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丹参酮ⅡA抗人胃癌MGC-803细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抗人胃癌MGC-803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和克隆实验观察Tan ⅡA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e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Tan ⅡA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Tan ⅡA对MGC-803细胞细胞内钙([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RT-PCR检测Tan ⅡA对MGC-803细胞Bad和金属硫蛋白-1A(MT)-1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Tan ⅡA能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且随Tan ⅡA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Tan ⅡA作用MGC-803细胞24 h后,MGC-803细胞出现染色质聚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随Tan ⅡA剂量的增加,MGC-803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增大。Tan ⅡA作用后,MGC-803细胞的细胞内钙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d mRNA表达增加、MT-1A mRNA表达下调。结论 Tan ⅡA具有诱导MGC-803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钙依赖性通路和MT-1A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笔者回顾分析了近10年来丹参酮ⅡA对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肿瘤学,吸纳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丹参酮ⅡA对肿瘤转移影响的研究,为丹参酮ⅡA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4,(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5、1、2和4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共孵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1、2和4μg/mL丹参酮ⅡA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自噬小体的水平;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LC3-Ⅱ和LC3-I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0.5μg/mL丹参酮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μg/mL以上各质量浓度丹参酮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诱导细胞凋亡(P<0.05);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增加(P<0.05);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eclin-1、PTEN和LC3-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LC3-I表达下降(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涉及上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Beclin-1,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I向LC3-Ⅱ转化,促进自噬调控蛋白PTEN表达。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常明 《河南中医》2006,26(1):85-87
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是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与丹参的药效相关,为樱红色针状结晶。过去认为丹参酮UA肠道吸收差,临床起效慢,故有人将其磺化成水溶性钠盐一丹参酮ⅡA磺酸钠(D6-201)供临床与动物实验用的注射液。它的主要心血管药理作用包括:①DS-201明显缩小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因为DS-201能够增加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区交界区的侧支循环,使乏血管区消失,增加缺血区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宫颈癌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癌细胞系SiHa,加入0.5、1.0、2.0、5.0 mg/L浓度的TanⅡA,继续培养24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anⅡA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TanⅡA对SiHa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iHa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不同浓度TanⅡA均可导致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MTT试验表明,TanⅡA对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随TanⅡA药物浓度的增加,SiHa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TanⅡA对SiHa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TanⅡA给药能够抑制SiHa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与NF-κB p65的激活(P0.01)。结论 TanⅡA能够抑制人宫颈鳞癌细胞SiHa细胞侵袭与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蛋白的激活下调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3,34(3):295-29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脑转移瘤的MRI影像学影响。方法:对50例脑转移瘤采用化疗及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并主要对头颅进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病变分布位置、肿瘤数目、肿瘤形态和大小、信号、瘤周水肿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转移瘤在左右半球的脑转移瘤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在供血区和非供血区的分布也并无报道中的明显差异。而在增强扫描时,发现单发肿瘤的数目有所增加。同时发现相当数量的小病灶并无大范围的水肿,而呈现无水肿的状态。增强扫描下瘤体呈现多态性,多发瘤体也是多态并存,以环状和结节状瘤体为主。经丹参酮IIA+放疗患者生存时间3~25月,中位生存时间9.6±1.5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9%、72.9%、38.7%和17.4%。结论:丹参酮IIA注射液加放疗能改善症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肝炎及肝硬化等疾病。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是丹参脂溶性主要成分之一,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随着人类对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不断了解,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1心血管疾病1·1抑制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近年研究表明,在压力负荷等病理因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肥…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A在肿瘤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丹参酮ⅡA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作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王维蓉  林蓉  彭宁  韩纯洁 《中药材》2006,29(1):49-5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H2O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比色法测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对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丹参酮Ⅱ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对H2O2损伤的CRL-1730具有保护作用,它能抑制H2O2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其作用主要是使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剂量依赖性减少,还能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CRL-1730释放MDA和LDH。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减轻H2O2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丹参酮ⅡA在细胞保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丹参酮ⅡA药理作用细胞保护Tanshi-noneⅡApharmacological effectsCell protec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3月-2019年3月发表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ur efficacy of luteolin on gastric cancer(GC) and study the mechanism underpinning the action. METHODS: Effects of luteolin on cell growth inhibiti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MKN45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ell counting kit-8 assay. Changes i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fter luteolin treatment were assessed using 5,5′,6,6’-tetra-chloro-1,1’,3,3’-tetraethylbenzimidazolcarbocyanineiodi-de(JC-1) staining.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相似文献   

12.
木犀草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DPPH法测定Lu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Lu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Lu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r2=0.979);5,10,20,40μmol/L的Lu作用48 h后对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8%,7.09%,25.27%和53.7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88±5.81)μmol/L;Lu以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且S期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40μmol/L的Lu作用72 h后,BGC-823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镜下观察发现经Lu处理后细胞固缩并伴随细胞膜破裂的现象。结论 Lu在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抗氧化、改变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Celastrol could inhibit cancer cell growth in vitro. However, effect(s) of celastrol on gastric cancer is not well studied.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elastrol 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KN45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 found that celastrol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G2/M cell cycle arrest (p < .05, p < .01, or p < .001). Under celastrol treatment, overexpression of microRNA‐21 (miR‐21)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nhibited cell apoptosis compared with negative control (p < .05, p < .01, or p < .001). In addition, the phosphorylation of PTEN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whereas PI3K, AKT, p65, and IκBα phosphorylation was statistically decreased by celastrol (p < .05 or p < .01) and then further reversed by miR‐21 overexpression (p < .05 or p < .01). On the other side, miR‐21 silence showed contrary results (p < .05) as relative to miR‐21 overexpression. In conclusion, celastrol inhibit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inactivates PTEN/PI3K/AKT and nuclear factor κB signaling pathways in MKN45 cells by down‐regulating miR‐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及其与5-Fu联用对人胃癌MKN45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以人胃癌MKN45细胞株为对象,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HPLC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对白及多糖及其与5-Fu联用对人胃癌MKN45细胞株增殖作用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白及多糖在体外无明显的直接杀伤人胃癌细胞作用,但低、中、高剂量的白及多糖与5-Fu联用均可增加5-Fu的抗肿瘤作用(P0.05);HPLC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在5-Fu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白及多糖与5-Fu联用可使细胞内5-Fu浓度增加(P0.05)。结论:白及多糖能增加5-Fu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索酸(U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在不同浓度、不同给药时间、不同溶剂溶解的条件下,以5-Fu作对照,观察UA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果。结果UA在低浓度条件下(5~20mg/L)对BGC-823细胞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25~200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无明显差异;UA对BGC-823细胞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溶剂溶解UA,抑制率无差异(P>0.05);UA对BGC-823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5-Fu(P<0.01)。结论U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用药量小时呈现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其增殖抑制作用强于5-Fu。溶剂不同对UA增殖抑制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丹参酮)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其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丹参酮低剂量组〔10 mg/(kg·d)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20 mg/(kg·d)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10 mg/(kg·d)灌胃〕,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1R、AT2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Ca2+〕i的变化。 结果 (1)低、高剂量的丹参酮均对升高的血压无影响,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P<0.05)。(2)丹参酮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LVMI、MFD高于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手术对照组(P<0.01)。(3)低、高剂量的丹参酮和缬沙坦均下调手术大鼠心肌的AT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丹参酮低、高剂量对AT1R的影响不及缬沙坦(P<0.05)。(4)缬沙坦组的AT2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升高(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丹参酮低、高剂量与缬沙坦均可使肥厚心肌的〔Ca 2+)i显著降低,高剂量丹参酮对〔Ca 2+ 〕i 的影响明显超过缬沙坦组(P<0.05)。 结论 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赖性的,其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AT1R的mRNA、蛋白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有关;AT2R有可能参与了缬沙坦降低血压、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Lu)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DPPH法测定Lu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Lu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Lu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r2=0.979);5,10,20,40μmol/L的Lu作用48 h后对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8%,7.09%,25.27%和53.77%,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88±5.81)μmol/L;Lu以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且S期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40μmol/L的Lu作用72 h后,BGC-823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镜下观察发现经Lu处理后细胞固缩并伴随细胞膜破裂的现象。结论 Lu在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抗氧化、改变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葛宇清  程汝滨  陈梦  黄真  张光霁 《中草药》2017,48(15):3138-3144
目的研究二氢丹参酮(DHT)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DHT处理细胞后,MTT法检测DHT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DHT对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模型研究DHT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Hedgehog通路调控基因Gli1和HHI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T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及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表明药物处理后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和q RT-PCR实验结果表明,DHT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中MMP9的表达,降低Gli1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并提高HHI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DHT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9蛋白的表达降低和Hedgehog通路活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体外筛选出升陷汤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有效萃取部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MTT法和形态观察筛选出升陷汤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有效萃取部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升陷汤正丁醇提取物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生陷汤提取物对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转移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20-400μg/mL正丁醇萃取部位作用于A549细胞48、72h后可明显抑制其增长,且与凋亡相关。20-80μg/mL升陷汤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可明显抑制其侵袭和转移;正丁醇萃取部位可明显降低p-ER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P<0.01)。结论:升陷汤正丁醇萃取部位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奥曲肽和雷替曲塞不同药物及浓度作用下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VEGF-C阳性率,从细胞水平探讨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后,进行MTT实验,各组相应给予奥曲肽500μg/L、250 μg/L,雷替曲塞320 μg/L、160μg/L,联合用药组奥曲肽+雷替曲塞250 μg/L+ 160μg/L、125 μg/L+ 80μg/L,分别培养24 h、48 h、72 h后,测定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比较.另选择奥曲肽组500μg/L、雷替曲塞组320μg/L、联合用药组奥曲肽+雷替曲塞250 μg/L+160μg/L 3组培养48 h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VEGF-C的表达,用半定量法统计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奥曲肽及雷替曲塞组均随着浓度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对胃癌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奥曲肽500 μg/L组作用72 h达到最大抑制率,高于250 μg/L组(P<0.05);雷替曲塞组320μg/L作用72 h达到最大抑制率,高于160μg/L组(P<0.05).联合用药奥曲肽250 μg/L+雷替曲塞160 μg/L组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奥曲肽500 μg/L组以及雷替曲塞320μg/L组(P<0.05).免疫组化实验显示奥曲肽、雷替曲塞及联合用药组均可以抑制VEGF-C的表达,各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奥曲肽+雷替曲塞250 μg/L+ 160μg/L组VEGF-C表达阳性率为与奥曲肤500 μg/L组与雷替曲塞320 μg/L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奥曲肽具有雷替曲塞的增效作用.两药联合可以明显降低VEGF-C的表达,提示在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胃癌淋巴管形成,降低胃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