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松解结合股中间肌切断治疗膝关节僵直的术后功能练习及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前内、前外标准入路,在关节镜直视下将粘连松解,同时行股中间肌切断,术后当天即开始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功能练习,术后3周评测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中膝关节屈曲均达130°以上;3周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达130°以上8例,110°~130°9例,90°~110°4例。结论:术后尽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练习可以增强关节镜下松解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1%利多卡因于膝关节僵硬患者,行膝关节松解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镇痛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同一种方法施行膝关节松解术.观察组术后留置麻醉套管并用无菌贴膜封管,在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推注1%利多卡因15ml,2次/d;对照组麻醉消退后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1片,2次/d进行镇痛,连续使用1周.指导患者结合CPM机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各时点可视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利多卡因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镇痛,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满意,能显著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松解围手术科学的康复护理,增加肌力及加大关节活动度锻炼, 防止术中松解后关节活动度再度丢失,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手术松解膝关节周围粘连组织,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CPM锻炼、主被动功能锻炼、止痛等手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康复。结果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60°,平均38±8.2°,术后随访时活动度为89~135°,平均112±5.4°,手术前后增加74°。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坏死、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科学而系统的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粘连松解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持续被动运动器在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仪君 《护理学报》2002,9(3):47-48
笔者报道对 78例膝部骨折术后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的观察。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第 1天开始 ,患肢置于下肢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被动活动 ,每天 2次 ,每次 1~ 2h ,膝关节活动度由 0~ 3 0°开始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日增加活动范围至膝关节屈曲 80~ 90°停机 ,同时指导患者在其他时间进行主动股四头肌收缩和膝关节活动训练。实践证明膝部骨折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锻炼 ,对防止膝关节粘连和僵硬起到积极作用 ,使患者早期得到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结关节镜辅助下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膝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松解治疗,其中62例膝关节伸直位纤维性僵硬患者采用膝关节镜前内、前外标准入路,在关节镜直视下行滑膜与纤维粘连组织刨削与切除,充分松解挛缩的组织,术后在镇痛下早期行康复训练,按照Jedut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对54例膝关节黏连性僵硬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彻底清除瘢痕、充分松解挛缩的组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116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经过术后随访,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到120°~135°,平均87°,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硬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霞  周改焕 《中国康复》2010,25(1):56-5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外伤性膝关节粘连僵直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42例膝关节粘连僵直行关节镜下松解术的患者均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术后进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主被动伸屈等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0~20个月,4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明显升高(110°与40°,P〈0.05),且无感染、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膝关节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膝关节粘连僵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合理康复。方法 对 32 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经三种不同的松解方法松解,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 PCA)配合 CPM机练习,后期仰卧位屈髋90°膝关节开环动力链训练及腘绳肌力,固定自行车锻炼治疗。结果 随访6月以上,屈膝110°以上16例,95°~110°14例,60°~89°2例,优良率93 8%。结论 早期PCA配合CPM机,后期仰卧位屈髋 90°膝关节渐进性抗阻的开环动力链训练、腘绳肌肌力及固定自行车功能锻炼是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再粘连的有效而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周斌  梅素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92-7192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机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和康复护理经验。方法 17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第2~3天拔除引流管后使用CPM,同时指导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愈合延迟及关节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第10天13例屈膝度80°~90°,4例大于90°;2周后11例105°~115°,6例大于115°;17例出院时均可下床扶拐室内行走50m以上。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CPM并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可增加患膝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膝关节粘连患者在松解手术期间的心理特点及疼痛护理,评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9月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手术的45例膝关节粘连病例,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特点分为4个护理阶段,并制订相应的疼痛护理方案,促进术后主动功能锻炼。结果45例患者中40例得到随访,随访期5~70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55.5°改善至术后平均110.5°;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5.5°改善至术后平均105.5°;伸直受限由术前平均12.5°改善至术后平均7°。结论膝关节粘连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存在典型的心理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康复。方法:术后2 h 开始持续被动运动器(CPM机) 锻炼。结果:21例屈膝120°者7 例,屈膝0°~120°者12 例,屈膝70°~90 °者2 例, 患者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结论:早期采用CPM机手法被动屈膝关节及主动锻炼,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探讨骨折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功能恢复与康复治疗效果。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术,术后第2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ssivemotin,CPM)机上行慢速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并行肌力训练,1周后进行主动伸、屈膝关节活动,1个月后开始扶拐下地负重行走。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肌力评定、膝关节活动度测定。术后1个月70%的患者膝关节评分达到优良标准,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节评分均达到优良标准。膝关节伸直位僵硬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后进行充分的康复治疗对提高肌力,维持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器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器被动锻炼及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被动锻炼及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恢复有效率实验组(95%)明显优于对照组(6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器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治疗中增加了患者在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器时的舒适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有效率,缩短了治愈时间,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2004年11月,我院对15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进行松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18~56岁。股骨远端骨折6例,髌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2例,同侧下肢多发性骨折1例,均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术前膝关节屈伸功能0°~10°2例,10°~20°4例,20°~30°9例。1.2治疗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进行关节内松解粘连,术中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0°~120°。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术后立即行持续CPM被动功能锻炼,用最小的速度,3~7d后调快速…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结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强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的价值。方法对13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在关节镜直视下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并早期CPM锻炼。观察术后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改善程度。结果本组13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平均增加720,无发生髌骨骨折、伸膝无力、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处理膝关节僵硬是一项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技术。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或预防术后再粘连的形成。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是疗效的关键,膝关节手术后需要早期的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和间断的主动活动.膝关节术后止痛目的除了镇痛外,更重要是配合早期活动,减少术后膝关节僵硬,粘连等并发症.小剂量吗啡或吗啡与布比卡因混合关节内(Intraarticular,IA)注射已被证明在关节镜术后有满意的镇痛效果[1~4,7].膝关节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有利于肿胀消退、缓解肌肉痉挛并有一定减轻疼痛的疗效.本研究探讨止痛泵关节内持续灌注布比卡因和吗啡混合液及结合早期持续被动活动在膝关节囊开放术后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移植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对预防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实施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移植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膝关节支具固定12周,6周起进行主动屈膝锻炼,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包括主动屈膝锻炼和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机被动锻炼。比较两组的主动屈膝角度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远期不会增加移植半月板脱出和变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关节镜下松解手术疗法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膝关节伸直性僵直患者进行粘连松解,术前及术后有计划的应用热疗、推拿按摩,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经过术后随访,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到110°~135°,平均85°,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手术疗法治疗膝关节伸直性僵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松解和术后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治疗膝关节粘连的随访效果。方法:对象为2002-12/2004-08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中心收治的24例膝关节粘连患者,均为经正规保守治疗,膝关节活动度小于90°。所有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前手法推拿松解,了解活动度增加的情况;术中屈曲膝关节对关节内、外间隙及髁间窝粘连进行松解;退出关节镜后轻柔手法松解。手法松解与镜下松解清理交替反复进行,直至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伸直为0°。再次行关节镜下全面清理及软骨修整。术后行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康复训练:①伸膝训练:术后第1~2天,首先行伸膝功能训练,膝关节达到或接近伸直位后,转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每次维持10s,20次为1组,每天练习3~5组。②屈膝训练:术后第1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机功能训练,每天两三次,1.0~1.5h/次,其起始角度设置为术前活动度增加5°~10°,每天增加5°~10°,直至达到或接近术中最大活动度,10d左右。出院后继续每天进行膝关节伸屈主被动训练,连续半年以上。所有病例术后每月随诊1次,记录膝关节的伸屈度数(膝关节活动范围110°~125°为优,90°~109°为良,60°~89°为可,60°以下为差)、行走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实际完成处理,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3个月平均活动度从54°(20°~90°)增加至103°(70°~125°),平均增加49°;优8例,良12例,可4例。半年增加至115°(75°~130°),平均增加61°(40°~100°);优10例,良11例,可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再粘连,步态改善,跛行消失,关节无肿痛,能交替上下楼,有22例患者自觉关节不灵活,增加活动后可缓解。②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血,行关节穿刺治疗;有1例发生关节内感染,在关节镜下冲洗,控制感染后,3周后再次手法松解,膝关节屈曲达95°;无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松解的方法治疗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合早期膝关节的伸屈主被动训练能有效的维持和巩固手术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再次粘连。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畸形、膝关节活动障碍。我院自 1996年以来对 43例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患者进行连续被动运动 (CPM)配合训练,及主动运动锻炼指导,促进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 43例中,男 24例,女 19例;年龄 18~ 50岁,平均 38岁。病史 16个月~ 5年,住院时间 21± 10d。均因膝关节僵硬活动功能障碍行膝关节内松解术及股四头肌成形术。术后除指导主动功能锻炼,随机分组,甲组 23例采用 CPM锻炼指导,其中膝关节及周围韧带损伤 8例、股骨干骨折 9例、胫骨平台及股骨髁间骨折 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4~21d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发生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例,均未发生近期感染,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