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20岁,于2001年4月28日产一健康女婴。于分娩后10天,出现发热、头痛、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第12天出现癫痫发作,以左侧上肢局限性发作,并逐渐发展为左侧半身,第15天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第17天出现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腰穿为血性脑脊液,在当地给予对症抗炎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入  相似文献   

2.
濮孟久  李京 《临床荟萃》2009,24(2):178-179
脑卒中是成人癫痫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3%~5%的脑卒中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这些卒中后有过癫痫发作的患者中约54%~66%发展为癫痫。癫痫发作可为卒中患者的首发症状,也可为卒中后合并症。卒中后癫痫不仅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使卒中的致残和致死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自Jackson(1931年)首次报道脑栓塞后癫痫发作的患者以来,脑卒中后癫痫逐渐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现就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及癫痫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幕上神经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对抗癫痫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34例幕上神经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癫痫发作模式包括无癫痫发作,早期发作(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控制在6个月内),波动性发作,持续发作(未获得无癫痫发作)。分析4种模式患者无癫痫发作率、无发作持续时间及随后的复发率。结果:纳入患者中,无癫痫发作119例(50.9%),早期发作29例(12.4%),波动性发作56例(23.9%),持续发作30例(12.8%)。胶质瘤病理分级Ⅱ级71例(30.3%),Ⅲ级41例(17.5%),Ⅳ级122例(52.1%)。与无癫痫发作相比,早期发作患者组织学进展明显(P<0.05),波动性发作患者肿瘤分级更高、术前癫痫发作更常见、组织学进展更明显(P<0.05),持续发作患者术前癫痫发作、肿瘤切除不完全多见(P<0.05)。经历12个月的癫痫发作缓解后,分别有39.4%、63.4%和15.6%的Ⅱ、Ⅲ和Ⅳ级胶质瘤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结论:幕上神经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具有特定的风险因素;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术后以癫痫波动性发作最常见,12个月的无癫痫发作后常复发;术前癫痫发作、肿瘤切除不足是从未获得无发作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以及早期癫痫发作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67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从中筛选出发生早期癫痫的病例,分析早期癫痫的发作与多个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及早期癫痫发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后早期癫痫的发作与患者年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外伤前是否酗酒等因素关系密切,发生早期癫痫的颅脑外伤病人死亡率较高。结论外伤前酗酒、双侧或一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60岁以上高龄等为颅脑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颅脑外伤后出现早期癫痫发作的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图异常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和癫痫发作次数与程度的关系。方法:症状性癫痫患者40例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3-01/12收治,其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8例,发作一次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两组患者均于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h做常规脑电图。结果:所有被试者均完成了测试。①脑电图: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第1次抽搐发作后1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异常率为83%(15/18),高于一次发作患者[54%(11/22),r=4.835,P=0.028]。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h脑电图异常率为72%(13/18),仍高于一次发作患者[45%(10/22)],但与发作后1h相比无明显变化(χ^2=2.903,P=-0.088)。②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第1次抽搐发作后1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108.50&;#177;9.34)ng/L,一次发作患者为(101.41&;#177;6.75)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0&;#177;3.86)ng/L,P&;lt;0.0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与一次发作患者相比也明显升高(P=0.01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d为(105.94&;#177;7.78)ng/L,较发作后1h无明显变化(P=0.379),一次发作患者发作后24h[(56.61&;#177;2.99)ng/L]与发作后1h相比明显降低(P&;lt;0.01),且明显低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P&;lt;0.01)。结论:症状性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程度越重,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而且离发作期的时限越近,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越高。说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与脑电图一样可作为评估症状性癫痫患者病情及康复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录像脑电图在癫痫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立文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32-1333
录像脑电图监测在癫痫的诊断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实施癫痫灶切除手术的患者,那些与癫痫相似的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也是很重要的。短于一小时标准脑电图(EEG),监测一般难以捕捉到发作,同时也常遗漏含有重要信息的少见的发作间期EEG异常活动。长时间监测通过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的VEEG监测,可以对少见的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异常EEG进行分析,监测的结果可以储存以便日后随时取出某一片段加以分析。发作时的视频记录还可以获得癫痫发作时的症状学信息,并将其与当时的EEG进行对比研究。发作时症状的分析对于癫痫的鉴别诊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了可延长记录时间外,LTM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的EEG进行分析。有些癫痫患者只在夜间发作,还有些患者的发作及EEG异常表现主要在晨醒后或刚要醒时才出现。不常出现的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可能通过睡眠得以激发,尤其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在一些患者中,则只有在睡眠期才出现癫痫样放电。LTM也有利于鉴别和癫痫发作相似的睡眠相关的非癫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銮  张青娜 《临床荟萃》2009,24(19):1736-1739
目前,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卒中后癫痫患者亦逐年增多,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自从1864年Jackson的病例报道中对卒中后出现的部分性癫痫发作进行描述后,百余年来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近几年关于卒中后癫痫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卒中后癫痫按照其发生时间又可分为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和迟发性癫痫发作。过去认为前者指卒中后2周之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后者指卒中2周后出现的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8.
探讨重症监护对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治疗效及预后结果分析。纳入重症监护病房中行脑电图(EEG)连续监测的脑卒中后患者122例,观察相应脑趋势图的改变与癫痫的关系,观察疗效和预后情况。122例重症监护的脑卒中后患者中出现癫痫15例,癫痫持续状态10例;抗癫痫药物及镇静药物在控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方面有效率达92.0%,脑卒中后在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应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卒中是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早期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预后较差,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探导“复方癫痫液”治疗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例患者治疗24天,以治疗前3个月的平均月癫痫发作频率为基线与治疗后16-24周平均每月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复方癫痫液”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的6例,减少50-74%的1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复方癫痫液”治疗癫痫对控制癫痫发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ICU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显微镜下经前颞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50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过,总结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03例,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35例,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7例,无改善5例。10例术后出现心理障碍,其中8例表现为抑郁,2例呈烦躁状态,经心理护理后恢复良好;1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及时得到控制;4例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出院时恢复正常;2例不全性失语患者改善明显。结论:注重术后心理护理,对术后较特异并发症(癫痫发作、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进行相应护理及强调抗癫痫药的专项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1.
正口底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最严重的感染,常常因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感染扩散,可发生窒息、败血症甚至引起纵隔感染致死~([1])。癫痫,是慢性反复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癫痫性发作为特征。本科于2015年3月收治1例口底多间隙感染合并癫痫的患者,全麻术后第13天出现癫痫发作,经过及时抢救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癫痫手术后短期内癫痫发作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癫痫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原因以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患者资料,将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颞叶癫痫、是否由肿瘤引起的癫痫、是否外伤性癫痫发作作为危险因素与术后短期癫痫发作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与患者术后长期控制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19例患者发生APOSs。手术后抗癫痫药物使用不合理可能是APOSs独立的危险因素。癫痫手术患者出现APOSs组与未出现APOSs组在术后随访的癫痫Enge分级评分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是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手术后APOSs的出现不能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李丽娜  杨术真 《新医学》1994,25(1):26-27
妊娠期首次癫痫发作10例分析解放军第三医院妇产科李丽娜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杨术真妊娠期首次癫痫发作称妊娠癫痫。根据病理改变及发作次数,临床上又分为孕期癫痫和新发作癫痫。国多在妊娠晚期发病,极易与于痫混淆。我院近年收治10例,经随访确诊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预后,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德州市人民医院71例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后癫痫发作患者病历资料。结果符合入组条件患者63例,其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44.10±12.66)岁;随访12~106个月,平均51.63个月。5例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例术后癫痫发作患者死亡。颅骨修补术后(新发与复发)癫痫发作总体预后良好率为39.7%(25/63),其中,新发癫痫发作预后良好率为52.4%(22/42),复发癫痫发作预后良好率为14.3%(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发作症状控制方面,相比颅骨修补术后复发癫痫发作患者,新发癫痫发作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大剂量苯巴比妥(PB)口服治疗儿童期难治性部分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17例儿童期难治性部分癫痫患者的医学记录,其中15例为部分性发作,2例继发全面性发作。这些患者予以了PB口服给药,开始剂量为20~30mg/(kg·d),逐渐减少到维持量5~10mg/(kg·d)。在第14天评价此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7例患者中的10例(59%),癫痫频率下降超过50%,其中4例停止了发作。7例持续地西泮静脉治疗患者中的5例终止了静脉治疗。7例患者出现了副反应,其中5例可以继续高剂量治疗,因其副反应为一过性,或减量后明显恢复。2例患者因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放弃了治疗。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结论】大剂量的PB口服治疗儿童期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萧春燕  魏慧  徐敏 《护理与康复》2014,13(7):680-681
目的观察癫痫发作提问卡在视频脑电监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癫痫发作提问卡,包括发作时10个问题、发作后12个问题。一旦患者在监测中出现癫痫发作,立即按癫痫发作提问卡内容进行提问。结果对105例视频脑电监测患者应用提问卡,54例有异常表现与症状患者中,排除癫痫17例,明确癫痫分型15例,获得致痫灶定位22例。结论癫痫发作提问卡的应用有助于医生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及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诱发老年癫痫发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诱发癫痫发作的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91岁男性,因间断咳嗽、咳痰12年,加重伴发热1 d入院。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感染,考虑患者高龄,有诱发呼吸衰竭的可能,遂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2/d静脉滴注。治疗第4天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过程中突发四肢及面部抽搐,意识丧失,双眼向左上方凝视,牙关紧闭,立即予对症治疗,后间断发作2次。综合分析病情,考虑患者癫痫发作与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关,立即停用该药,改用比阿培南,余治疗同前,后癫痫未再发作。结论高龄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所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异常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和癫痫发作次数与程度的关系.方法症状性癫痫患者40例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3-01/12收治,其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8例,发作一次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两组患者均于第1次抽搐发作后1,24 h做常规脑电图.结果所有被试者均完成了测试.①脑电图对照组脑电图均正常.第1次抽搐发作后1 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异常率为83%(15/18),高于一次发作患者[54%(11/22),x2=4.835,P=0.028].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 h脑电图异常率为72%(13/18),仍高于一次发作患者[45%(10/22)],但与发作后1 h相比无明显变化(x2=2.903,P=0.088).②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第1次抽搐发作后1 h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为(108 50±9.34)ng/L,一次发作患者为(101.41±6.7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0±3.86)ng/L,P<0.0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与一次发作患者相比也明显升高(P=0.011);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后24 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为(105.94±7.78)ng/L,较发作后1 h无明显变化(P=0.379),一次发作患者发作后24 h[(56.61±2.99)ng/L]与发作后1 h相比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P<0.01).结论症状性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程度越重,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脑电图异常率越高,而且离发作期的时限越近,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越高.说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与脑电图一样可作为评估症状性癫痫患者病情及康复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发作机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或MRI、脑电图(EEG)证实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卒中患者的6.24%,癫痫发作可发生在卒中后任何时期,早期发作多在卒中发病48小时内。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更易引发癫痫。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脑电图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早期发作与晚发癫痫的治疗、转归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将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在继发性癫痫化疗患者中,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癫痫发作与内分泌、睡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大多数癫痫患者存在代谢紊乱与电解质失衡情况,引发癫痫发作。许多研究显示,大多数癫痫患者发病与睡眠状况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睡眠质量对减少癫痫发作有积极作用;多数癫痫患者因治疗依从性差致病情久治不愈,难以取得良好的根治效果,无法长期坚持治疗者病情反复,病情加重。提高患者依从性,并针对癫痫发作原因实施预防性护理是减少癫痫发作的主要途径。预防性护理针对癫痫发病原因降低癫痫发作次数。癫痫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较少癫痫发作,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发病次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身体负担,坚持治疗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