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菌株分别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分离鉴定的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扩增gtfBC(961 - 5574 by)后,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工、Mb。工和Taq工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经Hinf工酶切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酶谱出现了差异,有 1.9 kb长片段的菌株在高龋组中的比例高于无龋组(P < 0.05)。结论:萝基因型的不同是导致菌株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变链菌细胞外多糖合成与乳牙高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高龋和无龋幼儿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利用蔗糖合成水溶性、水不溶性葡聚糖的能力。方法:蒽酮法定量测定从高龋(dmft≥5)和无龋幼儿(dmft=0)牙菌斑分离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葡聚糖产量。结果:高龋组菌株合成水溶性与水不溶性葡聚糖量平均分别为0.0332mg/ml和0.0357mg/ml,高于无龋组菌株的0.0215mg/ml和0.0192mg/ml;高龋幼儿定植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也高于无龋幼儿;变链菌临床菌株水不溶性葡聚糖产量平均为0.0301mg/ml,高于水溶性葡聚糖产量(0.0267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龋幼儿的龋活跃性与其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菌株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高龋和无龋儿童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A区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其黏附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菌贴壁法进行维吾尔族儿童高龋组(dmft≥5)和无龋组(dmft=0)变链菌临床株黏附试验。选取黏附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菌株,提取细菌DNA,经PCR扩增其表面蛋白A区编码基因spaP-a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高龋组黏附能力(33.92±8.79)%强于无龋组(27.5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aeⅢ酶切后,高黏附力组和低黏附力组变链菌均出现了A、B两种基因型,且在两组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不同,A基因型在高黏附力组居多,B基因型在低黏附力组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证实spaP-a基因的特异性碱基突变引起酶切位点改变而产生基因多态性。结论: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链菌临床株spaP-a基因具有得遗传多态性可能是其黏附能力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葡糖基转移酶是变形链球菌 (S mutans)的重要致龋毒力因子 ,其中gtfB基因编码的GTF Ⅰ能够催化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 ,介导变链菌与牙面的蔗糖依赖性粘附 ,在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研制了针对变链菌的表面蛋白PAc和GTF的融合防龋DNA疫苗[1 ] ,为了进一步鉴定和加强其免疫效果 ,我们以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从大肠杆菌中表达、提取和纯化了重组葡糖基转移酶GTF Ⅰ。一、材料和方法1 .重组葡糖基转移酶GTF Ⅰ表达质粒的构建 :根据S mutansGS 5株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fB的序列设计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离鉴定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 收集高龋患者和无龋健康人口腔中牙菌斑标本进行厌氧培养,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物化学鉴定、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变异链球菌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表面蛋白抗原Ⅰ/Ⅱ(spaP)、葡糖基转移酶B(gtfB)和葡聚糖酶(dexA)以及基因分型等方法对获得的变异 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从32例临床受试者口腔中分离获得46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经生物化学, 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变异链球菌的特异性基因spaP、gtfB和dexA的PCR扩增均鉴定为变异链球菌,基因分型发现 其中5株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与其他菌株相同。结论 获得41株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合成细胞外多糖的能力。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葡萄聚糖样本作定性分析,用蒽酮法分别定量测定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葡聚糖含量。结果: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菌菌株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具有差异;高龋组个体定植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较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菌株的高致龋力与其携带有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强的菌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高龋和无龋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在生物膜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以推测其致龋能力的差异。方法:1)选取课题组前期分离鉴定的维吾尔族儿童变链菌临床株27株,其中高龋(dmft≥5)17株,无龋(dmft=0)10株。2)在0.8cm×0.8cm无菌盖玻片上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标本。3)采用蒽酮法测定高龋组与无龋组生物膜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量。结果:高龋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量平均为(0.3011±0.0398)g/L和(0.3711±0.0372)g/L,高于无龋组的(0.2067±0.0265)g/L和(0.3489±0.05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龋及无龋组变链菌临床菌株生物膜状态下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量为(0.3656±0.0459)g/L高于水溶性葡聚糖量(0.2539±0.058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有差异,推测与其致龋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葡糖基转移酶是变形链球菌(S. mutans)的重要致龋毒力因子,其中gtfB基因编码的GTF-Ⅰ能够催化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介导变链菌与牙面的蔗糖依赖性粘附,在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研制了针对变链菌的表面蛋白PAc和GTF的融合防龋DNA疫苗[1],为了进一步鉴定和加强其免疫效果,我们以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从大肠杆菌中表达、提取和纯化了重组葡糖基转移酶GTF-Ⅰ.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 ATPase亚基c、a、b联合基因uncEBF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与细菌耐酸力的关系。方法选取18株变形链球菌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以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uncEBF,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其中内切酶Alu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高耐酸性菌株中A型基因uncEBF的检出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 ATPase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具有明显基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可认为不同基因型uncEBF分布与耐酸力不同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