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慢血流现象的关系。方法44例患者均经冠脉造影及腺苷负荷99TcmMIBI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分析比较冠脉造影阳性组(P—CAG)12例,冠脉慢血流组(CSF)22例以及冠脉正常血流组(NCF)10例患者临床资料、腺苷心肌负荷显像改变、冠脉造影结果与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关系。结果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或X^2检验比较。结果3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危险因素: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0.27,0.54和0.59;性别:矿:0.92;危险因素:X^2=1.23;P均〉0.05);CSF组冠脉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血流帧数明显多于NCF组(33.7±5.5和17.6±3.9,t=-9.58,P〈0.001)。P—CAG组12例,腺苷负荷心肌显像阳性率100%(12/12);CSF组22例,阳性率77.3%(17/22);NCF组10例,2例阳性。半定量靶心图分析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缺血范围(人均缺血节段数)CSF组多于NCF组(1.06±0.77和0.91±0.80,t=-2.02,P〈0.05),少于P—CAG组(2.41±0.79,t=4.54,P〈0.001)。靶心图记分心肌缺血程度显示CSF组大于NCF组(8.01±6.06和2.73±2.60,t=-2.07,P〈0.05),小于P—CA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7±12.77,t=1.44,P〉0.05)。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阳性显像中部分患者伴有冠脉造影慢血流现象,这为有明显胸痛症状但冠脉造影阴性的患者提供了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冠脉造影正常者及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 采用矫正TIMI帧计数法(CTFC),按CTFC大于冠状动脉正常血流速度的两个标准差诊断为CSF,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CSF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数.结果 CSF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无统计学差异,左室舒张早期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下降,左室舒张晚期的血流峰值速度A峰升高,E/A比值下降,E/A比值减低患者出现CSF的比例增高(P<0.05).结论 E/A比值与CSF密切相关,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CSF组更明显,DTI对评估CSF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因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校正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计帧法分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法对慢血流患者的各个临床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慢血流组伴高脂血症的比例(39.28%),高于对照组(26.67%,X2=1.047,P〈0.05),吸烟比例(64.3%)显著高于对照组(30.0%,X2=6.82,P〈0.01)。慢血流组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5.05±0.77)mmol/L vs(4.65±0.71)mmol/L(P〈0.05),红细胞压积(65.4±9.21)%vs(58.6±8.56)%,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慢血流组血浆NO的浓度低于对照组,ET-1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04±36.45)μmol/L和(148.61±39.45)μmol/L,(P〈0.05);(139.08±29.17)ng/L和(112.79±27.53)ng/L,P〈0.001;慢血流组NO/ET-1为0.90±0.27,低于对照组1.28±0.28,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ET-1(OR=4.181,95.0%CI 2.12-8.26,P=0.000)、Hct(OR=6.079,95.0%CI=2.501-14.778,P=0.000)、高脂血症(OR=12.348,95.0%CI=4.57-25.56,P=0.026),吸烟(OR=13.242,95.0%CI=3.52-23.68,P=0.035)。结论: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高原地区慢血流患者中同样存在,高脂血症、吸烟、HCT的增加;NO/ET-1比值的减少,共同参与了慢血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高原地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与血清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存在CSF现象,且矫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帧数(CTFC)>27帧48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血流正常4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常规检查,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分析血脂水平与CSF的相关性。结果:两组TG和T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DL-C水平与CTFC帧数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LDL-C水平与CTFC帧数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5)。结论:HDL-C水平下降及LDL-C水平升高,与CSF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影响因素,以及瑞舒伐他汀和尼可地尔的联合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CSF患者和同期收治但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流正常的60例其他疾病患者参与研究,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SF发病的影响因素。将CSF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联合用药组,前者每次口服10 mg尼可地尔片,3次/d;后者在此基础上加服10 mg瑞舒伐他汀片,1次/d。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肝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结果总胆固醇(TC,OR=3.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4.3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OR=3.25)、血管扩张功能(FMD,OR=0.59)、吸烟(OR=5.93),合并糖尿病(OR=8.25)等均为CSF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FMD、hs-CRP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3个部位的血流速度都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尼可地尔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尼可地尔有协同作用,可更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治疗CSF疗效优于单用尼可地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RR)的机制.方法 选择双嘧达莫负荷201TI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RR且诊断为冠状动脉痉挛的患者26例(RR组)、无冠状动脉狭窄及RR者16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重复双嘧达莫试验,测量并比较注射双嘧达莫前后RR相关、非RR相关血管和对照组相应血管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血流帧计数(CTFC)和心肌血流灌注积分(TMPG).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见RR相关血管僵硬,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明显低于非RR相关血管,且RR区域静态心肌灌注缺损与冠状动脉造影血流速度缓慢高度相关(r=0.79,t=10.18,P<0.001) 而对照组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无明显差异.RR相关血管注射双嘧达莫前后CTFC分别为(36±6)帧及(26±7)帧(t=4.15,P<0.01) TMPG分别为(2.02±0.39)级和(2.92±0.12)级(t=2.25,P<0.05) 非RR相关血管注射前后CTFC分别为(29±7)帧及(25±5)帧(t=2.31,P<0.05) TMPG分别为(2.56±0.31)级和(2.96±0.06)级(t=2.17,P<0.05) 而对照组注射双嘧达莫前后TCFC及TMPG均无明显变化(t=0.932及0.867,P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静息状态下RR相关血管及微血管处于轻度痉挛状态,导致血流速度及心肌灌注缓慢 而负荷状态下血管扩张,使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加快,因而呈现RR.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TMZ)对CSF的疗效。方法:64例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加用TMZ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运动负荷心电图(ECG)以及CAG复查冠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72%,对照组有效率44%(P<0.05);运动负荷ECG改善率治疗组75%,对照组47%(P<0.05);复查CAG显示冠脉血流帧计数,治疗组(20.54±4.37),对照组(25.43±5.5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TMZ联合他汀治疗对CSF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525例;对照组58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查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346.45±102.4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2.18±101.26)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7,95%CI:1.181~3.415;P〈0.05)。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可能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慢血流现象但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43例患者为慢血流组,并随机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正常的40例为对照组。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影响慢血流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及凝血时间等临床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慢血流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体重指数、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尿酸是慢血流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慢血流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校正TIMI帧计数(CTFC)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CSFP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于冠脉造影术中肝素抗凝管取血浆5ml,静置离心,-80℃冻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N水平.常规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凝全套、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析APN与CSFP之间关系.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相当,冠脉CSFP组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APN水平减低与CSF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脂联素(APN)、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方法将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CSF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强化组,每组49例,常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强化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晚。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APN及HD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APN及H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APN及HDL水平较常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明显提高CSF患者血浆HDL及APN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低体重指数(BMI)患者前瞻性冠状动脉CTA中使用80kVp管电压的可行性。方法:对84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前瞻性冠状动脉CTA检查。将84例患者按BMl分为80kVp(BMI≤22kg/m2)和100kVp(22kg/m2〈BMl≤25kg/m2)两组。脉冲曝光时间为200ms(心率≤65次/分)或380ms(心率〉65次/分)。分析直径≥1.5mm的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心率的一致性较好(P值〉0.05)。80kVp、100kVp组的ED分别为(0.56±0.21)mSv、(1.43±0.58)mSv。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剂量长度乘积(DLP)、E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80kVp、100kVp组的合格图像分别为92.2%、91.8%。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主动脉SNR及左、右冠状动脉主干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kVp的超低管电压前瞻性冠状动脉cTA可以应用于低BMI患者,图像质量足以满足诊断需要,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bitity,SI )和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组,101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脂联素及TNF-α水平,同时测定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BMI、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血清脂联素、S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SI呈正相关(r=0.247,P〈0.05),与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313,P〈0.05),与TNF-α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肥胖、SI相关,与TNF-α无相关性,脂联素的增高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改变及腺苷与硝酸甘油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60例AMI行PCI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腺苷组、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在行PCI罪犯血管开通后分别立即给予冠脉内注射:腺苷组:腺苷注射液240 μg +生理盐水10 ml.硝酸甘油组:硝酸甘油200 μg+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3组患者皆测定用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测定血管开通即刻和用药后5 min冠脉血流帧数.结果 3组患者vWF在术后均高于术前含量(P<0.05).但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vW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在术后NO血浆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冠脉给药后5 min冠脉血流计帧数腺苷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PCI可造成血管内皮的功能损伤,PCI术后冠脉内应用腺苷与硝酸甘油对病变血管内皮功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CH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老年CHD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中重度RI(A)组和正常或轻度RI(B)组,分析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组术前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TIMI血流分级为0级者明显高于B组(χ2=13.928,P<0.05);A组TIMI血流分级为1级者0例,明显低于B组(χ2=5.407,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为2级和3级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支病变例数明显高于B组(χ2=12.990,P<0.05),3支及以上病变例数显著低于B组(χ2=11.216,P<0.05),双支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的MACE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χ2=5.162、5.347,P<0.05),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脏(冠脉)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RI对冠脉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明显高于轻度RI或正常的患者,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的效果研究。方法:同时期216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前瞻性对照,经桡动脉组106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组)110例,对比观察其成功率、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等。结果:两组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差异无显著性,经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稍低于经股动脉组(95.4%vs100%,P&lt;0.05),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经股动脉组(3.0%vs 8.2%,P&lt;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收集120例胸痛患者(糖尿病组60例,非糖尿病组6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资料,观察2N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并进行对照研究。并将糖尿病组60例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成3组(〈5年,5-10年,〉10年),并对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计1800段血管进行分析,其中糖尿病组存在斑块297段,而非糖尿病组存在斑块119段(χ2=99.057,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2支及以上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受累血管段分布中,以左冠前降支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而左冠主干、回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均无明显差异。在斑块类型分布中,糖尿病组以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P〈0.05)。60例糖尿病患者中,〈5年组斑块发生率14.2%(64/450),病变以软斑块为主,管腔以轻度狭窄为主;5~10年组斑块发生率为46.7%(112/240),病变以混合性斑块为主,管腔呈现中度狭窄为主;〉10年组斑块发生率57.6%(121/210),病变以混合斑块和钙化斑块为主,管腔多呈中.重度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的粥样斑块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准确识别斑块分布和特征,进行危险评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