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用于判断急性胰腺炎(AP)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确诊的SAP患者70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4例(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MAP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的BISAP评分、CTSI评分进行评价,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ISAP评分、CTSI评分鉴别诊断胰腺炎病情的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BISAP评分和CTSI评分在入院后第1、3、7、14天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ISAP评分、CTSI评分鉴别诊断MAP和SAP的的ROC曲线下AUC值分别为0.774、0.705。结论入院时AP患者的BISAP评分、CTSI评分对于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PIP患者48例,其中预后良好的26例归为A组,预后不良22例的归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BISAP评分、NLR与PLR进行统计,比较3组数据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A组患者的BISAP评分与NLR、PLR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95.91%,优于BISAP评分、NLR及PLR单独对APIP患者预后预测的91.15%、92.68%及75.92%。结论 BISAP评分联合NLR、PLR对APIP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为API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78例AP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32例)和重症组(46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进行凝血功能的相关检测,并与同期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比较各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轻型组及重型组在主要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如PT、D-dimmer、FIB水平、APTT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P0.01),且轻型组与重型组之间主要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P患者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监测有利病情的确诊,同时能够较好的反映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3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2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2例;并选同期住院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237例作为对照组.于24h内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白蛋白(ALB)。结果急性胰腺炎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TG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1)。而TC、HDL—C和LDL—C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00,P=0.000)。急性胰腺炎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ALB水平明显低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1);ALB水平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60,P=0.000)。结论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可以作为预测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种常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的应用现状,提高医务人员对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的熟悉程度和应用效果。方法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四种常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在应用中各有优缺点。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是目前评价损伤严重程度较为通用的标准,但是对多发伤评估效果差,且需要知道所有准确的解剖伤情况;基于ICD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CISS)允许所有伤参与伤情的预测,提高伤员预后的预测准确性,对医务人员不需要特别的训练和经验,但是各医院之间的ICD-9编码存在差异,且ICISS容易高估一些小伤;新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克服了ISS受解剖区域限制的缺陷,预测能力比ISS强,但是要求创伤专家提供准确的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值;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结合解剖和生理双重指标,使大小不等的创伤中心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同时还能用于儿童创伤患者的预后判断,但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训练理解复杂的统计术语,需要专业的创伤登记获得相关计算数据。结论一方面应加强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的优化,探索更标准化适应面更广的模型,另一方面应结合地区特点正确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方法,以提高创伤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肖强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3-34,3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系统的变化、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AP患者中SAP组48例,MAP组64例。检测患者血浆凝血指标PT、APTT、FIB、D-D二聚体。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PT、APTT、FIB及D-dimm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dimmer与APACHEⅡ评分有一定相关性。SAP组病死率(6.25%)与MAP组(0)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SAP患者存在血浆凝血功能紊乱及微循环障碍,检测血浆凝血指标有助于评估AP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社区医学杂志》2019,(21)
目的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诊治棘手的急腹症之一,本研究探讨CT内脏脂肪面积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01-27-2019-07-15收治的75例AP患者临床和发病早期(72h内)CT影像学资料,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和Kappa值等指标评价内脏脂肪面积对AP相关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和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AP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为(180.6±54.2)cm2,大于未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者的(136.5±39.0)cm2,t=2.896,P=0.005;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为(219.7±39.5)cm2,大于存活者的(136.8±38.6)cm2,t=5.728,P0.001。以CT内脏脂肪面积167cm2为界点,预测持续衰竭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2.1%、约登指数为0.571、Kappa值为0.368。以CT内脏脂肪面积175cm2为界点,预测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5%、约登指数为0.845、Kappa值为0.368。内脏脂肪面积对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AUC=0.754,95%CI:0.553~0.954)和住院期间死亡(AUC=0.944,95%CI:0.872~1.015)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CT下脐平面内脏脂肪面积与患者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和住院期间死亡存在相关,但对预测AP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呼吸严重程度评分(RSS)联合氧合指数预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出生转运至新生儿科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且机械通气时间>12 h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入院时初始上机RSS评分和氧合指数。将患儿分为BPD组和非BPD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P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两种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条件新生儿72例,BPD组40例,非BPD组32例。结果显示,两组上机时RSS评分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机时RSS评分、氧合指数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上机时RSS评分及氧合指数联合预测效能最高(AUC为0.957),其次为上机时RSS评分(AUC为0.931),再次之为氧合指数(AUC为0.891)。结论上机时RSS评分联合氧合指数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BP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出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按分级标准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其中轻型57例、重型61例,选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空腹取血2ml,进行出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FIB、D-D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组与对照组及轻型胰腺炎组相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AP患者FIB和D-D值与APACHE Ⅱ评分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r=0.86).结论 出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胰腺炎轻重程度,初步判断胰腺炎的预后及了解病情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胰腺炎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61例,选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空腹取血2ml,进行出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FIB、D-D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o.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组与对照组及轻型胰腺炎组相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AP患者FIB和D-D值与APACHE Ⅱ评分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r=0.86).结论 出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胰腺炎轻重程度,初步判断胰腺炎的预后及了解病情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胰腺炎治疗的重要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出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8例,按分级标准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其中轻型57例、重型61例,选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空腹取血2ml,进行出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各组结果。结果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FIB、D-D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组与对照组及轻型胰腺炎组相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AP患者FIB和D-D值与APACHEⅡ评分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r=0.86)。结论出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胰腺炎轻重程度,初步判断胰腺炎的预后及了解病情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胰腺炎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床边B超判断鼻空肠营养管位置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方法:结合前期研究成果,执行床边放置鼻肠管操作规范,连续为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放置鼻肠管,并使用床边B超判断鼻肠管位置,记录操作时间、评价置管耐受性、管端位置及相关并发症.然后每例病人再行影像学检查作为判断鼻肠管位置的金标准,确定鼻肠管位置.评价使用B超判断鼻肠管位置的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与影像学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51例病人均在入院后采用床边放置鼻肠管的操作流程放置鼻肠管.B超验证提示鼻肠管在位的42例,不在位9例;影像学(x线片与腹部CT)判断尖端在位46例,不在位5例.B超判断鼻肠管位置的正确率为92.2%(47 例/51例);敏感性为91.3%(42例/46例);特异性为100%;kappa分析判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3. 结论:床边B超验证鼻肠管技术,在SAP病人实施床边鼻肠管盲置后特异性验证其尖端位置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指标、凝血指标、基质衍生因子-1α(SDF-1α)、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12例,其中初诊未治疗50例(初诊组),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62例(完全缓解组),同期另选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凝血指标、SDF-1α及LDH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初诊组及完全缓解组CD4^+、CD4^+/CD8^+、NK、PLT、MP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D8^+、D二聚体、SDF-1α、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CD4^+、CD4^+/CD8^+、NK、PLT、MPV水平显著低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D8^+、D二聚体、SDF-1α、LDH水平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较为异常、凝血功能及相关因子表达紊乱,临床上动态观察患者上述因子水平,对患者的恢复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CT扫描结果,探讨血、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CT结果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取29例同期非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患者血、尿TAP.结果 在入院后6、12、24h,SAP组血TAP浓度>9.0nmol/L,MAP组血TAP浓度<3.5 nmol/L,SAP组与MAP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6、12、24h,SAP组尿TAP中位浓度(102.8、78.2、52.3 nmol/L)显著高于MAP组(32.5、28.7、25.6 nmol/L)及对照组(12.6、12.2、11.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3、5 d各组间血、尿TA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尿TAP具有较高诊断及预测价值,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标准W 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O,n=32)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n=32)。以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动态观察同组不同时间,不同组同时间的血清中内毒素(ET)、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变化。结果在4 h、8 h、12h和16 h的血清中ET、TNF-α、IL-1β、IL-6和IL-10(ANP组IL-10除16h外),ANP组显著高于SO组(P<0.05),且在ANP组ET、TNF-α、IL-1β和IL-6随病程进展而升高(P<0.01),在ANP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P<0.01)。结论ET、TNF-α、IL-1β、IL-6和IL-10参与了大鼠ANP的病理过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介导了ANP时的炎性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负调控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肠内营养(EN)支持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7例SAP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例治愈,5例死亡。21例由肠外营养(PN)过渡到EN,19例应用EN时间超过3周。多数病人在应用EN达3周时,其血清蛋白、体重增加,呈正氮平衡。血清转氨酶、胆红素下降,肝功能改善。结论:(1)SAP初期应以PN支持为主。(2)SAP2-3周左右是应用EN的较好时机。(3)由PN过渡到EN的时间应不少于1周。(4)EN时,口服途径应视为禁忌,24h经空肠造口持续匀速滴入为首选方法。(5)以含食物纤维的能全力效果较好。总之,当病人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时,PN+EN是最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评价PESI评分在这一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PESI评分的不同将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疗效.结果 高评分组患者82例,低评分组患者76例.高评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19/82),低评分组为7.9%(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高评分组不良风险序贯抗凝治疗30 d累积风险也显著高于低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SI评分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52.6%,阳性预测值为64.6%,阴性预测值为65.9%.高评分组的病死率为9.8%(8/82),低评分组为1.3%(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序贯抗凝治疗30 d后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39.4±8.1)、(27.2±5.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室内径分别为(33.0±7.8)、(21.7±4.6) mm,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75.15±12.41)、(86.36±9.22)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21、0.016).结论 PESI评分可有效预测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短期疗效和预后.这一类患者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需要序贯抗凝以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探讨SAP时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间15例SAP病人在入院3~5天时放置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11例病人在置管2~3天后到达空肠,3例置管第4天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空肠,1例在置管第4天时在内镜辅助下进入空肠.所有病人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而且肠内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对SAP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1985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148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2 4%、36 4%和 31 9% ,病死率分别为 30 9%、12 1%和 12 8%。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病死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再手术率分别为5 1 5 %和 15 2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P的治疗方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应避免在急性反应期手术 ,而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