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3例,使用服药态度问卷(DAI)对患者入院时、出院前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服药态度的因素。结果入院时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出院时,而服药态度则低于出院时(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服药态度与其性别存在相关性(P0.05);而患者服药态度与其入院时症状不良反应分数呈负相关(P0.05);并与患者生活化质量残差三个维度均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经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态度受到生活质量影响,特别针对患者不良反应与动力精神改善良好者,其服药态度更佳。  相似文献   

2.
石贵凤 《当代医学》2014,(10):110-1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药物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阴性症状量表(SAN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评定疗效。结果经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阴性症状得到显著改善,SANS量表情感平淡、思维贫乏、兴趣缺乏、注意障碍各因子改善显著(P〈0.01),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增加,ITAQ量表干预前(10.13±1.842),干预后(17.05±1.96),SQLS量表心理社会分量表、动力和精力分量表分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56,6.774,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药物组)51例,药物加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组(联合组)49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1]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2]测定.结果BPRS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TAQ在入院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出院时联合组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治疗前后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水平,并探讨自知力恢复与躁狂症状、服药态度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ICD-10关于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92例,在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1周进行杨氏躁狂评定量表( YMRS)评定患者躁狂症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 ITAQ)评定患者自知力水平、药物意见详细目录( DAI)评定患者服药态度。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躁狂症状、自知力水平及服药态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躁狂症状、自知力水平及服药态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知力水平和躁狂症状呈负相关(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为YMRS总分减分。结论影响躁狂发作患者自知力的主要因素为躁狂症状,躁狂症状越严重,自知力越差。治疗后,患者自知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躁狂症状改善。恢复躁狂患者的自知力主要是控制躁狂症状,并可能对最终的临床结果存在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服药态度的效果.方法 将157例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周期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精神症状量表(BPRS)、服药态度清单(DAI)测评两组患者的服药态度,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延续性护理方案对出院后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所有观察的变量中,组间有差异的变量有患者精神症状缺乏活力(P=0.029)、出院后6个月服药态度(P=0.031).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积极的服药态度可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使其能更好地进行社会康复,对临床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39-14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组标准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入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完全服药依从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长期住院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训练组按顺序给予语言训练、角色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共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精神分裂症主观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QLS)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技能训练组的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0.44,P〈0.01),其中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0.64,P〈0.01;t=0.72,P〈0.01);GAS、ADL、SSPI和ITAQ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影响民政医院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为寻求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依从性判断标准对上海民政第二精神病院127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服药依从性与年龄、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有无发病诱因、婚姻无显著相关,与文化程度、服药情况、自知力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文化程度高、药物副反应小、有自知力者服药依从性好。长期住院无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开展白知力、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教育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7-1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分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维度评分及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恢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药物组)51例,药物加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组(联合组)49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1]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2]测定。结果:BPRS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TAQ在入院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出院时联合组得分显著高于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幸福感。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大体评定量表 (GA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对 4 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GWB平均分为 (1 0 2 6 9± 2 0 84 )分 ,GWB与BPRS总分呈负相关 (r=- 0 4 1 ;P <0 0 1 ) ,且与BPRS各因子分相关程度不一 ,与GAS、ITAQ平均分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无关。结论 GWB的评分与精神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红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69-1970,1949
目的:探讨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另加程式化技能训练12周.于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训练组SANS、IPRO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程式化技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自知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变化。方法 :对 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BPR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InsightTreatmentAttitudeQuestionaire ,ITAQ )测查 ,在治疗前 ,治疗后 6周、8周和 10周进行定量评估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 6周后精神症状开始改善 ,部分患者自知力也出现恢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部分患者残留自知力缺损。结论 :有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随精神症状改善而恢复 ,部分患者自知力无变化。自知力的恢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干预组接受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复发率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治疗随访结束时,干预组PANSS和ITAQ评分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其依从性更高,复发率更低.结论 综合干预不仅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免费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精神科免费门诊,干预组患者由全病程干预团队对其实施定期的门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心理辅导等。所有研究对象在入组时、入组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制药物依从性量表评估,每6个月进行一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的PANSS、MRSS、ITAQ指标在6个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依从性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病程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康复水平、改善认知,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测量患者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SIE和ITAQ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患者NOSIE和ITAQ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和依从性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疾病知识宣教及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出院后每隔1个月随访一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前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疾病知识宣教和门诊随访,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CS)患者自知力与精神症状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S患者88例纳入此次研究,由医院的2名精神科医师(A医师和B医师)利用双盲法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测,分析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以及患者ITAQ评分与PANSS及MCCB的相关性。结果 A医师与B医师对患者PANSS评分各子项的计算分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医师与B医师对患者MCCB评分各子项的计算分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医师对患者ITAQ评分的计算分值为(5.03±1.08)分,B医师对患者ITAQ评分的计算分值为(5.12±1.10)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患者ITAQ评分与PANSS评分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病理均呈负相关,患者ITAQ评分与MCCB评分的各子项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CS患者的自知力与其精神症状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之间均呈负相关,但与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时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达两年的患者30例,在疗前、疗后12周、6个月、1年、2年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ITAQ在疗前及疗后12周得分相比较,两项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疗后12周、6个月、1年、2年BPRS及ITAQ得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住院无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6例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维持原用药物及一般支持治疗;研究组(34例)在其原治疗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12周,于入组时和治疗12周末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住院治疗依从性评定。结果:12周末,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态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