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34例胸部肿瘤患者(胸腺瘤2例,食管癌10例,肺癌22例),依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发泡胶组和联合组,每组17例。发泡胶组采用体部发泡胶进行体位固定,联合组采用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进行体位固定,使用电子计时器记录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取两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及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升降方向(Z)上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常规体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联合六维床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中的优势和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通过CBCT扫描获得六维方向(X、Y、Z、Rx、Ry、Rz)上的误差,并利用六维床校正六维方向上误差,校正后行第2次CBCT扫描,得到校正后六维方向上残余误差;对照组通过CBCT扫描获得六维方向上误差,只对X、Y、Z三维方向误差进行校正,校正后再行第2次CBCT扫描,得到校正后六维方向上残余误差,对比两组摆位误差及试验组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变化。结果 试验组校正前后误差比较,X、Y、Z和Rx、Ry、Rz方向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校正前后误差比较,仅在X、Y、Z方向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CBCT联合六维床校正摆位误差后,PTV外放边界在X、Y、Z方向分别缩小至2.4 mm、2.4 mm、1 mm。结论 CBCT联合六维床可以有效的对直肠癌术前放疗六维方向摆位误差进行校正,提高直肠癌术前放疗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垫与热塑体膜的误差比较在体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比较。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5例病人使用真空负压垫固定技术,另一组45例病人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有明显差异(P〈0.050)。结论:体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驰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摆位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体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28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另一组28例使用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通过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对两组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摆位精度验证,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拍摄验证片224张,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组的摆位误差(1.6±1.1)mm,低于真空垫固定组摆位误差(3.8±2.2)min,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张力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位置.造成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摆位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对指导放射治疗质量控制3-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26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13例。A组采用一体板结合开窗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B组采用一体板结合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及其绝对值的频率、定位效率。结果 B组在X轴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Y、Z轴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5 mm的频率分别为88.8%、91.8%、98.9%,B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5 mm的频率分别为95.9%、93.9%、95.9%;A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3 mm的频率分别为67.3%、76.5%、86.7%,B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3 mm的频率分别为84.7%、66.3%、70.4%;A组定位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窗热塑膜和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各具优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使用螺旋断层放疗设备实施全中枢放疗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使用了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10例使用了头体分体式固定板,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组患者X轴和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头体分体式固定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9,t=4.750;P〈0.05);Z轴方向摆位误差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放疗时可以减小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与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结合可提高治疗精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BCT)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颈部的摆位误差.方法: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并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共12例.患者采用颈肩面罩加个体化真空垫头枕固定,所有患者均行CT模拟.每周治疗前拍1次CBCT图像,每位患者接受6次CBCT.相对于计划CT,分别分析整个靶区和颈部在头脚、垂直、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整体的摆位误分别为0.58±1.82mm(头脚方向),1.85±1.76mm(垂直方向),0.76±2.13mm(左右方向);颈部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8±1.93mm(头脚方向);2.23±1.89mm(垂直方向);1.03±2.34mm(左右方向).结论:颈部摆位误差与整体摆位误差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头颈肩面罩固定下颈、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效果。方法放疗前先采集定位片图像为参照,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入组30例患者共进行了120次治疗重复摆位,采集验证片120张比较每次摆位的体位误差。X轴(左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9例(96.67%),3~5 mm误差有1例(3.33%);Y轴(头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8例(93.33%),3~5 mm误差有2例(6.67%);Z轴(前后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7例(90%),3~5 mm误差有3例(10%);X轴、Y轴、Z轴3个方向误差超过5 mm者未发现,我们对误差在3~5 mm患者进行重新摆位验证。结论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时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误差值,以选择出较佳的提高摆位精度的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真空垫固定,另一组用热塑料膜固定,各1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调强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2组摆位误差值。结果:在头脚、左右、腹背方向误差值,真空垫组分别为(2.5±0.926)、(2.7±0.725)、(2.4±0.839)mm,热塑料膜组分别为(3.9±0.805)、(3.6±0.782)、(2.8±0.772)mm。真空组在头脚、左右方向的误差值比热塑料膜组小,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使用真空垫固定体位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尤其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139例鼻咽癌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外照射放疗(n=56)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n=83)。分别测量常规组和IMRT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组O点误差(3.01±1,78mm)、X轴误差(3.85±2.03mm)、Y轴误差(3.69±2,08mm)和Z轴误差(3,12±2.12mm)明显大于IMRT组的误差(1,76±0.74mm,1.45±0.86mm,1.27±0.93mm和1.87±1.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技术的摆位误差较常规放疗的小,而且在体位固定、靶区定位、射野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分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首次摆位误差。方法:在首次治疗前行CBCT验证,当平移误差<3 mm且旋转误差<3°时实施治疗;当平移误差>3 mm,<5 mm,在线纠正,再次行CBCT扫描,如果误差<3 mm实施治疗,否则需要重新摆位,重新验证。利用SPSS软件分析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摆位误差。结果: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首次摆位误差合格率分别为82.62%、79.59%和75.41%,再次摆位共8例,占比分别为2.94%、0.68%和6.56%。胸上段X轴、Y轴及Z轴误差与胸中段、胸下段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中段X轴、Z轴与胸下段治疗误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t=-4.46;P<0.05)。结论:在首次摆位中胸下段食管癌摆位误差略大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必要时可通过在线纠正和重新摆位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机载影像系统(OBI)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应用Varian-21EX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38例鼻咽癌患者。在首次调强放射治疗前应用OBl系统获取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图像,前3 d每天1次,以后每周1次,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得出两者间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首次扫描获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左右(-0.49±1.90)mm,头脚(0.64±1.36)mm,前后(-0.57±1.78)mm;旋转误差为(0.05±0.11)°。经首次校正后其余各次摆位误差减小为左右(0.30±1.01)mm,头脚(0.12±0.92)mm,前后(0.47±1.05)mm;旋转误差(-0.02±0.03)°。结论:应用OBI系统验证摆位误差可以提高摆位精度,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对于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约为2 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乳腺托架联合头膜固定术与乳腺托架固定术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的126例乳腺癌术后保乳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乳腺托架头膜联合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单纯乳腺托架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试验组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2.20±1.06)mm、(3.04±1.08)mm、(2.64±1.25)mm;对照组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4.00±1.89)mm、(3.69±1.19)mm、(4.30±1.96)mm。两种不同固定术的摆位误差比较,X,Y,Z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摆位误差小于对照组。试验组X,Y,Z轴方向在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分别为93.7%,90.5%,88.9%,而X,Y,Z轴三方向同时合格通过率为85.7%;对照组为88.9%,90.5%,82.5%,而X,Y,Z轴方向同时合格通过率为69.8%。两组比较X,Y,Z轴三方向同时通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同时合格通过率高。结论乳腺癌放疗者使用简易乳腺托架头膜联合固定术,可降低摆位误差,提升摆位重复性,有利于提升摆位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头颈部放疗患者位置误差的修正效果。方法应用EPID对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分析。初次治疗前和以后每两周通过兆伏级EPID对患者治疗位置采集正交位射野验证影像,并与治疗计划中通过定位CT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影像进行比对,医生认可比对结果后,记录下各方向摆位误差值。结果患者在x轴、y轴、z轴(x轴、y轴、z轴分别表示患者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7±1.33)mm,(0.28±1.74)mm,(0.13±1.29)mm;EPID验证结果和kV-CBCT验证结果在y轴、z轴方向无显著差异(P=0.859),在x轴方向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在头颈部放疗时,EPID系统可以修正患者的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