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有关成长经历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依恋问卷(AAQ)对6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283名普通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筛查率为26%;BPD阳性检出组与阴性组在PBI、CTQ和AAQ各因子(除性虐待、躯体忽视外)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BPD症状与PBI、CTQ和AAQ各因子间除父亲角色倒置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情感虐待、对母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父亲控制因子对BPD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BPD总变异的28%。结论:童年期情感虐待、不良的亲子关系模式和父亲控制过严的教养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是一种以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行为为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患者具有较大的社会功能损害,并存在10%的自杀率(高于普通人群50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在精神科病人中检出率较高:门诊病人为10%,住院病人为20%;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7: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杀倾向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机制。方法:采用自杀相关、负性、正性和中性词汇为实验材料,以点探测任务结合眼动技术探究自杀倾向组和健康对照组对不同类型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结果:反应时结果显示,自杀倾向组对三类情绪词汇的反应时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控制抑郁水平后该效应不显著。眼动结果表明,自杀倾向组在三类情绪词汇的眼动分数上均无显著差异,对正性词汇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自杀倾向者并未表现出对情绪词汇的选择性注意。与健康个体相比,自杀倾向者缺乏对于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