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分析了2001~2006年9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率、Web即年下载率)、来源指标(平均引文数、载文量、论文总页数、基金论文比)和刊载能力的逐年演变规律,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期刊的情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心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讨论。最后提出建议: 组建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群,成立中国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网络联盟。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08年载文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被引篇数、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份、被引论文作者、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2006~2008年的自引率(10.77%)和各年份的即年指标(分别为0.125 0,0.039 0,0.019 1)、影响因子(分别为0.386 9,0.407 9,0.386 5),客观地评价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及其在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版)收录的7种水产类科技期刊2003年~2006年的载文量和发表时滞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这7种期刊2003年~2005年度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参考文献量、篇均引文量、基金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与归纳,认为中国水产类科技期刊在量与质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总体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发展的基本情况,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2012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2003~2012 年的载文及引文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该时间段内各刊被引频次前5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载文量10年间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出版周期从季刊向双月刊或双月刊向月刊转变;除《水土保持通报》和《水土保持研究》两期刊3年间的复合影响因子均小于1外,其余期刊均大于1;各刊篇均引文量7.80 ~ 14.67,均较低;各刊高被引论文呈现发表时间越长被引用的次数越多的态势,且高被引论文均集中在2003~2006年;《水土保持学报》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两期刊高被引论文作者合作度相对较高,为4.3 ~ 4.4,其余期刊在3.2 ~ 3.9间,差异不大;各刊的机构合作度相似,在1.4 ~ 1.9间;各刊高被引论文核心发文机构4 ~ 10个;在农业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高频被引论文较多,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较强。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目前发展协调,互有侧重,从期刊发展角度出发,各刊应着重打破地域限制,深度挖掘优秀稿源,特别是热点领域的稿源以保持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编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6年《中国计划免疫》杂志是1 723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2006年《中国计划免疫》杂志的期刊被引用指标分别为:①总被引频次683;②影响因子0.852;③即年指标0.218;④他引率0.66;⑤引用刊数65;⑥扩散因子9.52;⑦学科影响指标0·12;⑧学科扩散指标0·71;⑨被引半衰期4.1。期刊来源指标分别为:①来源文献量133;②文献选出率0.66;③参考文献量1 033;④平均引文数7.77;⑤平均作者数6.59;⑥地区分布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CNKI 2003~2012年数据,以2012年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9种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为研究材料,通过载文量、引文量、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数、h指数等指标分析研究了这些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即时影响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2005~2010年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力,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主要引文指标。结果表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09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50,接近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52,2010年平均影响因子为0481,超过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0463,2009~2010年平均被引频次远远高于2009~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平均被引频次。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2001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中,选择50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为样本,统计了1999年和2000年的载文量,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求出各刊1999年和2000年所刊载的论文在2001年的被引频次。按照期刊文献分布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对载文量进行递减排序,分别求出累积载文量和累积被引频次。以累积载文量为横坐标、累积被引频次为纵坐标并输入电子计算机绘成二维空间散点图,通过对所有点的观察之后配置了直线方程,确定了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相关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载文量的增加被引频次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且变化率始终趋于一个常数。所以,在常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学科的期刊来说,影响因子的大小与载文量无关。  相似文献   

9.
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类期刊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及其学术影响力。引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2004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提供的统计数据,分别对9种主要的分析化学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篇均引文数、基金资助论文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2000~2004年9种分析化学类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均高于当年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的平均水平,说明该学科期刊在国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国际竞争力较弱。各期刊发挥自身的办刊特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科技期刊统计源中的医科大学学报2005~2010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平均学术影响力。并调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51种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的平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总发文量、刊期、本单位发文数、Web即年下载率及总下载量等情况。结果显示:51种医科大学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但其平均水平仍然低于当年非学报医学综合类期刊的平均水平。其刊期以双月刊为主,总发文量不高,以本单位作者为主,海外论文比极低;Web即年下载率平均20.5%,总下载量平均8.11万次;目前有24种(47%)医科大学学报采用了在线办公系统。并分析影响医科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可能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资源、生态、地理三个相近学科的8个期刊,通过分析它们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这8个期刊之中,载文量与各刊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不一,而与总被引频次有较强相关;三个相近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无明显差异;生态学的两个期刊与各地理、资源期刊之间的总被引频次存在极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学科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数据为依据,对其中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参考文献量和基金论文比等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CJCR中收录的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的相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于CJCR中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指标间并不都呈线性关系。因此,对于大多数学报而言,应该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对于少部分学报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引频次前100位的高校学报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年载文量、出版周期等文献评价计量指标。结果显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地球科学在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这两项主要文献评价计量指标中均位居中国科技期刊前列;85%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小于0.30;90%高校学报的即年指标小于0.010;84%高校学报的年载文量少于200篇;90%高校学报是双月刊或季刊。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客观评价责任编辑的选题策划水平是学术期刊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对《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创刊以来载文被CJFD来源期刊引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统计结果表明,1994~2003年该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他引频次和被引期刊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在2003年有大幅度增长,自引频次比较适度。对总被引频次贡献较大的3个学科为化学、地理学和生物学,影响较大的2个专栏为“城市地理分形研究”和“中华鳖研究”。提高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实行开放式办刊,加大基金项目论文的报道力度,精心策划特色栏目。值得注意的是,该学报应加强对数学专业的选题策划,奖励措施应向引文转移。  相似文献   

15.
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4三年总被引频次均值排名前11种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02~2004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2004年载文、作者和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指出师范大学学报应加强对正高职称的组稿工作及研究生作者群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国家基金论文比例。  相似文献   

16.
本统计分析依据2010~2012年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类12种期刊2008~2011年间的变化趋势。首先对比了期刊的基本信息和收录情况,然后对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和即年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核科学技术类期刊整体国内影响力较高,但国际竞争力需提升,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0.413、平均综合影响因子(MS-JIF)为0.279,但他引影响因子与平均影响因子位次有所不同,说明存在自引率偏高的情况,绝大多数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相差悬殊,总被引频次与可被引文献量呈正比关系,需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结果对提升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刊物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出版的期刊引文报告(JCR)2000版报道的定量数据,从全球的视角,对涉及59个国家和地区近6000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总体分布、国别分布、学科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三种分布均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对JCR的部分抽样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期刊进行了引文峰值年的统计,发现引文峰值年为1年的中国期刊大大多于国外期刊,并对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引文基础、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微观层次上应用的局限性、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与期刊质量的因果关系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和儿科学的166种期刊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19、0822和0455,P值均<0001。 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较强,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1~200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的护理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等4个主要文献指标值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护理期刊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高于全部统计源期刊文献指标的平均水平,而平均引文数及基金论文比低于全部统计源期刊文献指标的平均水平。提示护理期刊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改进措施,才能保持健康、繁荣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作物学报》是作物科学领域的领衔期刊,分析其载文被引情况可以了解该刊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6~2010年5年间的被引用情况,从被引论文篇数、篇均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代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和引用期刊及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本刊和农学类期刊的编辑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