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艳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48-149
目的探讨江门市江海区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江海区人民医院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妇女9400例进行乳腺疾病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乳腺疾病5179例,患病率为55.10%,其中以乳腺增生患者最多,为3336例(64.43%),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有无哺乳及生活环境有关。结论对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宣传普及妇女乳腺疾病防治知识,注意各年龄段乳腺疾病的防治重点,能够对乳腺疾病的检出及治疗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疾病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5245名农村妇女乳腺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245名妇女中总患病例数为3980例,患病率为75.88%。乳腺增生症3927例,占总患病例数的98.67%,患病率为74.87%,居乳腺疾病的首位。结论政府重视、健康促进干预、女性自我保健和定期体检是降低妇女乳腺疾病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①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建立规范化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②普及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育龄妇女对乳腺疾病的认知能力。方法运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对云南省玉溪市、曲靖市两市11个县的育龄妇女进行乳腺检查,结合病史和体检做出诊断。同时向普查对象讲解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结果普查覆盖11个县(区)457461例育龄妇女,参检人数169586例,参检率33.07%,查出各种乳腺疾病56955人(33.58%),有112531例育龄妇女接受了课堂式乳腺疾病知识教育。结论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高,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在疾病普查过程中加入系统健康教育的元素,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疾病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45594名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市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趋势,探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7年45594名佛山市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结果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乳腺癌高峰发病年龄段为41~50岁;乳腺疾病的构成比中,乳腺增生占首位;与采用临床手检 近红外乳腺扫描初筛普查方法相比,采用便携式乳腺B超初筛可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结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可减少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定期乳腺疾病普查,合适的普查方法,加强对有乳腺癌高危因素人群的监测,有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儿童肝损伤采用系统化干预对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患儿肝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损伤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肝损伤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模式。从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程度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评价系统化干预模式实施价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评分、儿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发育商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AST、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社会功能、躯体疾病等量表维度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肝损伤护理中采用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发育,改善患儿肝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稳定期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88例老年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得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统计SCL-90各指标得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及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相应数据;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治疗满意程度(TS)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合理饮食、药物知识、急救知识、预防措施、与人沟通等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AMI稳定期患者行护理干预,利于增强其抵抗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社区全科医生对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及保健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抽取我社区1500位妇女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其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并调查其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结果 1500位参与者中,有782位伴有一种以上妇科疾病,其患病率为52.13%,其中患病率前三位的疾病为阴道炎、宫颈炎及乳腺疾病,其患病率分别为35.73%、27.47%及22.47%,且阴道炎及宫颈炎均以40~49岁参与者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0.11%及31.28%。其次为30~39岁参与者,其患病率分别为38.79%及27.70%,而乳腺疾病患病率则以20~29岁参与者患病率最高,其43.75%,之后为30~39岁患者,患病率为32.72%,同时,1500位参与者对妇科疾病的疾病预防知识及日常干预措施需求程度最高,其强烈需求率分别为77.87%及75.27%,对疾病诊断方法及表现相关等知识需求程度最低,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者对不同保健知识需求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该社区适龄妇女患妇科疾病几率较高,社区全科医师应针对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采取不同途径对其进行指导,提高其对妇科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避免妇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的保健教育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乳腺疾病患者60例进行保健教育。结果通过对乳腺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其不良行为,消除危险因素。结论对乳腺病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及预防乳腺癌和乳腺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进行对照组常规的护理之外,给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率,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经乳腺活检证实为良性肿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等过程中均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乳腺疾病知识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对乳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和SDS以及医生和护理人员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在乳腺基本知识、自我保健、乳腺自检、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和心理情绪等乳腺疾病知识方面均较观察组患者得分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较观察组(f=11.93,P<0.05;f=15.24,P<0.05);医生和参与护理人员对观察组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l,P< 0.05;χ2=9.77,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病死率也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健康及生命,而大部分女性对乳腺疾病认识不足,知识缺乏,不仅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而且对疾病的治疗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患者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程度,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240例门诊患者进行乳腺疾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女性对乳腺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有效可行的提高她们保健意识的方法.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江门市区12365名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筛查.结果 59.09%的妇女了解乳腺癌相关知识,文化程度影响妇女对乳腺癌知识的认知途径.结论 应该加强乳腺保健知识的教育与宣导,并根据文化程度采用灵活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广大妇女更加关注自己乳腺的状况,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发生置管后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结果:置管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和穿刺点渗血等,给与积极护理后均痊愈结论: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配合以及护理人员的积极干预可极大程度地降低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其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麦默通乳腺微创术患者中的影响。方法将98例麦默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麦默通乳腺微创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麦默通乳腺微创术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正>不少医院妇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乳腺结节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乳腺结节是女性乳腺影像学体检报告中经常出现的诊断名称。近年来,关于乳腺疾病及乳腺自检的科普宣传力度逐渐增大,现代女性对于该类疾病认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多人不知道发现乳腺结节该如何处理,乳腺结节分级有何意义,发现结节后该选择彩超、钼靶,还是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作为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剂型种类繁多,相应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深入程度不尽相同。文章对近年来乳腺增生治疗药物的剂型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展望了该制剂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乳腺增生治疗药物的剂型开发提供参考,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万婷 《家庭医药》2016,(6):148-148
目的:探讨在儿科临床护理时医患纠纷产生的缘由,寻找解决护理纠纷的干预措施,并分析其对于儿科护理过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我院治疗的儿科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称为对照组,B组称为干预组,每组50名患者,在具体临床护理中,在A组给与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B组只给与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的儿科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在实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那些给与全面干预措施的儿科患者相比那些只给与常规干预措施的儿科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的概率更低,所以在儿科治疗中给与全面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大医院应该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RhoC和Rac1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情况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以及2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RhoC和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5例乳腺癌以及9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RhoC和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hoC和Ra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C和Rac1蛋白在乳腺癌中高表达,说明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临床效果关系密切,能通过其相应机制来参与乳腺癌侵袭和转移。提示RhoC和Rac1蛋白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切实有效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大肿块的临床发病特点,通过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重视乳腺大肿块的潜在危害性。方法对伊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乳腺包块在4cm以上的乳腺大肿块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着重讨论各种乳腺疾病引起的乳腺肿块的特点。结果乳腺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叶状肿瘤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结论各种乳腺疾病引起的乳腺肿块具有不同特点,早期发现和干预乳腺肿块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为减少乳腺大肿块的发生,对乳腺肿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乳腺大肿块的潜在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冯春存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73-1074
乳腺疾病是成年育龄妇女常见的妇女病之一[1],主要包括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纤维瘤、乳腺包块疑恶性样变等.好发于25~45岁的育龄女性,多为单发.本文回顾对比分析本院对某单位4000例18~55岁女职工每年1次乳腺疾病普查资料,总结心理干预用于职场女性乳腺疾病中乳腺小叶轻中度增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