾症,停用五酯胶囊1周,他克莫司浓度由24.7 ng/L降至6.1 ng/L,血钾由6.4 mmol/L降至4.6 mmol/L。提示移植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在加用五酯胶囊,必须严密监测他克莫司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时调整他克莫司用量,保护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长期以来器官移植工作者比较重视吗替麦考酚酯的肠道不良作用,而对他克莫司与腹泻的关系则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急性腹泻期间他克莫司的谷浓度变化及对腹泻的治疗效果。 方法:观察90例出现急性腹泻的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检测围腹泻期间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及相关病原学指标,将浓度升高的72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查阴性的4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24例,一组在治疗过程中只减少他克莫司剂量,另一组同时减少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剂量,观察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及他克莫司谷浓度升高持续时间。 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案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及他克莫司谷浓度升高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腹泻是他克莫司浓度异常升高的重要因素,腹泻期间应适当减少他克莫司剂量及增加其血药浓度监测频率,以免增加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必要同时减少吗替麦考酚酯剂量,以免增加排斥发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是肾移植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 方法:应用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研究的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国内外关于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肾移植后并发糖尿病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免疫抑制剂方案、急性排斥发生频率、糖皮质激素累积等因素相关。在肾移植后定期检测血糖变化,可以较早的发现糖尿病的发生,通过中西医药物降低血糖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方法可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肾移植后糖尿病是肾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了解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可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对进行肾移植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肝功能、免疫抑制剂浓度谷值等各项指标的检测观察,分析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是否与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肾移植后糖尿病起病时间、肝功能以及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应用等因素有关。结果与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不典型,起病早,胰岛功能受损,肝功能异常。肾移植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均是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患者性别则与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了解肾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预防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李丽  赵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9):3094-3099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在趋向分化作用下可以分化成胰岛β细胞,进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目的:观察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6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中24只按45 mg/kg的剂量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等分为移植组和糖尿病组,移植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 d,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对照组(P < 0.05)。造模后,与糖尿病组相比,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 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 < 0.01),45 d时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P > 0.05),而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较高水平,且体质量持续下降。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研究已经发现,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脂联素基因、钙蛋白酶10基因等与中国肾移植患者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显著相关。猜测其他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是否也与移植后糖尿病相关。 目的:分析锌转运蛋白-8(SLC30A8)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7例移植后糖尿病患者和301例未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肾移植患者(对照组)的SLC30A8 rs13266634的基因型,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患者rs13266634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用性别、移植时年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CC基因型患者肾移植后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风险是TT基因型患者的2.108倍(OR=2.108,95%CI: 1.075-4.131,P=0.044);CC+CT基因型患者肾移植后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风险是TT基因型患者的1.862倍(OR=1.862,95%CI: 1.049-3.306,P=0.034)。提示SLC30A8基因rs13266634的C等位基因是肾移植后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足量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可能是目前针对肾移植受者的理想治疗方案,该方案因其具有低肾毒性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和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已在临床上开始逐渐普及。 目的:以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标准剂量他克莫司加皮质激素为对照,评估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加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10例首次接受单一器官同种异体移植的肾移植成人受者被随机分配到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n=104)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n=106),并接受12个月的治疗。主要疗效指标包括肾移植后第12个月慢性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次要疗效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治疗失败率以及患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等;同时对新发移植后糖尿病,新发高血压,新发高血脂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两组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足量的吗替麦考酚酯(1.5 g/d及以上)。在他克莫司剂量方面,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大多数受试者的实际血药浓度水平偏低,与低剂量组的实际血药浓度水平类似,由此反映了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方案已广泛为目前临床医师接受和使用。因此,两组也表现出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肾移植后12个月肾脏病理改变的平均CADI评分分别为1.82分和2.13分(P=0.081 3),平均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77.08 mL/min和       80.12 mL/min(P=0.794 9),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和5.2%(P=0.681 2),患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高达100%和99.1%(P=1.000 0)。在安全性方面,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新发移植后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2.9%和1.9%,新发高血脂的比例分别为2.9%和3.8%。结果显示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的肾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足量吗替麦考酚酯的使用,可以减少他克莫司的剂量,在保持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即成功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显著减少他克莫司所致的肾毒性、高血脂和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较好地达到了疗效和毒性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背景:药物是目前糖尿病治疗最主要的方法,但病情的进展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药物的作用受到挑战。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共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应用效果以及可行性。 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分别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胰岛细胞共培养混合物以及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通过观察监测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及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评估移植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模型大鼠,移植后C-肽值明显升高,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范围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糖水平再次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共移植治疗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亦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大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下降至正常水平,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维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共移植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效果,具有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人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与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技术对26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正常、11例急性排斥反应、10例环孢霉素A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细胞的百分比进行检测。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急性排斥反应组与环孢霉素A中毒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71.83%±9.65%、73.29%±8.85%、72.06%±12.0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8.69%±9.21%、49.58%±8.41%、40.15%±9.98%,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3^+CD8^+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9.28%±9.02%、19.18%±5.35%、30.86%±9.19%,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3^+CD8^+分别为1.76±0.97、2.92±0.71、1.81±0.92,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正常组和CSA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环孢霉素A中毒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once-daily tacrolimus with twice-daily tacrolimus in terms of safety, efficac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open-label, multicenter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ree institutes. Patients in the investigational group were converted from tacrolimus twice daily to the same dose of extended-release tacrolimus once daily at 1 month post-transplanta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intained on tacrolimus twice daily. The efficacies, safeti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for the two drugs at 6 months post-transplant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Sixty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ized to the investigational group (28 of 29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or the control group (26 of 31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At 6 months post-transplantation, composite efficacy failure rates including the incidences of biopsy-confirmed acute rejec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al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0% and 10.7%, respectively; patient survival was 100% in each group. No difference i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values were observed at 6 months post-transplantation (p=0.97). The safety and satisfaction profile (immunosuppressant therapy barrier scale) of once-daily tacrolimus wa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wice-daily tacrolimus (p=0.35).

Conclusion

Conversion from twice-daily tacrolimus to once-daily tacrolimus one month after transplant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期实验证明海藻酸钡微胶珠具有免疫隔离作用,并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目的:观察包裹胰岛海藻酸钡微胶珠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胰腺单个胰岛细胞团,并包裹于海藻酸钡微胶珠内。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小鼠股二头肌内多点注射包裹胰岛的海藻酸钡微胶珠,对照组小鼠股二头肌内多点注射胰岛,糖尿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股二头肌内多点注射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小鼠血糖及胰岛微胶珠在肌肉内存在状况。 结果与结论:分离纯化后获得高纯度胰岛,每只供体可获得(905.4±34.5)个,并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实验组小鼠血糖降为正常的时间约为6.3 d,移植胰岛存活时间大于30 d,对照组小鼠血糖一直未降至正常,移植胰岛存活时间约为4 d。实验组降糖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表明包裹胰岛的海藻酸钡微胶珠镶嵌在肌肉组织中可良好存活,治疗小鼠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