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梳理和对比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今文献,探寻针灸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查阅古文献和CNKI文献库,采用文献逻辑学方法,对胃脘痛的古今针灸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方法较古文献增多,主要表现在针刺方法记录详细,并且针灸能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应用等方面。提示古今针灸治疗胃脘痛方法存在差异,现代评估方法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治疗胃脘痛的病案,总结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特色。发现叶氏辨证治疗胃脘痛时,重视肝与胃之间的关系;根据"久必入血"灵活用药;脾胃分治,通补阳明。叶氏在治疗胃脘痛上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而且创立了自己的特色理论,其治疗思想对现代医家治疗胃脘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168例小结北京鼓楼中医院内科(100044)杨兵主题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四逆散/治疗应用我跟随徐振盛老师临床,获益良多。徐老擅治脾胃病,施法独具匠心,尤喜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现将随徐老临证以四逆散加减治疗胃脘痛168例总结...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均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范畴,胃脘痛、不寐、心悸等都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胃脘痛、不寐、心悸治疗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研究通过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胃脘痛、不寐、心悸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总结和举隅,从而为胃脘痛、不寐、心悸等辩证施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寒性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艾灸治疗133例寒性胃脘痛,收集、观察、随访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33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6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8.9%.结论 艾灸治疗寒性胃脘痛,操作简便,价廉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孙朝宗教授辨证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临床思辨与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孙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胃脘痛多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倦久病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多为气机不畅、胃失通降,其治以通降为法,故孙教授擅用通降之法治疗胃脘痛。结论孙教授运用通降法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并无专治胃脘痛之方,然而以伤寒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报道甚多。从中不看出,各地运用伤寒方治疗胃脘痛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方兹就近40得来有关这方面的临床报道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探讨治疗胃脘痛的规律,并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上有较大的优势。笔者通过总结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方法,如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晓哲  刘景峰 《光明中医》2022,(8):1398-1400
在现代社会中,胃脘痛是最为常见的疾病,而在引起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中又以情志因素致胃痛最为常见.分析中医学对于胃脘痛的认识、胃脘痛的致病因素、调理脾胃的观点及治疗和中医对于情志因素的认识、情志因素致病的特点,笔者总结出不同情志因素可以致使不同证型胃痛的结论,并提出治疗相应胃脘痛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老年性胃脘痛典型医案,探析其治疗老年性胃脘痛的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侗医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老年性胃脘痛用药经验具有以下特点:以健脾为本,注重通补并用,兼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调气以治本。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在其著作中广泛论述了脘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重视问诊、辨证谨遵八纲、强调因人制宜,并提出凡痛必用温通、诸痛不可补气、腹痛多用芍药等,形成其辨治脘腹痛的独特理论。  相似文献   

12.
扼要介绍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秀教授诊治胃脘痛的经验。张师提出诊治胃脘痛应"调和有法度""望诊有新意""治法精方药""古方能变通",同时还提出治疗本病应寓补于通,且通且补这一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13.
Epigastricspasm andpain involves the inflammation, ulcer,tumor in the stomach, esophagus,diaphragm and the like. The heart, liver, gallbladder and spleen are near to the epigastrium, so the pain associated with these organs is mistakenly taken as epigastric pain. Consequently, some of these organs‘disorders are inevitably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we hav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by acupuncture in 93 ancient medical books. Results show that 66 pieces of information and 60 acupoints (139 times in frequency) are involved in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六经辨治之法,与脾胃病息息相关,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为五脏之本,行气于三阴; 胃为六腑之本,行气于三阳; 人体的营卫、体内阴阳,均靠脾胃后天的生化来补充。在气机生化理论中,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故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导致胃脘痛的发生。本文从六经理论出发,可得出胃脘痛六经辨证规律,胃脘痛病在太阳,可从水饮内停证、上热下寒证、痰热互结证、寒热错杂证论治; 病在阳明,可从阳明热盛证、阳明腑实证论治; 病在少阳,可从胆热犯胃证、阳明里实证、胃气不和证论治; 病在太阴,可从邪陷太阴,中焦气机不和证论治; 病在少阴,可从胃热壅滞证、肝胃气滞证论治; 病在厥阴,可从寒热错杂证、血虚寒厥证论治,临床上应注意分经论治,因人而异,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治疗胃脘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丁跃玲 《河南中医》2012,32(11):1417-1418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心痛涉及心胸和胃脘部位,但从原文来看,所论胸痹和心痛都是上焦心胸病证,为上焦阳虚,阴寒上乘,阻痹胸阳所致,症状上胸痹与心痛相关,治疗上中上焦同治示人以法.因而本篇中“心痛”不论在心胸部还是在胃脘上腹部,均当与“胸痹”为一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贝克痛散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33例均给予乌贝克痛散治疗,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变与疗效。结果:治疗33例,痊愈18例,显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0.90%。结论:乌贝克痛散可有效治疗胃脘痛,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疗效。[方法]对60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中药内服,连服4周,比较治疗前后缓解症状。[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改善上腹痛综合征的其他主要症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结合中药治疗上腹痛综合征,既安全又有效,值得推广到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导致胃脘痛的病因很多,治法多样,张珍玉先生重视肝与脾胃关系,临床上从肝论治胃脘痛,治以疏肝理气调脾胃,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9.
临床辨治脘腹顽痛证医案两则,一以火土合德(益火暖土法)取效.一从脏腑法时用药建功.认为顽固性脘腹痛证常法不效,当辨证更易其法,才能切中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