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治疗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59例病例(59眼)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随机分为2组,A组(28眼)采用阿昔洛韦局部及静脉给药,B组(31眼)采用阿昔洛韦口服.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昔洛韦能有效预防深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二联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为临床防治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眼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40例14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70眼,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及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52.9%、82.9%,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8.6%,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9.7±5.2)d、(20.4±3.0)d,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随访复发率分别为42.9%、7.1%,联合治疗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散二联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3.
刘立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819-2820
目的探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40眼),一组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为治疗组,另一组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为对照组,两组均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给予治疗,并对两组眼部刺激症状、球结膜睫状充血程度、眼黄色分泌物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随诊一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角膜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组总有效率95%,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对照组总有效率8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一年,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病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视力方面治疗前后差异均较大,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HSK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36眼),每天眼部滴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滴/次,6次/d,疗程21 d,同时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眼水点眼,1滴/次,4次/d,疗程21d;对照组20例(37眼),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用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20眼,好转9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0.56%(29/36);对照组治愈10眼,好转11眼,无效16眼,总有效率为56.76%(21/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3,P=0.030).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内8眼复发,复发率为22.22%( 8/36);对照组17眼复发,复发率为45.95%(17/3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0,P=0.033).结论 应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HSK患者相对疗效较好,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断和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口服阿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及阿昔洛韦滴眼液交替滴眼,结膜下注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点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有显著性差异(X2=4.940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7.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0063,P>0.05).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可靠,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胡虹  杨青 《医疗装备》2021,(6):56-5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试验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比较,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复发性基质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59例(60眼)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眼,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照组30眼,口服阿昔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用药前和用药后3、7、10、14、30 d检查,记录患者症状(包括眼痛、畏光、流泪)和体征(包括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溃疡和角膜水肿)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起效时间为(3.7±2.4)d,治愈时间为(10.0±2.3)d;对照组临床起效时间为(5.6±3.2)d,治愈时间为(15.8±2.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90%(27/30),对照组治愈率83%(2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复发性基质型HSK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以较早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4只眼),局部点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4次/d,疗程7d;对照组22例(22只眼),局部点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1次/2h,疗程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比0.1%阿昔洛韦滴眼液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与单独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眼科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0例(6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33眼):采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35眼):采用单独阿昔洛韦治疗,每日以裂隙灯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连续用药10~30 d,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18眼,好转13眼,总有效率为93.94%,观察组治愈14眼,好转12眼,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16.12±3.41)d,对照组的(28.27±4.33)d,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阿昔洛韦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上皮型HSK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2周与4周后,两组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8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11.43%(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HSK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视力,且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体会。方法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过2年随访,随访率100%。治疗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率为(27.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视力恢复及角膜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HSK患者(2018-05~2019-04),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每组45例(45只眼)。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角膜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裸眼视力(UCV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2.22%)高(P0.05);观察组角膜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UCVA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氟米龙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角膜愈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纯切除术与自体结膜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56例(65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8例(32眼)和对照组28例(33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结膜移植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症状持续时间、视力提高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复发率、角膜水肿及干眼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2,P=0.084).结论 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较单纯切除术复发率低,愈合效果佳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以及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接受局部病灶PMAT联合rhlL-2全身用药治疗,对照组38例,仅行单纯PMAT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统计两组0.5、1.0、2.0年累积复发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0.5、1.0、2.0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0.59% (7/34)、32.35% (11/34)、64.71% (22/34),对照组分别为26.32% (10/38)、60.53%(23/38)、89.47%( 34/38),两组1.0、2.0年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5、1.0、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18%(31/34)、70.59%(24/34)、38.24%(13/34),对照组分别为89.47%(34/38)、47.37%(18/38)、31.58%(12/38),两组l.0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MAT联合rhIL-2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是安全可行的,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MAT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并值得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病毒新药更昔洛韦针剂、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局部基底注射及氦氖激光照射三联疗法.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针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时间(5.9±0.4)d,对照组痊愈时间(8.7±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内,治疗组31例未发病,13例复发,复发率为29.5%,对照组11例未发病,29例复发,复发率为72.5%(X2=15.46,P<0.01).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病损消除快,明显降低复发率及复发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按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是否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照组单纯行胃癌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5.26%(2/38),对照组为21.05%(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36/38)、63.16%(24/38),对照组分别为81.58%(31/38)、36.84%(14/38),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安全应用,并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大大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既往核苷类似物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既往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德福韦酯组(A组)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组(B组),每组48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阿德福韦酯片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B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分别为66.7%(32/48)、70.8%(34/48)和81.2%(39/48),均显著高于A组的35.4%(17/48)、39.6%(19/48)和52.1%(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后,B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91.7%(44/48)、93.8%(45/48)和95.8%(46/48),均显著高于A组的70.8%(34/48)、75.0%(36/48)和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既往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挽救治疗较单用阿德福韦酯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替吉奥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替吉奥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3.1%(27/29)和72.4%(21/29),2年生存率分别为75.9%(22/29)和48.3%(14/29),治疗组与对照组的1年复发率分别为6.9%(2/29)和31.0%(9/29),2年复发率分别为13.8%(4/29)和44.8%(13/29),两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1年和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口腔黏膜炎.其中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25/30)比5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替吉奥方案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但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复发性基质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59例(60眼)HSK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眼,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照组30眼,口服阿昔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用药前和用药后3、7、10、14、30d检查,记录患者症状(包括眼痛、畏光、流泪)和体征(包括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溃疡和角膜水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起效时间为(3.7±2.4)d,治愈时间为(10.0±2.3)d;对照组临床起效时间为(5.6±3.2)d,治愈时间为(15.8±2.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90%(27/30),对照组治愈率83%(2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万乃洛韦联合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复发性基质型HSK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可以较早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