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山羊下颌骨缺损进行两焦点与三焦点牵张,比较两种方式的新骨成骨量。方法将8只成年山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只,分别采用两焦点和三焦点牵张成骨术来进行骨缺损修复。牵张结束后固定8周后处死两组动物取牵张区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X线、组织学、骨密度分析。结果两组牵张区均有新骨形成,质无明显区别,在量的比较上,三焦点组X线、组织学、骨密度测定的结果均优于两焦点组,骨密度测定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点牵张成骨在大面积颌骨缺损的修复中新骨的成骨量优于两焦点牵张成骨。  相似文献   

2.
牵张成骨术在口腔外科应用日益广泛,该文就三焦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张成骨是源于矫形外科的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被引入颌面部缺损的重建。本文就牵张成骨在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优越性及其在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三焦点牵张成骨的成骨方式及新骨改建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6只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形成的新生骨组织及其邻近原骨组织,硬组织磨片,扫描电镜观察骨组织断面的超微结构,同时用硬组织磨片四环素荧光双标记技术分析。结果:牵张间隙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大量新生骨小梁,骨质密度好,中央区新生类骨质沿牵张方向排列,新骨与原骨边界呈骨性融合,在牵张区内有大量的荧光结合,并与周围原有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结论:山羊下颌骨三焦点牵张成骨形成的新生骨段可逐渐改建为具有正常结构的骨组织。  相似文献   

5.
牵张成骨是源于矫形外科的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被引入颌面部缺损的重建。本文就牵张成骨在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优越性及其在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胶原海绵在下颌骨牵张成骨早期成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刚  郑杰  吴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2):138-140,145
目的建立山羊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研究胶原海绵在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早期成骨中的作用。方法将6只山羊的下颌骨截断,安置牵张器,延迟4d后以每次0.5mm、每天2次的速率连续牵张10d,随后进入固定期。于固定期2、4、6、8周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X线观察,骨密度、骨矿物质质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后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牵张过程被所有山羊耐受,下颌骨牵张长度达到预期效果。加入胶原海绵的实验侧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效果明显好于同期的对照侧。结论山羊是一种良好的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胶原海绵可加速牵张区新骨早期成骨,缩短牵张成骨的固定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颧骨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为1例行右上颌骨全切术,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以自行研制的内置弧形骨牵张器行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术后延迟1w行骨牵引,共牵引3w,固定期螺旋CT观察新骨生成状况。结果:治疗内容均按计划完成。螺旋CT显示,牵引结束时,骨移动盘实现显著的改向、内旋,弧线式牵引右侧约20mm,左侧约15mm;固定期8个月时,新生骨骨质密度接近正常,与双侧正常骨质连续,弧线完整平滑,颧骨弧形牵张成骨完成,骨性支持结构于上颌骨低位建立。结论: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可有效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为进一步修复奠定良好基础,可望实现功能性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为一例炸伤致右下颌骨缺损的患者行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术中切除死骨,制作含C1、C2骨转移盘,可靠固定内置弧形骨牵张器,术后延迟一周行骨牵引,共牵引16d,固定期大体和全口曲面断层片考察新骨生成状况。结果治疗内容均按计划完成,牵引结束时,骨移动盘实现显著的改向、内旋,弧形牵引约15mm,固定期2周时,间隙内早期骨结构形成,由X线片可知,随后,骨密度逐渐升高,8周时,新生骨与双侧正常骨质连续,骨密度接近于双侧正常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基本完成。结论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和本文报告的内置弧形骨牵张器具有临床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通过特殊牵张装置,对切开后仍保留骨膜、软组织附着与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张力,使骨段和相应软组织延长,以达到矫治骨畸形或缺损的外科技术。它广泛应用于颅骨、上下颌骨、牙槽嵴等的扩张延长。DO的成功应用受牵张器械、牵张参数、手术方案、机体状况等多种内外因素影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颧骨牵张成骨修复上颌骨部分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颧骨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科学性和规律性。方法:以犬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制造上颌骨颧突、颧骨节段性缺损,以内置式牵张成骨器牵张颧骨修复部分上颌骨,每次 1. 0mm, 1次 /d,连续 10d,共牵引 10mm,固定期X线观察。结果: 3只犬实验内容按计划完成,X线影像示,固定期 2周时,牵张间隙内早期骨结构形成,随后,骨密度进行性加强; 8周时,新生骨密度接近正常,与双侧正常骨质连续,骨缺损修复基本完成。结论:颧骨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具有临床应用可能性;颧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切实可行,且受咬合力影响小,在某些领域可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牵张成骨术是通过牵引离断骨段或骨缝而促进新骨生成的一项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牙颌面畸形的矫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牵张成骨术在正畸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牵张成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25只健康成年兔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5组,每组4只,对照组1组共5只。25只兔均行一侧下颌骨切开截骨术,实验组安置自行设计的下颌骨牵张器,经6 d间歇期后,以每天2次,每次0.4 mm的速度牵张8 d进入固定期,于牵张中期(牵张第4天)、牵张末期(牵张第8天),固定期第2、4、6周分别处死4只动物;对照组术后仅保持缺隙而不牵张,与实验组对应的每个时间点处死1只动物,取下颌骨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牵张器牵张效率好,固位稳定,实验组动物的下颌骨被成功牵张,牵张区可见新骨形成。实验对照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不连及骨缺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兔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模型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施行双侧下颌骨切开术,安放牵张器,间歇1周后以0.4 mm/12 h的速度牵张,牵张7 d后固定,在不同时间随机处死动物2只,取下颌骨标本分别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并基本获得预期牵张距离,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裂隙内随时间延长渐有骨形成。结论以兔下颌骨建立牵张成骨模型经济、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徐明耀  叶炳飞 《口腔医学》2007,27(7):356-358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动态过程,初步探讨血运重建方式及机制。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6只动物做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行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d延迟期后,按1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d,然后固定8周。在延迟期第7天,牵引期第2、4、7天,固定期第1、3、6、8周时分别处死3只动物,用X线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和新骨生成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22只兔成功进行下颌骨牵引延长,牵引区血管生成方式以芽生和血管上皮岛为主。在牵引期第2天,骨断端微血管密度为28.2±7.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固定期下降明显,固定第8周时,微血管密度为4.3±1.3,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牵引初期牵引骨断端有强烈的微血管反应,血运重建先于新骨重建;固定期微血管密度降低,血管成熟,血运重建随新骨生成改建完成而结束。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髁突缺损及发育不足是临床常见疾病,常造成患者患侧下颌支高度降低、咬合紊乱及面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牵引成骨由于具有无免疫排斥、无供区损伤、精确可控、可改善软组织形态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外文献,对下颌支牵引成骨髁突重建进行评述,主要就治疗时机、术前设计及模拟、术中术后控制及注意要点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三焦点牵引成骨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在犬下颌骨骨段缺损功能重建中牵引成骨的特点、规律。方法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对4只成年犬下颌骨骨段缺损进行牵引成骨重建。制作3cm下颌骨缺损区,同期植入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5mm×2次/天,稳定期3个月。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约30mm,牵引成骨过程中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牵引完成后第3个月X线片、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新生骨的形成,新生骨的形态、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下颌骨。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重建的颌骨形态、组织结构和功能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和压力成骨区局部应用rh-BMP2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及钙化。  相似文献   

18.
AIM: To evaluate clinical and morphological effects on distractive callus after application of an original protocol of bone stimul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Traditional or mechanically stimulated alveolar-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was studied on 16 highly selected subjects sub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linical, radiological, densitometric and histological (on biopsies)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6, 8 and 12 weeks after distraction was completed. RESULTS: In subjects undergoing stimulated alveolar-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one density was higher and at histology, bone with ordered structure was observed after 6 weeks. Moreover, bone trabeculae with oriented architecture and greater amounts of lamellar bone were observed after 8 and 12 weeks in the same subject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In conclusion, although osteogenic processes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they were induced earlier and were better structured in subjects undergoing stimulated alveolar-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hese encouraging results can only be achieved and preserved by strict monitoring of distractive v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