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总结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和常规开放换药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愈合时间。结果持续负压引流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均少于常规开放换药组。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愈合快、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建议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优先选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成负压引流组(简称引流组)和开放换药组(简称换药组),引流组切口全封闭负压引流;换药组清洁切口后,每日用高渗盐水纱布换药1~2次,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在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开放换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使用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了我院2010年3月~2016年7月共计30例出现腹部深层切口感染的患者,其中采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各15例.回顾性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换药费用等方面差异.结果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组在换药费用项目上明显优于商业化负压封闭引流套装治疗组(P<0.05),在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 简单易行,应用于腹部切口感染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术后切口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和对照组(传统方法),对比2组的切口感染率、换药总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总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应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治疗切口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化脓感染是腹部外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感染切口采用开放的方式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换药频繁,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有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报道,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作者自2000-07月开始,采用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锦锋  张兰 《四川医学》2014,(2):173-17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116例腹部Ⅲ类切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SD组(切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60例,常规组(常规处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平均时间.结果 VSD组与常规组相比,切口感染率低(= 4.8023,P〈0.05)、换药次数少(t=7.3539,P〈0.05)、抗生素使用费用低(t=2.8471,P〈0.05)、住院平均时间短(t=2.5637,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率,并能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封闭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污染切口感染2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方法预防腹部污染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腹部污染切口患者均使用该方法治疗。结果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对腹部污染切口感染有较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虹   《中国医学工程》2010,(3):52-5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胃肠外科腹壁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06-2008年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的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封闭负压的应用一方面维持作为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同时也使被引流区和外界隔绝,有效的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结论换药频率:敞口组引流期2-3次/d,缝合后0.2-0.5次/d,平均1.3次/d;负压组0.6次/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实施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观察。结果全组60例腹部手术高危切口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2±2.3)d,平均换药次数为(3.5±1.8)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5±1.6)d。结论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切口化脓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化脓感染的护理。方法 对4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化脓感染使用传统的开放换药和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护理对照。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切口化脓感染优于传统开放换药,大大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战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易于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封闭式负压引流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55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多孔引流管或蜂窝式引流管置于切口深处,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切口,引流管接50-60kPa持续负压吸引。同时采用传统方法引流80例同类患者手术切口,比较负压组与传统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负压组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在切121拆线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负压组与传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有效引流创面渗出、消除感染、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术后脂肪液化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处理,对比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并与常规换药方法进行对比。方法 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对照组30例用常规的传统换药方法治疗。观察2组切口7d愈合率、Ⅱ期缝合率、继发感染等情况。结果 2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治疗组7d愈合率达70.0%,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缝合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36.7%,P〈0.05);治疗组无继发感染,对照组5例发生继发感染。结论负压引流加热辐射疗法较传统换药方法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3例腹部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90例未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感染率、脂肪液化率、平均愈合拆线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73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69例(94.52%),3例乙级愈合(4.11%),切口感染1例(1.37%)。而对照组90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71例(78.89%),乙级愈合者12例(13.33%),切口感染者7例(7.78%)。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占2.74%,对照组有10例,占11.11%。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拆线时间[(7.09±1.06) vs (10.43±1.98)]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换药次数[(2.10±0.79) vs (2.55±0.90)]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8.50±1.51) vs (9.97±2.00)]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有效预防污染性或感染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促进切口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15.
李玉华 《当代医学》2021,27(35):90-92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3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皮片引流组(n=23)和负压封闭引流组(n=30),比较两组跟骨骨折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分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负压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皮片引流组,引流量明显少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切口并发症分级明显低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满意度明显高于皮片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效果明显优于皮片引流术,能有效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60例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按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感染后Ⅱ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9±2.4)、抗生素应用天数:(6±1.5)、复发率:6.67%(2/30);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3±3.5)、抗生素应用天数:(9±1.5)、复发率:13.33%(4/3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及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后Ⅱ期缝合治疗难愈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肯定,切口愈合较快,患者痛苦小,抗生素量应用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低,优于单纯抗感染后Ⅱ期缝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持续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引流在切口感染疗效[1]。方法:将52例各种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传统的伤口清洗、换药、抗炎和二期缝合等治疗;B组采用伤口放置改良持续负压抽吸的方法,其他治疗与A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外科切口并发症之一,传统换药处理往往患者疼痛明显,切口愈合慢,住院时间长,术后瘢痕形成大,影响美观。我科采用改良持续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在感染伤口中,通过充分引流并保持伤口湿润,达到促进创面血液循环[2]、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繁殖、促使肉芽组织生长[3],明显加快感染切口的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瘢痕小、减轻患者疼痛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治疗组在腹直肌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16#脑室引流管1根,术后接负压引流,对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经引流管冲洗引流.对照组则不留置引流管,对发生脂肪液化病例,则按传统方法予以换药.结果:对照组发生腹壁切口脂肪液化28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发生腹壁切口脂肪液化6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天和13.1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真空试管负压引流与开放引流对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真空试管负压引流和开放引流对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2月切口感染患者37例(真空组),术后采用真空试管负压引流治疗;同时随机抽取切口感染患者42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引流治疗.对比两种引流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37例因切口感染行真空负压引流治疗者的换药次数平均为(2.5±0.5)次,切口愈合时间为(7.5±1.4) d,32例切口甲级愈合;42例因切口感染行开放引流治疗者的换药次数为(16.8±1.5)次,切口愈合时间为(18.0±2.5) d,10例切口甲级愈合.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和甲级愈合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2,t=-8.07,χ2=31.03,P<0.01).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和引流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试管负压引流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愈合时间加快,较开放引流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Ⅲ类手术切口是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1],术后切口的临床感染率可达60%[2],一直是外科临床无法回避的问题。预防Ⅲ类手术切口感染方法包括切口延期缝合、切口对串皮片引流、切口负压吸引引流等[3]。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Ⅲ类手术切口采用负压吸引结合切口延期缝合,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