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感到身体疲乏、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时,都习惯到药店买些补药服用,不少人误认为补药就是营养药,营养药就是补药,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药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医把补益正气、扶助虚弱,治疗虚症的药物称为补药。补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用于病后正气受损,以改善虚弱症状促进机体健康的恢复;二是用  相似文献   

2.
黄苠是味常用而又价廉物美的补气药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作为“补药之长”的黄芪,还是“药食共用”之品。  相似文献   

3.
首先,从理论上说补药不等于养生。 补者,济其虚也。反过来说,即“不虚无补”。所有药物,加之于一个不需要补的正常人身上,就会把正常人的平衡搞乱。哪些药物是补药,到今天还没有人敢定论。诚如何梦瑶的《医碥·补泻论》中谓:“泻此补彼,补此泻彼,故泻即补也”。中医更有一句名言,是“六腑以通为补”,那么大黄、芒硝不也可被称为补药了吗?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中医临床上,据我初步调查,补法的应用占很大比重。其原因是,补法用之得当,确可使病家早日恢复健康,这是符合“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的。但也看到一些病人,过分相信补药,甚至有的个别医生,为了迎合病人的主观愿望而滥用补药,这不但对病情不利,同时也浪费了药物。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一、使用补药要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冬令进补,先作“引补” 冬令时节,体虚老年人习惯用“进补”法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病邪的能力。然而不少老人稍多吃一点补品补药,就出现口舌生疮、彻夜不眠、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这属“虚不受补”。多因体质虚弱,不能承受滋品,进补后先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功能,导致机体营养失调、气虚血弱。气虚反过来又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6.
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7月27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办世界药理学大会。世界药理学大会是世界各国从事基础和临床药理学科研与教学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制药界有关人士汇聚一堂的国际盛会,每4年召开1次。在大会的42个议题中专设了“中西医结合”议题,涉及天然药物研究的报告有天然产物药理学研究、天然产物和传统药物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传统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等。(本刊通讯员)我国将主办世界药理学大会  相似文献   

7.
冬令时节,不少人一吃补药,就出现口舌生疮、失眠、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此属“虚不受补”,多因体质虚弱而不能承受补品,进补后,往往会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功能,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气虚血弱;气虚血弱反过来又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这就是吃了补药补品后为什么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治法逆从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逆”是《内经》中“逆者正治”之意,又称“逆治”。它是根据“微背逆之”的原则制定的。“微”指病势较轻,病情比较单纯.疾病的征象与其性质相符。如寒病表现寒象,所选药物以温热药为主;热病表现热象,所选药物以寒凉药为主;虚病表现虚象,所选药物以补药为主。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者阴阳俱虚,气虚血脱。在运用补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气血双补。或者阴阳俱补的方法。实病表现实象,  相似文献   

9.
面对陈年补药,弃而不用,舍不得,继续服用,又怕不安全。那么,如何判断这些补药能否入口呢?现分别作一介绍。人参和银耳若由原来的白色或淡黄色变成米黄色或炒米色,仍可服用;若不但外表变成棕色或褐色,连内部也已变色,则说明该药物已经变质,不宜再服。党参、当归、枸杞子、虫草、鹿茸、哈士蟆油等,若贮存不当,表面会呈现油浸样,即所  相似文献   

10.
钟大夫:您好! 我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有时服用一些补药,但在感冒的时候,不知能否继续使用? 尤缘 常常有这种情形,正在进补阶段的病人偶然得了伤风感冒,医生在开了治疗感冒的药后还嘱咐病人:在治疗感冒的这一段时间内,先暂时停止进补,等感冒完全治愈再继续服补药。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设立的,而且针对各种不同的虚证需要选取不同的补益方法。补法虽然对人体有益处,但只要是药物就有矫枉过正的弊病,就是说,由于医生或病人急于求成,往往很难把握着恰到好处的“度”,何况有些补药本身就是不宜常服和大剂量服用的。那么读者会问有没有更好的补法呢?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现最初的药物时,那些药物往往就是先民们用于充饥的食物。所以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医疗活动。”随着人类食物谱的扩大,发现的药物也越来越多,随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将病人当作一个具有不同状态的系统来进行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方剂。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网络药理学、网络生物学等前沿科技的核心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也符合了对肿瘤等复杂疾病进行系统性治疗的需求。“中药网络药理学”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旨在从系统层次和分子水平揭示中药方剂的奥秘,促进中药研究从当前的“单一靶标,单一药物”模式转向“网络靶标,多成分药物”的新模式。近年来,中药网络药理学的一系列方法得以创建,包括基于网络的疾病基因预测、中药成分的靶标谱和药理活性预测、药物一基因一疾病的共模块分析、中药方剂多成分协同作用的大规模筛选、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和网络调节机理分析等。这些方法在清络饮、六味地黄丸等方剂的药效物质与作用机理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网络药理学能够为中医学从基于经验的医学迈向基于证据的医学提供新的途径,并能加速中药药物发现的进程,同时改进当前的药物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绪言很久以前,我看到了苏联H.B.维尔希宁药理学教科书,上面记载了几十种生药,当时我就想这些生药既被列入教科书,无疑的疗效是比较可靠。我国生药资源在世界上可称丰富之国,且东北又与苏联相邻,为什幺在我国有些人很少听到这些生药的名称呢?是不是我国不出产这些药物,还是我们不知道这些药物呢?从这问题就引起我写这篇报导的动机。现就个人对每个生药的实地观察与考证作以下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滋补六忌     
补法是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凑’之一,是中医的—种主要治法。《内经》中的“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即指用“补法”祛病。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称为补益药或滋补药。如运用得当,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在防治疾病上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人不了解补药性能。滥用补药,甚为有害,特提出以下忌戒数条:  相似文献   

15.
药物能治病不假,但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也是明摆着的事,“十药九毒”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有没有既能保健治病、又无毒副作用、且对身体有营养的物质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便是有药用价值的保键食品。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金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当考药效”。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平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人以为要使身体健壮,非服用补药不可,说补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也有的人迷信补药,本来身体正常,总以为吃些补药,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延  相似文献   

17.
一进门我就看见妻子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还有一瓶白兰地。接着她又端上一碗河南少部分人爱吃的粉酱面条。我笑着说:“感谢你的招待”。她指着面条说:“这个没营养”。我问到:“什么是营养?什么又是最好的营养呢?”妻子尴尬,而我却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经常应该多吃各种蔬菜、瓜果。如春天吃些荠菜、茵陈、面条菜;夏天  相似文献   

18.
笔者与阮克和博士参加10月6~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国际传统药物与现代药理学学术”会议(TMMP)。代表们来自中、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印度、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约260人,提交论文225篇。中外学者欢聚一堂,各抒己见,着重探讨了如何用现代化方法研究古老的传统药物,开拓现代药理学的范围,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使中国药理学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写下了中国药理学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9日讯: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215次东方科技论坛日前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聚焦“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现代化”。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作“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单靶点药物研发的局限、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探讨了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和方法与中医药现代化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作出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20.
补法一议     
“虚则补之”,这是中医的治疗原则之一,临床运用甚广,但由于吃“补药”乐于为患者接受,有些医生也因为用补法比较稳妥,而使临床上产生了滥用补法或补药的不良倾向。关于这一点,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类是也。阳虚者宜补面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