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总结采用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的临床体会。方法于脐上或脐下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纵行切开少许腹白线,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这种方法为半开放法人工气腹建立法。结果采用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的333例患者,都可以轻松地建立气腹,均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半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为腹腔镜手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的人工气腹建立法。  相似文献   

2.
樊伟  李强  王震宇 《山东医药》2002,42(8):48-49
近年来 ,本院采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并阑尾穿孔 4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取阑尾炎并阑尾穿孔患者 96例 ,男 5 1例 ,女 45例 ,年龄 18~ 35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查体示右下腹麦氏点压痛 (+) ,反跳痛 (+) ,腹透均未见异常 ,血常规示血白细胞升高。 96例患者中 5 4例行剖腹探查 +阑尾切除术 ,42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方法 :1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 A) ,术前需排空膀胱或留置尿管。患者取平卧位。在脐部作一长 1cm横行切口 (可以在脐上或脐下或左侧 ) ,插入气腹针 ,由注水法或试压证实确实在腹腔内 ,二氧化碳气腹压。 1.5…  相似文献   

3.
免气腹与气腹式腹腔镜手术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和方法 作者利用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免气腹装置一机械式腹壁悬吊器[1]完成42例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34例、肝囊肿开窗术3例、疝修补术2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例,其中6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方式:脐下横切口1.5 cm,切开腹壁各层,直视下进腹,置入腹壁提拉器,连结免气腹装置,提拉前腹壁10 cm~15 cm,制造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选取同期完成的气腹式腹腔镜手术45例做对比,包括胆囊切除术44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均采用全麻,其中2例有下腹部手术史.利用CO2气体注入腹腔,压力阀值2 kPa,制造手术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2001年10月,我院对298例患者施行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0~85岁148例,60~69岁106例,50~59岁44例。手术过程及配合:①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贴手术护皮膜,连接电刀及吸引器。②下腹正中切口,由脐至耻骨联合上方,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腹白线,钝性分离腹直肌,上推腹膜,显露膀胱前壁,于少血区戳洞,纵行  相似文献   

5.
经腹腔镜切除阑尾,改变了经典的剖腹阑尾切除术。作者回顾了其最初一年开展这一新技术的经验。 1991年1月~1992年1月,29例病人接受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2岁(8~65岁),平均体重147磅(61~221磅)。阑尾炎诊断明确,但不包括阑尾脓肿患者。术前每位病人给予抗生素和插导尿管。患者仰卧于手术台,气管插管作全麻。于脐下作小切口插入气腹针,灌注CO_2以建立气腹。然后插入直径10mm套管,再从套管中置入前视腹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腹腔镜气腹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7年6月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3例。其中70岁以上31例,均未出现内脏损伤、血管损伤出血、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等气腹并发症。现就我们的体会,对预防老年患者LC气腹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年龄均超过70岁,平均年龄为74岁;男性8例,女性23例。术前合并呼吸系疾病的5例,冠心病24例,高血压8例,有腹部手术史者8例。二、手术方法:在脐的下缘弧行切开皮肤1cm,用2把巾钳分别在脐的左右夹住皮肤上提使腹壁尽可能提高。由切开处插入气腹针进行穿刺,当穿过腹壁筋膜与腹膜时有…  相似文献   

7.
阑尾术后肠粘连气腹造影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阑尾术后肠粘连气腹造影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例术后慢性腹痛,腹胀或有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的疑诊阑尾手术后肠粘连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导管或18号软套管针注气后行腹部CT扫描,对影像特征进行解析、分类.结果:2例患者(因急诊)未行该检查,2例患者行该检查未成功,16例患者均表现有腹壁粘连的影像特征,腹内脏器局部隆起,跨越气腹空间与腹壁贴附.粘连的脏器有大网膜、小肠、结肠.根据粘连的脏器及范围可分为局限性大网膜粘连10/16(62.5%)、局限性肠管粘连5/16(31.3%)和全腹弥漫性粘连1/16(0.7%).其中9例患者行经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例行腹腔镜部分松解术结合小切口开腹手术.2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例表现有网膜粘连,另1例无粘连).手术患者与气腹造影腹部CT平扫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气腹造影CT检查安全、简便易行,多平面重建图有助于腹壁粘连的直观显示.  相似文献   

8.
诊断性腹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腹腔镜检查对诊断腹腔内器官病变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自 1994年 2月至 2000年 10月行 75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现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 75例中男 38例,女 37例;年龄 9~ 78岁,平均( 44.3± 17.9)岁。其中 28例不明原因腹水, 24例腹外伤急腹症, 9例不明原因腹内肿块, 6例不明性质肝脏肿块, 6例肿瘤探查,另有 2例膈肌病变。   2.方法:检查时采用全身麻醉,根据观察需要于适当位置取 2~ 4个操作孔,避开由于手术或炎症引起的粘连部位。对于腹水患者预先引流一定量的腹水,以有足够的气腹…  相似文献   

9.
段思静  孙即友 《山东医药》2001,41(20):35-35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 ,我院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 60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的年龄 1 8~ 42岁 ,平均35岁。已婚已育 38例 ,已婚未育 7例 ,未婚未育 1 5例 8例 (其中有性生活史 )。所有患者术前均由盆腔检查及彩色 B超诊断。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30例 ,粘液性囊腺瘤 1 0例 ,畸胎瘤 2 0例。肿瘤直径 3~ 6cm38例 ,7~ 1 5 cm2 2例。既往有手术史者 7例。术前查CA12 5均在正常范围内。1 .2 方法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脐轮下缘作皮下环切口长 1 cm,插入气腹针注入 CO2 气体 3~4升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近年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性并发症已引起人们重视。其原因似与二氧化碳气腹建立后形成腹腔内高压,影响静脉回流,导致静脉淤滞有关。我们参照Christen等[1]所建立的方法,以体外腹部加压模拟腹腔镜手术时的气腹状态,应用彩超多普勒技术研究增加腹压对股静脉、颈内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应采取的对策材料与方法一、受试对象:志愿受试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1~54岁。均无周围血管和明显心脏疾病。二、仪器:所用仪器为美国…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95年1月~1999年1月,对31例临床难以诊断的腹痛、腹水和腹块患者进行了电视腹腔镜下检查及活检;作了腹腔镜诊断与腹腔穿刺液细胞学和影像学诊断分级的比较,以评价腹腔镜检查在疑难性腹部疾病病因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31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为6~68岁,平均40.52岁。病程为10天~3年。临床以腹水、腹水+腹块、腹痛和腹块为主要表现者分别为11、8、7和5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20例、腹盆腔恶性肿瘤5例、慢性阑尾炎2例、回肠憩室2例和回盲部肿…  相似文献   

12.
1994年 5月~ 1 998年 1 2月 ,我院应用腹腔镜技术对肝囊肿、左叶小肝癌、肝脓肿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40~ 6 5岁。术前根据病史、B超、CT、AFP等检查 ,诊断为肝囊肿 9例 ,胆囊结石伴肝脓肿 1例 ,胆囊结石伴门静脉高压、左肝小肝癌 1例。9例肝囊肿中多发 1例 ,单发 8例 ;囊肿位于肝左叶 2例 ,右叶 7例 ;囊肿最大 1 5 cm× 1 2 cm× 1 0 cm,最小3cm× 3cm× 3cm。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脐下缘作 1 cm切口 ,气腹针穿刺造成气腹 ,然后置入腹腔镜观察见位于肝表面的囊肿为灰白色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气腹腹腔镜手术34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气腹腹腔镜相比,避免了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扩大了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指征,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患者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诊断146例腹腔疑难病滕书玲,周秀彦,肖晋美我们在1986年~1992年共做腹腔镜检查(下简称腹镜检)l46例,其中多数病例为B超、CT、消化道造影、核素扫描及有关各种化验后仍不能确诊的疑难病例,经腹镜检后均出确定诊断或修改诊断,现小结如下。仪...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0月以来,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为18~34岁,左侧精索静脉曲张8例,双例5例,Ⅱ°5例,Ⅲ°8例。有阴囊坠胀、潮湿感11例,伴尿频、尿痛3例,精液质量差、婚后多年不育4例。方法: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臀部垫高,略向患侧倾斜。在脐下1cm处,做15mm长的横切口,插入Veress针,接气腹机,充入CO_2气体,约4~5L。在腹腔镜直视下,于患侧脐髂连线中外1/3交界上方穿-5mm鞘,放入止血钳。在距内环口3~4cm,精索静脉外侧提起后腹膜并剪开,将动、静脉分离后用钛夹结扎精索静脉2次。腹外斜肌健膜缝1针,用邦迪封切口。结果:本组患者次日即下床活动,2~3天出院,均无并发症。手术后半个月复查,13例患者站立时精索静脉均无充盈  相似文献   

16.
自1987年Mouret首次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此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而且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我院199407/199605对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组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43岁.2例有明确的犬或羊密切接触史,Casoni试验阳性3例.术前均经B超或CT诊断及定位.4例均为多发性囊肿.1.2 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仰卧位.于脐下缘切开1cm皮肤,用Veress针穿剌建立气腹,使腹内压维持在1-…  相似文献   

17.
预测脂代谢异常的最佳指标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南京地区人群肥胖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特进行以下研究。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为南京地区长期居住的汉族健康成人 ,共3 44 5例 ,年龄 18~ 90岁 ,男性 2 2 6 8例 ,女性 1177例。研究对象的选取采用随机抽样 ,各年龄段以及性别分布均匀。2 .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直立位 ,检测身高、体重 ,腰围取肋弓最低点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测量 ,腹围测量平脐 ,股骨粗隆水平测量臀围 ,腰、腹、臀围的测量精确到 0 1cm。空腹抽血 ,测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H…  相似文献   

18.
徐军  胡兴平  张力  张川 《山东医药》2013,53(13):36-3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加穿刺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5例,采用经脐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仅在脐部切开1个1.0 cm穿刺通道,在下腹壁穿刺针(气腹针Veres内芯)的辅助下完成腹膜后精索血管的高位集索结扎。结果 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3 d。随访2~18个月,无静脉曲张复发、阴囊水肿,无睾丸萎缩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单切口单通道腹腔镜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经济、简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郝改林 《山东医药》2005,45(14):6-6
2000~2004年,我们对41例患者行经阴道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41例患者年龄34~78岁,平均52岁(5例>70岁)。原发病为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腺肌病(未育)5例,子宫肌瘤24例(2例合并卵巢囊肿),有手术史及盆腔轻度粘连7例。确诊后均行经阴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均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减少。护理:1术前护理:遵医嘱做好各种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除常规备皮外,尤应注意脐孔清洁,可先用强生润肤油软化脐孔内污垢,再用温水肥皂清洁干…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 2012年5月,我院完成了32例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患者32例,入选标准:①身体状况好,无心肺相关疾病及肝硬化等合并症,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②首选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结石直径≤10 mm),胆囊炎症无或轻,急性发作者胆囊壁≤4mm,发作天数≤4 d,估计右上腹无明显水肿、粘连;③无复杂的胆道疾病及相应的并发症,如胆管结石、胰腺炎、肝肾功能及凝血异常;④无上腹部手术史;⑤BMI<30 kg/m2;⑥患者有比较强烈的美容要求.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0 ~55岁、中位年龄35.2岁;胆囊息肉15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