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速度的作用。方法:将12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05%和84.00%,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夹脊穴位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联合推拿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9例,予常规治疗和针灸疗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好(P 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明显下降,最大峰值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联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局部血流速度,改善颈椎功能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旋转手法对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 (TCD)变化 ,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 4 0例与常规治疗组 4 2例 ,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TCD ,观察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结果 ① 82例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P <0 .0 5 )。TCD异常率为 76 % ( 6 2 /82 )。②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西药与郭程湘畅气通络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血流阻力指数较治疗前下降,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内径均有所改善(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万会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07-3108
目的观察芪归四白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椎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以自拟芪归四白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TCD变化。结果治愈56例(70%),好转20例(25%),无效4例(5%);治疗后椎动脉(Va)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 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芪归四白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Vs,Vd,Vm,降低PI,R I,其疗效与芪归四白汤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四川中医》2021,39(8):134-13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中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药联合针灸,两组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升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脑血供情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与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项六针联合三步推拿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六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状态,提高血流速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治疗),每组46例。将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眩晕四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定位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万金来  杜跃  刘爱国  史红逸 《陕西中医》2007,28(8):1021-1023
目的:观察定位旋转复位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本病124例。结果:治疗后椎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明显增加,脉动指数(PI)循环阻力指数(RI)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本法对本病有理筋整复,舒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灸和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TCD检查并予针灸和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27例,减慢3例,其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针灸、手法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显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且其治疗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时间为(5.21±1.23)d,显效时间为(12.25±2.10)d,对照组的有效时间为(10.22±1.12)d,显效时间为(20.55±2.23)d,结果差异均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上,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刀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针刀加牵引治疗组)和对照组(理疗加牵引治疗组)各4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其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分别进行推拿治疗、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经坐位定点斜扳手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定点斜扳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进行比较.结果:VA、BA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段中,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用针灸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之后的的颈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提高更明显(P<0.05),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提高疗效,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健  张丽霞 《新中医》2020,52(12):133-135
目的:观察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颈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与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眩晕、颈肩痛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眩晕、颈肩痛积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TMFV)、血管阻力指数(RI)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上述4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50.00%,高于对照组的23.68%(P<0.05)。结论:项六针电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流状况,预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2018年4月收治的10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检查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忠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67.5%;TCD显示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风池穴不同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风池穴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ESCV、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较治疗前明显减慢,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且短刺法优于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仙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葛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培他司汀胶囊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6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的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Vd),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变化情况。结果:(1)该临床研究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改善椎动脉血供方面,葛仙汤优于培他司汀组。结论:葛仙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且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