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2例血管瘤患儿进行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并以强的松治疗3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为对照.治疗组予普萘洛尔2mg/(kg·d)分3次连续服用.疗程3~5d,同时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如无异常,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每2周复诊1次,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予以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8时前顿服.两组用药后,病变停止生长、退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疗效评定优者13例(30.95%),好者21例(50.00%),中者6例(14.29%),差者2例(4.76%),有效率80.95%;对照组疗效判定优者5例(16.13%),好者13例(41.94%),中者7例(22.58%)和差者6例(19.35%),有效率58.06%.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主要特征是出生后早期快速增殖,该时期的病理特征主要是内皮细胞的增生,一年以后婴幼儿血管瘤可自发性缓慢消退。具体的临床表现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周到一个月内出现病变,初期病变部位稍白,后出现一小红点;小红点快速长大,呈鲜红色,草莓状,可凸起于皮面,也可呈斑片样,与周围皮肤平齐,如瘤体生长于头皮,瘤体部位可出现毛发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4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瘤内注射平阳霉素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组24例,单纯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组21例。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平阳霉素联合普萘洛尔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平阳霉素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Z=-2.39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2.5%、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Х^2=0000,P〉0.05)。结论:瘤内注射平阳霉素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领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医院78例特殊部位(颜面部、会阴部、四肢关节处)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口服普萘洛尔起始量1.2mg/kg/d,同时监测患儿深度睡眠时的心率,如有异常,立即减量或停药随诊,无异常加量至1.5mg/kg/d后监测,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时间为半年,每月一次门诊随诊,及时观测患儿血管瘤质地、大小、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并用Achauer评分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分为Ⅳ级(优),瘤体缩小76%~100%,38例;Ⅲ级(好),瘤体缩小51%~75%,31例;Ⅱ级(中),瘤体缩小26%~50%,8例;I级(差),瘤体缩小〈25%,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5%,均为心率迟缓。结论:虽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安全性,但对于治疗特殊部位血管瘤普萘洛尔可作为一线治疗或作为一个多通道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行普萘洛尔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血管瘤婴儿的临床资料为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血管瘤婴儿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且增殖期治疗效果优于消退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结论:婴儿血管瘤行普萘洛尔口服治疗,要对婴儿用药后的反应全面观察,同时做好出院指导,帮助家长掌握服药剂量与用法,掌握简单测量呼吸、脉搏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普萘洛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管瘤患儿,所有患者均采用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并按照复诊结果决定患儿是否终止用药。结果:此研究入选的5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35例患儿治疗显效,13例患儿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6%,同时患儿经治疗后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在临床治疗中应选择普萘洛尔进行治疗,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可以将其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博利康尼片口服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一般治疗与博利康尼片口服联合组、一般治疗组(静点抗炎、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肺部体征情况。结果口服博利康尼片联合组肺部体征好转情况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博利康尼片口服治疗后无1例患儿出现心率增快、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片口服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博利康尼片口服治疗对婴幼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孙丽 《药物与人》2014,(12):103-103
目的:观察研究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3月15日-2013年3月15日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婴儿血管瘤患者5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和强的松组,普萘洛尔组27例,强的松组26例. 普萘洛尔组给予口服普萘洛尔片,强的松组给予口服强的松,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结果:普萘洛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强的松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2%,普萘洛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强的松组;普萘洛尔组总有效率为96.30%,强的松组总有效率为80.77%,普萘洛尔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强的松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由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3%,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出现,90%在出生后满月内出现并迅速生长,1岁之后生长速度变慢。男女比例为1:3,多发者占15%~30%。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表浅的病变可自然消退或变浅,但一些严重的面积较大的血管瘤会一直存在不消退。近年来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吸引众多学者对其治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法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硬化剂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发现β受体阻滞剂对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0.
血管瘤分为真性瘤和血管畸形,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血管瘤好发于婴幼儿.这是因为小儿皮肤内的微小血管的内皮细胞易发生异常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皮质类固醇(Prednisone)治疗婴幼儿血管瘤310例。血管瘤类型:毛细血管型75例(24.2%)、海绵型65例(21%)、混合型152例(49%)、淋巴血管型18例(5.8%)。本组采用隔日投药法(4mg/k(?)dywt)。肿瘤全部消退,不留痕迹者162例(52.3%);肿瘤全部消退,局部遗有毛细血管扩张者60例(19.4%),肿瘤大部消退(70%以上)者24例(7.7%)。本组在治瘤中以及3~10年随访中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合并症,但疗程较长(最长达2年)。本文对治疗适应症和机理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2.
血管瘤治疗的进展及普萘洛尔临床应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0%[1].由于血管瘤发病率高,可能造成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多种危害,其治疗方法也众多,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部位特殊、类型特殊血管瘤的治疗处理,一直是临床和研究的热点.自从法国医师Léauté-Labrèze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后[2],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先河.本文就血管瘤的治疗及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IH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多发生于患儿面部、头颈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会阴等部位,其发病时间早,临床生长周期长,初期表现为点状红色丘疹、斑块或痣,具有自行消退性和低比例风险性,且易与脉管畸形混淆,容易被患儿家属忽视,从而错失预防性治疗时机,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应了解婴幼儿血管瘤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对IH的认识,便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7,(3):390-392
目的探讨1%聚多卡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10月我科收治临床诊断为普通婴幼儿血管瘤患者142例,男62例,女80例;年龄为2周~8个月;瘤体位于头颈部63例,四肢51,躯干28例;瘤体呈结节样,大小为0.5 cm×0.5 cm~1.5 cm×2.0 cm。采用1%聚多卡醇瘤内局部注射治疗,根据患儿瘤体大小以及深度决定用药剂量,再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周,患儿注射治疗次数为1~4次。末次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结果 142例患儿完成全程治疗,其中达Ⅰ级疗效者11例,Ⅱ级疗效者20例,Ⅲ级疗效者42例,Ⅳ级疗效者68例,无效0例。3例患儿出现病灶处色素沉着,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1%聚多卡醇局部注射结节样普通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得安对婴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血管瘤患儿资料。在住院治疗及出院连续服药,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按照国际上常用的4级标分法评价疗效,并且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8例小儿血管瘤患者在进行口服心得安治疗以后,IV级(优)67例,III级(好)45例,II级(中)38例,I级(差)2例,临床有效率达到了96.55%,婴儿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均可自行消退。结论心得安口服在婴儿血管瘤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21-1322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肝炎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炎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门静脉内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门静脉内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炎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使用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硫酸锌治疗婴幼儿营养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5例营养不良婴幼儿治疗观念,分:对照组94例,给予加强营养、支持、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101例,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硫酸锌0.5-1m/kg.d,分2-3次口服 ,疗程3-12周。  相似文献   

18.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 ,在临床上与血管畸形较难区别 ,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 ,其大多数发生于面部。传统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多为手术、硬化剂注射、激素、激光、冷冻等。我科从1998年~2002年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5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均为颌面部血管瘤。未分型。其中男性37例 ,女性21例。年龄为8个月~12个月。2治疗方法根据病史、查体及穿刺明确诊断〔1〕。将体重超过15kg的婴幼儿收入病房。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转氨酶)及胸…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