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新生  黄泳 《医学综述》2005,11(11):1044-104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各种脑血管因素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包括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力、视空间技能、计算力、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以及情感、人格的改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分为多灶梗死性痴呆(MID)、单发性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低灌注性痴呆、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性痴呆、出血性痴呆及其他病因引起的痴呆。欧美地区Alzheimer痴呆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首位,但是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VD的发病居老年期痴呆的第一位。除高发病率外,还因其预后相对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预防,故而引起的临床和实验关注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2.
浅谈痴呆     
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的综合征。由于病变累及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因此,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混合性痴呆。近年来,有人把边缘性痴呆做为一种类型而单独提出。皮质性痴呆的病变主要在皮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梗死及白质病变临床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梗死及白质病变患者120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对梗死及白质病变患者的梗死位置、类型、有无白质病变的程度进行分类,并对梗死及白质病变患者的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皮质下病变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性痴呆及非痴呆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病变组及混合型组,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皮质病变组及混合型组(P0.05)。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皮质下关键位置梗死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应给予重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与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分布的影像学模板,对7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梗死形态进行分型,评估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中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皮质前型分水岭、皮质上型分水岭梗死中颈内动脉病变率较高,皮质下型分水岭、分水岭合并穿支梗死中大脑中...  相似文献   

5.
皮质盲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两侧大脑枕叶纹状区视觉中枢损害而引起的双目全盲。通常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心跳暂停、严重头部外伤或细菌性脑膜炎、颅内肿瘤等。主要临床特点为视力完全丧失,瞳孔对光反应存在,眼底正常。小儿患中毒性痢疾所致皮质盲,在国内仅见邓亚平报告2例。作者曾见2例,由于中毒性痢疾致中毒性脑病引起  相似文献   

6.
25例脑血管性痴呆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亚平 《中原医刊》1996,23(2):21-22
脑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时由于多梗塞灶或与智力有关的脑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智力障碍。为了探讨脑血管性痴呆的情况,我们于1991年3月至1995年3月对在这4年期间在我科住院的脑血管病人286例进行脑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  姚刚  吴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57-160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源性的脑部病灶所导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发病原因引起的多类型综合征,皮质下小动脉病变、多发梗塞、脑慢性低灌注以及脑血管淀粉样改变等都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是研究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等的重要条件.本文就近几年来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备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 ,脑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 ,伴有多数脑梗死或腔隙梗死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因此 ,又名为多发梗塞性痴呆。或由于慢性脑缺血引起 ,如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类似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 ,如“呆痴”、“呆病”、“愚痴”、“文痴”、“武痴”等记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控制本病病情进展的药物。本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 1 990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试行标准。共 38例 ,男 2 9例 ,女 9…  相似文献   

9.
分水岭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伟红  吴雪飞 《吉林医学》2008,29(17):1496-1496
脑分水岭梗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脑分水岭梗死是指两条主要动脉供血交界区域的脑梗死,患病率占全部脑梗死率10%,CT可分为:①皮质前型:是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分水岭脑梗死。②皮质后型:是大脑中动脉,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分水岭梗死。  相似文献   

10.
乔燕  刘丽  董志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27-1429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类型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收治的70例行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根据核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形态学特征对梗死形态进行分型,分为皮质型(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下型及混合型,分别比较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1)70例患者中皮质型梗死12例,其中皮质前型8例,皮质后型4例;皮质下型36例,混合型22例;(2)CTA显示颈内动脉或(和)大脑中动脉的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共有51例,占72.9% (51/70),其中皮质型血管病变发生率66.7%(8/12),以大脑中动脉比率最高,占50%(6/12),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串联病变各占8.3%(1/12),大脑中动脉病变率与颈内动脉及串联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质下型血管病变率86.1%(31/36),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及串联病变分别占44.4% (16/36)、22.2% (8/36)、19.4%(7/36);而混合型血管病变率54.5% (12/22),颈内动脉病变比例较高,占31.8%(7/22),大脑中动脉22.7%(5/22).结论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多存在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的重度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是皮质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急性或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strategic infarct dementia,SID)是指与高级皮质功能相联系的关键部位缺血性梗死所致的痴呆[1]。这些关键部位包括丘脑、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扣带回等,其中最常见是丘脑性痴呆。丘脑系基底节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结构及血液供应复杂。  相似文献   

13.
皮质盲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两侧大脑枕叶纹状区视觉中枢损害而引起的双目全盲,通常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心跳暂停、严重头部外伤、细菌性脑膜炎或颅内肿瘤等。其临床特点为视力完全消失,瞳孔对光反应存在和眼底正常。小儿患中毒性痢疾所致皮质盲,在国内仅见邓亚平报告二例,笔者于1981年8月曾见二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醒脑再造丸治疗中轻度老年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属祖国医学"痴呆""郁证""善忘"等范畴.笔者自2008年以来,应用醒脑再造丸治疗中、轻度老年血管性痴呆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红  张新华  李宁  高旭光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430-433,449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内囊膝部和丘脑的梗死发生率,顶叶皮质下、侧脑室体旁前部、内囊膝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4级LA的出现率以及所有脑萎缩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Logistic回归后,只有平均脑沟宽度、侧脑室指数和丘脑梗死的数目进入了方程。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可能与脑萎缩的程度和丘脑梗死的数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有报道称,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CADASIL)的非痴呆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减弱,并且建议将脑血管反应性作为衡量病情进展的有效替代指标。以往的研究未明确指出,脑的自身调节功能是否也受到损害。本试验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4例非痴呆性CADASIL患者和20例对照者进行脑动态自身调节和CO2反应性研究,结果发现CADASIL组的脑动态自身调节和CO2反应性无损伤。因此,CADASIL疾病早期,脑血管反应性及其自身调节功能均未见异常,或者说TCD并非检测疾病早期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方法。TCD对于未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3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该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血管性痴呆,主要病变是皮质深穿动脉硬化引起的大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该部位神经纤维数的减少及髓鞘变薄导致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临床类型中的一种类型,是指某一区域脑组织暂时或永久的缺血或出血和/或某一病理过程主要损害脑的一个或数个血管的所有病变。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章少华朱斌兵(外宾康复部)脑血管性痴呆是由多次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它主要包括多发梗塞性痴呆、血管进行性皮层下脑病及某些特殊部位,如海马回、丘脑、额叶等梗塞或出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原因之一,常发生于多发性梗死后的患者,为慢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由于核磁共振、CT脑扫描、经颅多普勒、脑电地形图等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此病的早期确诊率有很大的提高。笔者对28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检查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