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5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按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冷冻组,50例)、PCIA组(50例)及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度冷丁)组(对照组,50例).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结果 术后第3天冷冻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冷冻组的FEV1(1.89±0.31)较对照组(1.37±0.20)高,P<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1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6%),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显著减轻接受开胸手术患者的疼痛,并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开胸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47例)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B组,4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49±0.80)分,B组为(2.43±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B组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次数[(1.28±0.62)、(2.02±1.05)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3.15±12.22)、(64.10±14.25)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在治疗效果上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开胸术后镇痛患者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观察组,20例)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20例),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d内P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58±0.7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9±1.0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0%(6/20),高于观察组的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后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7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n=65):采用术中冷冻肋间神经止痛,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7℃左右,冷冻时间为90 s;镇痛泵组(n=51):术后由麻醉师给予静脉用镇痛泵(舒芬太尼)止痛;对照组(n=41):临时肌注吗啡。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各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同时比较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肋间神经冷冻组的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胃肠道排气排便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镇痛泵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可明显减轻食管癌患者开胸术后疼痛,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常规选择替代人工镇痛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酒石酸布托啡诺组(B组)和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用药组(DB组),每组3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0~10分)比较两组术后24、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段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均小于4分,且DB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3.2±0.3)分比(3.8±0.4)分、(2.7±0.3)分比(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组患者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均少于B组[(6.2±1.3)mg比(7.8±1.6)mg、(2.3±1.8)次比(5.3±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酒石酸布托啡诺的PCIA效果,并有助于减少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最佳方案.方法100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改良方法)组和对照(原方法)组,比较两组术后止痛有效率、冷冻时间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组在冷冻时间、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方法优于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 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 ml;PCIA组为芬太尼20μ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 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 .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然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PCIA泵配方:A组为氟比洛芬酯2mg/kg+舒芬太尼2μg/kg,B组为舒芬太尼3 μg/kg,PCIA泵参数:持续剂量2ml/h,PCIA量1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0、4、8、24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术后24 hPCIA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结果 两组术后0、4、8、24 h VAS评分、Ramsay评分和术后24 h PCIA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少于B组[(54.3±2.2)μg比(83.5±2.0)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9.4%(3/32)比21.9%(7/32)、3.1%(1/32)比12.5%(4/32)、6.2%(2/32)比25.0%(8/32)、3.1%(1/32)比15.6%(5/32)、6.2%(2/32)比18.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稳定,无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好,可以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用于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术中施行精确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B组)。术后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价,并观察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A组、B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疼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1例NSCLC患者中53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组),6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传统开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吗啡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小于传统开胸组[(140.3 ±54.0) ml比(257.7±62.9) ml、(9.3±6.9) mg比(18.2±8.5)mg、(7.3±2.4)d比(10.4±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3/53),传统开胸组为17.6%(12/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官产术后产妇恢复及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43例采用哌替啶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79.1% (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20.9% (9/43)](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素水平[(542.17±46.75)μg/L]较术前[(351.13±20.92)μg/L]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62.12±24.33)μ g/L](P< 0.05).观察组的初乳时间[(15.21±3.26)h]明显早于对照组[(21.16±4.78) h](P< 0.05).结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官产术后产妇进行镇痛,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产妇的恢复,促进血清泌乳素的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消耗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1h缓慢泵入(10 min)右美托咪定0.6μg/k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0.9%氯化钠,连接舒芬太尼PCIA泵,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5mg溶于0.9%氯化钠100 ml中,负荷剂量4 ml,背景剂量1 ml/h,自控剂量1 ml/h,锁定时间10 min.记录PCIA后1、2、6、12、24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RSS)和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 PICA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和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PCIA后1、2、6、12、24h分别为(4.5±0.6)、(7.4±1.2)、(14.2±2.2)、(25.4±3.1)、(40.1±5.3)μ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9±0.9)、(13.8±2.9)、(27.2±4.1)、(40.2±5.2)、(62.3±7.1) 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7.5%(3/40)、2.5%(1/40)、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6/40)、7.5%(3/40)、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1h缓慢泵入右美托咪定0.6μg/kg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镇痛方式即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下肢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全麻下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18~45岁,体重于标准体重±10%范围内,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为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两亚组即:Ⅰ1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Ⅰ2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格拉司琼).E组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1 mg/kg.术后镇痛期间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等项目.结果 4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比较:E组首次排气时间较其他组显著提前(P<0.05).Ⅰ2组首次排气时间较Ⅰ1组和C组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1组和C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较其他组显著提前(P<0.05).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1组术后第1、2天的恶心呕吐率高于其他3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各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对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能显著的增强下肢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格拉司琼能明显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但延长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对预防开胸术后胸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行开胸术的患者235例作为实验组(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胸手术患者分别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及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同时对比观察各组术前、术后PaO2、PaCO2的变化.结果A组止痛有效率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止痛有效率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之间术后止痛药的使用量有显著差异,其中A组用量最少,C组最多.术后血气分析结果表明,A组可有效改善术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并有效改善呼吸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70例46 ~ 75岁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试验组)和常规术后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试验组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复合术中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镇痛,同时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为单纯舒芬太尼PCIA.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2,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PCIA有效次数、总次数和舒芬太尼消耗量.同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1±1.0)分比(4.0±1.3)分,(2.8±1.4)分比(3.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PCIA有效次数、总次数和舒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0比5.7%(2/35)和2.9%(1/35)比11.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术中浸润镇痛联合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ml;PCIA组为芬太尼20u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在上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择期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选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定位均选用肌间沟法,术后镇痛A组给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液配方为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0 ml,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200ml,B组给予静脉镇痛,镇痛液配方为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0~1500 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2 m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200 ml.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术后2、3d功能锻炼时A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2.2±0.7)分比(3.9±0.8)分,(2.4±0.8)分比(4.5±0.6)分,P<0.05].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2.5%(1/40)比25.0%(10/40)、0比20.0%(8/40)、0比22.5%(9/40),P<0.05].A组镇痛期间自控镇痛按压次数[(3.2±0.2)次]显著低于B组[(25.0±7.2)次](P<0.05).结论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肢体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胸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18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芬太尼组:芬太尼1.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两组PCIA均采用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的镇痛模式.比较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镇静评分、PCIA综合满意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和术后24 h PCIA综合满意度、各时段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6)分、3.3%(1/30),芬太尼组分别为(2.9±0.4)分、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胸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岚  路燕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68-4069
[目的]观察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开胸手术并术后48h内采取PCIA或PCEA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I-A组和PCEA组各30例。[结果]两组48h时各领域舒适度和整体舒适度均明显优于24h(均P﹤0.05);PCEA组在24h、48h时整体舒适度均明显优于PCIA组(均P﹤0.05);从各领域来看,PCEA组生理领域舒适度明显优于PCIA组(P﹤0.05),而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E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均P﹤0.05);PCIA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PCEA组(P﹤0.05)。[结论]相比PCIA,PCEA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好,在术后能从生理上获得更高的舒适度,可作为胸外科病人术后首选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优越性.方法 将120例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按术后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联合组),每组40例.三组在婴儿取出后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舒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1 mg/kg和舒芬太尼1μg/kg,手术结束后均接静脉镇痛泵持续泵注相应药物.比较三组术后1、4、8、1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三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和联合组[45.0%(18/40)比30.0% (12/40)和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35.8士6.2)h]明显晚于地佐辛组[(23.6±4.3) h]和联合组[(22.1±2.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具有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下床活动早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