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潘雪松  李秋梅  林进  莫晖 《海南医学》2016,(15):2518-2520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晚期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规律产检直至分娩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44),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妇孕晚期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孕妇的血清TG水平方面,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升高[(3.28±1.32) mmol/L vs (2.86±1.27) mmol/L,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28±1.32) mmol/L vs (3.97±1.36) mmol/L,P<0.05]。在HDL-C、TC和LDL-C水平方面,观察组孕妇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孕妇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上升[(2.32±0.35) mmol/L vs (1.83±0.4) mmol/L;(6.90±1.25) mmol/L vs (6.10±1.02) mmol/L;(3.99±0.93) mmol/L vs (3.18±0.90) mmol/L,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孕妇的HDL-C、TC、TG和LDL-C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剖宫产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4.55%vs 15.91%;2.27%vs 11.36%;2.27%vs 9.09%;45.45%vs 6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0 vs 9.09%;4.55%vs 13.64%;6.82%vs 1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营养干预更有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血脂水平,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陈占军  郭会敏  马文晨  孔明  周莉 《北京医学》2014,36(12):1022-1025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评估老年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2012年4~12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16例,其中观察组为老年人(A组),年龄≥65岁37例,对照组(B组)年龄≤64岁179例。采用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评价患者营养状况。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记录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握力、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人院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出院转归。结果 入院时A组有营养风险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51.4%VS.33.0%.P=0.034)。以TSF及AMC评价患者营养状况.A组和B组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Child—Pugh分级C级的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29.5%VS.19.6%,P〈0.001),而A组和B组Child—Pugh分级的构成比无明显差异。有营养风险者的BMI及握力、入院时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低于无营养风险者,死亡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者(11.5%VS.2.9%。P=0.016)。结论 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有营养风险的老年肝硬化患者临床转归较差.生活质量下降,需要积极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加肠内营养支持(能全力),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分别于营养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计算氮平衡,统计各种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血清白蛋白分别为(45.8±4.2)g/L和(33.9±3.7)g/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8.92,P〈0.01),治疗后21 d血清白蛋白分别为(44.1±4.6)g/L和(34.5±3.2)g/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7.86,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氮平衡分别为(1.49±0.31)g和(0.91±0.29)g,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5.69,P〈0.05),治疗后21 d氮平衡分别为(1.58±0.32)g和(1.06±0.27)g,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4.97,P〈0.05),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恶心呕吐、腹脏、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11/38)低于对照组52.63%(20/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63,P〈0.05)。结论:对于重度烧伤患者推荐使用能全力,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配方科学、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老年科监护室住院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7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肠内养组(EN组)43例及肠外静脉营养组(PN组)44例,观察患者14 d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中心静脉压及生存例数。结果:经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患者EN组与PN组血清白蛋白[(36.0±3.2)g/L vs(34.0±2.5)g/L]、血红蛋白[(12.1±1.8)g/L vs(9.8±2.2)g/L],EN组与PN组比较均升高明显(P〈0.05);中心静脉压(CVP)EN组较PN组[(12.1±2.5)cm H2O vs(13.5±3.2)cm H2O]下降(P〈0.05);生存例数EN组(30例)较PN组(20例)增加明显(P〈0.05)。结论:正确运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指导下的营养干预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治疗的9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指导下的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后血清营养学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指导下的营养干预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水平,保护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对代谢、机械通气时间,生存率等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0例,肠内营养(EN)按非蛋白热量15-20kcal.(kg.d)-1,对照组:18例,按非蛋白热量30kcal.(kg.d)-1。两组患者均在机械通气24h内连续7d经鼻胃管管饲提供EN支持。观察两组血糖、白蛋白、氮平衡等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对EN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在大多数时间血糖基本正常率较高(89.3%vs 21.3%,P=0.000),每天排出氮量水平明显降低(P=0.000),氮平衡也明显占优;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营养指数均占优、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d)明显低于对照组(4.21±3.89 vs.10.31±5.11,P=0.0015);两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3%vs16.6%,P=0.0149)。结论:与传统EN比较,COPD机械通气后患者早期接受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高血糖并发症及高代谢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倩 《中国医学创新》2022,(36):116-120
目的:研究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对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常规营养干预,研究组予以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观察两组胃肠道耐受性、血糖代谢指标、营养指标、恢复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88%vs. 26.47%,44.12%vs. 73.53%,50.00%vs. 82.35%,0 vs. 14.71%,P<0.05)。研究组的1周血糖超过10.0 mmol/L的发生次数及胰岛素注射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中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ALB、TP、H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研究组的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新发感染率低于对照组(44.12%v...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足量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体重下降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以及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36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营养食谱干预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46例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均为家庭肠内营养管饲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干预前后体重、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体重丢失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体重、BMI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干预3周后,干预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3周后体重丢失和BMI变化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指标相比,干预组总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白蛋白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肠内营养能够为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预防术后体重丢失,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熊霞 《黑龙江医学》2022,46(16):2012-2014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与行为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8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与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癌性疲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FN)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81、0.538,P>0.05);干预后,观察组ALB (35.41±3.24) g/L、TFN (2.37±0.34) g/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693、10.133,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 CD4+、CD8+、自然杀伤细胞 (NK)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0.176、0.532,P>0.05);干预后,观察组 CD4+(42.56±3.23) %、NK (13.37±1.13) %水平高于对照组,CD8...  相似文献   

10.
陈芳芳 《中国民康医学》2023,(9):167-169+173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3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营养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及改良定量综合营养评估量表(MQSG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清TRF、PA、ALB水平及GQOL-74、AHSMS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Q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65/67),高于对照组的83.58%(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命质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对2012年7月~2013年8月于中山市三乡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的86例脑卒中患者(干预组)采取为期2周的集束化护理干预,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于我院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83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的变化,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发生率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自、前蛋白水平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比31%.23%比42%,17%比28%,8%比21%,20%比3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4、0.001、0.040、0.006、0.009);干预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95.3±10.8)g/L比(90.7±11.3)g/L,(32.4±7.8)g/L比(28.1±8.2)g/L,(253.7±27.3)mg/L比(221.5±28.7)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P=0.008、0.00l、0.000)。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通流质饮食鼻饲,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情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结果治疗第15天,营养指标: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分别为(61.42±3.34)g/L、(34.04±3.92)g/L、(226.3±17.5)mg/L、(111.7±12.8)g/L,观察组分别为(67.16±4.41)g/L、(37.46±3.25)g/L、(278.6±16.1)mg/L、(127.4±13.3)g/L;免疫功能指标:对照组IgG、IgM、IgA、CD4、CD8、CD4/CD8分别为(13.04±1.24)g/L、(1.78±0.43)g/L、(2.37±0.76)g/L、(36.92±1.94)%、(25.79±1.88)%、1.27±0.12;观察组分别为(16.49±1.16)g/L、(2.32±0.31)g/L、(2.84±0.53)g/L、(41.16±2.01)%、(27.84±1.93)%、1.56±0.19,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降低.且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显著(P<0.05)。并发症: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压疮、肾衰竭、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24.2%、18.2%、21.2%、15.2%、18.2%、36.4%,观察组分别为12.1%、9.1%、9.1%、6.1%、6.1%、24.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效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硫化氢(H2S)对门脉侧枝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B、C级各20例)、20例正常人采用多谱勒超声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参数;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S的浓度。结果正常人组血浆H2S(52.82±15.43)μmol/L,高于肝硬化组(37.08±10.3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494±286)ml/min,低于正常人组(811±186)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A与Child-Pugh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之和(1257±326)ml/min,高于正常人组(801±19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与Child-Pugh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浆H2S与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之和呈负相关(γ=-0.339,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H2S降低与肝功能有关,并可能是引起门脉侧枝血流量改变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标准营养组30例,采用能全力按83.74~125.60J/(kg·d)标准配制,经鼻饲管滴注;匀浆膳食组28例,采用自行混制而成匀浆汤液200mL/次,经鼻饲管注入,4~6次/d。分别于入院第1、10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观察2组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标准营养组入院治疗第10天与入院第1天比较ALB、PA值下降不明显(均P〉0.05);匀浆膳食组入院治疗第10天与入院第1天比较,ALB[(34.3±2.1)g/L vs (38.8±2.1)g/L]、PA[(158.3±22.1)mg/L vs (198.6±30.8)mg/L]均有降低(均P〈0.05)。入院第10天,标准营养组ALB为(38.5±2.2)g/L、PA为(192.8±26.4)mg/L,均高于匀浆膳食组[ALB(34.3±2.1)g/L、PA(158.3±22.1)mg/L](均P〈0.05)。标准营养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匀浆膳食组(26.7%VS35.7%,P〈0.05);肺部感染患者其人院时ALB低于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3.4±5.6)g/L vs (42.5±3.7)g/L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减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恶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对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先心病患儿57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4-36个月。依据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n=283)与对照组(n=296),分别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法和常规营养支持法。监测两组患儿体重、身高、血清白蛋白的增长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儿体重增加[(3.92±0.76)kg比(1.31±0.48)kg]、身高增长[(2.77±0.72)cm比(1.85±0.69)cm]、血清白蛋白增加量[(5.38±3.14)g/L比(2.11±2.24)g/L]、口腔及肺内感染(2.81%比19.93%)、切口感染率(2.47%比13.18%)以及生理反射延迟发生率(0.35%比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及血清白蛋白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口腔、肺内感染以及切口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围术期患儿组织修复,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根据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NRS-2002评分、营养状况指标。结果观察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25%)明显低于对照组;ALB(32.48±5.22)g/L、TF(2.28±0.35)g/L、PA(142.86±21.83)mg/L、IgG、IgM、IgA水平(12.18±1.98、1.63±0.24、1.93±0.36)g/L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营养状况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营养风险,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患者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对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营养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2、4周末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体重指数(BMI);干预前、干预后4周末的Glagow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ALB、PA、BMI值分别是(37.41±2.41)g/L、(191.60±26.31)ng/L、(22.59±3.19)kg/m2,各项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GCS、NIHSS、ADL评分分别为(12.48±1.37)、(10.54±2.19)、(46.89±10.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全程营养管理模式规范了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可较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健康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葛军  刘文斌  刘钧钧  韩君华 《吉林医学》2010,31(32):5821-5823
目的:探索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选择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就诊患者为糖尿病知识教育对象,随机分组,设参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100例);而不参加该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设对照组(98例),研究组每月进行听课、咨询、答卷等形式的教育;对照组每年1-2次随机获取部分知识,两组药物等治疗不改变。一年后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研究组(自身对照):空腹血糖(FPG)值,教育后[(6.67±1.35)mmol/L]较教育前[(11.65±3.15)mmol/L]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教育后为[(6.80±1.86)%]较教育前[(8.83±1.37)%]下降(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FPG值,教育后[(7.71±1.12)mmol/L]较教育前[(10.58±3.21)mmol/L]下降(P<0.01);HbA1c值,教育后为[(7.51±1.12)%]较教育前[(8.68±1.71)%]下降(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F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A1c研究组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医疗费用,研究组平均为(232±38.84)元/月,对照组平均为(222±44.86)元/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月1~2次的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初步疗效确切,费用无明显增加,但合理的糖尿病教育频率有待长期观察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合并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与16例不伴乙肝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相比较。结果与不伴乙肝的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合并肝硬化组24h最高血糖较高([17.7±2.2)mmol/Lvs(15.9±2.0)mmol/L,P〈0.05],而24h最低血糖较低([6.3±0.7)mmol/Lvs(7.0±0.5)mmol/L,P〈0.05],白天平均血糖较高([12.9±1.8)mmol/Lvs(11.7±1.4)mmol/L,P〈0.05],夜间平均血糖较低([7.6±0.7)mmol/Lvs(8.2±0.8)mmol/L,P〈0.05],合并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别为(7.0±1.6)mmol/Lvs(5.4±1.0)mmol/L,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为(3.4±1.1)mmol/Lvs(1.8±0.9)mmol/L,P〈0.01。肝硬化组餐后血糖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为明显,治疗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需注意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