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孙冬弢  袁媛 《中国保健》2007,15(24):16-18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内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该过程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21例;15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4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11例.结果3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15例.技术成功率100%.36例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27例(75.0%),动脉瘤大部分栓塞9例(25.0%).3例术后3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15例术后3~12个月行3D-CTA随访,动脉瘤消失12例,部分残留3例,未再行治疗.临床随访36例病人,死亡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可脱性弹簧罔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方法 对诊断为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10例患者,首先将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植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9例,部分致密填塞1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8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 Neumform支架辅助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性巨型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优点,操作经验丰富的医师可将其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olitaireAB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例颅内动脉宽颈动脉瘤,先将微导管通过超选入动脉瘤腔内,再将SlolitareAB支架通过导管置入动脉瘤两端,支架两端需超出动脉瘤颈2~4mm,给予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 20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Solitaire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宽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1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置入支架13枚,支架一次性到位12枚,通过调整后到位1枚,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10例,大部分栓塞2例,不全栓塞1例;出院时按改良Rankin评分0分12例,1分1例,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经1个月~3年随访,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结论: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随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应用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Matrix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9例、大部分填塞13例、部分填塞4例,疗效满意。结论颅内支架和弹簧圈联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满意,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好颅内支架的大小及恰当的植入位置,通过Matrix弹簧圈栓塞入瘤腔后,有效的促进血栓和结体组织形成,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17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单纯使用弹簧圈栓塞7例,支架辅助弹簧罔栓塞5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使用双导管技术2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闭塞13例,瘤颈残留3例,瘤腔残留1例。术后6~12个月随访:15例完全恢复,未留有神经功能障碍;1例6个月后出现交通性脑积水,经过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完全恢复至生活能自理;1例9个月后再次出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6~12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14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例留有残颈,1例瘤腔扩大。结论颅内微小血管瘤介入治疗是安全、可靠和有效的,选择合适的栓塞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脑动脉瘤并行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患者28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其中动脉瘤位于前交通支6例,后交通支4例,椎动脉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5例,大脑中动脉3例,其他部位3例。先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后将颅内自膨胀支架覆盖动脉瘤颈部。结果 28例患者共成功放入支架30枚,其中2例一次性放入2枚支架。致密栓塞22例,血管瘤颈部残留5例,1例部分栓塞。术中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予溶栓、抗凝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好转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期间无再发出血病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致密栓塞22例均无显影;管瘤颈部残留5例中3例无显影,2例无变化;1例部分栓塞者无变化。结论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再出血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22)和B组(n=23).A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B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即刻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I级8例,Ⅱ级3例,Ⅲ级6例,Ⅳ级1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均获得成功,动脉瘤内微弹簧圈栓塞率38%~ 44%.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见动脉瘤完全闭塞15例,闭塞90%以上2例,1例见瘤颈有残留.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办法是外科手术夹闭治疗,特别是对于宽颈动脉瘤的治疗以往认为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使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可能,我院从2004~2008年对12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或球囊辅助技术实施了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65-1666
目的对比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后一年复发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相关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治疗组的术后1年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R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的GCS评分、MR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颅内动脉瘤40个。28个窄颈动脉瘤微弹簧圈直接栓塞,12个宽颈动脉瘤选用Remodeling重塑技术栓塞。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40个动脉瘤均一次性栓塞,其中28个100%栓塞,5个95%栓塞,7个90%栓塞。术后疗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随访存活的35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复发出血者。1例轻残,34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9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经CT或(和)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3例,右侧后交通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C2段1例。瘤体直径在5~20mm之间。在神经安定+局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先作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体/颈比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将微导管和微导丝塑形为相应的形状后经指引导管送至动脉瘤腔中部,选择合适的GDC进行填塞,直至致密填塞。结果:全部病人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填充程度均在95%以上。全部病人均无再次出血和并发症产生。结论:经皮穿刺GDC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对 178例动脉瘤采用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 ,其中 43例采用机械式可脱弹簧圈 (MDS)栓塞治疗 ,13 5例采用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 以 MDS栓塞组的 43例动脉瘤中 ,栓塞程度 10 0 %者 3 5例 (81% ) ;栓塞 90 %以上者 6例(14 % ) ;栓塞 90 %以下者 2例 (5% ) ,有 4例有弹簧圈短尾停留在载瘤动脉内 1~ 2 mm ,没出现临床症状。以 GDC栓塞组的 13 5例中 ,栓塞 10 0 % 12 6例 (93 % ) ;栓塞 90 %以上 8例 (6% ) ;栓塞 90 %以下 1例 (0 .7% )。全组手术死亡6例 (3 % ) ,术中出血 6例。 MDS组有 11例动脉瘤在栓塞后 3~ 3 2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其中 1例动脉瘤稍微变大 ,2例钨丝弹簧圈出现腐蚀溶解 ,动脉瘤复发 ,行再次栓塞。 GDC组有 15例栓塞后 6~ 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均无变化。结论  MDS和 GDC都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有效材料。GDC因其顺应性、可控性好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效果好 ,是目前最主要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所致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颅脑损伤所致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包括颈内动脉海绵窦段6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4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段3例,大脑中动脉M1段2例,大脑前动脉A2段4例.介入栓塞使用的栓塞器材包括:弹簧圈、带纤毛铂金游离弹簧、LEO支架、Neuroform、Enterprise支架、覆膜支架等.分别采用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置入介入栓塞治疗,开颅切除载瘤动脉,塑形及动脉瘤包裹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 12个月,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术后偏瘫,其余14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颅脑损伤所致假性动脉瘤有其自身的病理特点,需进行深入认识,而血管内介入栓塞和/或开颅手术尤其血管内介入治疗此类动脉瘤是其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急性出血期支架辅助栓塞的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支架辅助栓塞,分析结果。结果:疗效良好者(0~2分),共计46例。疗效不佳者(3~6分)共计4例,死亡共计2例,治疗良好率为88.5%。结论:针对于发生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疾病来讲,开展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有助于提升动脉瘤致密栓塞概率,减少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颅内动脉瘤患者24例,我们对其使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24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8例,对于宽颈动脉瘤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栓塞4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2例,观察采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之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迅速栓塞后,再对其进行开颅清除血肿12例,出现侧脑室外引流8例,出现腰大池外引流4例。在手术结束后,在院修养一阵子之后出院,其中死亡8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瘫痪8例,恢复比较良好的6例。结论:对于每一个案例,使用一种最为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案,规范所有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想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用适当的致密填塞,这样就可以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针对在手术中所发生的出血并发症,要迅速找到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以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6,(10):1447-1449
目的探究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经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瘤体完全闭塞率进行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三年随访观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后期随访瘤体完全闭塞率检查明显优于术后即可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彭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26例患者28个颅内动脉瘤行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28个颅内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其中20个动脉瘤100%栓塞,6个动脉瘤95%栓塞,2个动脉瘤90%栓塞.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6个月,未见再出血发生.结论 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 ,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治愈率。方法  3 5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手术治疗 ,直视下手术夹闭 2 5例 ;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10例。再塑型技术治疗宽颈动脉瘤 1例。结果 开颅手术患者均直视下手术夹闭 ;血管内栓塞患者完全栓塞 9例 ,1例栓塞不全 ;优19例 ,良 13例 ,差 3例 ,本组病例无死亡。结论 数字式减法血管描记法 (DSA)、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 (CTA)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主要手段 ,MRA可作为无创性筛选 ,DSA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动脉瘤破裂出血 ,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