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最佳的临床治疗手段,现将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拮抗感染性休克时血浆β-内啡样免疫活性物质.我院1995年5月~1999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感染性休克62例,其中37例应用纳洛酮治疗,显效19例,占51.3%,有效7例,占18.9%,无效11例,占29.7%,总有效率达70.2%;对照组25例,显效4例,占16.0%,有效10例,占40%,无效11例,占44%.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在纠正休克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徐红 《海峡药学》2012,(11):215-216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及临症护理,观察组加用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8%,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4.0%(P<0.05);观察组血压回升时间、临床表现消失时间、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可尽快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休克症状及血压水平,可作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休克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庆明 《云南医药》2005,26(3):279-279
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80年代中期之前,成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在50%以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死率降至40%左右。本院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36.7%。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新生儿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重要生命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新生儿休克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易延误,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迅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院新生儿科及NICU在2000年3月~2003年3月共临床诊断新生儿休克6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强生  吴向英  席康明 《淮海医药》2003,21(5):F004-F004
患儿 ,男性 ,生后 1小时。因生活能力低下 ,1小时入院。其为孕 2产 1,孕 35周 ,顺产 ,双胎之大。生后哭声低弱 ,Ap-gar评分 9分。以早产儿收住。入院第 5天 ,出现病情变化。临床检查 :T 38.2℃ ,BP 7.9/ 3.8k Pa,嗜睡 ,皮肤苍黄 ,散在瘀点 ,瘀斑 ,呼吸 5 8次 / min,心音低纯 ,腹胀 ,肝肋下 3cm,足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6 s,阴囊及双下肢近臀部水肿 ,吸吮、拥抱反射弱。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11.4× 10 9/ L,L 0 .2 9,N0 .71,RBC2 .14× 10 1 2 / L,HB72 g/ L,PL 2 6× 10 9/ L,尿粪常规无异常。肾功能 :BUN 9.95 mmol/ L ,Cr 10 …  相似文献   

7.
王薇  王多德  陈丽  陈姝姝 《贵州医药》2008,32(3):226-228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急重症.本文通过对113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血糖、电解质进行总结,探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血糖与电解质变化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临床上亦称中毒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 ,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及其内毒素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细菌及其内毒素进入血液微循环 ,激活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 ,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介质 ,作用于多个器官和系统 ,从而影响其有效灌注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 ,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这一危重综合征即为感染性休克 ,笔者现就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感染性休克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 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对易于并发休克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胆道感染、多发性脓肿、急性胰腺炎、间质性肺炎等患者 ,应密切观察病人若出现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病症包括腹痛、黄疸、腹胀、呼吸困难、心律过快、低血压、少尿、胸腔积液及血尿淀粉酶检查指标升高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后患者病症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血常规与尿常规指标改善)。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疾病具有危重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何惠梅  江涛 《江苏医药》1999,25(1):43-43
为探讨小儿感染性休克血钙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和预后判断,作者于1990~1993年对32例感染性休克和32例感染木伴休克的患儿进行血清总钙和游离钙测定,并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感染性休克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wtl岁12例,2~6岁16例,7~13岁《例。PICU平均住院日3.5天。对照组系感染不伴休克患儿。根据小儿感染性休克座谈会纪要诊断标准,本组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死亡7例,病死率21.88%。死亡病例住院最短2/J‘时,最长79小时,平均住院日3.29天。感染性休克原发疾病:中毒性菌痢《例,肠炎7例,肠穿孔腹膜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在难治性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观察两组患者MAP、SVRI、尿量、BUN、SCr、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水平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AP、SVRI、尿量、BUN、SCr及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分别为(79.91±6.74)mmHg、(2 099.97±234.24)、(1.15 ±0.33)ml·kg-1·h-1、(8.59±2.01)mmol/L、(102.17±28.73)μmol/L、(0.04±0.01)μg·kg-1· min-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对患者MAP、SVRI、尿量、BUN、SCr、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水平影响好,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从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纳络酮联合常规休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休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收缩压、心率(HR)、尿量、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改善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1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维持循环、机械通气、控制血糖、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1次/d。两组均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 VO2)、乳酸(Lac)、24 h乳酸清除率、氧输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氧摄取率(O2ER%),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c VO2和La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O2水平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O2和O2ER%改善不明显;且治疗组D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治疗,增加氧输送量,改善组织灌注状态,降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殷俊  俞凤 《安徽医药》2015,(8):1499-1502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伴有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感染性休克发生 AKI 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分期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不伴有急性肾损伤组(NAKI 组)、AKI 1期组、AKI 2期组、AKI 3期组,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抗生素使用及液体复苏情况,并分析了 AKI 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KI 组的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 NAKI 组(P <0.05),AKI 2期组与 AKI 3期组血 pH和 HCO -3低于 NAKI 组和 AKI 1期组(P <0.05),AKI 2期组与3期组的 C-反应蛋白(CRP)高于 NAKI 组和 AKI 1期组(P <0.05);AKI 组使用升压药≥2种例数多于 NAKI 组(P <0.05);AKI 组的补液量(休克初6 h)明显多于 NAKI 组(P <0.05);随AKI 病情加重需行机械通气例数明显增多(P <0.05);并且随 AKI 病情加重,器官损害个数逐渐增加(P <0.05)。随着 AKI分期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逐渐上升;患者休克后抗生素使用的耽误时间越长,AKI 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预后不佳。结论感染性休克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提示预后不良。AKI 的发生与休克的严重性、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不适当的液体过负荷及延迟的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在感染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避免液体过负荷,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或可降低 AKI 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B、C、D 4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B、C、D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长托宁,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成功抢救69例,死亡11例,抢救成功率为86.25%。其中A、B、D组抢救成功17例,病死3例。C组抢救成功18例,病死2例。四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5%、85%、90%和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低剂量(2mg)长托宁后,患者的心率、MAP、肠鸣音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pO2、血乳酸、末梢转暖时间、末梢转暖持续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末梢转暖时间、末梢转暖持续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抢救脓毒性休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彭英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80+82-80,82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常见类型及麻醉处理方式。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联合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对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联合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法效果佳,而且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一线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审核,为医生提供咨询,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对护士进行用药知识教育。临床药师参与解决临床药物治疗实际问题,可使患者更大限度受益。  相似文献   

18.
伴有感染休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伴有感染性休克的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易感因子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0月至2021年10月8年内行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将伴有感染性休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基线资料匹配的单纯性急性阑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 d和治疗后2 d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血液乳酸水平;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并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9%(4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9%(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d和治疗后2 d的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d和治疗后2 d的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乳酸和炎症因子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呼吸循环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液体复苏24 h后静脉滴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初始剂量为50 mg/h,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调整使用剂量,治疗24 h。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灌注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标志物和心肌组织代谢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8%、9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R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指数(CI)均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La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心功能,调节血液灌注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标志物和组织代谢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