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胰腺损伤多并发腹内外多发伤,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比较复杂,处理不当影响愈合。笔者将1983年7月~1998年10月收治的胰腺损伤27例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验。结果 26例胰腺外伤患者,术前确诊20例,合并腹部其它脏器损伤14例,2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6例,死亡6例。术后发生胰瘘7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 B超、CT对胰腺外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RCP是诊断胰管损伤的金标准。根据胰腺外伤级别选择适当的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胰腺外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胰腺损伤28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固定于后腹膜,背靠脊柱,前有腹壁、胃和横结肠,因而外伤比较少见,以往胰腺损伤约占腹部创伤的0.2%~6%。近年由于交通事故增多,胰腺损伤有增多的趋势,约占腹部内脏伤的8%~12%,胰腺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部损伤,单纯胰腺损伤少见,约58%~98%胰腺损伤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损伤后死亡率为14%~31%。从1985年至2005年我院共收治胰腺损伤28例,本对其诊断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腹部脏器损伤中胰腺损伤并不常见,约占腹部外伤的2%,其中横断伤多于钝性伤,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其损伤必然殃及附近器官及大血管,其致命原因一是大血管出血,二是并发腹腔内脓毒血症,但因其症状缺乏特异性,伤势复杂且多伴有多发伤,术前诊断及手术处理仍存在一定困难,死亡率高达9%~12%,本文结合我院近20年收治的胰腺损伤病人的成功诊治体会,对不同类型胰腺损伤的术式及选择作如下介绍,以供外科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5年8月诊治的1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9例CT检查,6例阳性,阳性率66.7%;16例行B超检查,1例考虑胰腺损伤;腹腔穿刺及灌洗10例,9例淀粉酶明显升高;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单纯引流3例,胰腺缝合修补6例,胰腺尾切除4例,胰腺体尾断端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2例,胰头清创缝合加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1例.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 腹腔液淀粉酶测定和CT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胰腺为腹膜后器官,位置深在,其解剖上的特点使其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发生外伤的几率较低,约占腹部外伤的2%~6%。但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的增加,胰腺外伤也呈上升趋势。胰腺损伤多合并有全身其他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为隐匿,易造成漏诊,而延误治疗,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1995—2005年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病例诊治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1~48岁,平均37.1岁。受伤原因:车祸外伤11例,锐器刺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重物挤压伤2例,其中合并肝破裂3例,脾破裂5例,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胰腺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企石医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淀粉酶检查、B超及CT等检查方法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临床动态观察与及时剖腹探查的重要性,确认术中根据胰腺伤情及合并伤伤情正确选择术式的意义等。结果本组15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仅为26.6%(4/15)。16例中1例Ⅰ级损伤经保守治疗治愈,11例Ⅱ级损伤,2例Ⅲ级损伤,2例Ⅳ级损伤经手术治疗治愈。15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例再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胰腺损伤患者大多伤情重,合并伤多,术前确诊率低。应根据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表现果断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根据伤情采取简单、有效的术式,在休克状态下避免做复杂的手术,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胰腺因其位置深居腹膜后,闭合性胰腺损伤早期症状和体征轻微,且无特征性,易误诊;近几年在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上仍存在着争议。为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减少病死率,现总结大连中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闭合性胰腺损伤2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胰腺的特殊解剖位置,一般损伤机会较少,但因胰腺外伤后的治疗及术后与胰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川,使胰腺损伤的处理增加了难度。我院从1999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623例,其中明确有胰腺损伤32例(占5.1%),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对于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胰腺损伤的病例检查中,CT检查的阳性率最高.所有病例共治愈20例,治愈率为86.96%;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40%.结论:胰腺损伤严重而复杂,多合并伤,准确诊断,合理运用损伤控制手术,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0年8月~1998年12月共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368例,其中胰腺损伤15例,占4.1%,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7岁。坠落伤6例,钝器伤3例,挤压伤5例,脚踢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7d,平均20.5h。术前确诊3例,占20%。1.2 分类... 相似文献
15.
胰腺损伤常合并腹内其它脏器和胰周围血管损伤,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腹部创伤497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胰腺损伤17例(3.4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腺一般不易发生损伤,损伤率仅占腹部创伤的1%~2%,但损伤后,伤情复杂,诊治较难。作者从1985~1997年共收治胰腺损伤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7~68岁,平均32岁。闭合性胰腺损伤28例,开放性胰腺损伤4例;单纯性胰腺损伤6例,合并腹内其它脏器损伤26例,其中合并肝脾破裂16例次,结肠、小肠及肠系膜损伤14例次,十二指肠损伤3例次,胃损伤2例次,肾损伤4例次,闭合性损伤中,因车祸致伤20例,堕落伤3例,挤压伤2例,重物撞击伤3例。开放性胰腺损伤中,枪弹贯穿伤2例,刀刺伤2例。均经急诊手术治疗,30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6… 相似文献
17.
《疑难病杂志》2018,(2)
目的总结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损伤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19~68岁。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对胰腺损伤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果 25例患者中16例为腹部闭合性损伤,9例为腹部开放性损伤;保守治疗11例,未行胰腺手术1例,行胰腺手术13例(其中6例行远端胰腺切除,6例行修补术,1例行清创填塞术);7例发生胰腺手术相关并发症;死亡3例,失访3例,术后随访19例,发生糖尿病4例。结论创伤性胰腺损伤病情复杂危重,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腺损伤的重要环节。对全身及局部情况危重的患者应遵循损伤控制外科(DCS)的原则。创伤后胰腺的功能取决于残留胰腺的多少和健康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6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性挫伤13例,挫裂伤10例,横断伤1例,胰头损伤2例。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1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切除1例,远端胰切除术6例,胰修补术8例,单纯引流术6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死亡3例,术后发生胰瘘3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剖腹探查仍是其诊断的主要手段;胰腺损伤的治疗应结合胰腺损伤情况选择创伤小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我院 3年间收治的胰腺损伤 7例 ,结合文献对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例 ,女性 1例。年龄 6~ 35岁。致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 ,其中 :撞击伤 4例 ,挤压伤 2例 ,刀刺伤 1例。闭合性伤 6例 ,开放性伤 1例。单纯胰腺伤 2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5例 ,其中合并 2个以上脏器损伤 1例 ,1个脏器损伤6例。伤后 7h内就诊者 6例 ,7h以上就诊者 1例。本组术前均未明确诊断 ,而以剖腹探查术发现胰腺损伤 ,手术除对合并的脏器损伤作相应的处理外 ,4例胰腺轻度挫裂伤行乳胶管多管外引流术 ,2例胰体尾部严重挫伤行保脾 ,胰体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胰腺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1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损伤的类型,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Ⅰ,Ⅱ级11例行胰腺清创引流,双套管冲洗;7例Ⅲ级患者行远侧胰腺切除,近端胰腺断端缝闭或胰腺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其中1例保脾;3例Ⅳ级患者行胰头部修补,胰腺远端与空肠Roux-Y吻合,十二指肠破裂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其中1例再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后治愈。并发胰漏,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等并发症共10例,全组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严重合并伤出血休克,1例死于胰漏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结论胰腺损伤类型与合并伤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