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C3Hf(H-2~(km2))株小鼠模型首次鉴定了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CS)蛋白上的一种T细胞决定簇。根据间日疟原虫CS蛋白Ⅱ区(含T细胞决定簇的区域)附近的序列,人工合成一系列含15~20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多肽:PV-20(aa293~312),PNAKSVKEYLDKI-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CS)蛋白的抗体主要与该蛋白中央区发生作用,这一区域包含约40个Asn-Ala-Asn-Pro(NANP)四肽重复序列。为了在CS蛋白非重复序列部分寻找新的B细胞抗原决定簇,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使E.coli表达出CS蛋白非重复部分与带有6个组氨酸(Hi)残基的小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单克隆抗体(MAB)和抗疟原虫环子孢子(CS)蛋白特异的人血清抗体,以西部印渍法研究泰国不同疟区的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特异抗原决定簇。抗恶性疟子孢子的特异抗体血清(间接荧光抗体IgG滴度为1:1024)取自泰国东部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估计蚊虫体内疟原虫子孢子的数量对于疟疾的监测、预防和媒介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使用的蚊虫体内子孢子数量测定法是定量环子孢子(CS)ELISA试验。该法快速、准确,具有种特异性。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法需要改进。为使目前用于恶性和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定量检测的CS ELISA法试剂标准化,以及进一步确定蚊虫体内CS抗原量与子孢子数之间的相关性,开展了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恶性疟原虫(Pf)、间日疟原虫(Pv210)和Pv247CS抗原和子孢子的研究。抗Pf、Pv210和Pv247C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来自WHO疟疾子孢子参考实验…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92—1993年的13个月中,在泰国南部半岛区:Phetchaburi,PrachuapKhiri Khan及Chumphon等三省的5个村庄进行媒介按蚊生态学和传疟作用的研究。采用人诱、牛诱及光诱等方法采集按蚊标本,用ELISA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CS)抗原,并综合调查所得参数,计算媒介能量:C=(ha)ap~n/—lnp,ha为每日叮人率(人诱捕获某种蚊数/每夜),a为每日吸人血率(选定0.33),P为每日存活率(用人诱每种蚊的经产率计算)。昆虫学接种  相似文献   

6.
以单克隆抗体捕获抗原,并用相同的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作探测的双位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测蚊体内三日疟原虫子孢子蛋白。  相似文献   

7.
蚊唾液腺是疟原虫子孢子从卵囊释放后的靶器官。子孢子从卵囊中逸出时表面覆盖着高浓度的环子孢子 (CS)蛋白 ,而所有种属疟原虫的CS蛋白其结构都是相似的。该蛋白中部具有种属特异性重复区 ;两端为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伸展区 ,分别为 :N 端重复序列 (Ⅰ区 )和C 端细胞黏附序列。有资料显示 :CS蛋白能结合到蚊的唾液腺 ,但不能结合到其他开口于循环血淋巴的器官 ,如蚊胃、卵巢和马氏管等。为了检测CS蛋白与唾液腺的结合是否与子孢子入侵唾液腺有关 ,进行了本项实验。以CS蛋白 (恶性疟原虫CS序列的重组蛋白 )和抑制性N 端肽段 (为恶性疟原…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查子孢子,提高媒介按蚊的检测水平,我们开展了抗人间日疟原虫(P.V)子孢子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制,经过克隆培养筛选,获得了8株抗人P.V子孢子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的McAb。材料和方法一、抗原制备抗原为人P. V子孢子。采集P.V病人血,膜饲中华按蚊,于第15d处死蚊子,用玻璃棉套管离心法收集子孢子,用白细胞计数板计数,-20℃保存备用。二、动物免疫和免疫脾细胞的制备用收集的子孢子,免疫10周龄的BALB/c小鼠三次,每次用子孢子10~12万条,每次间隔10~14d,于融合前3d加强  相似文献   

10.
已知的诺氏疟原虫环子孢子抗原(CS)基因的结构是获自红内期原虫基因组DNA的,该期CS基因不表达。为了观察子孢子期CS基因结构是否与红内期相同及CS基因的表  相似文献   

11.
唾液是疟原虫子孢子从蚊体进入宿主的载体。由唾液排出的子孢子量可能与唾液总  相似文献   

12.
虽然恶性疟原虫疫苗抗原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制备出许多恶性疟原虫期特异性抗原[1],但间日疟原虫的研究因不能体外培养而受限制。本文将主要描述至今已特征化了的两种间日疟原虫候选疫苗抗原:环子孢子蛋白和裂殖子表面抗原-1。为了资料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得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保守II 区 (RegionII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采用恶性疟原虫保守II 区十二肽 (EWSPCSVTCGNG)免疫BALB/c小鼠 ,经融合 ,ELISA 3次筛选 ,获得 3株分泌针对保守II 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抗能与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CSP片段及天然CSP特异性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显示 ,单抗不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也能识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 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针对恶性疟原虫CSP保守II 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恶性疟原虫子孢子,因各实验室均采用自己的抗体及所用McAb对环子孢子蛋白上的抗原决定簇识别有差异,使结果难以比较。本文旨在选择一种理想的McAb,按标准化方法建立ELISA检测技术。这种McAb应对恶性疟子孢子有特异性,对世界各地区的子孢子均有识别力,与辣根过氧化酶(HRP)结合后活性仍保存,较现有检测法敏感性好。 10种McAb:CDC58-159-2,NFS1,NFS2,2C11,2A10,1B2.2,1G3.4,5G5.3,5A4.1,和5C1.1分别由美国疾病防治中心等4个单位提供。抗体均经A-蛋白柱层析  相似文献   

15.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疟原虫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兔抗鼠血清代替约氏疟原虫粗制抗原或恶性疟原虫作包被,采用单克隆抗体M_(26-52)的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红内期疟原虫抗原,对69份镜检疟原虫阳性和88份镜检阴性滤纸血进行测定,以抑制率≥9%为阳性标准,结果其阳性和阴性样本符合率均超过90%,抑制率与原虫密度呈密切正相关,最低可检出2.6个疟原虫/10~4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体外观察了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的单克隆抗体2F2,NVS3和2E10以及抗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单克隆抗体4B2,8E3对日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入肝癌细胞以及侵入后的进一步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间日疟原虫特异性引物一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间日疟原虫感染的检测。结果:(1)从间日疟原虫患者的全血DNA中扩增出约772bp的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切,证实为间日疟原虫CSP基因片段;(2)与间日疟原虫亲缘关系相近的三株恶性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正常人全血核酸抽提物经扩增后均未见特异性的扩增条带;(3)该检测体系可检测出间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2.8虫/μl血的水平;(4)将该检测体系用于深圳地区及湖北随州地区间日疟感染患者血样的检测,147份患者的血样中144份检出阳性,可见一条特异性扩增带,与镜检的符合率达98%,而20正常人血样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法灵敏、特异且稳定性好,适用于间日疟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疟原虫子孢子体表覆盖着一种具有高度免疫性的表面环蛋白,它占总蛋白量的10~20%,可能具有保护原虫对抗外界环境的重要功能。研究它的结构显然对了解子孢子表面性质有帮助,并可为制备抗疟原虫感染的疫苗提供依据。但是子孢子不能进行体外培养,由感染蚊体取得其数量又不足以满足需要,故作者参照Ellis等方法筛选出了与该蛋白相应的cDNA阳性克隆,再用Sanger等方法分析了它的基因减基对组成。结果发现此环蛋白的相应基因中存在有以36个减基对为组成单位的十二次重复区,作者由此推论出这个蛋白质具有以12个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扩增、鉴定并克隆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约772hP的基因片段,包容CSP基因的Ⅰ区、中央9肽重复区、重复后可变区及Ⅱ区。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出CSP目的基因片段,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并以限制性内切酶BstNI酶切鉴定后,采用T载体连接方案,插入中间载体PUC19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UC19/CSP,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7,蓝白菌斑初筛阳性重组子,并以PCR法与限制性酶切分析对阳性克隆进一步鉴定。结果:从间日疟患者血样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约772hPDNA条带,而正常人血与空白对照无特异性扩增条带,经酶切鉴定证实为CSP基因片段;所构建的PUC/CSP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与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体外成功扩增并克隆间日疟原虫CSP基因片段,为下一步的基因序列分析及CS诊断抗原的制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体外扩增、鉴定并克隆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约772bp的基因片段,包容CSP基因的Ⅰ区、中央9肽重复区、重复后可变区及Ⅱ区。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出CSP目的基因片段,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并以限制必丙切酶BstNI酶发鉴定后,采用T载体连接方案,插入中间体载体PUC19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UC19/CSP,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7,蓝白菌斑初筛阳性重组子,并以PCR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