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针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次。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载脂蛋白L1(APOL-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载脂蛋白M(APOM)、四连接素(TN)、免疫球蛋白轻链(IG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APOL-1水平,提高APOM、TN、IGL水平,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17):103-104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小针刀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及麻木症状,改善腰腿部的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应用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以2017年7月~2019年2月本院收纳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和联合组各42例。小针刀组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69±5.63岁;平均病程2.04±0.63年;腰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采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28~72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5d;发病有明显外因(外伤、扭伤)35例,因受寒着凉而发病20例,无明显诱因9例。 相似文献
5.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多是由于椎间盘退变、脱出、骨质增生 ,使神经受到卡压 ,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粘连 ,致使椎管内外生物力平衡失调 ,引起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笔者自1997年5月~1999年10月运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除外)32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 ,12例为住院患者 ,20例为门诊患者 ;男21例 ,女11例 ;年龄23~72岁 ,平均年龄39 5岁 ;病史最短15天 ,最长6年 ;突出髓核在L3~4 4例 ,… 相似文献
6.
7.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多见于青壮年 ,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归于膀胱经证候 ,多因肝肾亏虚 ,风寒外袭 ,气血瘀滞而致病。小针刀治疗是根据“不通则痛 ,以通治痛”的治疗原则 ,对病变部位及某些穴位进行闭合性切开、剥离、松解、减压等以解除病变部位的挤压、粘连、挛缩、疤痕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刀手术治疗离不开护理工作的配合 ,护理不当会影响病人的疗效 ,甚至导致针刀治疗的失败。本文报道对 85例接受小针刀治疗的配合与护理。1 临…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自 1995~ 1998年 ,作者采用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本病 12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0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经 CT或椎管造影后确诊。其中男 6 2例 ,女 5 8例 ,年龄 2 5~ 6 5岁 ,病程 10天~ 10年。 L3~ 4椎间盘突出 6例 ,L4~ 5 椎间盘突出 15例 ;L5 S1 椎间盘突出 2 1例 ;L4~ 5 及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L5 S1 下角椎间盘突出 78例 ;侧突型 6 2例 ,中央型 5例。2 治疗方法主穴取病变部位的腰椎华佗夹脊穴及局部压痛点 ,根据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10.
小针刀为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采用传统的保守疗法治疗比较棘手,效果亦不甚明显。我科近几年来采用小针刀技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均为传统保守疗法无效或少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 相似文献
11.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多是由于椎间盘退变、脱出、骨质增生,使神经受到卡压,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粘连,致使椎管内外生物力平衡失调,引起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正常情况下,神经组织本身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加上中央椎管和侧隐窝的形变能力,能够适应脊柱旋转、屈伸运动产生的牵张力。研究表明,直腿抬高时S1神经的活动度平均为2.5 mm,最大可达5 mm。脊神经根的活动度主要依赖于硬膜外间隙的存在。硬膜外间隙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3年以来,采用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与同期单纯牵引治疗30例比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文水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Z2)
小针刀是在古人锋针制作的基础上,同时受外科手术的影响而设计制作出来的,《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曰:“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临床上,小针刀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疗效显著,但目前的针刀松解术式,大部分均在盲视下进行,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仍存在这种随意性大,准确性低的操作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感于此,笔者对针刀术式进行改进,以期提高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1针刀治疗腰突症的研究现状针刀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与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它强调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辅以适当功能锻炼,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依据相关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优:601例;良:138例;可:42例,差:19例,优良率92.38%。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方便低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小针刀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疗效优:91例(72.2%);良:30例(23.8%);可:2例(1.5%);差3例(2.4%).优良率为96.0%,效果满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刀术后结合牵引、红外线照射,辅以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小针刀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疗效优:91例(72.2%);良:30例(23.8%);可:2例(1.5%);差3例(2.4%).优良率为96.0%,效果满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刀术后结合牵引、红外线照射,辅以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小针刀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2002~2005年运用小针刀、牵引、中频理疗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0例,经CT、M RI检查明确诊断和分型。男性167例,女性113例;年龄14~82岁,平均48岁;病程7d至10年;L4~5、L5~S1中央型突出25例,L4~5、L5~S 相似文献
19.
小针刀配合手法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 2 0 0 0年以来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及辩证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8例 ,男 4 2例 ,女 36例。年龄 16~ 4 8岁 ,平均 35 .7岁。有明显外伤史 6 1例 ,无任何诱因发病 17例。病程最短 5小时 ,最长 4年。单纯性腰痛者 2 6例 ,伴下肢放射痛者 5 2例。均行CT或MRI检查 ,显示L3~ 4节段突出者 3例 ,L4~ 5节段 4 1例 ,L5S1节段 2 3例 ,L3~ 4、L4~ 5双节段 4例 ,L4~ 5、L5S1双节段 5例 ,L3~ 4、L4~ 5、L5S1多节段 2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刀疗法 ①患者俯… 相似文献
20.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腰突症 )是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部分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作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等综合治疗该病 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 ,男 4 6例 ,女 34例。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8岁 ,平均 38.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