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本市1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做好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对疫情资料和乙脑流行病个案调查表。结果:近15年(除1998-1999两年)全市各乡镇不同年份均有发生乙脑病例,年均发病丰为0.78/10万。病例相对集中农村及市郊,农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86.54%,发病以0-岁,5-岁组儿童为多,占全部病例的89.42%,免疫史未种乙脑苗的占82.69%。结论:乙脑发病以农村为主,由于一些偏辟贫困农村周围环境和居住条件差,群众卫生意识差,不相信预防接种。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改善环境居住卫生条件,抓好乙脑疫情监测和儿童乙脑疫苗接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市近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高州市制订病毒性肝炎防制决策及规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7年对高州市市区四间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的城乡户籍4020例病毒性肝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96-2002年高州市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为41.89/10万,甲肝发病数有季节性差异,乙肝发病数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肝炎总发病数以20~岁组最多,占51.82%,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为多,分别占45.55%,16.59%和19.78%。男女患病率比例为1:0.520。结论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在短期内不会随经济发展而自然下降,加强肝炎的预防,对易感人群普种甲、乙肝疫苗是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3.
1 500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五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院2002—2007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年间病毒性肝炎病例1500份,单一感染以乙肝为主有1123例(74.9%)。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农民发病占病毒性肝炎的32.1%,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结论坚持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普种和加强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3年来52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59.6%;其次为胎盘因素,占26.9%;软产道损伤占9.6%;凝血功能障碍占3.9%;结论:做好产前保健,产时监测,提高助产技术,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省首次从脑炎患者中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的几年乙脑流行季节,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采集2到67例临床脑炎患者的血清(双份血清20对,单份血清47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出Colti病毒和乙脑病毒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上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一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4.45%);第二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0.9%;第三种是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3.9%;第四  相似文献   

6.
2008-2011年呈贡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呈贡区2008-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呈贡区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71例,年均发病率为88.82/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的5月、11月至次年的1月为发病高峰月:发病年龄高峰出现在5-9岁组,年龄〈15岁组共报告发病754例,占86.57%;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共报告785例,占90.13%。结论儿童、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在高发季节,应针对该群体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罗甸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罗甸县2006~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县共报告乙脑病例40例,年均发病率1.99/10万,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发病22例,占55%;男性、女性分别占70%、30%;2~10岁儿童发病30例,占发病总数75%;6~8月份发病37例,占病例总数的92.5%,呈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结论发患者数以散居儿童为主,重点是2~10岁儿童,预防控制乙脑要重点抓好农村边远山区散居儿童的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加宣传教育力度,落实防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婚检人群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年~2003年前来我院婚检的人群中经RPR初筛,TPHA确诊的67例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婚检16553人中查出67例梅毒感染,阳性率0.40%,其中男性42例占发病的62.69%,女性25人,占发病的37.31%,发病以20~29岁、初中文化及个体人员最高,构成比分别为71.64%、55.22%,23.88%。结论 未婚青年中梅毒感染呈增加趋势,提示加强未婚青年性卫生知识及性病防治教育,行为自律及道德教育,促进安全性行为对预防性病很重要;婚前来医院进行婚前咨询及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我省的乙脑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江西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857例,死亡189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分别为0.86/10万和0.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个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2.02%;赣州市和上饶市乙脑发病一直居全省前列;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0.67%.结论 加强乙脑疫情的监测,在薄弱地区努力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积极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今后我省控制乙脑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高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64-265
目的了解昭通市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昭通市乙脑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0~2009年乙脑发病基本呈周期性波动趋势,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1151例,发病率最高5.1049/10万,最低0.8779/10万,年均发病率2.3509/10万,死亡40例,年均死亡率为0.0861/10万。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68.30%;男性比女性多,疫情在6月开始上升,8月为高峰期,9月开始下降。结论发病呈现明显的夏季(8月)高峰;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预防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及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辅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卫生宣教和疫情监测、预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对2002~2011年保山市乙脑疫苗接种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及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山市疾控中心2002~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和乙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乙脑死亡率看,从2002年1月~2011年10月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地域分布来看,隆阳区的发病例数占了总发病的84.6%:近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率显著降低,同时发病率也明显减低。结论乙脑疫苗的接种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了保山市乙脑的发病率,经过系统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的下步工作还是应着重于预防.提高各地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峰  姚直垠  高彭来 《江西医药》2006,41(2):112-113
目的了解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1992-2004年彭泽县各医疗机构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2004年全县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53例。平均年发病率3.81/10万.以1992年发病率最高。2000—2004年年平均发病率(0.93/10万)明显低于1992-1999年年平均发病率(5.97/10万):12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男女之比为3.25:1,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8.89%。结论彭泽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牢总体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但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加强环境卫生的治理。采取综合方法进行科学灭鼠,仍是今后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重点;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和加强个人防护也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29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2004-06-09本市首次暴发流行手足口病(HFMD),我院收治298例。男195例,女103例;男女之比为1.89:1。发病年龄最小0.5岁,最大6岁;其中〈1岁132例,1—3岁121例,4-5岁30例,5-6岁15例;以0.5-3岁发病率最高。6月份发病59例.7月份发病101例,8月份发病92例;9月份发病46例。本组123例的所在托儿所或幼儿园中有本病发生史,占41.28%;70例有明显接触史,占23.49%;105例为散发,占35.23%。临床特征:①发热:298例中有237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占总例的80.88%.发热持续2—3d者198例,4—6d者23例,≤1d者16例;(爹皮疹:298例均有皮疹,于发热第2天出疹者188例,第3天出疹者49例,第4天出疹者32例,第5天出疹者29例;皮疹以手掌、足底为主占总数的100%,其次为臀部占总数的61.9%,足跟部附近等占14.7%,  相似文献   

14.
1998-2001年我院共收住乙脑162例。其中1998年71例,1999年26例,2000年51例,2001年14例。治愈116例占72%,死亡24例占14.8%,转院16例9.88%,未愈(因经济等问题放弃治疗)6例,占3.71%。162例中危重型43例占26.54%,平均住院16天,最长38天,合并症有:消化道出血11例。血尿8例,肾衰4例,严重心律失常8例。43例危重型中30岁以上占80%,死亡最小1例18岁。发病年龄与人数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岭市结核病发病情况,分析流行特征,为政府采取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岭市2002—2011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肺结核患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全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7962例,平均发病率63.4/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3175例,平均涂阳登记率25.3/10万。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3222例,占总发病的40.5%;以劳动力人口为主,15~6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的85.3%;农民工占78.9%。结论结核病的发病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发病中劳动力人口占绝大多数,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有效保障外来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确山县1993~2002年出血热流行的疫情。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易感人群病毒抗体和鼠肺出血热抗原。结果当地出血热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其流行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第四季度为高发季节,人群分布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84.89%。结论预防出血热应注意个人、饮食及环境卫生和科学灭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病残儿地区分布、性别分布、病残原因、疾病种类等,探讨有效措施.减少病残儿的发生。方法:收集我市2002年-2006年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2152例,分析病残儿发生的流行特性。结果:病残儿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病残原因以先天性疾病为主,占85.78%;致残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占病残儿总数的12.45%,其次为外伤、脑发育不良、弱视、脑瘫等。结论:病残儿致残原因多样,以先天性疾病为多,提高人口素质应加强优生优育工作,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杨庆东  钟澈  李淑玲  郑文涛  黄鸣涛  香晓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655-1656,F0003,F0004
目的对东莞市横沥镇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判定高危人群,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至2013年东莞市横沥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至2013年该镇共报告流腮病例31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56/10万,发病率在年份间的波动呈现双峰的特征;全年发病高峰为4—7月;男女性别比为2.05:1,发病年龄以0~14岁为主,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流动人口发病率显著高于户籍人口。结论应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管理,进一步落实人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527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患者中转开腹2000年2例,占3.7%(2/54),2001年2例,占2.1%(2/92),2002年3例,占2.8%(3/106),2003年5例,占3.9%(5/126),2004年5例,占3.3%(5/149)。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盆腹腔粘连、严重出血和术野暴露困难。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规范手术操作,及时中转开腹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爱梅  徐根保 《江西医药》2012,47(10):923-925
目的总结2003—2011年南昌市麻风病低流行状态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麻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南昌地区历年麻风疫情登记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9年麻风病的发现率和患病率明显下降,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近9年发现麻风病人19例,早期发现率为47.4%,发病到确诊的平均延迟期为48.4个月,平均发病年龄51.5岁,II级畸残率为21.1%;其中皮肤科门诊发现病例占89.5%,农民患者占84.2%。结论南昌市新发麻风病流行特征符合低流行状态,仍需加强新发病人发现工作,同时应继续加强县(区)皮肤科、神经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对麻风病认识的培训,提高麻风病的早期发现率,以期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降低畸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