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于1984年用股动脉外膜剥离,解除婴儿瘫后遗症下肢循环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1990年又试用于治疗麻风溃疡。三年来,共做过四例,一例因动脉周围粘连手术失败,三例效果满意。例一:王××,男,66岁,瘤型麻风治愈;右足背溃疡7×9cm;15年中用各种方法久治不愈;1990年10月行股动脉外膜剥离,术后五周溃疡面缩小为4×5cm。例二:孙××,男,70岁,瘤型麻风治愈。右胫前中下段溃疡,10×15cm,已历21年;1990年10月行股动脉外膜剥离术,一周后分泌物减少,五周后溃疡面积缩小为6×8cm。例三:高××,男,56岁,瘤型麻风治愈;左足底溃疡19年,面积为6×8cm,1991年4月行股动脉外膜剥离,一周后分泌物明显减少,五周后溃疡面积为4×5cm。  相似文献   

2.
麻风足底溃疡发生恶变并转移的病例国内屡有报告,但治疗成功的报道不多。现报告半骨盆切除后存活已15年以上者一例。 患者周××,男,49岁,1953年诊断为瘤型麻风,住长丰县三和新村医院,1976年治愈留院。左小腿以下麻木伴足底溃疡24年,1977年  相似文献   

3.
麻风足底溃疡的癌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山县于1955~1986年共发现麻风足底溃疡癌变者3例。为了解此类癌变的发生率,对全县31年间的1046例麻风进行了调查,结果有5年以上的足底溃疡者66例(6.3%),癌变3例占病人总数的0.28%,占有5年以上溃疡者的4.5%。例l,男,42岁。1955年诊断为T型麻风。1960年右足第五跖骨小头处及跟骨结节处各有1×1及2×2cm的单纯性深溃疡,左足底跟骨结节处有2×3cm的同样的溃疡。1979年6月,右跟骨结节处溃疡扩大至5×5cm,深达跟骨,边缘呈菜花样,渗液多而恶臭。取溃疡边缘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4.
苯妥英钠治疗麻风溃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78年对住院的 43例麻风溃疡患者试用苯妥英钠粉剂治疗 ,通过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临床资料  43例病人中 ,年龄在 46~72岁 ,男 35例 ,女 8例 ;溃疡部位分别为 :小腿下 1/3处、踝关节处和足底 ;溃疡病期5~ 2 0年 ;其中瘤型麻风 2 4例 ,结核型麻风10例 ,界线类麻风 9例 ;溃疡面积 1.5cm×1.5cm 8例 ,2cm×2cm 12例 ,2 .5cm× 2 .7cm 2 1例 ,2 .8cm× 4cm以上 2例。治疗方法 向病人说明治疗的意义和简要步骤 ,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取作者单位 :枣庄市北坦皮肤病防治院 ,2 7750 0得病人的配合 ,治疗前控制感染 ,…  相似文献   

5.
北京属麻风非流行区 ,6 0年代以来 ,新发现麻风病例在北京地区罕见。在我院门诊中 ,麻风病例偶有发现。现将 1999年 6月~ 11月 ,我院所发现的 3例新发麻风报告如下 :例 1,男 ,1975年 4月 17日出生 ,河南固始县人。在深圳打工已 9年 ,接触史不详。曾在深圳某医院诊治 ,予以达克宁外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外周神经病变”。1999年 6月 2日因左上臂及双下肢感觉麻木到我院门诊。检查发现 :左小腿膝外侧可见 8cm× 7cm大小淡红斑 ,右小腿外踝部可见 5cm×4cm淡红斑 ,左臂下侧可见 5cm× 3cm淡红斑。在红斑处痛温觉和触觉消失。左…  相似文献   

6.
脊柱裂为椎管先天性闭合不全,多见于脊柱的腰骶段、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下肢节段性肌肉萎缩、感觉障碍、畸形,甚至形成溃疡,和下肢纯神经炎型麻风较易混淆。我院先后发现两例被误诊为麻风。例l、李××、男,57岁。17岁时左足外侧麻木,足底起疱导致久治不愈的溃疡。1963年因疑为麻风转来我院门诊,左足背外例有10×5cm~2的浅感觉消失区,色素沉着,左足底有3×3.5cm~2之溃疡,边缘角化增生;左腓总神经轻度粗大、质中、无压痛,诊断为结核样型纯神经炎型麻风,予以抗麻风治疗。此后足底溃疡时有感染,1985年5月因溃疡加重入院手术,体检见全身无皮诊及周围神经粗大,两小腿胫后肌萎  相似文献   

7.
用氨苯砜治疗麻风有少数病人会发生氨苯砜综合征,这是一种过敏反应。作者在1985~1986年间见过3例。例一,刘××,男,50岁,1984年12月诊断为 BL。门诊治疗,用 DDS100mg/日,RFP600mg/月。服 DDS 4周后发热、皮肤搔痒并出现密集的芝麻大的红色丘疹,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面部四肢浮肿;肝在  相似文献   

8.
足底溃疡是麻风常见的并发症。我们从1991年11月起用综合方法治疗51例复杂性足底溃疡,已随访4年,其中属于住院的41例,在家的10例;男38人,女13人;年龄39~73岁,平均55.7岁;溃疡病期2~40年,平均11.7年;一只足底有单块溃疡者36例,双块者14例;一例足底有溃疡4块;共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马德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函数(最大似然法)对麻风进行计量分类。选用广西百色地区皮肤病防治院的麻风患者1053例,其中L484例,T490例,B74例,I5例。从病案中选出鉴别型类有意义的指标18项作为计量内容,每项指标按不同特点分为2~4级,将全部病例分为L、B、T和I4种基本类型,用Log[有症状例数/总例数~(+1)]×10式分别求得各项指标的指数(见附表)。实例:病人陆某,男,有下列症状和阳性特征,试问属何型麻风? ①红色麻风斑;②皮损对称;③多发;④见于四肢;⑤边缘清楚;⑥每个斑的面积小于5cm~2;⑦没有结节;⑧没有溃疡;⑨  相似文献   

10.
在治疗麻风的同时,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平衡,乐意接受联台化疗.促进康复。例 l:李××。女,1951年出生,1985年7月疑诊为麻风;要查菌及作病理检查。患者一听脸色大变,颤抖地说“我不会患麻风,我不割肉。”经细心解释后患者接受了检查,一周后诊断为麻风,给予治疗。患者认为自已是皮肤病,不愿治疗。她误认为麻风是由淫孽而来。对此,我们向她介绍治愈者的情况,动员其丈夫一起解释,消除恐惧心理后,患者坚持治疗,1987年治愈。例2:叶××,男,1927年生,1983年患麻风,因怕与周围的人减少来往,又加上丧妻,情绪低落,悲观、整日唉声叹气。我们与他交谈,并嘱其儿女、亲戚多与  相似文献   

11.
作者曾证明以6.4×10~7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加0.1mg BCG,注射于瘤型病人皮内,具有免疫效应,能诱发特异性肉芽肿,并能迅速消除上述两种菌。本文报告531例LL、BL和I型麻风,用混合疫苗治疗的情况。这些病人均曾用抗麻风化疗。用6×10~8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混以0.01~0.2mg BCG,大部分病例均在18~30个月内皮内注射过8~10次。结果70%以上的LL和BL病例皮  相似文献   

12.
麻风足底溃疡是麻风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导麻风足底溃疡发病率在10%~60%。足底溃疡发生后,轻者引起疼痛,行走困难;并由于重力发生改变,局部麻木使溃疡加重或愈合后易于复发。重者因营养障碍,造成骨质吸收而致足部畸形;以致患者丧失劳动力。更严重者,发生继发感染,引起骨髓炎,危及生命。自1976年以来,已有试用腐植酸钠治疗麻风足底溃疡的报导。我们为了进一步探索腐植酸钠治疗足底溃疡的疗效,于1976年8月、78年6月先后采取不同方法用腐植酸钠治疗麻风足底溃疡21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用足背血管蒂皮瓣修复10例足底溃疡,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此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5岁;多菌型2例,少菌型8例,麻风病期8~28年,麻风均已治愈;溃疡病期4~20年,面积2×3~4×4平方厘米,深达跟骨,但无急性炎症。9例术后10  相似文献   

14.
叶××,男,54岁,已婚,农民,汉族,广西博白县人。1946年发病,1960年诊为LL型麻风,同年5月入院,11月因其它病死亡。叶××之妻吴××,48岁,农民,汉族。1946年发病,1960年诊为LL型麻风,BI4.0,同年5月入院,1968年治愈出院。叶××之次子,16岁,未婚,农民。1958年发病,1960年诊为TT型麻风,同年5月入院,1968年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杨××,男,36岁,BL型麻风,于1993年2月5日住院,住院前自服DDS300mg/日以上,10天共服5400/mg;入院时面部红肿有丘疹,头昏,恶心,胃纳欠佳,全身疲乏无力,畏寒,全身皮肤潮红、丘疹、有鳞屑。诊断为BL型麻风的剥脱性皮炎(DDS所致)。停麻风药,用  相似文献   

16.
足底溃疡为麻风病常见并发症。麻木、外伤、受压、感染及畸形为其常见的病因,足底溃疡的恶变甚为罕见,文献报告不多。本文报告1例男性,45岁,左足跟发生足底溃疡一年。麻风病史已15年,临床诊断为瘤型麻风。足底溃疡开始时很小,后渐增大,就诊时为3×3cm。溃疡形态不规则,边缘隆起,外翻且硬。按一般溃疡治疗无效。淋巴结未受累。取自溃疡边缘的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分化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9岁,瘤型麻风,1952年入院,1964年治愈出院。1969年4~5月左足出现紫血泡、感染,出现溃疡,再次住院。溃疡痊愈后出院。1972年又因足底溃疡发炎再次入院,左足x光摄片报告:“跖骨吸收、变形、脱落,各跗骨均严重破坏融合,踝关节亦破坏。腓骨膜增生。”患者拒绝截肢,未能愈合。1989年11月左足溃疡发炎,持续高热,溃疡处不断有脓液流出。患者要求截肢。左足底有8×10公分的溃疡,深达肌层,有  相似文献   

18.
死者,杨××,男,1952年3月发病,1958年5月诊 断为瘤型麻风,于1974年7月死亡。其长子杨××,1992年12月发病,1994年3月根据临床查菌和病理诊断为TT型麻风。三子杨××,1993年7月发病,1994年  相似文献   

19.
1例瘤型麻风多次复发江西南康市皮防所张升伟张晓春患者罗××,女,1970年4月确诊为LL麻风,用DDS、丁氨苯硫脲治疗;于1979年12月治愈出院。1986年5月随访发现病人双耳垂肥大,颊有淡红色浸润,四肢伸侧可见红斑及散在结节,右眶上查菌(+),病...  相似文献   

20.
过去麻风病人在社会上常受到岐视,甚至迫害,所以有些人对麻风一直怀有恐惧感。作者于1985~1994年在皮肤科门诊曾见到15例因性关系引起的麻风恐惧症。他们全系男性,年龄为20~65岁,其中8例虽无任何不适,却因恐惧麻风而来咨询;7例有皮肤病,包括汗斑、疥疮、痤疮等;有两例麻风恐惧症较严重。 例一,陈××,男,32岁,农民,南海市人。宿娼后自觉阴囊及腹股沟搔痒不适,四肢有轻度麻木感,怀疑染上了麻风。就诊情绪低落,恐惧感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