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背景:神经元的自噬功能紊乱和异常蛋白质聚集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间充质干细胞与自噬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代表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的机制。目的:围绕自噬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autophagy,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mesenchymal stem cells,Parkinson’s disease,Alzheimer’s disease”为英文检索词,以“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最终纳入5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自噬平衡有益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进展;(2)自噬作为一种维持细胞更新和平衡状态的动态循环机制,可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存活、分化、抗凋亡和免疫调控等生物学功能,同时优化其对疾病的治疗疗效;(3)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神经保护剂,可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水平高低,以此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曾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0):1859-1862
背景:神经干细胞以其所具有的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迁徙性、低免疫性等特点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有关神经干细胞在运动医学领域用于防治运动性损伤等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神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7-01/2010-10关于神经干细胞与运动性神经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神经干细胞,运动医学,失神经肌萎缩,周围神经损伤”或“Neural Stem Cell,Sports Medicine,Denervation Muscle Atrophy,Peripheral Nerve Injur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神经干细胞和运动性神经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初检得到26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以其多向分化潜能、自我维持和更新、低免疫原性、迁徙性和来源广泛等特点为其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运动性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和促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等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基础性研究所限,对其作用机制、诱导分化、迁移等仍有待大量的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未分化和多向分化潜能 ,还可发生转分化和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随着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原位诱导、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使神经干细胞不仅为神经发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还成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极具潜能的全新策略。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神经元纤维的缠结和神经元的丢失所致,而产生功能障碍的现象,神经干细胞(NSCs)的损伤和生成减少也会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自噬可以降解受损的细胞和细胞器,自噬在NSCs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mTOR和Notch都可以通过调节自噬来控制NSCs的生成,抑制mTOR信号通过干扰自噬作用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的改变可以影响Notch信号对NSCs分化的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自噬与再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成体神经干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它存在于特殊的微环境中,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可作为内源性干细胞来源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目的:归纳总结神经干细胞与微环境的研究与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1989至2012年)数据库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至2012年),检索词分别为“神经干细胞;微环境;调控”和“neural stem cells;microenviroment;regulation”。 结果与结论: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且分析全面、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与以及质量较差文章,共检索到379篇英文文章,131篇中文文章,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64篇文章。微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如血管及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与神经干细胞关系密切,在成体神经干细胞的生存、增殖、分化调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基因调控。成体神经干细胞与微环境两者之间的研究将为神经组织的修复带来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韦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4):2637-2640
背景: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在药物和手术等领域,而神经干细胞作用于帕金森病的功能康复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的:在分析神经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其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神经干细胞对帕金森病的作用,旨在为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帕金森病康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CNKI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1994-01/2010-08)以“Parkinson disease,Neural Stem Cell,Rehabilit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康复”为中文检索词,通过对与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等的相关文献,以权威期刊、近年来发表的文献作为纳入标准,以重复性研究、陈旧性研究为排除标准等,对所得文献进性整理分析。 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作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具有取材方便、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潜能、可定向诱导分化等优势,被作为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损伤类疾病的新的手段,但如果要将神经干细胞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仍需要不断的开展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神经干细胞得分化和功能修复机制还不清楚,移植后的细胞能否与体内损伤细胞相整合,建立起正常得神经系统突触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利用干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使受损的神经组织恢复再生能力。 目的:针对较为重要的几种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阐明各自适用范围和临床效度,为临床医师按需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中1998至2011年期间的关于干细胞移植在神经修复方面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Nerve repair”,限定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2006至2011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移植,神经修复”,限定语种为中文。 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得到288篇文章,选择与移植干细胞的来源、分化、特征及其在神经修复方面相关的文章,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观察对象无论为人或动物,均进行审校。根据纳入标准,在排除重复和个案报道类文章之后,重点选择32篇文章进行综述。说明干细胞移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使传统认为的不可修复、不可再生的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重建成为可能。干细胞移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神经营养素是神经营养因子中一组形态和结构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近年来关于神经营养素在中枢神经退行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及应用神经营养素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述了神经营养素家族及其受体在CNS中的表达分布 ,以及其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应用神经营养素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背景: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大量工作聚焦于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上,脊髓神经干细胞Niche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成为了新的热点。 目的:综述脊髓神经干细胞Niche的相关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0-01/2011-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neural stem cells,niche/microenvironment,spinal cor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11-11 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神经干细胞,微环境,脊髓损伤”,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483篇,最终纳入31 篇。脊髓神经干细胞Niche为脊髓神经干细胞生存、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微环境,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干细胞Niche的变化对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脊髓神经干细胞Niche中的神经干细胞、细胞组成、分子调节以及脊髓损伤后这一Niche中部分细胞的变化等的研究进展为应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干细胞研究已50年,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干细胞替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已在临床开展,但在缺少统一应用规范的情况下不免出现一些负面报道和夸大宣传,面对这些很多医生、患者出现了迷惘。 目的:探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到底是希望?还是炒作? 方法:通过①对人民日报近期发表的两篇影响较大的干细胞临床应用相关报道的思考。②结合作者自身多年开展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经验。③参考国内外一些研究文献等多条线索进行剖析。以“干细胞”、“动物模型”、“神经”等检索词变换组合检索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全文数据库1999年1月至2012年4月相关资料,获得文献阅读后进一步剔除。 结果与结论:在动物实验方面,神经干细胞对于神经系统损伤及退行性变有一定治疗作用。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受到很多限制。面对阻力,一些国家已经从国家层面展开具有一定规模的临床试验,大多已进入临床Ⅱ、Ⅲ期。美国代表性产品Prochymal成为全球首个获准用于临床治疗人体疾病的干细胞药物。产业化的干细胞成品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但在疗效不确切的情况下,暂不主张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应用,更不主张以盈利为目的、夸大其词的商业化宣传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扩增的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仍在探索阶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方法:取12周人胚胎脑组织体外培养扩增,计数5×106-2×107制作成混悬液4-6 mL,通过腰穿、颈动脉注射途径植入30例帕金森病患者体内,1次/周,共3次。移植前后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修正Hoehn-Yahr分级量表、帕金森病Schwab & England日常活动分级量表评分。移植前后检测和评估血尿常规、肝功、肾功、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12周龄胚胎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稳定扩增,并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通过随访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病理进程、恢复受损脑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并发症。可见应用体外长期扩增的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肠道慢性、特异性及复发性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与自身免疫失调密切相关。 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具有潜在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元分化能力的异质基质细胞群,具有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在多种疾病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充分验证。 背景: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尚无良好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梗死、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项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同时,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拥有独特优势,因此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逐渐成为目前的热点。 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现有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安全性进行展望。 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治疗”及“mesenchymal stem cell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mechanisms,treatment”分别作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对近20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62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组织迁移和多能性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不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肌梗死、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炎症性肠病中也拥有良好治疗表现,但目前用于临床的研究仍为少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仍面临安全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ORCID: 0000-0001-5595-8257(黄文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文题释义:外泌体:是直径在30-120 nm的封闭脂质囊泡,属于多泡体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多种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能分泌外泌体。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信息交流工具,在新型组织修复、疾病治疗与诊断领域有重要的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向多种间充质系列细胞(如成骨、成软骨及成脂肪细胞等)或非间充质系列细胞分化、分泌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囊泡、免疫调节、来源广泛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组织修复研究。 背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分子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组织发挥药效,导致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以其体积微小、可装载脂质、蛋白、核酸等信号物质的特点,对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症、癫痫、脊髓损伤等疾病具有组织修复的功效,逐渐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 目的: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在外泌体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方法:以“exosomes,extracellular vesicles,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为英文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描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特性及修复作用的文章,排除重复与不相关文章,最终整理出35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易穿过血脑屏障、携带丰富的信号物质等生物学特点,在动物疾病模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抗炎、促进神经元生长、维持神经元数量、促进神经突重塑等;经过修饰后的外泌体可发挥比天然外泌体更有效的组织修复功能,可作为分子药物载体应用于特定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 ORCID: 0000-0002-1791-666X(高振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胚胎干细胞移植是否能够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有效的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分别建立帕金森病、缺血性脑损伤以及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进行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相应脑血管疾病模型大鼠脑内,观察脑血管病变大鼠的旋转行为学变化、脑组织病理变化以及海马结构的变化和神经细胞数目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后,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明显增高。胚胎干细胞分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能够长期存在于脑内,并迁移、分布于受损的海马,构成海马结构,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并且受损海马内的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移植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胚胎干细胞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神经的可塑性,诱导自身定向迁移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的非造血系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脐血、脂肪及肝脏等组织中,具有低免疫原性、多项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独特的免疫调节等特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原性低、潜在的病原体污染机会少、增殖能力强、取材不受限制、可大量扩增等优势,是一种极佳的间充质干细胞。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移植100 d以后,由移植物中供者来源T细胞对受体组织免疫攻击介导的严重的免疫炎症,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累及皮肤、口腔、眼睛、肝脏、胃肠道及肺等器官。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一线药物,对于激素耐药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有一半的患者无效,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背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一线治疗药物,对于激素耐药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有一半患者无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低,为临床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提供了可能。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15例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在原有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观察其疗效、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和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值变化。该研究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结果与结论:①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29(17-52)岁,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总有效11例,无效4例;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19+细胞比值有低于治疗前趋势,CD19+CD27+、CD3+细胞比值有高于治疗前趋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未观察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无原发病复发和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肿瘤;④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安全有效。 ORCID: 0000-0003-1044-9015(张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While stem cell-based treatmen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a clinical standard of care for some conditions, such a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 for cancer, the scope of potential stem cell-based therapies has expanded in recent years due to advances in stem cell research, paving the way for the increasing utilization of stem cell therapies in severe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including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s) and, in particular, Crohn’s disease. Both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romal) stem cells are considered to be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benefit in immune-mediated conditions. A growing body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induces long-lasting remission in a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severe Crohn’s disease refractory to drug treatments, an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potent immunosuppression and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this setting is under evalua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been shown to exert immunomodulatory action on various types of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and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IBD, but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efficacy of this therapy in IBD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00 nm,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膜囊泡。外泌体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如血清、唾液、羊水、母乳和尿液,同时在细胞培养基中也有外泌体的释放。外泌体含有DNA片段、mRNA、小RNA、功能蛋白及转录因子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膜结构还表达多种抗原、抗体分子,能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从而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有效地规避了干细胞移植带来的缺陷,如免疫排斥反应、致瘤性和输注毒性,这些局限性使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黯然失色。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移植到受体心脏来调节各种细胞过程,如增殖、凋亡、应激反应以及分化和血管生成等。因此,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以作为替代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段。 背景:外泌体含有DNA片段、mRNA、小RNA、功能蛋白及转录因子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同时其膜结构还表达多种抗原、抗体分子,从而能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类似于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作用,可用于代替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 目的:总结不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外泌体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及依据。 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数据库2005至 2019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xosomes,cardiovascular disease,embryonic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同时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2014 至 2019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外泌体,心血管疾病,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对文献资料及参考文献进行逐一查阅。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比干细胞移植更安全、有效,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关于外泌体功能及用途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外泌体含量低,提取过程繁琐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ORCID: 0000-0001-8179-1040(刘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传代及扩增此类细胞尚无简单、有效、完美培养方法。 目的: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培养融合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以筛选一种较好的体外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宫产新生儿的脐血,随机分为5组:低糖DMEM(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组、高糖DMEM组、α-DMEM组、低糖DMEM+干细胞因子组、低糖DMEM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组。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将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上述培养基中,放置于37 ℃、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表面抗原。 结果与结论:①各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48 h后贴壁细胞数和细胞存活率的比较:低糖DMEM+干细胞因子组、低糖DMEM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组的贴壁细胞数明显多于低糖DMEM组、高糖DMEM组、α-DMEM组(P < 0.05),细胞存活率亦明显高于低糖DMEM组、高糖DMEM组、α-DMEM组(P < 0.05)。②各组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时间下生长状态的比较:培养第3,6,9,12,15,18,21天低糖DMEM+干细胞因子组、低糖DMEM+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组细胞增殖的速度均快于低糖DMEM组、高糖DMEM组、α-DMEM组(P < 0.05)。低糖DMEM+干细胞因子组与低糖DMEM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可见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或干细胞因子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are a group of chronic recurrent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cluding ulcerative colitis (UC), Crohn's disease (CD) and IBD unclassified. The pathogenes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mucosal immune dysfunction in genetically susceptible hosts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Current therapeutic agents mainly include aminosalicylates, corticosteroids,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nd novel biological agents. The purpose of treatment is to suppress inflammation and prevent irreversible structural damage. However,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these drugs may lead to multiple adverse effects and is not always effect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multipotent progenitors with low immunogenicity, which can be obtained and expanded easily.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immune responses and repairing damaged tissues in vivo. Therefore, MSC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o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BD. Nonetheles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n reduce the efficacy of MSCs, such as gradual deterioration of functional stem cells with age, low recruitment and persistence in vivo and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been able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MSCs by pretreatment, genetic modification or co-application with other substances, as well as using different tissue-derived cell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r do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se method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or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SCs in the treatment of IB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