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脑淋巴引流阻断后急性期内脑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实验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结扎和摘除颈深淋巴结造成脑淋巴引流障碍,观察了不同时间(淋巴引流阻断1、2、3、5、7、10和15天)脑结构的变化。大体观察见脑表面苍白,饱满,沟变浅窄,回变宽平,光镜下组织间隙增宽,液体郁滞,神经元变性,坏死,并有大量吞噬细胞浸润,形成“卫星现象”,电镜下神经元肿胀坏死,大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变化明显,上述结果表明阻断脑淋巴引流对脑结构有明显影响,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首发症状为下肢淋巴水肿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要点和干预措施,作者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2007年5月22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33例以下肢淋巴水肿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3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57.5±15.0)岁。淋巴水肿病史为1个月...  相似文献   

3.
肢体淋巴水肿微波烘疗对淋巴回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产淋巴回流速度9LFS0,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介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有,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测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  相似文献   

4.
王红伟  李红  李新红 《吉林医学》2007,28(18):1966-1967
乳腺癌根治术后有10%的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轻度及中度水肿达50%,放射治疗以及术后感染可加重水肿的发生[1,2].我们对2005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1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其形成的高危因素,提出了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申永强 《黑龙江医学》2013,37(9):843-844
目的探讨淋巴按摩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11~2012-05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淋巴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淋巴水肿程度及患肢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4.4%(27/32),对照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56.3%(18/32),观察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淋巴按摩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能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减轻水肿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预防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4月24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收集术中淋巴引流情况、病理结果、术后上肢臂围等数据。结果24例中,施行改良根治术21例,保乳手术3例,均在腋区成功定位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管及淋巴结。最初16例切除的蓝染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术后均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后8例保留蓝染淋巴结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水肿。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上肢来源的淋巴引流并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结扎大鼠颈部淋巴管,摘除颈部淋巴结,研究阻断颈部淋巴引流对脑的结构脑电及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发生淋巴郁滞性脑水肿光镜下见脑组织疏松,血管周围出现间隙,神经元轻度变性;电镜下见脑内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充满组织液,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出现空泡化变性;髓鞘增厚、分层,溶酶体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术中淋巴显影对大肠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在术中每例先后由医生探查和淋巴显影来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后将术中判断的结果与术后病检结果比较,得出两种方法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淋巴显影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正确率为88.2%,医生探查的正确率为60.0%,两组相差显著(P<0.05)。结论:提示术中淋巴显影对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正确性比医生单纯探查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膜淋巴孔是腹膜下毛细淋巴管在腹膜间皮细胞间的开口。通过淋巴孔、腹膜腔与淋巴管系直接相通,它具有主动吸收功能,是腹膜腔内物质转归的最主要部位。淋巴孔与肝硬化腹水的转归、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失超滤、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等密切相关。淋巴孔还具有调控和免疫功能。NO对淋巴孔调控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增加细胞内cGMP,降低Ca^2+水平,使淋巴孔产生强烈的舒张,淋巴孔开放数目增多、孔径增大,淋巴引流作用增强。而中药通过提高内源性NO水平,也能对腹膜淋巴孔进行调控,以促腹水转归。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最重要治疗,常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均会导致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出现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水肿发生的腋窝逆向淋巴显影(ARM)成为人们研究的一大热点,旨在保留上肢淋巴引流系统,减少患肢水肿发生。本文就常见ARM显影技术进行分析,并讨论AR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寻找ARM的适宜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比较淋巴回流速度(LFS)、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像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前,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侧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肢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水肿肢体为154.21min,高于健肢的91.55min,烘疗后显著下降为115.38min。淋巴淤滞图像26例中22例治疗后得到改善,尤以感染性肢体淋巴水肿显著。结论肢体淋巴水肿存在明显的淋巴回流淤滞,微波烘疗能促进淋巴水肿肢体的淋巴回流。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结果655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9例,占1.37%(9/655),根据术前营养状态、不同胃癌分期及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发生淋巴漏的例数进行比较,其中术前为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术前非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P<0.05);Ⅱ~Ⅲ期胃癌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Ⅰ期胃癌(P<0.05);D2+、D3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D1及D2者(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有关,充分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随意扩大清扫范围和术中用丝线结扎淋巴管网是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较为理想的蚊虫血淋巴收集方法。将蚊虫低温麻醉(-20℃×5~6min),在冰台上把三对腿在转节与股节之间拉断,以单管法或双管法2000r/min×10min常温下普通离心机离心。离心后用微量进样器收集并定量。重复离心可稍增加收集的血淋巴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且收集到的血淋巴较为纯净,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解剖学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不存在衬附内皮细胞的淋巴管及淋巴引流,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主要经蛛网膜绒毛回流到血液中,该观点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60年代,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颈部淋巴回流障碍可导致脑组织形态学、生理功能及行为异常后,CNS淋巴引流的重要性始为人们所关注。随后有更多定量研究的结果显示颅外淋巴管在CSF引流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比蛛网膜绒毛更为重要。近年来,CNS淋巴引流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CNS淋巴引流途径、引流的量、生理和病理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就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豚鼠内淋巴囊粘膜下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丁桃  张琳  胡中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4):70-71,76
目的研究综合物理治疗慢性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完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超短波、低频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淋巴治疗仪和中频治疗仪治疗2~4周.结果淋巴治疗仪治疗慢性淋巴水肿效果明显(P〈0.05).结论淋巴治疗仪应用于慢性淋巴水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1临床资料 患儿男,6岁,以"阴茎阴囊肿大6年"代诉求治.小儿出生后阴茎阴囊较同龄儿大,随年龄的增长,阴茎阴囊肿胀增大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结扎大鼠颈部淋巴管,摘除颈部淋巴结,研究阻断颈部淋巴引流对脑的形态结构、脑电及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发生淋巴郁滞性脑水肿,光镜下见脑组织疏松,血管周围出现间隙,神经元轻度变性;电镜下见脑内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大,充满组织液,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出现空泡化变性;髓鞘增厚、分层,溶酶体增多。大鼠脑电活动减弱,血压升高。提示脑的淋巴引流对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