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与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较之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更具优势,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熊斌 《江西医药》2001,36(3):237-237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但许多小儿斜疝在各级成人医院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仍延用成人疝修补方式,切口大、时间长,人为地改变腹股沟管正常结构,但并不能减少复发,而且增加了周围重要组织的损伤机会。我科自1984年5月至2000年9月使用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某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1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实验组26例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常规组25例接受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3.22±1.45)ml、手术时间为(21.12±5.86)min、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0.98±0.27)d、住院时间为(3.13±0.45)d,均分别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92±2.33)ml、(34.86±7.34)min、(2.12±0.45)d、(5.96±0.84)d(P0.05);实验组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为3.85%,阴囊血肿的发生率为3.85%,均分别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0%、16.00%(P0.05);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3.8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6.00%(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宝祥  朱德祥  于仁  顾殿华  周光荣 《江苏医药》2008,34(11):1170-117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应用也有大量报道.但我们认为开放式小切口手术同样是一种微创手术,并经实践证明安全、有效.我们分析开放式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与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两种术式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腹股沟疝应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53例在本院接受小儿腹股沟疝治疗的患儿,对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组患儿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股沟疝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改善优化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技术要点。方法 在氯胺酮全麻下取腹股沟皮下环投影处横切口,切口长约1.5-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皮下环;打开疝囊,剥离疝囊外组织直到疝颈部,于疝颈部结扎、缝扎各一道:不作腹股沟管修补。结果 582例患者2例复发,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睾丸萎缩等其它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3d。结论 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相对传统腹股沟切口具有美观、微创,住院周期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患儿在腹腔镜下进行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以及总结。结果:做好术前准备和加强术中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术后无继发出血.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拥有良好的仪器设备,加上充分仔细的术前准备以及专业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疝囊的内环处理和高位结扎以及后壁的修补,是手术的关键操作步骤.然而在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实际操作中,对疝囊的高位结扎位置选择不恰当,内环缝合不到位和后壁修补方式选择不妥,手术后复发率明显升高.本文通过对50例手术分析,提出几点关键操作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造硬膜外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疝囊高位结扎,观察组35例患儿采用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高位结扎,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得到临床治愈,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可以保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内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0例小儿腹股沟疝,下腹皮横纹小切口,在皮下环提找疝囊高位结扎,皮肤伤口用创可贴固定即可。结果:术中并发肠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1例,术后阴囊血肿6例,高位睾丸3例,其余269例均一期愈合,92%切口不缝针不折线。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靠,技熟练只需8-10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斜疝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选用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37例,选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复发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1.9±11.7)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9.1±16.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为(6.0±2.4)mm,对照组平均切口长度为(43.1±1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两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56-5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45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同期选择其他医院收治的应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复发率是2.22%,平均住院时间是(3.45±0.49)d,平均手术时间是(15.28±3.58)min;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复发率是17.78%,平均住院时间是(6.44±1.51)d,平均手术时间是(49.25±9.48)min;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研究组患儿CRP、IL-6水平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儿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其能减少腹股沟疝复发,加快患儿痊愈进程,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且简便易行的微创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利用普通硬膜外穿刺针配合腹腔镜一孔法修复小儿腹股沟斜疝67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采用此方法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创伤更小,效果肯定,外表美观,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经腹小切口手术的腹股沟斜疝的46例患儿为传统治疗组,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46例患儿为经腹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经腹组小切口手术的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言更安全、美观、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欧荣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34-2735
目的: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改良,降低小儿斜疝术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的经腹股沟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基础上的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将腹膜外脂肪分离,向里再分离2—3cm,将疝囊颈往上提直至将疝囊后壁收紧为止。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此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在儿童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4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疝环口治疗的患儿为腹腔镜组,8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儿为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20.8±6.5)min,传统手术组的为(33.5±10.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2.4±1.5)d,传统手术组为(4.2±1.3)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阴囊水肿、疝复发、异时疝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内环口覆盖加强腹壁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膜前间隙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该术式治疗的26例儿童患者,主要关注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以手术时间作为参考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手术要点:内环口上方做皮肤切口,进入腹膜前间隙,显露疝囊颈,将其提起并与精索结构分离,结扎疝囊颈,远端疝囊不作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时间:单侧最长35min,最短10min,平均18min;术后均未使用止痛药物;局部及阴囊均未发生明显水肿;所有病例术后2天出院;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死亡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该术式远期效果尚不能肯定,但其近期效果是良好的,可以作为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唐绪容  雷燕  唐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70-127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统计2005年1—6月86例在我院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病例,总结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8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20分钟,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术中护理的密切配合,良好的腹腔镜器械保养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7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高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2年,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疗效确切,结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片(Lichtenstein)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Rutkow)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膜前(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腹股沟疝患者215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72例,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B组(72例,采用Rutkow修补术)和C组(71例,采用Kugel修补术)。比较3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最短,其次为B组,C组最长,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下床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C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后30 d、180 d,A、C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3组尿潴留、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异物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Lichtenstein术后恢复时间短,有助于改善术后疼痛与异物感;Rutkow术后疼痛与异物感较为严重,而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与异物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