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供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 类相关链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
Luminex200液相芯片技术,对43对肾移植供受者进行MICA抗体检测,其中26例尸体供者,所对应的43例受者。分为四组:
(1)供受者均为MICA抗体阳性组;(2)供者MICA抗体阳性、受者MICA抗体阴性组;(3)供者MICA抗体阴性、受者MICA抗体
阳性组;(4)供受者均为MICA抗体阴性组。比较各组之间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1周时血肌酐水平、移植肾功能恢复
时间等资料,分析供受者MICA抗体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26例尸体供者中MICA抗体阳性者5例(19.2%),抗体特
异性频率最高的是MICA*019(40%);43 例受者中MICA 抗体阳性者11 例(25.6%),抗体特异性频率最高的是MICA*018
(14.6%)。43例受者肾移植后AR分析显示,第1组未发生AR(0/1);第2组AR发生率为33.3%(2/6),第3组AR发生率为40%
(4/10);第4组AR发生率为38.4%(10/26)。各组之间AR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术后1周时血肌酐水平以及移
植肾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供受者任何一方在肾移植前存在MICA抗体对术后早期受者的AR发
生率和肾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新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抗体及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链A抗原(MICA)抗体的产生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液相芯片技术检测96例肾移植患者HLA及MICA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LA抗体阳性组(HLA+)、MICA抗体阳性组(MICA+)、以及HLA、MICA抗体阴性组(HLA /MICA ),观察并比较各组不良免疫事件的发生率。再根据有无急性排斥(AR),将患者分为排斥组(AR+)和非排斥(AR )组,观察HLA抗体、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HLA+组急性排 斥反应发生率高于HLA /MICA 组(43.5% vs 11.7%,P<0.05);MIC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HLA /MIC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 vs 11.7%,P>0.05);AR+组中,HLA+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时血清肌酐水平高于HLA /MICA 患者, MICA+患者在术后1、3月时血肌酐水平高于抗体阴性患者;AR 组中,HLA+患者术后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高于HLA /MICA 患者;MICA+组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尿蛋白定量均值高于150?mg,并随时间逐渐升高。结论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以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定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抗MICA抗体的致敏因素及其对肾移植的影响。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98例尿毒症患者血清
中10种抗MICA抗体及其抗体特异性,根据抗MICA抗体分为抗MICA抗体(+)组和抗MICA抗体(-)组,分析MICA致敏
原因;对其中已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比较抗MICA抗体(+)组和抗MICA抗体(-)组两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
率,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等资料。结果98例尿毒症患者中,16例检测到抗MICA抗体,阳性率为16.3%,抗MICA抗体(+)
组和抗MICA抗体(-)组输血、妊娠、移植、PRA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38例肾移植受者,6例发生AR,经甲基强
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均逆转。其中抗MICA抗体(+)组10例,4例发生AR;抗MICA抗体(-)组28例,2例发生AR。两组间
AR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40% vs 7%,P=0.031)。抗MICA抗体(+)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14.6±4.7 d)高于抗MICA抗体
(-)组(8.2±4.5 d)(P=0.001)。结论输血、妊娠、移植等因素可以引起抗MICA抗体产生。对于抗MICA抗体(+)患者,需要
严格的配型和更强有力的免疫抑制药物,来预防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
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
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
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
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
单一特异性抗体18 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 例(占48.6%)。197 例受者中139 例在术后有39 例发生早期AR(占
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
者中有101 例接受移植后有25 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
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中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排斥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70例在我院接受尸肾移植患者术前后血清中的MICA抗体以及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在70例肾移植受者中,抗MICA抗体阳性的概率为21.4%。慢性排斥组的抗MIC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肾功能稳定组(P<0.05),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肌酐明显高于抗体阴性者。在术后随访的半年中,抗MICA抗体阳性的患者出现慢性排斥的概率远远高于抗MICA抗体阴性的患者。17例MICA抗体阳性血清中表达出11种MICA抗原,其中单特异性抗原为27.1%,多特异性抗原为72.9%。结论 抗MICA抗体可与内皮细胞上表达的多态性MICA抗原作用,可导致移植物的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 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在检测了MICA抗体后,依照经典的PRA、HLA 和 CDC 进行术前组织配型实验,有 139 例随后接受肾移植手术,在接受尸体肾移植的 139 例中术后有 39 例发生早期 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 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6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8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8例移植后肾功能正常者、8例尿毒症患者和8例正常人的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终末期肾病患者和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患者之组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以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态,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一个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理结果、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资料,将33例移植肾患者分为慢性排斥组、急性排斥组和肾功能正常组。CDFI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移植肾形态、血流分布情况及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的收缩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CEUS观察内容包括移植肾造影剂充盈情况并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皮质区造影剂的达峰时间(PT)、达峰强度(PI)、起始时间(AT)、起始强度(AI)、曲线下面积(AUC);并分别比较三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33例均获得满意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及造影成像效果,所有患者无不适反应。CDFI显示:主肾动脉及其以下分支动脉RI、PI值,急性排斥组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排斥组(P<0.05),而慢性排斥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成像技术显示:与肾功能正常组及急性排斥组相比,慢性排斥组造影剂PT、AT延迟(P<0.05),造影剂分布不均匀(P<0.05),而急性排斥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成像技术与CDFI在评价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方面具有不同应用价值,其中CEUS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慢性排斥的评估中,而CDFI则体现在急性排斥反应的评估中。  相似文献   

9.
Yu L  Zhang X  Luo M  Xiao L  Xu J  Du C  Liu R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51-65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上改善移植后肾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建
立气腹模型,按不同CO2气腹压和不同的CO2气腹作用时间分为0.67 kPa 30 min组、0.67 kPa 60 min组、0.67 kPa 120 min组;
1.33 kPa 30 min组、1.33 kPa 60 min组、1.33 kPa 120 min组;2.0 kPa 30 min组、2.0 kPa 60 min组以及2.0 kPa 120 min组,同时设
立对照组,各组术后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以及气腹
压力的增加,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尿NAG均逐渐升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及气腹压力
的增加,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提示临床上实施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时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气腹压力。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Sensitized recipients have a high risk of immunological graft loss due to hyperacute rejection and/or accelerated acute rejection. The presence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related chain A (MICA) antibodies has also been described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ate of kidney-allograft reje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expression of MICA antibodies in sensitized recipients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and evaluate its influence on th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recip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9 sensitized recip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MICA antibodies detection before and after 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 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 HLA-matches, acute re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one to four-week serum creatinine level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No prisoner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Eight patients (27.6%) in all 29 sensitized recipients expressed the MICA antibodies but did not show higher acute rejection rate than the non-expressed patients (3/8, 37.5% vs. 8/21, 38.1%; P=1.000). Recipients with PRA >40% showed 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MICA antibodies than the recipients with PRA <40% (7/16, 43.8% vs. 1/13, 8.3%; P=0.044). HLA mismatch did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MICA antibodies (P=1.000). MICA antibodies positive group had higher serum creatinine level than the control in postoperative one week ((135.4±21.4) µmol/L vs. (108.6±31.6) µmol/L, P=0.036),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operative four weeks ((89.0±17.1) µmol/L vs. (77.1±15.9) µmol/L, P=0.089). MICA antibodi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

Conclusions  MICA antibodies increase in the sensitized recipients, which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unction of allograft i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 can decrease MICA antibodies effectively in sensitized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肾脏移植受者应用霉酚酸酯(MMF)的合理治疗窗浓度。方法选取110例肾移植受者分别于术后1月内、2~3
个月、>4个月应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口服MMF(分两次服用,间隔12 h)12 h后全血谷浓度(即MPA-C0),并观察受者用
药期间急性排斥反应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所有受者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率为13.64%(15/110),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2.73%(36/110),其中白细胞减少症12例,MMF相关性腹泻10例,感染10例,肝
功能损害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均成功逆转,药物毒副反应受者经治疗和(或)调整MMF剂
量后病情恢复,无死亡病例及移植肾摘除病例。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出,MPA-C0控制在1.40~2.80 mg/L可较好避免肾移植术
后急性排斥反应并减少受者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服用MMF的受者进行MPA-C0监测,对MMF用量进行个体
化调整,有利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毒副反应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及受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前可溶性CD30(sCD30)联合术后第5天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检测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sCD30水平及术后第5天的HGF水平进行检测.依据术前sCD30水平将患者分为sCD30阳性受者及sCD30阴性受者.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第5天的HGF水平诊断移植肾AR的意义,进一步分析sCD30联合HGF诊断AR的价值.结果 65例患者术后26例发生AR为排斥反应组,39例顺利恢复,为无排斥反应组.以sCD30值120U/ml为界限值,排斥反应组sCD30阳性率为61.5%,无排斥反应组阳性率为17.9%,有显著差异(P<0.05).排斥反应组和无排斥反应组肾移植术后第5天的HGF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证明HGF界限值90μg/L可较好的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敏感度84.6%,特异度76.9%.联合术前sCD30的结果.可提高AR的诊断效果.结论 sCD30联合HGF检测分析可有效诊断肾移植A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
(P-LCR)五项参数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6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2个月内血小板五项
参数的动态变化。以同期发生AR的35例受者为观察组,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的132例受者为对照组,检测术前及术后1~10、
15、30、45、60 d血小板五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LT、PCT、MPV、P-LCR两组均数无统计学
差异(P>0.05),AR组术前PDW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18, P=0.035)。术后第1~5 天两组血小板5 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术后第6~15 天AR组中MPV、PDW、P-LCR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R组受者术后第6~9 天
MPV、PDW、P-LCR三项指标数值基本呈平稳趋势,而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两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受
者术前PDW数值可能与术后AR的发生呈正相关;术后监测MPV、PDW、P-LCR三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作为诊断AR发生的
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肾移植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16岁以下儿童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为术后1-6d,平均3d。术后30d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3例。抗排斥治疗后均逆转,移植肾均存活2年以上,最长1例已存活13年,肾移植后身高未出现明显的加速生长现象。结论:儿童肾移植的手术方式,补液及免疫抑制方法的需注意儿童的特殊性,AR在儿童肾移植中发生率相当高,如何预防及逆转AR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生长障碍仍是影响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