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正确定位,是将左右总支气管分别通气,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吸入麻醉气体实行单肺麻醉和通气。SMITH等认为^[1],仅靠听诊法判断导管管端正确位置主观性强,盲目性强,准确性低.但尽管通过仔细听诊确认双腔管已正确到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发现有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为防止双腔支气管导管错位引起单肺通气导致有效肺泡面积的缺氧,麻醉意外的发生,我们选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方法:选择200例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均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并管端定位。普通组100例以Robertshaw双管支气管导管并以手法提转结全胸部听诊定位。结果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正确定位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端位置,正确率达100%,提高一次插管率,减少气道粘膜的损伤,确保手术过程导管位置最佳。克服普通组置管过深、置管过浅、导管发生旋转、左支气管管端进入右支气管、改变体位和手术牵拉引起管端错位。给临床麻醉制定了正确合理操作方法和麻醉安全,有效提供了循证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定位方法在胸外科手术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方法根据定位方法将160例开胸单肺通气手术病例分为F组(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组)与T组(听诊定位组),比较两组在不同体位下单肺通气满意的例数、满意率、术中因单肺通气不满意需FOB调整定位的例数、单肺通气后45 min及90 min SpO2值小于90%的例数.结果 F组与T组平卧位、侧卧位单肺通气满意的例数分别为76例、72例与56例、51例;平卧位、侧卧位总满意率分别为95%、90%与70%、63.8%;术中需FOB调整定位的例数分别为6例与25例;F组与T组单肺通气后45min及90 min SpO2值小于90%的例数分别为:1例、3例与12例、23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是一种准确、可靠、安全的双腔导管插管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对肺隔离和通气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胸科麻醉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行肺隔离时变动体位和手术操作引起DLT管端错位而影响肺隔离和通气效果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并探讨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成年胸科麻醉手术患者688例,静脉诱导后插入Mallinckrodt DLT。平卧位用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导管管端正确到位,并确认单肺通气获得完善的肺隔离和通气效果。侧卧位后行非术侧单侧肺通气15min时.以及术中发生肺隔离效果不佳或脉搏血氧饱和度〈90%时用FOB检查DLT管端位置并予以必要的调整。结果 侧卧位后112例患者发生管端错位(16.3%),其中12.8%患者发生低氧血症。3.3%患者出现隔离漏气现象。侧卧位后左DLT管端错位发生率(19.7%)比右DLT(12.2%)高(P〈0.01)。侧卧位时曾发生过管端错位的112例中,术中有16例(14.3%)再次发生管端错位,比侧卧位时未发生管端错位而术中出现管端错位的发生率(1.2%)明显高(P〈0.01)。结论 胸科麻醉用Mallinckrodt DLT行肺隔离时,侧卧位过程可以引起16.3%已正确到位的DLT管端发生错位;在FOB直视下调整管端位置后,术中仍有14.3%的几率再次发生管端错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1.2mg/kg,芬太尼5μg/kg。实验组:选用镜体外径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对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定位。对照组:常规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果:实验组成功率100%,导管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而对照组导管插入过深发生率15%,插入过浅发生率8%,即错位率达23%。结论: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患者麻醉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效果好,能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在肺隔离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65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病人,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采用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管的定位情况。结果:除1例因困难气道外,全部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在平卧位和侧卧位定位完成后,95.3%的病例单肺通气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良好,无1例发生与双腔管定位不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管满意定位的方法简单、可靠,可反复用于术中患者体位变动后对双腔管满意定位状态的判断,且不增加损伤机会,是临床上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方法 50例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后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对位满意后记录插管深度;再以纤支镜准确定位双腔管位置并记录插管深度.结果 50例患者插管听诊满意后,在纤支镜下观察因插管过深需退管的34例(68%),不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14例(28%)因插管过浅需进管的2例(4%).结论 通过听诊法定位双腔管位置的插管深度普遍偏深,在听诊定位满意保证双肺隔离良好的基础上适当退管0.5~1cm,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听诊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袁宏勋  岳云 《中国病案》2008,9(12):45-45,M0002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气管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77例行择期手术需支气管双腔管插管患者(男45例、女32例、年龄20~77岁、ASA1~3级),静脉诱导行支气管插管,传统听诊定位调整双腔管位置,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调整。结果以传统听诊方法进行左主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率为52.17%,其余定位不准占33.33%,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使插管成功率提高;另有14.49%因反复误插入另一侧支气管,需纤支镜引导下正确插入。8例右主支气管插管病例中4例传统插管方法成功,有1例术前插管成功在术中体位变动后导管位置改变时,以及其余4例因传统插管方法失败病例需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调整位置,调整成功。结论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支气管插管和插管后调整体位时,约有半数的病人需要再次调整导管位置。因此,行支气管插管和调整体位时宜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 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Robertshaw双腔管,连接西门子KION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间隙正压通气(IPPV),频率15次/min。根据双腔、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环(P-V环)环体的变化及气道压力的变化反复调整导管,获得满意P-V环形状后再用传统听诊法判断其管端位置,最后用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通气15min后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支气管管端位置不当时,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甚至畸形,气道压显著增高。肺顺应性环形状满意,经OLYMPUS纤维喉镜确认管端位置符合的15例,再行调整5例。结论:通过对肺顺应性环形状变化及气道压力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的正确到为率。  相似文献   

10.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开胸手麻醉术中已广泛使用,管端正确定位一方面是为获得满意的肺隔离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单肺通气(OLV)时的有效肺泡通气面积,防止缺氧。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DLT定位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使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本研究通过肺部听诊法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法进行DLT定位,然后分别用FOB进行定位来评估上述两种方法定位的准确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将导管气管腔开口分别置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和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塑形方法在插管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择期胸外科手术并需进行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根据气管导管塑形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U组和T组,患者使用的双腔气管导管均沿视可尼喉镜镜杆塑形,T组塑性后导管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 U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全麻诱导后,采用塑形后的导管在视可尼喉镜引导下插管,记录患者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支气管插管错位、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总时间及是否有口唇和牙齿损伤,评估术后1 h及24 h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68例。U组患者视可尼插管操作时间少于T组[(35.1±6.1) s vs. 39.6±11.8) s, P=0.007],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6% vs. 88.2%, P=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插管阻力评分更低;T组支气管插管错位的例数少于U组(4 vs. 13, P=0.020),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44.1±20.9) s vs. (53.6±29.2) s, P=0.032];两组患者插管总时间以及两组口唇、牙齿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声音嘶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术后1 h时U组均低于T组;而在咽喉疼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术后1 h和24 h时U组均低于T组。结论: 使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时,将导管沿视可尼镜杆塑形,使其气管腔开口位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能够节省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并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这种塑形方法会增加支气管插管错位的发生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重新评价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下单腔气管导管(Sing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LT)在食道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在107例实施开胸食道癌根治手术的全麻单肺通气(OLV)患者中选择实施SLT行OLV的患者12例为A组,计算机随机抽取同期另一组麻醉医生实施的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管理下的患者12例为B组,分析并统计以下指标:①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A组使用SLT行OLV原因,术前肺功能指标。②气管导管指标:导管型号,置入深度。③OLV时间,OLV期(稳定后10min)通气肺Ppeak&PETCO2,术后入ICU血气指标。④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口齿损伤,气管及导管染血(插管后FOB观察),咽喉疼。结果 A组3例超过3次试插DLT失败后,改为SLT置入右侧支气管,余9例皆一开始即置入SLT,或者调整体位右侧卧位后置入。OLV期指标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ICU血气指标皆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进行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对于无严重并存疾患的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成年病人10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测定病人隆突水平与左主支气管纵轴垂直平面的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插入左DLT,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或引导插管、采用“气泡溢出法”和“主支气管套囊压力测定法”判断DLT型号的合适性和插管的准确性。结果合适的左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6。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测量值指导选择左DL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成年病人10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测定病人隆突水平与左主支气管纵轴垂直平面的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值插入左DLT,以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或引导插管、采用“气泡溢出法”和“主支气管套囊压力测定法”判断DLT型号的合适性和插管的准确性。结果 合适的左DLT型号与左主支气管内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6。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左主支气管内径测量值指导选择左DL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快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150~178cm,29~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E组),每组各20例。前者采用传统听诊法,后者采用次侧听诊法,即右DLT插入气管后,听诊左肺,边予肺通气边推进导管,当左侧呼吸音突然减弱时视为导管刚进入右主支气管,继续推进3.5/3.4cm(即导管前端至支气管套囊近端边缘的距离),两组定位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并调整。该实验中,需记录:①两组DLT插管及定位良好时所需时间;②两组定位好及改变体位后FOB检查导管移位并调整的次数;③两组单、双肺通气后10 min时动脉血气值;④术后喉部水肿、气道黏膜损伤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时间、PaO2、PaCO2、pH、术中调整DLT次数及操作损伤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DLT定位时间(154.5s)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95%)明显优于C组(216.7s,10%)(P<0.05)。结论次侧听诊法操作简单,定位快速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且不增加插管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和视可尼喉镜(SOS)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时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FOB组(n=30)和SOS组(n=30)。麻醉诱导后,置入CILA,经CILA由FOB或SOS引导气管插管,记录CILA置入、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CILA退出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FOB及SOS镜下声门的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过程中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FOB组28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2例分别在第2和3次成功;SOS组18例1次插管成功,7例在第2次成功,5例颈部重度瘢痕患者插管失败,改用FOB引导完成插管。与FOB组比较,SOS组气管插管时间[(60.2±29.6)vs.(92.4±47.9)s]和喉罩退出时间[(104.6±39.9)vs.(130.0±51.9)s]显著延长(P<0.05)。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轻。结论经CILA引导FOB和SOS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其中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GSVL)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57例,随机分为GSVL组(n=29)和FOB组(n=28)。在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实施气管插管操作。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1、2、3、4、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GSVL组与FOB组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血压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心率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升高。两组在观察期各对应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及血压和心率最大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GSVL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与FOB经口气管插管相同程度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