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医疗数据交换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医疗信息化过程中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问题,搭建适应于广域网络、异构软硬件环境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平台。方法:通过ICE开放源代码中间件,按照数据注册一发布模型.设置区域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市级医疗单位间各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结果:实现了市级医疗单位部分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为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深入应用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尝试。结论:区域医疗数据交换平台的结构设计被证明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为构建全民健康电子信息档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造医疗数据交换平台,打破存在于医院中的各种"信息孤岛",使得医院信息化发展进一步迈入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进一步挖掘医疗数据的作用。方法医疗数据交换平台采用星形结构,以前置交换服务器为中心,通过各种适配器与现有的系统通信并交换数据。结果使各个系统整合成一个整体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业务的跨系统整合。结论医疗数据交换平台可在医院信息化中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和寻求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实践的方案。方法 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化遇到的挑战进行需求分析,采用云计算建设思路,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结果 根据武汉市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特点和建设需求,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基础设施,提供平台支撑,分类建设各业务域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的全覆盖和业务监管的闭环。结论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组合应用,能够解决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本研究为日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医院信息化与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桥梁,医院信息化可再造优化就医流程和事务流程,提高医院信息化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首要手段。医院信息化为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插上翅膀,应对医疗付费改革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在医疗成本控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医疗管理提供了必要依据。以下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新的医疗付费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与国家医学中心数据交换体系。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健康医疗中心与国家医学中心的数据交换需求,制定了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与国家医学中心大数据平台数据交换规范,包括数据交换类型、数据交换架构和数据交换流程。数据交换规范是系统融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相关机构的数据采集和共享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建立高效和谐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作为国内知名的医疗应用软件生产商.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安博维区域健康平台”.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云计算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方法:使用高性能的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和集群管理软件.提出一种基于私有云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分析云计算对医院信息化的影响。结果:解决了目前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可扩展性差、维护困难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论:采用云计算技术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IHE技术框架中PIX、PDQ、XDS等集成规范的研究,探讨了区域信息中基本文本数据信息与文档文件信息在不同的医疗异构系统中协同处理,提出了支持集中存储模式和分布式存储模式的IHE框架下区域医疗信息协同方案,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完整、灵活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各类区域医疗服务系统的分析,研究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设计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技术架构。结果:设计出基于前置机交换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采用中心交换系统和可定制的前置交换系统,结合XML、J2EE、SOAP和ESB等现行先进的技术,可实现与各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松耦合对接。结论: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是解决各医疗机构间诊疗记录、医疗文件等医疗相关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降低信息协同成本、推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姜贤飞  钟彦  谢娟  唐羽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721-3724
目的以西部某知名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对其区域医疗协同医院医务工作者对区域医疗信息化知晓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探索其运行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西部某知名三甲医院区域医疗体系3家协同医院的医院管理者、医护和医技人员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269名医务工作者,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区域医疗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诊疗/护理质量(82.65%)、提高工作效率(85.50%)以及有助于提升医院和科室管理工作(88.12%);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瓶颈主要集中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结论医务工作者对区域医疗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应用效果不理想。只有强化区域协同医疗中的政府主导性,加强国家层面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基于制度和标准保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适宜的区域协同医疗模式、适应不同区域协同医疗模式的利益分配制度及医保体系,才能有效推动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采用SOA体系架构和ESB企业服务总线的方式进行建设。本文通过对鄂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信息化项目的介绍,对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优势、特点和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鄂州市区域卫生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实际应用及建成后的效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分析医院现有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卫生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数据源层、通信交换层、数据整合层、应用服务层4个层次来实现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结果:该医院信息平台可满足三级综合医院对病历书写、质控的需要;可满足卫生部对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复审方面的需要;可满足相关规范对于互联互通的需要.结论:该平台将提升医院医疗决策、管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区域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医疗信息化领域热点之一。本文运用IT治理理论,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IT治理组织结构,并从战略匹配、价值传递、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方面,提出携手建立让各利益群体参与规划与决策的IT治理结构;IT应用及IT投资的重点必须以实现医院的使命为旨归;重视过程监控,恰当管理IT资源;注重风险评估与管理,提高风险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全面合理的IT绩效测评与审核机制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lectronic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HIE) by medical group practices in rural areas. Methods: A purposive sample of 8 small medical group practices in 3 experimental HIE regions were interview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other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ose patterns. Findings: HIE was found to be largely limited to exchanging immunization data through the state health department and exchanging clinical information within owned provider systems. None of the clinics directly exchange clinical information with non‐owned clinics or hospitals. Conclusions: While regional HIE networks may be a laudable goal, progress is slow and significant technical,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obstacles remain. Limiting factors include data protection concerns, competition among providers, costs, and lack of compatibl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EHR)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数据质量项目,实现深圳市区域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规范化和采集的信息化,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数据源头和采集流程进行规范化研究。结果规范了53项门急诊、住院重点医疗卫生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统计算法、运算脚本,经过测试与校验,制定与发布了标准文件《医疗卫生统计指标数据规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全市公立医院53项指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运算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同一化。结论深圳市区域卫生统计指标数据规范的研究与实现,保证了医院端与中心平台端统计结果的一致性,提升数据质量,对卫生行业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医疗数据信息的价值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平台分级;提出把区域卫生信息化所涉及的所有软件分为机构业务软件和区域协同软件两大类来设计和开发,并主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必须具有面向居民、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服务的三个门户。最后,就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仍不明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病历作为临床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医院以新版电子病历试点为契机,构建以新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优化诊疗流程,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推进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创新区域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优化健康服务流程,统筹整合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方法 基于互联网医院和数据中心,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及医疗资源开放等举措,形成资源整合及能力提升的医院集团互联网医院平台.结果 实现互联网+居民就医、互联网+在线诊疗、互联网+健康评估、互联网+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协同、互联网+远程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