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院自2006年共收治各类青光眼手术病人50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而做联合手术者有20例,20眼我们选用巩膜瓣下板层咬切及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手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1年至1993年间,手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176例,其中21人22眼合并白内障,我们采用巩膜落下板层咬切联合自内障摘除手术,达到了控制眼压,解除疼痛,提高视力的目的,现报告如上。1临床资料1.12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例中男9例,女12例;右眼13例,在眼7例,双眼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5岁,平均65岁。术前视力:3O厘米指数4眼,手动1眼,光感17眼。术前平均眼压5.3kpa,所有病人人院后均经抗青光眼,口服酪氨酸胺片,静点20%甘露醇等,术前尽量把眼压控制在4kPaLi下。1.2青光眼类型: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8例(8眼).…  相似文献   

4.
自 Cairns 1968年开始报导小梁切除术以来,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对青光眼的患者,根据小梁切除术的解剖部位,施行巩膜瓣下巩膜咬切术。从1975年10月~1977年7月共施此手术46例58眼,其中17眼随访5~17个月。现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眼科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由原来的囊内摘除术被现代囊外摘除所取代。我院眼科自1989年以来共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96例,均收到较佳效果。现将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1 术前准备:首先要解除病员的思想顾虑,讲清手术目的、效果,取得主动配合。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局部和全身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血糖、尿常规、心电、胸透等。如发现慢性泪囊炎则应通知医师,先予治疗,再施手术。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显微手术器械在基层眼科的普及推广,额式放大镜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也随之掌握.我们在原手术方法基础上略加改进,两年施行手术39例40眼,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来源:本组病例来自1989年11月至1991年12月住院的白内障患者,行现代白内障囊摘除39例40眼.其中男17例17眼(占43.59%),女22例23眼(占56.43%);年龄最大84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
10.
两例患者分别在接受经角膜切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2年和6年发生巩膜囊肿。囊肿仅累及巩膜,未累及角膜及前房。为防止巩膜进一步变薄,仅切除囊肿前壁,对后壁进行机械性酒精纱布清创。组织病理检查支持巩膜囊肿的诊断。术后囊肿未复发。巩膜囊肿可能是白内障术后的晚期并发症。前壁切除合并后壁上皮的酒精擦除可降低复发的可能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巩膜囊肿形成@Kiratli H.$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Hacettepe Hastanesi Goz ABD, Sihhiye 06100Ankara, Turke @Tüurkcü oglu P. @程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是在原板层下巩膜咬切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设计的方法原理:一、扩大巩膜瓣面积(6mm×6mm)来增加滤过面积,确保理想术后的眼压并防止术后疫痕性滤泡使眼压升高。二、采用线结埋藏缝合,五针大跨度缝线连接咬切口、巩膜辩、结膜下,5个线结均在巩股辩下,并有一定张力,促进前房早期形成,防止术后低眼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巩膜床与巩膜辩之间组织来源于一个胚叶,相互不能愈合,即使有纤维组织阻塞、五条缝线也能起到引流作用。并从咬切口至结膜下形成一永久通道,保障手术成功。本组79例96眼术后两年观察,手术成功率为98.95%。本文对手术后的方法疗效与其它抗青光眼方法进行对比性论述。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我院应用眼科显微技术行双瓣下巩膜咬切术,使手术的精确性大大提高。本文通过108例(116眼)青光眼显微双瓣下巩膜咬切术的操作体会,对本手术的操作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探讨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采集1995年8月~1997年10月我院收住院治疗的...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与术后虹膜炎症反应,手术操作,引流管直接损伤晶体以及晶体代谢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若术前已存在白内障,可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后发生的白内障,可单独行白内障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目前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应注意保护结膜滤泡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对30例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施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良好的恢复视力及保持或降低术前眼压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对30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障患者30例病人,33眼,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2岁.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83以来,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巩膜深层咬切与白内障摘除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对1983年至1989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巩膜深层咬切术是一种较好的眼外引流手术,但部分病例由于巩膜瓣的再愈着而影响疗效。我们吸取了巩膜灼烙及做槽状隧道的优点,在巩膜床做3条放射状的灼烙,以形成房水的定向引流,减少巩膜层间的再愈着。这种改良的手术近期效果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不仅达到与囊内摘除术同样程度的增视效果,且对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大有助益.此术式保留了后囊膜作为生理屏障,不仅使眼内震颤、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减少,而且便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3],因此,现代囊外摘除术在当今白内障手术中已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本文总结我院开展此术式的疗效及对手术关键步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青光眼与老年性白内障同时存在,并非少见,过去有多种手术方法,总的分两类,一是分期手术,先施行抗青光眼手术,然后再行白内障摘除术。由于角巩缘处有一滤枕故在白内障摘除时,切口采取各种不同方法避开滤枕,因此增加白内障摘出时的困难。另一种是抗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摘除术同时进行,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滤过性手术,合并晶状体摘除,手术难度大,并发  相似文献   

19.
李荣成 《医学文选》1999,18(3):378-379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不仅达到与囊内摘除术同样程度的增视效果,且对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大有助益。此术式保留了后囊膜作为生理屏障,不仅使眼内震颤、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减少,而且便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3],因此,现代囊外摘除术在当今白内障手术中已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本文总结我院开展此术式的疗效及对手术关键步骤进行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5月至1998年8月总共施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32例37只眼。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老年性白内障25例29只眼,平…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手术于80年代前,世界各国流行作冷冻囊内摘除术。近10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世界各国逐渐倾向作现代囊外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