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原儿茶酸对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原儿茶酸处理组(PCA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腹腔注射PCA,25mg/kg、1次/d、连续7d。PCA组于预处理结束后24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PT-PCR法及Western blot测定缺血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PC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缺血区半暗带NF-κB-p65及Notch1表达下调(P<0.05)。结论 PC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NF-κB-p65及Notch1的表达、减轻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体重300 g左右,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帕瑞昔布钠5 mg/kg组(L组)、帕瑞昔布钠7.5 mg/kg组(M组)、帕瑞昔布钠10 mg/kg组(H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模型,缺血30 min前L、M、H组分别在经右侧颈内静脉注入等容积的5 mg/kg、7.5 mg/kg、10 mg/k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S、I/R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在缺血90 min及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浆中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测量脑组织干湿重比(W/D)及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5 mg/kg、7.5 mg/kg、10 mg/kg)能显著降低血浆中S100β、TNF-α、IL-1β含量,降低脑组织W/D及脑组织EB含量,10 mg/kg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可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结论 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可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并给予环黄芪醇干预,评价大鼠的Garcia JH神经功能评分,并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大鼠的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结果:环黄芪醇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黄芪醇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法连续观察尿苷三磷酸(UT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中脑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后以微量输注泵采用大鼠尾静脉持续给予不同剂量的UTP,输注速度为5ml.kg-1.min-1。再灌注24h后测量大鼠脑含水量及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NDS),并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MRI连续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6、30、54h大鼠脑梗死情况。结果 10、30、90μg/kgUTP组大鼠NDS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大鼠右侧大脑半球含水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随着UTP剂量的增加,梗死区域逐渐缩小,10、30、90μg/kgUTP组梗死体积占整个脑半球体积的百分比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90μg/kgUTP组再灌注后6、30、54h梗死区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TP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5.
黄芪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实验性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A(20、40、80 mg/kg)对大鼠MCAO 2 h再灌注24 h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减小MCAO 2 h再灌注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EA各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病理变化;EA(8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全血黏度、高切还原黏度、高切相对黏度、低切相对黏度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E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短波疗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模型,梗死大脑中动脉2 h后再灌注18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评分,在再灌注18 h后用超短波治疗(超短波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现测脑细胞含水量、2,3,5-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染色脑梗死体积和细胞中bcl-2表达.结果 超短波疗法与对照组比较,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减少脑水肿,减少脑梗死体积和提高细胞bcl-2表达,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适时的起短波治疗有减少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脑血管病物理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模型,梗死大脑中动脉2 h后再灌注18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评分,在再灌注18 h后用超短波治疗(超短波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现测脑细胞含水量、2,3,5-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染色脑梗死体积和细胞中bcl-2表达.结果 超短波疗法与对照组比较,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减少脑水肿,减少脑梗死体积和提高细胞bcl-2表达,且两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适时的起短波 疗有减少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脑血管病物理治疗提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6):660-661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处理Ⅰ组(P1组)、异丙酚处理Ⅱ组(P2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P1组在缺血处理前10min通过静脉给予异丙酚至再灌注后3h结束。P2组在缺血后再灌注前10min同法给予异丙酚至再灌注后3h结束。大鼠经2h缺血后进行再灌注,24h之后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并进行脑梗死体积和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检测。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大鼠出现显著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脑梗死,脑组织中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显著增加。与IR组相比,P1组和P2组大鼠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和脑梗死体积,并显著降低脑组织中MDA、8-OHdG的水平。结论:异丙酚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氧化应激,起到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r)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预处理脑保护效应的可能时间窗。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及Pur预处理(PC)-6h组、PC-12h组、PC-24h组和PC-48 h组,除IR组外,其余4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前6、12、24及48 h给予Pur 100 mg•kg-1腹腔注射行单次预处理, 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闭90 min再灌注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24 h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BIVP)。结果:与IR组比较,PC-6h、PC-12h及PC-24h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 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 BIVP明显减少(P<0.01),而PC-6h、PC-12h及PC-24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48 h组与IR组大鼠再灌注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及BI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r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其预处理脑保护效应时间窗可持续达24 h。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芍药苷(peoniflorin,PF)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各组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塞面积测定及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此外,检测P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PF注射给药可显著改善脑缺血的神经损伤症状,降低脑组织的含水量,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减少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芍药苷注射液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通过调节AQP4的表达而降低脑血管通透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封菲  王晓楠  章顺荣  丁关萍  高越 《浙江医学》2013,35(20):1807-1809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大鼠分为药物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用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药物组和对照组大鼠在再灌注时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分离右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缺血再灌注后24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物质表达,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称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于再灌注24h及72h时利用转棒试验和肢体不对称试验检测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大鼠脑缺血区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减少,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而达到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方法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时,观察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蒜素高、中剂量(15、25mg/kg)能明显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减小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大蒜素高、中剂量(15、25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全血黏度、高切还原黏度、高切相对黏度、低切相对黏度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大蒜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栓线阻断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斯蓝(EB)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MP 9表达。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24h, 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增加, MMP-9呈现高表达。 而氯沙坦组脑组织含水量、 EB含量及MMP-9表达明显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 结论:氯沙坦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活性及血脑屏障通透性, 从而发挥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血浆中TXA2、PGI2、PGE2、TNF-α、IL-1β含量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I/R组),帕瑞昔布钠5 mg/kg处理组(L组),帕瑞昔布钠10mg/kg处理组(H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模型,L组、H组在缺血30 min前经颈内静脉分别注入经生理盐水等容积稀释的5 mg/kg和10 mg/k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S组及I/R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在缺血90 min及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XA2、PGI2、PGE2、TNF-α、IL-1β含量并计算TXA2/PGI2比值.结果帕瑞昔布钠能显著降低血浆中TXA2、PGE2、TNF-α、IL-1β含量及减小TXA2/PGI2比值,减轻缺血侧海马CA1区损伤,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结论帕瑞昔布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抗炎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浆TXA2、PGE2、TNF-α、IL-1β含量及减小TXA2/PGI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4.
柚皮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柚皮素对大鼠居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柚皮素灌服2周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结果柚皮素可显著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柚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后处理措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本实验分为缺血后处理(IP)、纳洛酮后处理(N)、联合后处理(C)3部分。IP部分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IP-15s组、IP-30s组和IP-1min组,后3组在缺血90min后再灌注15s、30s、1min,缺血15s、30s、1min,反复3次。N部分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纳洛酮1mg/kg组(N1组)、5mg/kg组(N2组)、10mg/kg组(N3组)后处理组。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纳洛酮或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上述两部分于再灌注24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后断头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C部分分为4组(每组n=8):C1为对照组、C2为缺血后处理最佳时间窗组、C3为纳洛酮后处理最佳剂量组,C4为C2和C3联合组。于再灌注24h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结果 IP部分与对照组、IP-15s和IP-1min组相比,IP-30s组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N部分与对照组、N1和N2组相比,N3组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C部分与C1、C2、C3组相比,C4组缺血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后处理和纳洛酮后处理均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联合应用这两种后处理措施可获得增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方法 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纳洛酮1 mg/kg后处理组(N1组),纳洛酮5 mg/kg后处理组(N2组),纳洛酮10 mg/kg后处理组(N3组).4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 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在再灌注初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纳洛酮.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大鼠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再灌注2 h、24 h时测定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NDS);再灌注24 h时,各组大鼠用1%戊巴比妥钠(9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 结果 缺血再灌注期间各时间点的HR和MAP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N1与N2组再灌注24 h时的NDS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和N1,N2组相比,N3组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可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梗死面积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单纯I/R组,I/R+帕瑞昔布5 mg/kg预处理组(P5组),缺血再灌注组+帕瑞昔布10mg/kg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尼龙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24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5级评分法判定神经功能缺损,同时记录缺血前、缺血5min及24h脑电图(EEG)波形;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结扎3次再灌注30min制备大鼠不完全脑缺血模型,生化法测定脑皮层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结果 Dau(21、42及84mg/kg)明显缩小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电图波幅下降;提高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皮层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 Dau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线粒体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前不做任何处理;脑缺血预处理组(P组)于脑缺血前24 h栓塞右大脑中动脉20 min后使血流再灌注一次。采用阻断单侧大脑中动脉12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细胞内片段(NICD)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完毕后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缺血前P组大鼠海马NotchlmRNA、Notch4mRNA和NICD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前比较,两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上调;与C组比较,P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溶媒组、阿司匹林50mg/kg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予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5分制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 溶媒组相比,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获不同程度改善(P<0.05),脑组织caspase 3表达及凋亡细胞减少(P<0.01). 结论 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脑组织中caspase 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