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癫痫发作改变心率和心律,人们研究癫痫发作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有两方面的原因:(1)心律失常可能是癫痫过程中突发死亡原因之一。(2)研究这种现象可以有助于探讨心血管功能的神经调节。本文作者应用双颞叶深部和眶前硬膜下电极加ECG 监测研究了单侧颞叶癫痫发作时心动过速的神经解剖联系。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研究发现癫痫抽搐时,有心率心律、高血压及血管运动的改变。临床上癫痫突发,来不及记录心电图(ECG),已有癫痫时心律失常的个案报告,但尚无同时记录脑电图(EEG)、ECG 的报告。癫痫发作时观察到严重的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由于未被认识,至今仍当作原发于心脏本身的疾病来治疗。癫痫患者的卒死可能由于发作后诱致的心  相似文献   

3.
颞叶癫痫发作与睡眠时间的关系【英】/RajnaP…Epilepsia.-1993,34(3);-574~579为了探索睡眠觉醒周期与某些癫痫发生机制可能存在的关系,本文作者对14例颞叶癫痫病人复杂部分癫痫发作与睡眠时相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方...  相似文献   

4.
颞叶癫痫(TLE)最常见的情感表现是恐惧发作。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轻度焦虑到强烈的恐怖症状。许多证据表明,杏仁核在情感体验及表达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作者采用磁共振(MRI)容量测定,以期了解杏仁核或海马萎缩程度与恐惧发作的关系。 TLE患者50例,女性30例,男性20例,平均年龄33岁,病史采集后均行神经系统、MRI、脑电图检查,其中9例因定位定侧不明采用颅内深部电极测定。33例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健康志愿对照30例,平均年龄32.6岁(20~50),MRI分析时,头部大小个体差异用比率校正,杏仁核和海马容量在正常对照二个SD以下谓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额颞叶起源癫痫临床下发作的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通过24小时视频脑电图监测存在临床下发作的癫痫患者,分析脑电图在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睡眠期/清醒期)、发作间期放电、发作累及导联数方面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 共纳入18例患者,捕捉到临床下发作280次(11/18)、临床发作34次(9/18),其中2例患者同时存在临床下发作及临床发作。额叶起源:临床下发作235次、临床发作15次;颞叶起源:临床下发作26次、临床发作19次;额颞叶起源:临床下发作19次、未捕捉到临床发作。临床下发作组中(11/18):睡眠期发作163次(58.2%)、清醒期发作117次(41.8%);临床发作组中(9/18):睡眠期发作16次(47.1%)、清醒期发作18次(52.9%)。在发作累及导联数中:<6个导联,临床下发作270次、未发现临床发作;≥6个导联,临床下发作10次、临床发作34次。在总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中:临床发作组为(27.43±17.73)s,中位数值30 s;临床下发作组为(20.10±...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手术后先兆发作对癫痫治疗效果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施行前颞叶切除术后,70%-90%患者术后未再出现发作,例如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CPS)和继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secondar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但是部分患者术后仍遗留有癫痫先兆。先兆的存在是否会增加术后癫痫复发的机会?术后患者有先兆发作是否需要处理?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构影像显示有局部病变的症状性颞叶癫痫(TLE)及颞叶外癫痫(ETLE)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构影像显示有单一局部病变的257例癫痫患者的电生理及临床资料。根据病变分布的位置分为TLE和ETLE两组,另根据IEDs的分布与病变位置关系将TLE及ETLE又各分为3个亚组:TLE-1/ETLE-1:间期EEG正常;TLE-2/ETLE-2:IEDs与病变定位一致;TLE-3/ETLE-3:IEDs与病变定位不一致。结果 TLE-1所占比例明显低于ETLE-1(P0.01)而TLE-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ETLE-2(P0.01)。TLE-3亚组所占比例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而ETLE-3亚组所占比例随发作频率的下降及首发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症状性TLE患者间期EEG监测的阳性率及痫样放电的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ETLE患者。TLE患者中IEDs的分布更易受癫痫病程影响,而ETLE患者IEDs的分布更易受发作频率及首发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颞叶癫痫     
癫癎是脑对一些有害刺激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这种有害刺激作用于脑的某部位,则根据该部位的功能特点,发生特殊的癫癎发作。如果明确了有害刺激所作用的脑的部位及其发生的病理变化,则给施行外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颞叶癫癎是局灶性癫癎的代表。颞叶是易受有害刺激和发生癫癎以及有着复杂功能的解剖部位。而且可以施行切除术,不致造成严重神经脱失症状,所以颞叶癫癎是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发作间期颞叶癫痫的18F-FDG PET 显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估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对颞叶癫痫定性和病业定位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26例CT或MRI检查正常,经临床及脑电图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在同期进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PET显示的低代谢区行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描记以评估^18F-FDG PET检测癫痫灶的特异性,17例定位明确的单侧颞叶癫痫行前颞叶切除术,术手进行随访。2例PET未检出癫痫灶,7例DEEG定位双侧病灶未行手术治疗。结果:26例颞叶癫痫中,发现^18F-FDG PE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为92%(24/26),特异度为87%(21/24)。结论:从颞叶癫痫的定性定位诊断来看,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对癫痫灶的检出率较高,但^18F-FDG PET显示的低代谢区与癫痫灶的位置并非完全重叠,尚需要其他的诊断措施加以肯定,^18F-FDG PET和皮层脑电图或深部脑电图对癫痫病灶定位的一致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8例颞叶癫痫患者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结果.方法 1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脑电图/录像脑电监测(EEG/VEEG)、MRI海马相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检查诊断为颞叶癫痫.均进行PET检查,结果有16例显示不同程度的颞叶前中部和(或)内侧部的低代谢区域.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手术,其中右侧颞叶癫痫16例行标准前颞叶及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左侧颞叶癫痫2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结果随诊观察6~26个月,按照Engel的疗效判断标准,结果I级(癫痫发作消失)11例,II级(极少发作)4例,III级(发作减少75%以上)2例,IV(无改变)1例.结论对于临床上怀疑为颞叶癫痫而上述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明确癫痫灶者,PET能更好地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侧颞叶内侧癫痫病人发作间期癫痫放电模式分型及其对智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单侧颞叶内侧癫痫病例资料,针对病人发作间期癫痫放电模式进行分型,对比不同分型病例之间的智商差异.结果 颞叶内侧癫痫病例的发作间期癫痫放电模式,左侧分为3型:Ⅰ型放电局限于同侧额、颞区49例(63.64%),Ⅱ型放电波及对侧额...  相似文献   

12.
额颞叶癫痫有定位价值的发作性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发作性症状不仅对癫痫的诊断也对确定癫痫在大脑的起源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手术后发作消失的病人分析其术前发作性症状与手术切除部位的关系可以确定其定侧价值。额、颞叶癫痫有定侧价值的发作性症状可分为三类:①高度定侧意义:一侧阵挛、扭转、不对称性强直姿势、一侧鬼脸、发作后轻瘫、发作终止不对称;②一般定侧意义:一侧肌张力障碍性姿势、一侧强直姿势、一侧手自动症;③定侧意义不肯定:早期头转动、一侧眨眼、发作后擦鼻子、发声。而口咽自动症、过度运动自动症、发笑、发作后咳嗽、自主神经症状等则无定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发作间期单侧和双侧痫性放电CT灌注成像的变化。方法将21例颞叶癫痫患者根据视频脑电图监测分为单侧痫性放电组11例、双侧痫性放电组10例,两组患者均在发作间期行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每例患者双侧颞叶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的灌注参数,并比较每组患者颞叶CBF、CBV、MTT以及两组的CBF、CBV、MTT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结果21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无异常,每组患者发作间期双侧颞叶CBF、CBV、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BF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9,P=0.035),CBV和MTT不对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侧痫性放电组中,痫性放电侧颞叶脑血流量较对侧有所减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3,P=0.063)。结论颞叶癫痫CT灌注成像显示颞叶区发作间期单侧痫性放电较双侧痫性放电脑血流量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为判断和切除癫痫病灶提供神经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对16例非侵入性手段难以明确病灶的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进行双侧海马电极监测,患者停用抗癫痫药在非麻醉状态下监测48~72 h,分析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图资料,探讨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结果 16例发作间期记录到背景活动基础上出现局限于某几个电极点的阵发性高幅慢波1例、发作性快波节律1例、棘波或棘尖慢复合波14例,视为异常脑电活动;经过48~ 72 h监测,10例监测到33次临床癫痫发作,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均可记录到清晰可辨的癫痫样脑电波形.结论 颞叶内侧癫痫临床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癫痫样放电清晰可辨,部位局限,易于确定癫痫性活动起源部位.对于非侵入性手段难以判断癫痫样放电起源的颞叶内侧癫痫可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植入海马深部电极进行脑电监测.  相似文献   

16.
王薇薇  吴逊 《癫痫杂志》2020,(2):117-126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最常见的限局性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因此是癫痫外科治疗的主要类型。但标准前颞切除后1~2年无发作率仅为65%,其原因之一是双侧颞叶癫痫(Bilater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BTLE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在临床及头皮脑电图可发现有BTLE的可能,颅内电极尤其是立体定向脑电图在确定BTLE方面起决定性作用。BTLE的确切发生率尚不了解,在TLE大约30%~40%为BTLE。双侧颞叶间有功能性相互密切联系,一侧颞叶病变或功能异常很容易影响对侧颞叶,逐渐形成BTLE。BTLE几乎均为药物难治的,在精准定位定侧的情况下,如能证实发作的50%~80%以上起于一侧,神经心理检查对侧颞叶功能适当,无颞外症状,行一侧颞叶切除30%预后好。对BTLE尚有很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预后。今后应深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光刺激引起的颞叶癫痫。女性,28岁。21岁时轻度头部外伤后起病。通常的癫痫发作开始有一种称作为“奇异的感觉”(funny feeling)的先兆,之后出现活动停止、意识丧伴明显手部或口颊部自动症,持续1分钟,发作后意识模糊,对发作过程完全遗忘。一般每周发作1~2次,最多1天发作达7次,偶续发癫痫大发作。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以卡马西平、大仑丁、鲁米那及其它如丙戊酸、氯氮平、felbamate单一治疗未成功。首次发作时期EEG右蝶骨电极示少量棘波发放。5次上述癫痫发作中,3次为光刺激诱发,2次自发,发作期头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癫痫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EngelⅠ级73例,EngelⅡ级11例,EngelⅢ级9例,EngelⅣ级3例。15例患者术后出现APOS,随访EngelⅠ级8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级3例,EngelⅣ级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发作频率、发作类型、MRI表现、切除侧别、术后病理等对术后早期发作无影响。出现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无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P<0.05),惯常发作的患者的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非惯常发作的患者(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发作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发作形式表现为惯常发作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癫痫复发。  相似文献   

19.
<正>患儿女性,10岁。自3岁开始发作性楞神,表现为睁眼不动,有时伴有吧哒嘴,历时几秒种自行缓解,几天发作一次。曾服鲁米那能控制发作,但停药后又复发。多次脑电图检查正常。近两月来发作频繁,每天发作2~3次,且发作时间较前延长,于两天前再次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正>患儿男性,5岁,发作性抽搐半个月,于2012年10月10日入本院视频脑电监测病房行24H视频脑电监测检查。患者家属诉其半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抽搐发作,于清醒及睡眠中均有发作,几乎每天发作数次,发作时先有左手麻木感继之左手呈爪样抽搐,同时面部表情僵硬、双眼上翻,不能说话,同时发笑,每次发作时意识清楚,1min左右缓解。头颅CT示未见异常,患儿既往体健,足月出生,无低氧史,无癫痫家族史,无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